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2-儒藏 -10-语录

10-二程粹言-宋-程颢-第24页

不遇即命也。
曰:长平死者四十万,其命齐乎?子曰:遇白起则命也。有如四海九州岛之人,同日而死也,则亦常事尔。世之人以为是骇然耳,所见少也。
或问:韩文公、杨雄言性如何?子曰:其所言者才耳。
或问:尽心之道,岂谓有恻隐之心而尽乎恻隐,有羞恶之心而尽乎羞恶也?子曰:尽则无不尽。苟一一而尽之,乌乎而能尽?
韩侍郎曰:凡人视听言动,不免幻妄者,盖性之本不善也。子哂之曰:谓性不善者,则求一善性而易之可。
子曰:君子虑及天下,后世不止乎一身者,穷理而不尽性也。小人以一朝之忿,曾身之不惶恤,非其性之尽也。
子曰:天人无二,不必以合言。性无内外,不可以分。
子曰:理与心一而人不能会为一者,有己则喜自私,私则万殊宜其难一也。
子曰:气质沉静,于受学为易。
子曰:志御气则治,气役志则乱。人忿欲胜志者有矣,以义理胜气者,鲜矣。
王介甫曰:因物之性而生之,直内之敬也。成物之形而不可易,方外之义也。子曰:信斯言也,是物先有性然后坤因而生之,则可乎?
子曰:动以人则妄,动以天则无妄。
子曰:言愈多,于道未必明。故言以简为贵。
子曰:不知性善不可以言学,知性之善而以忠信为本,是曰先立乎其大者也。
或曰:穷理,智之事也。尽性,仁之事也。至于命,圣人之事也。子曰:不然也。诚穷理则性命皆在是,盖立言之势不得不云尔也。
子曰:有为不善于我之侧,而我不见;有言善事于我之侧而我闻之者,敬也。心主于一也。
或曰:惟闭目静坐,为可以养心。子曰:岂其然乎?有心于息虑则思虑不可息矣。
子曰:人之知识未尝不全,其蒙者,犹寐也。呼而觉之,斯不蒙矣。
子曰:有得无得于其心气验之。裕然而无不充悦者,实有得也。切切然心劳而气耗,谓已有得,皆揣度而知之者也。
子曰:所守不约,则泛然而无功。约莫如敬。
子曰:守之必严,执之必定。少怠而纵之,则存者亡。
子曰:义理客气相为消长者也。以其消长多寡而君子小人之分日以相远矣。
子曰:公则同,私则异。同者天心。
或问:人有耻不能之心,可乎?子曰:耻不能而为之,可也。耻不能而隐之,不可也。至于疾人之能,又大不可也。若小道曲艺,虽不能,君子不耻也。
或问:君子存之,何所存也?子曰:存天理也。天理未尝亡而庶民亡之者众矣。
或问:志乎道而玩之不乐,居之不安,何也?子曰:无乃助之长欤?
子曰:人莫不知命之不可迁也。临患难而不能惧,处贫贱而不能变,视富贵而不能慕者,吾未见其人也。
或问敬忠孚信之别。子曰:一心之谓敬,尽心之谓忠,存之于中之谓孚,见之于事之谓信。
子曰:日得而动者,犹以手举物,无不从也。虑而后动者,犹以物取物,有中有不中矣。
或问:人情本明,其有蔽何也?子曰:性无不善,其偏蔽者由气禀清浊之不齐也。
子曰:德性云者,言性可贵也。性之德,言性所有也。
张子曰:太虚至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则浊,浊则有碍,碍则形窒矣。子曰:神气相极,周而无余,谓气外有神,神外有气,是两之也。清者为神,浊者何独非神乎?
或问:独处夜行而多惧心,何也?子曰:烛理不明也。明理则知所惧者皆妄,又何惧矣?知其妄而犹不免者,气不充也,敬不足也。
子曰:以私己为心者,枉道,拂理,谄曲,邪佞,无所不至,不仁孰甚焉?
子曰: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
刘安节问曰:孝弟之行何以能尽性至命也?子曰:世之言道者,以性命为高远,孝弟为切近,而不知其一统。道无本末精粗之别,洒扫应对,形而上者在焉。世岂无孝弟之人,而不能尽心至命者,亦由之而弗知也。人见礼乐坏崩,则曰礼乐一日亡,可乎?礼乐无所不在,而未尝亡也。则于穷神知化乎何有?
子曰:未有不能体道而能无思者。故坐忘则坐驰有忘之心,是则思而已矣。
或问:性之成,犹金之为器欤?子曰:气比之金,可也,不可以比性。
子曰:泛乎其思之,不如守约。思则来,舍则去,思之弗熟也。
子曰:天德云者,谓所受于天者未尝不全也,苟无污坏,则直行之耳。或有污坏,则敬以复之耳。其不必治而修,则不治而修义也。其必治而修则治而修亦义也。其全天德一也。
或问:性善而情不善乎?子曰:情者,性之动也。要归之正而已,亦何得以不善名之?
子曰:受于天之谓性,禀于气之谓才。才有善否,由气禀有偏正也。性则无不善。能养其气,以复其正,则才亦无不善矣。
或问:赤子之心与圣人之心何以异?子曰:赤子之心已发。发而去道未远也。圣人之心如明镜,如止水。
或问志意之别。子曰:志自所存主言之,发则意也。发而理当也,发而不当私也。
子曰:弘而不毅,则虽立毅而不弘,则无以居之。
杨迪言于子曰:心迹,固夫子以为无可判之理,迪也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