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侯使彌子瑕追之。 又水名。【字彙補】豚水,在牂柯郡。 又姓。【印藪】有豚少公,漢人。 又河豚,魚名。與魨同。【博雅】鯸,魨也。背靑,腹白,觸物卽怒,其肝殺人。【註】正今人名爲河豚者也。 又【廣韻】或作。【莊子德充符】適見子食于其死母者。【晉書謝混傳】每得一,以爲珍膳。【音義】,卽豚字。 又【集韻】通作肫。【晉書王濟傳】蒸肫甚美。 又書作□。【石鼓文】射其□蜀。【釋文】作豚。 又書作□。【石鼓文】又體如□。【釋文】作豚。 又【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屯上聲。行曳踵也。【禮玉藻】圈豚行不舉足。【註】豚性散,圈之則聚而回旋于其中。圈、豚□上聲。 又【集韻】或作腯。【禮曲禮】豚曰腯肥。【釋文】腯亦作豚。 又【韻會小補】徒困切,屯去聲。義同。 又【字彙補】都昆切,音墩。土豚,土墩也。【魏志蔣濟傳】豫作土豚,遏絕湖水。 又叶徒丁切,音庭。【李尤席銘】施席接賔,士無過賢。値時所有,何必羊豚。賢音□。 【說文】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給祠祀。篆文从肉豕作豚。【玉篇】作□。【類篇】作□。【集韻】作□。亦作腞。或作豘、□。
豛 【酉集中】【豕字部】 豛 【唐韻】【集韻】□營隻切,音役。【說文】上谷名豬曰豛。【玉篇】齧豕也。 【集韻】或作□。
豜 【酉集中】【豕字部】 豜 【正字通】俗豣字。
豝 【酉集中】【豕字部】 豝 【唐韻】伯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邦加切,□音巴。【說文】牝豕也。一曰二歲,能相把拏也。【埤雅】把拏,蕃之意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豕牝曰豝。【周禮夏官大司馬註】二歲爲豝。 又【小爾雅】大者謂之豝。【何承天纂文】漁陽以大豬爲豝。 又【韻會】通作羓。腊屬。【五代史四夷附錄】耶律德光卒,契丹破其腹,實之以鹽,載之而走,晉人謂之帝豝。 【集韻】或作□。
豠 【酉集中】【豕字部】 豠 【唐韻】疾余切【集韻】叢租切,□音徂。【說文】豕屬。 又【廣韻】士魚切【集韻】牀魚切,□音鉏。義同。【類篇】或作□。【正字通】與狙別。
象 【酉集中】【豕字部】 象 〔古文〕□【唐韻】徐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似兩切,□詳上聲。【說文】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爾雅釋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疏】犀、象二獸,皮角牙骨,材之美者也。【詩魯頌】元龜象齒。【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禮玉藻】笏,諸侯以象,士竹本象可也。 又【王安石字說】象牙感雷而文生,天象感氣而文生,故天象亦用此字。【易繫辭】在天成象。【疏】謂懸象日月星辰也。【禮樂記註】象,光耀也。 又【韓非子解老篇】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易繫辭】象也者,像此者也。【疏】言象此物之形狀也。【左傳桓六年】申繻曰:名有五,以類命爲象。【註】若孔子首象尼丘。【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二曰象。【註】謂災變雲物如衆赤鳥之屬,有所象似。【前漢王莽傳】白煒象平。【註】象,形也。萬物無不成形于西方。 又法也。【書舜典】象以典□。【傳】法用常□,用不越法。【儀禮士冠禮】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註】象,法也。 又象魏,門闕也。一曰書名。【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縣治象之法于象魏。【疏】周公謂之象魏,雉門之外,兩觀闕高魏魏然也。【左傳哀三年】命藏象魏。【疏】由其縣于象魏,故謂其書爲象魏。 又象尊,酒器。【左傳定十年】犧、象不出門。【疏】象尊以象鳳凰。或曰以象骨飾尊。《三禮圖》云:當尊腹上畫象之形。【禮明堂位】犧象,周尊也。 又通言之官。【禮王制】南方曰象。【註】劉氏曰:象,像也。如以意倣象,其似而通之,周官象胥是也。 又舞名。【詩周頌序】維淸奏象舞也。【正義】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作樂,象而爲舞,號其樂曰象舞。【禮內則】成童舞象。【史記樂書】文王之舞,舞之以未成人之童,故謂之象舞。 又象人,若今戲蝦魚、獅子者也。【前漢禮樂志】郊祭,常從象人四人。 又罔象,水怪名。【史記孔子世家】水之怪龍、罔象。【註】罔象食人,一名沐腫。 又藥名。【本草綱目】盧會,一名象膽,以其味苦如膽也。 又象敎。卽佛敎也。【王中頭陀寺□】正法旣沒,象敎陵侇。【註】謂爲形象以敎人也。 又郡名,州名,山名。【史記秦始皇紀】三十三年爲象郡。【註】今日南。又百越地,□置象郡,因象山名。隋平□置象州。 又姓。【姓苑】潁州望族。今南昌有此姓。 又【正字通】象有平、上、去三聲,諸韻書收入養韻,漾韻不收,《正韻》亦然。《六書》有一字備四音者,有轉十數音者,獨至象必限以一音,此古今分韻之謬也。 又叶徐羊切,音詳。【晉書樂志地郊饗神歌】祇之體,無形象。潛泰幽,洞忽荒。考證:〔【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二曰象。【註】謂炎變雲物如衆赤鳥之屬〕 謹照原文炎變改災變。〔【書堯典】象以典□。〕 謹照原書堯典改舜典。
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