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2-儒藏 -06-小学

8-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第327页

不可期则读如蔑,近不可期则读如密也。自读许书者不解,而妄改其字,或改作□。广韵改作□,意欲与□之俗字作觅者比附为一。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昆kūn
  注解:同也。夏小正:昆,小虫。传曰:昆者,众也。由□,(由同犹)□也者,动也,小虫动也。王制:昆虫未蛰。郑曰:昆,明也。明虫者得阳而生,得阴而藏。以上数说兼之而义乃僃,惟明斯动,动斯众,众斯同,同而或先或后,是以昆义或为先,如昆弟是也。或为后,如昆命元龟、释言昆后是也。羽猎赋:噍噍昆鸣。从日从比。从日者,明之义也,亦同之义也。从比者,同之义。今俗谓合同曰浑,其实用昆,用□。古浑切。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晐ɡāi
  注解:兼晐也。吴语:一介嫡女,执箕帚以晐姓于王宫。韦云:晐,僃也。姓,庶姓。引曲礼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广雅:晐,皆咸也。按此晐僃正字,今字则该赅行而晐废矣。庄子、淮南作赅,今多作该。从日,日者,天下所大同也,故从之。亥声。古哀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普pǔ
  注解:日无色也。此义古籍少用。衣部袢下曰:无色也,读若暜。□无色同读。是则暜之本义实训日无色,今字借为溥大字耳。今诗溥天之下,孟子及汉人引诗皆作普天。赵岐曰:普,徧也。从日并声。小徐本如此。韵会同。并古音同傍。暜从并声,又转入虞模部。袢读若暜,知暜古音亦读若伴,以双声为用也。滂古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日部
  旦dànp308下
  注解:朙也。明当作朝。下文云:朝者,旦也。二字互训。大雅板毛传曰:旦,明也。此引伸之义,非其本义。卫风:信誓旦旦。传曰:信誓旦旦然,谓明明然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易曰:明出地上□。得案切。十四部。凡旦之属皆从旦。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旦部
  暨jì
  注解:日颇见也。颇,头偏也。头偏则不能全见其面,故谓事之略然者曰颇。日颇见者,见而不全也。释言曰:暨,不及也。此其引伸之义。乑部曰:□者,众与词也。引唐书□咎繇。□之叚借多作洎,作暨。公羊传曰:会及暨,皆与也。暨犹暨暨也。按暨暨犹几几,尔雅所谓不及也。从旦旣声。其冀切。十五部。旣,小食也。日不全见,故取其意,亦举形声包会意。文二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旦部
  倝ɡàn
  注解:日始出,始,式吏切。光倝倝也。从旦□声。古案切。十四部。凡倝之属皆从倝。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倝部
  □ɡàn
  注解:阙且。从三日在□中。按此葢倝籒文也。汗□朝作□*,翰作□*,亦可证矣。阙且二字当作籒文二字。从三日在□中,则篆体晶*下不当有一也。〖注〗□*、□*二字原从□,不从倝作。晶*字从三日,作昍下日。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倝部
  朝zhāo
  注解:旦也。旦者,朝也。以形声会意分别。庸风:崇朝其雨。传云: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此谓至食时乃终其朝。其实朝之义主谓日出地时也。周礼:春见曰朝。注曰:朝犹朝也,欲其来之早。毛诗叚輖为朝。周南:惄如輖饥。传云:輖,朝也。此谓叚借也。从倝舟声。陟遥切。二部。按舟声在三部,而与二部合音冣近。毛诗以周声之调輖为朝,则朝非不可读如舟也。文三当云文二。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倝部
  □yǎn
  注解:旌旗之游,□蹇之皃。旌旗者,旗之通偁。旌有羽者,其未有羽者,各举其一以该九旗也。王逸九歌注云:偃蹇,舞皃。大人赋说旌旗曰:掉拮挢以偃蹇。张揖曰:偃蹇,高皃。从屮曲而□下□相出入也。此十一字当作从屮,曲而下□者游,从入,游相出入也十五字。从屮者,与岂□屵同意,谓杠首之上见者。曲而下垂者象游。游相出入者,谓从风往复如一出一入然,故从入。大徐云:此字从屮下垂当只作□,相承多一画。玉裁谓:从屮谓竿首,下垂谓游也,鼎臣殊误会。读若偃。于幰切。十四部。古人名□字子游。晋有籍偃、荀偃,郑有公子偃、驷偃,孔子弟子有言偃,皆字游。今之经传皆变作偃,偃行而□废矣。凡□之属皆从□。□,古文□字,象旌旗之游及□之形。此小徐本也,大徐作象形及象旌旗之游,皆不可通。其篆形各本古文与上小篆文皆不可分别,惟小徐本牵连其上端略异,与古文四声韵及汗□合。此等不能强为之说,或曰当是□古文以为偃字七字之误。
  路径:段注说文□第七卷□部
  旗qíp309上
  注解:熊旗五游,□象伐星,五,郑本考工记作六。熊旗六游,以象伐也。司常职曰:熊虎为旗。注曰:画熊虎者,乡遂出军赋,象其守猛莫敢犯也。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而六星。按记不言虎者,举熊以包虎。士卒□为期。期旗叠韵。释名曰:熊虎为旗,军将所建,象其猛如虎,与众期之于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