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六爻断: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1)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2)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生僻字注释:(1)【臧】读音:zang,一声。意同:藏。(2)【宠】读音:chong,三声。意为:偏爱,宠爱。
艮宫:《艮为山》(六冲) 属土 艮上艮下
【本 卦】
▄▄▄▄▄ 官鬼丙寅木 世
▄▄ ▄▄ 妻财丙子水
▄▄ ▄▄ 兄弟丙戌土
▄▄▄▄▄ 子孙丙申金 应
▄▄ ▄▄ 父母丙午火
▄▄ ▄▄ 兄弟丙辰土
游鱼避网之卦,
积小成高之象。
判曰:艮者,止也。纯艮危危,安静无亏。时止则止,时移则移。钱财散失,失在小儿,寻求不得,东北宜之。
虎易注:世身在三爻,月卦身为巳,不入卦。此卦父、兄、子、财、官六亲俱全。
《易经》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六爻断: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六二:艮其腓(1),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2),厉熏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3)也。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生僻字注释:(1)【腓】读音:fei,二声。意为:腿肚子。(2)【夤】读音:yin,二声。意为:敬畏,深。朱熹注为膂(脊骨)。(3)【躬】读音:gong,一声。意为:弯下身体。
艮宫:《山火贲》 属土 艮上离下
伏 神 【本 卦】
▄▄▄▄▄ 官鬼丙寅木
▄▄ ▄▄ 妻财丙子水
▄▄ ▄▄ 兄弟丙戌土 应
子孙丙申金 ▄▄▄▄▄ 妻财己亥水
父母丙午火 ▄▄ ▄▄ 兄弟己丑土
▄▄▄▄▄ 官鬼己卯木 世
猛虎负嵎(1)之卦,
光明通泰之象。
判曰:贲者,饰也。光彩烜(2)赫,火色含丹,文章交错,应杂其间,进退荣益,束帛(3)戋戋(4)。
虎易注:世身在四爻,月卦身为子,在五爻。父母丙午火不入卦,伏藏在二爻兄弟己丑土下。子孙丙申金不入卦,伏藏在三爻妻财己亥水下。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
贲: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六爻断: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六四:贲如皤(5)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