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家父”至“万邦”。○正义曰:作诗刺王,而自称字者,诗人之情,其道不一。或微加讽谕,或指斥愆咎,或隐匿姓名,或自显官字,期於申写下情,冀上改悟而已。此家父尽忠竭诚,不惮诛罚,故自载字焉。寺人孟子亦此类也。
《节南山》十章,六章章八句,四章章四句。
《正月》,大夫刺幽王也。○正音政。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正月,夏之四月。繁,多也。笺云: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纯阳用事而霜多,急恒寒若之异,伤害万物,故心为之忧伤。○繁,扶袁反。夏,胡雅反。下同。巳音似。为,于伪反。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将,大也。笺云:讹,伪也。人以伪言相陷,人使王行酷暴之刑,致此灾异,故言亦甚大也。○酷,苦毒反。
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京京,忧不去也。癙、痒皆病也。笺云:念我独兮者,言我独忧此政也。○癙音鼠,《字林》癙音恕。痒音羊。
[疏]《正月》十三章,上八章章八句,下五章章六句。○“正月”至“以痒”。○正义曰:时大夫贤者,睹天灾以伤政教,故言正阳之月而有繁多之霜,是由王急酷之异,以致伤害万物,故我心为之忧伤也。有霜由於王急,王急由於讹言,则此民之讹言为害亦甚大矣。害既如此,念我独忧此政兮。忧在於心,京京然不能去。哀怜我之小心所遇,痛忧此事,以至於身病也。忧之者,以王信讹言,百姓遭害,故所以忧也。○传“正月,夏之四月”。○正义曰:以大夫所忧,则非常霜之月。若建寅正月,则固有霜矣,不足忧也。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左传》曰:“祝史请所用币。平子御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於是乎有伐鼓用币,其馀则否。’太史曰:‘在此月也。’”经书“六月”,传言“正月”,太史谓之“在此月”,是周之六月为正月也。周六月是夏之四月,故知正月夏之四月也。谓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纯阳之月。传称“慝未作”,谓未有阴气,故此笺云“纯阳用事”也。若然,《易·稽览图》云:“正阳者,从二月至四月,阳气用事时也。”独以为四月者,彼以卦之六爻,至二月大壮用事,阳爻过半,故谓之正阳,与此异也。○笺“忧之”至“忧伤”。○正义曰:“急恒寒若”,《洪范》咎徵文也。彼注云:“急,促也。若,顺也。五事不得,则咎气而顺之。”言由君急促太酷,致常寒之气来顺之,故多霜也。反常谓之异。时不当有霜而有霜,是异也。四月之时,草木已大,故言伤害万物也。郑《駮异义》与《洪范五行传》皆云:“非常曰异。害物曰灾。”则此伤害万物宜为灾,而云异者,灾、异对则别,散则通。故庄二十五年《左传》曰:“凡天灾有币无牲。”彼为日食之异,而言灾也。此以非时而降谓之异,据其害物,又谓之灾。下笺云“致此灾异”,是义通,故言之异。○笺“人以”至“甚大”。○正义曰:此承繁霜之下,故知甚大,谓以讹言致霜为大也。小人以讹言相陷,王不能察其真伪,因发大怒而行此酷暴之刑,由此急酷,故天顺以寒气,而使盛夏多霜,是霜由讹言所致也。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父母,谓文、武也。我,我天下。瘉,病也。笺云:自,从也。天使父母生我,何故不长遂我,而使我遭此暴虐之政而病。此何不出我之前,居我之后?穷苦之情,苟欲免身。○瘉音庾。长,张丈反。下正长、伯长、长者皆同。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莠,丑也。笺云:自,从也。此疾讹言之人。善言从女口出,恶言亦从女口出。女口一耳,善也恶也同出其中,谓其可贱。○莠,馀九反。
忧心愈愈,是以有侮。愈愈,忧惧也。笺云:我心忧政如是,是与讹言者殊涂,故用是见侵侮也。
[疏]“父母”至“有侮”。○毛以为,文、武为民之父母,而令天生我天下之民,今何为不令天长育我,而使我遭此暴虐之政以致病也?又此病我之先,不从我之后,而今適当我身乎?诉之文、武也。此暴虐之政,由讹言所致,故疾此讹言之人云:有美好之言从汝口出,有丑恶之言亦从汝口出,汝口一耳,而善恶固出其口,甚可憎贱也。大夫既见王政酷暴,忧心愈愈然,与此讹言者殊涂,为讹言者所疾,是以有此见侵侮於己也。○郑唯以为诉天、使父母生我、我谓大夫作诗者为异。馀同。○传“父母”至“天下”。○正义曰:以文、武受命为明王,作万民父母,故《尚书》曰:“天将有立民父母。”谓天子作民父母,民穷则宜告之。又以父母为文、武也。文、武为天下父母,故“我,我天下”,作者举天下之心为之怨刺,不专为己,故谓天下为我也。○笺“天使”至“免身”。○正义曰:上言“念我独兮”,因此而告天,是先诉己身,未及论天下也。文、武虽受命之王,年世已。久遇今时之虐政,诉上世之哲王,非人情也,故知诉天,使父母生我也。上章言王急酷,故此遭暴虐之政而病也。以所原不宜,原免之而已,乃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忠恕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况以虐政推於先后,非父祖则子孙,是穷苦之情,苟欲免身。
忧心惸惸,念我无禄。惸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