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2-儒藏 -11-启蒙蒙学

60-续幼学歌-清-王用臣-第3页


圣门六侍
颜渊冉伯牛,宰我共仲由。子贡公西华,圣门六侍留。
晋六卿(亦曰六族)
赵无恤襄子,昭子范吉射。魏曼多襄子,襄子知瑶继。韩不信简子,荀寅文子是。
汉七制
高祖与文帝,武帝宣帝纪。东汉有光武,明帝章帝是。
汉三杰
郕侯乃萧何,留侯是张良(字子房)。淮阴侯韩信,汉时三杰详。
十八侯(《汉书·功臣表》注)
萧何(郕侯)张敖(宣平侯)暨曹参(平阳侯),周勃(绛侯)樊哙(舞阳侯)更奚涓(鲁侯)。郦商(曲周侯)灌婴(颍阴侯)夏侯婴(汝阴侯),靳歙(信武侯)王陵(安国侯)并博宽(阳陵侯)
淮南八公
苏飞与李尚,左吴田由详。雷被更毛被,伍被暨晋昌。
汉三将军(文帝时)
条侯周亚夫,细柳有兵屯。刘礼次灞上,徐厉屯棘门。
王氏五侯
王谭暨王商,王立封红阳。王根王逢时,王氏五侯详。
东汉八使
周举杜乔先,周栩栾巴兼。冯羡暨张纲,郭遵更刘班。
颍川四长(东汉)
荀淑当涂长,嬴长乃韩韶。陈实太邱长,林虑长钟皓。
东汉五侯
单超暨徐璜,唐衡封汝阳。具(《汉纪》作贝)瑗与左悺,宦者五侯详。
马氏五常(蜀汉)
马氏有五常,季常乃马良。伯常复仲堂,次常幼常(马谡)详。
晋八王
汝南王亮楚王玮,长沙王乂齐王冏。河间王颙赵王伦,东海王越成都(王)颖。
王氏五之
凝之字叔平,涣之徽之(字子猷)从。操之(子重)更献之(子敬),王氏五之明。
唐五王
首封张柬之,次则桓彦范。敬晖袁恕已,崔元晖并见。
程门四子(宋)
显道谢良佐,与叔吕大临。游酢暨杨时,四子皆程门。
宋七王
鄜王刘光世(字叔平),鄂王岳飞(鹏举)是。蕲王韩世忠(良臣),循王张浚(德远)纪。(上四人,亦曰中兴四将)涪王乃吴玠(晋卿),信王吴璘(唐卿、玠弟)继。和王杨存中(正甫),南宋七王备。
明四先生(太祖时)
青田刘基先,浦江有宋濂。丽水显叶琛,章溢起龙泉。
明三杨
西杨杨士奇,东杨杨荣齐。南杨乃杨溥,三杨宣宗时。
明六君子
杨涟(字文孺)之次左光斗(遗直),魏大中(孔时)与袁化中(民谐)。顾大章(伯钦)兮周朝瑞(思永),六人同负君子名。
唐宋八家(十家附)
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兼。苏轼苏辙暨曾巩,次王安石八家全。李翱孙樵是,唐宋十家文并传。
同居十二家
樊重(汉,三世)郎方贵(晋,三世),博陵李几(七世)详。河中有姚氏(十三世),杨播(魏,百口共爨)刘君良(隋,四世)。唐有张公艺(九世),九世乃郑倚。会稽裘承询(十九世),陆九渊(累世义居)并闻。(三人皆宋人)次则张润(元,八世不异爨)是,浦江郑氏门(明人)。
二人齐名
汉两夏侯同时见,夏侯胜暨从子建。献王博士有毛公,大小毛公传《诗经》。汉大小戴同传《礼》,戴德(字延君)戴圣(次君)名并纪。二疏疏广疏受是,二班班彪子固继。魏世双丁仪(正礼)与廙(敬礼,仪弟。),二王羲之(逸少)献之记。二陆陆机与弟云,二阮阮籍阮咸(籍兄子)闻。二谢谢安共弟万(俱晋人),两到到溉到洽见。二宋宋庠复宋祁,二米米芾友仁齐。二陆九龄九渊是,二人齐名可详记。
三人齐名
三姜首姜肱,仲海季江从。三国三诸葛,瑾(子瑜,仕吴)亮(仕蜀)诞(公休,仕魏)同名。三张张载(孟阳)先,张协更张元。三谢灵运始,惠连谢眺是。(南北朝)三吕蒙正出,夷简暨公著。三范范纯仁,纯礼纯粹闻。三苏苏洵起,子轼暨辙继。三曾曾巩先,曾布曾肇兼。三王王安石,安国更安礼。(上皆宋人。上二首,择显著者类记之,余不悉载。)
续幼学歌 人事门下(事类)
群经名目
《易》《书》《礼》(《礼记》)《诗》《春秋》始,再加《乐》兮六经是。七经《易》《书》《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继。九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九经具。十经《易》《书》《诗》《三礼》,《春秋左传》《公》《穀》纪。《论语孝经》(为一经)乃十经(《宋书·百官志》),十一经加《尔雅》是。(有《孝经》,无《论语》。近人有《十一经读本》、《十一经音训》等书,其名目自元何异孙《十一经问对》始,然与此小异。《十三经》已见前编。)
经三等(《唐书·选举志》)
大经首《礼记》,《春秋》《左传》是。中经《毛诗》始,《周礼》与《仪礼》。小经《易》《尚书》,《公羊》《谷梁》纪。
六纬(《汉书》注)
《易纬》《书纬》始,《诗纬》《礼纬》继。《乐纬》《春秋纬》,《孝经纬》为七。
四诗(《汉书》)
齐诗辕固始,鲁诗申公(名培)是。韩诗始韩婴,毛诗毛公(苌)纪。
五春秋(同上)
五传左氏先,公羊谷梁兼。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