国有自立诸侯王者,封赏左右。两军相当,有直者胜。
日晕四提,必有大将出亡。
日晕而有背,抱珥直而虹贯之,宜从虹而击之。日晕有背者,有军不合战,将有叛。内外同,在内为内,在外为外。
两军相当,日晕而冠珥及缨者,军和解。抱戴者有喜。
日月无精光,青赤晕,虹蜺背玦在心度中,是谓大荡。兵丧并起,当以赦除之咎。
日晕而珥,有云穿之者,天下名士死。
日晕而两珥右外,有聚云在中与外,不出三日,城围出战。
日月晕,仰视之,顺臾当有云气从旁入者,急随云以攻之,大胜。
日晕,有聚云不出者,兵起三日,内城受围。
日晕,而白云如车盖临日上,城降得地。
日晕再重,有德之君得天下,其分有攻战。
日晕色青再重,外戚、亲属在内为乱,王者有忧,有亡地。
日晕三重,诸侯王反,天下受兵,期三年有攻战。
日晕四重,灭。有野有反相,亡国死王。
日晕五重,是谓阴谋。女主丧,其年饥。天下有兵,其地破亡。
日晕六重,国失政,兵起国丧。
日晕七重,中国弱,戎狄强,有急使至。
日晕八重,士人乱,天子伤。
日晕九重,天下亡。
日晕十重,天下大亡。各以其日所在辰、星宿、国分占之。
日晕再重而有两珥,白虹贯之,天子有忧,大战流血,横尸遍野。
日晕三重两珥,其国有兵,亡其市邑,有相叛。
日交晕,立大夫为将军。交晕无厚薄,交争力势均,厚者胜,交晕居上者胜。交晕而珥,天下兵起,有兵者罢,晕而不匝者败。有晕在东,东军胜。两半晕相向者,风残五谷。日交晕,贯日,天下有破军死将。
日晕有一抱一背,两军相当,从抱击背者胜。晕不匝空而军败。
有赤气如布掩日,为大战。
日月旁有悬钟,如人卧其下,有死将。
日旁有黑气,如龙衔日,及如人背日,大将欲反。
伏虎守日,大将军反。
四虹贯日,有人谋乱,气赤犹甚。
赤云如人头悬镜,皆兵起流血之象。
白虹贯日,虹蜺连结,展转刺日,并后族悉黜,天子外战,若兵威内夺。
赤晕有一虹,所在将死。
日月始出,有黑云贯之,或一或二或三,不出三日,必有暴雨。
有赤云如杵,长七八尺,撞入日月,所宿国主死。
日月中有人者,臣害主,两主争。
日蚀占第六
夫日依常度,蚀者,月来掩之也,臣下蔽君之象。日行迟,一日行一度,一月行二十九度余;月行疾,二十七日半一周天,二十九日余而迫及日。及日之时,与日同道,而在于内映日,故蚀其象。大臣与君同道,逼迫其主,而掩其明。又为臣下蔽上之象,人君当慎防权臣内戚在左右擅威者。
其蚀虽依常度,而灾害在于国君大臣。或人疑之,以为日月之亏蚀,可以算理推穷,皆先朔知之。蚀分多少时节、早晚所起,皆如符契左右,此岂天灾之意耶?夫月毁于天,鱼脑灭于泉,月岂为螺蚌之灾而毁其体乎?但阴阳之气迭相感应自然耳。东风至而酒湛溢,东风非故为溢酒而来至也,风逼至而酒适溢耳,此岂不相感应者欤?若然,油水之类也。东风至,油水不溢而酒独溢,犹天灾见,有德之君修德而无咎,暴乱之王行酷而招灾,岂不然也?阳燧之取火,方诸之取水,皆以象占之也。阳燧方诸铜蛤之类,将凡镜往求而不得者,为无其象而不占也。
灾之所起,起于昏乱之所,无灾非朔而蚀者,名为薄蚀。凡薄蚀者,人君诛之不以理,贼臣渐举兵而起,北阴气盛,掩薄日光也。阴盛侵阳,臣凌其君,其分君凶,不出三年。无道之国,日月过之而薄蚀。兵之所攻,国家坏亡,必有丧祸。
裴子曰:夫日者君也,月者臣也,一岁十二会,君臣相见之象。君有失德,臣下专之,故有日蚀之咎,故伐鼓,用币,责上卿,是其礼退臣道也。
以知君臣忠。天下太平,虽交而不能蚀,蚀即有凶。臣下纵权篡逆,兵革水旱之应兆耳。日者阳精之明,曜魄之宝,其气布德而生。生在地曰德,德者生之类也,德伤则亡,故日蚀,必有亡国死君之灾。日蚀则失德之国亡。日蚀,则王者修德。修德之礼重于责躬。是故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日薄蚀,色赤黄,不出三年,日蚀所当之国有丧。一曰日始出而蚀,是谓无明。齐越之国受兵亡地。凡日蚀者,则有兵有丧。失地因亡,皆以日蚀时早晚、分宿、日辰占之。
日午时已后蚀者,有兵,兵罢不起。
日蚀从上起,君失道而亡。从旁起,内乱兵大起,更立天子。
日蚀从下起,女主自恣,臣下兴师动众失律,将军当之。
日蚀少半,诸侯、大臣亡国失地相逐。蚀半,有大丧亡国。蚀大半,灾重,天下之主当之。蚀尽,亡天下,夺国,臣弑君,子弑父,不出三年。
日蚀见星,臣弑其君,天下分裂。
日蚀而晕傍珥,白云来去掩映,天下大乱,大兵起。臣弑君,君失位。
日蚀阴侵阳,君位凶,群兵动,宜施恩赏。
日蚀而旁有似白兔、白鹿守之者,民为乱,臣逆君,不出其年。其分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