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豋,實牛、羊、豕之湇以爲太羹。又【元史祭祀志】太羹每室三豋,和羹每室三鉶。 又通作鐙。【禮祭統】執鐙。【註】鐙,豆下跗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集韻】或作□。 【說文】本作□,从□,持肉在豆上,會意。隸作豋。【毛氏曰】登降之登,上从癶,癶音撥。豋豆之豋,上从月从又,月卽肉字,又卽手字,持祭肉于豆之義。二字取義不同。【六書略】豋,豆也。借爲升登之登。合登、豋爲一,誤。
豌 【酉集中】【豆字部】 豌 【廣韻】一丸切【集韻】【韻會】烏丸切【正韻】烏歡切,□音剜。與□同。【本草綱目】李時珍曰:豌豆,種出西胡。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百穀中最先登者,嫩時靑色,老則斑麻。故有胡豆、戎菽、靑斑、麻累諸名。《遼志》名回鶻豆。鄕人呼豌豆爲淮豆。又有野豌豆,粒小,名翹搖。 【字彙補】亦作□。
豎 【酉集中】【豆字部】 豎 【唐韻】臣庾切【集韻】【韻會】上主切,□音裋。【說文】豎立也。【徐曰】豆器,故爲豎立。【後漢靈帝紀】槐樹自拔倒豎。【魏志鍾繇傳】起偃爲豎。 又【韻會】貞也。【字彙】直也。 又【廣韻】童僕之未冠者。【列子說符篇】鄰人亡羊,請楊子之豎追之。【宋書周朗傳】婢豎無定科。 又內廷之小臣也。【周禮天官】內豎掌內外之通令,凡小事。【註】豎,未冠者之官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左右小吏。 又凡□鄙者皆曰豎。【史記留侯世家】豎儒幾敗乃公事。【晉書阮籍傳】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又姓。【左傳昭十六年】鄭大夫豎柎。 又【韻會】通作裋。【史記秦始皇紀】寒者利裋褐。【註】一作短,一作豎。謂褐衣豎裁爲勞役之衣,短而且狹,故謂之短褐,亦曰豎褐。【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註】僮豎之褐,亦短褐也。【集韻】或作□。 又【正韻】【字彙補】□殊遇切,音樹。【通鑑】龎涓曰:遂成豎子之名。胡三省讀去聲。 【集韻】籀作。或作□。俗作竪,非。
跓 【酉集中】【足字部】 跓 【廣韻】直主切【集韻】冢庾切,□音拄。停足也。【類篇】足不正。【楚辭九思】將起跓竢兮碩明。
【申集中】【虫字部】 【集韻】因蓮切,音烟。【類篇】蟲名。
【申集上】【艸字部】 【集韻】部浼切,音琲。黃蔀,草名。 【玉篇】作。
【酉集上】【角字部】 【廣韻】丑列切【集韻】【韻會】敕列切,□音徹。【玉篇】角也。【博雅】謂之□。【隋書禮儀志】天子革帶玉鉤,皇太子革帶金鉤。【音義】,□也。丑列切。 又【廣韻】【集韻】□丑例切,音□。又【集韻】以制切,音曳。義□同。 【字彙補】又省作□、□,非。
豏 【酉集中】【豆字部】 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下斬切,咸上聲。【玉篇】豆半生也。 又【集韻】乎韽切,咸去聲。【類篇】餅中豆也。
豐 【酉集中】【豆字部】 豐 〔古文〕□□【唐韻】敷戎切【集韻】【韻會】敷馮切,□音酆。【說文】豆之豐滿者也。一曰器名,鄕飮酒有豐侯,亦謂之廢禁。【陸佃云】似豆而□。【海錄碎事】《射禮》:置豐於西階。古豐國之君以酒亡國,故以爲罰爵,圖其人形於下寓戒也。【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西,命弟子設豐。【註】將飮不勝者,設豐所以承其爵也。【疏】按《燕禮》君尊有豐,此言承爵豐,則兩用之。又【玉篇】大也。【廣韻】多也。【易豐卦疏】豐者,多大之名,盈足之義。財多德大,故謂之豐。【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于昵。【疏】謂犧牲禮物多也。【楚語】彼若謀楚,其必有豐敗也哉。【註】大也。【揚子方言】凡物之大貌曰豐。又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謂之豐人。燕記曰:豐人杼首。杼首,長首也。 又【廣韻】茂也,盛也。【詩小雅】在彼豐草。【傳】豐,茂也。【楚語】夫事君者,不以豐約舉。【註】豐,盛。約,衰也。 又猶厚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原隰,其民豐肉而庳。 又歲熟曰豐。【詩周頌】豐年多黍多稌。【公羊傳桓三年】大有年何,大豐年也。【註】謂五穀皆大成熟。 又【博雅】雲師謂之豐隆。一曰雷師也。【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註】雷也。 又豐席。【孔安國書傳】豐,莞也。郭璞曰:今西方人呼蒲爲莞,用之爲席。鄭康成曰:刮凍竹席也。 又豐本,韭別名。【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韭曰豐本。【註】其根本茂盛也。 又地名。【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傳】文王舊都在京兆鄠縣,今長安縣西北是也。通作酆。 又水名。【詩大雅】豐水東注。【後漢郡國志註】豐水出鄠南山豐谷,北入于渭。通作灃。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豐縣,屬沛郡。 又州名。古太原郡,宋置豐州。又陝西,隋置豐州。 又山名。豐山,在滁州南二里許,上有豐樂亭。見【歐陽修記】。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豐,帝嚳妃,生堯。【師古曰】卽□鋒也。 又姓。【廣韻】鄭穆公子豐之後。又複姓。豐將氏。見【潛夫論】。 又叶敷文切,音分。【蔡邕□】民安物豐。上叶綏我荆衡,下叶以紀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