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1-易藏 -02-术数

42-卜筮全书-明-姚际隆-第9页

推。
凡看伏神,因用爻不上卦,或被冲克,不得已而按索之。学者自宜变通,不可拘泥。
二十、不全爻象各卦歌:
试论泰复夬需旅,鼎解大畜豫贲推,十卦本来无父母,若卜父母非所宜。以上十卦无父母爻。
更有观剥恒升井,大过六卦弟兄亏,若占兄弟切须忌,纵无大患主灾危。以上六卦无兄弟爻。
  遁履姤孚渐谦涣,屯睽既济革明夷,小过咸蒙并蹇卦,十六卦中妻财亏。以上十六卦无妻财爻。
无子亦有十六卦,二过否蛊并颐随,大畜贲观中孚井,遁升归妹晋损儿。以上十六卦无子孙爻。
小畜未济家人卦,更逢旅讼涣益颐,八者之中皆无鬼,求官谒贵岂相宜。以上八卦无官鬼爻。.
二十一、五类俱全各卦歌:
五位各爻兼备者,二十之卦报君知
  八纯节丰及大有,比临无妄大壮师
  萃卦噬嗑同人困,财官父子兄皆宜.
二十二、游魂八卦歌:
明夷与颐晋,需讼及中孚,小过并大过,游魂应在初。
二十三、归魂八卦歌:
归妹及同人,师随蛊渐轮,比还兼大有,八卦是归魂。
二十四、年上起月歌: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位从庚上,丁壬壬位顺行流,更加戊癸从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假如甲、己年,其正月便是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挨顺轮去。乙、庚年,正月是戊寅月,二月是己卯月。其余仿此。
二十五、日上起时歌: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假如甲、己日,甲子时起;乙、庚日,丙子时起。余例推。
二十六、定寅时法:
正九五更二点彻,二八五更四点歇,三七平光是寅时,四六日出寅无别,五月日高三丈地,十月十二四更二,仲冬(十一月也。)才到四更初,便是寅时君须记。
卜筮全书卷之二
卦爻呈象(附总判爻辞)
一、纳甲法:
纳甲歌决,见前启蒙节要内,今以其法俱载,以便学者详览。
其法皆自下而上,阳甲隔位顺轮,阴甲隔位逆转。
卦宫: 乾 坎 艮 震(四卦属阳) 坤 巽 兑 离(四卦属阴)
上爻: 戌 子 寅 戌 酉 卯 未 巳
五爻: 申 戌 子 申 亥 巳 酉 未
四爻: 午 申 戌 午 丑 未 亥 酉
三爻: 辰 午 申 辰 卯 酉 丑 亥
二爻: 寅 辰 午 寅 巳 亥 卯 丑
初爻: 子 寅 辰 子 未 丑 巳 卯
说明:为便于后学理解,虎易在其左侧,附入卦宫、爻位。学者据此,可知各宫卦地支所应纳入的爻位。
二、逐卦爻辞:
说明:虎易认为:原版排版的方式,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而且容易造成理解困难。因此,在不违背原著本义的原则下,稍加改变。
1、卦名前面增加了卦宫。对六合、六冲、游魂、归魂卦,一律用( )附加在卦名后。在卦象上增加【本卦】。不上卦的六亲,用“伏神”附在本卦前标明。
2、原著将世身附在卦爻下,而没有月卦身,不上卦的伏藏之爻也没说明,现在一律用【虎易注】的方式,附在每卦下面加以说明。
3、伏藏之爻,采用八宫首卦之六亲为伏神,学者可参考《卜筮正宗》的有关论述。
3、《易经》第xx卦,采用的是【宋、朱熹】排列的上、下经卦名次序。和八宫卦的分宫卦序是不一样的,学者注意分辨。
4、增加了易经的【卦、彖、象辞】。六爻断部分,增加了【象曰】之象辞。以上均采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第二次印刷,【宋、朱熹 注】,李剑雄 标点之版本,录入校对。
附原版卦式:
乾为天
乾上 属金  乾下  
壬戌▅▅▅▅▅父母
世    
壬申▅▅▅▅▅兄弟
身     
壬午▅▅▅▅▅官鬼
甲辰▅▅▅▅▅父母
应    
甲寅▅▅▅▅▅妻财 
甲子▅▅▅▅▅子孙     
六龙御天之卦,
广大包容之象。
判曰:乾者,健也。大哉乾元。荫覆无偏,玄运造化,万物资始。云行雨施。变化不言。东西任意,南北安然。
六爻断: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