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說紛紛不一,陶隱居尤甚。言花狀如藊豆,殊不相當。花朵如鼓子花,但碧色,日出開,日西合。今注又謂其中子類蕎麥,亦非也。蓋直如木猴梨子,但黑色,可微炒,搗取其中粉一兩,別以麩,炒去皮尖者。桃人末半兩,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溫水服三二十丸,治大腸風秘,壅熱結澀。不可久服,亦行脾腎氣故也。
蓖麻子
味甘、辛,平,有小毒。主水癥。水研二十枚服之,吐惡沫,加至三十枚。三日一服,差則止。又主風虛寒熱,身體瘡癢,浮腫,尸疰惡氣,笮取油塗之。葉:主腳氣,風腫不仁,搗蒸傅之。
《唐本》注云:此人間所種者,葉似大麻葉而甚大,其子如蜱音卑,又名萆麻。今胡中來者,莖赤,樹高丈餘,子大如皂莢核,用之益良。油塗葉炙熱熨囪音信上,止衄尤驗也。唐本先附。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樹生,葉似大麻大數倍,子殼有刺,實大於巴豆,青黃色斑,夏用莖、葉,秋收子,冬採根,日乾。胡中來者,莖、子更倍大。所在有之。又云:葉似葎草而厚大。莖赤,有節如甘蔗。
《日華子》云:治水脹腹滿。細研水服,壯人可五粒。催生,傳產人手足心,產後速拭去。瘡痍疥癩亦可研傅。
《圖經》曰:蓖麻子,舊不著所出州郡,今在處有之。夏生苗,葉似葎草而厚大。莖赤有節如甘蔗,高丈許。秋生細花,隨便結實,殼上有刺,實類巴豆,青黃斑褐,形如牛蜱,故名。夏採莖、葉,秋採實,冬採根,日乾。胡中來者,莖子更大。崔元亮《海上方》:治難產及胞衣不下,取蓖麻子七枚,研如膏,塗腳心,子及衣纔下,便速洗去。不爾腸出,即用此膏塗頂,腸當自入。
雷公云:凡使,勿用黑天赤利子,緣在地蔞上生,是顆兩頭尖有毒。藥中不用。其蓖麻子,形似巴豆,節節有黃黑斑點。凡使先須和皮用鹽湯煮半日,去皮取子,研過用。
《外臺秘要》:治半身不遂,失音不語。取蓖麻子油一升,酒一斗,銅缽盛油,著酒中一日,煮之令酒、油熟,服之。又方:治水氣。取蓖麻子去皮研,令熟水解得三合。清旦一頓服之盡,日中當下青黃水。
《千金方》:治嶺南腳氣,從足至膝,脛腫滿,連骨疼者。蓖麻子葉切蒸薄裹,二三易即消。
《肘後方》:治一切毒腫疼痛不可忍者,搗蓖麻子傅之立差。又方:產難。取蓖麻子二枚,兩手各把一枚,須臾立下。
《經驗後方》:治風痰#24鼻榻。蓖麻不拘多少,去皮拍為二片,用黃連等分搥碎,二件用水一處浸七宿後,空心、日午、臥時只用浸者水吞下一片,水盡旋添勿令乾。服兩月後,吃大蒜豬肉試驗,如不發動,便是效也。若發動時,依前法再服,直候不發。如只腿脹,用針出毒物,累有神驗。
《修真祕旨》:治小兒丹瘤。蓖麻子五個去皮研,入麵一匙,水調塗之,甚效。
杜壬:治癘#25風,手指孿曲,節間痛不可忍,漸至漸落方:蓖麻一兩去皮,黃連一兩剉如豆,以小瓶子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後,取蓖麻子一枚擘破,面東以浸藥水平旦時一服。漸加至四五枚,微利不妨。瓶中水少更添。忌動風食,累用得效。又方:治咽中瘡腫。蓖麻子一枚去皮,朴消一錢,同研,新汲水作一服,連進二三服效。
初虞世:治湯火傷神妙。蓖麻子、蛤粉等分末研膏。湯損用油調塗,火瘡用水調塗。
蒴藋
味酸,溫,有毒。主風瘙癮疹,身癢濕#26痺,可作浴湯。一名堇草,一名芨。生田野,春夏採葉,秋冬採莖、根。今附。
陶隱居云:田野墟村中甚多。絕療風痺癢痛,多用薄洗,不堪入服,亦有酒漬根,稍飲之者。
《唐本》注云:此陸英也,剩出此條。《爾雅》云:芨,堇草。郭注云:烏頭苗也。檢三堇別名。又無此者,蜀人謂烏頭苗為堇草。陶引此條,不知所出處。《藥對》及古方無蒴藋,惟言陸英也。
今注:蒴藋條,《唐本》編在狼跋子之後,而與陸英條注解并云剩出一條。今詳陸英,味苦,寒,無毒。既此不同,難謂一種,蓋其類爾。今但移附陸英之下。
禹錫等按:《日華子》云:味苦,涼,有毒。治瘑癩風痺,并煎湯浸,并葉用。
《圖經》:文具陸英條下。
雷公云:凡使之,春用隔年花蕊,夏用根,秋冬并總用作煎,只取根,用銅刀細切,於柳木臼中搗取自然汁,緩緩於鍋子中煎如稀餳,任用也。
《外臺秘要》:治卒暴癥,腹中有物堅如石,痛欲死。取蒴藋根一小束,洗瀝去水,細擘,以酒二升,漬三宿,暖溫服五合至一升,日三,若欲速得服,於熱灰中溫令藥味出服之。此方無毒,已愈十六人,神驗。藥盡復作服之。又方:治腰痛方,蒴藋葉,火燎,厚鋪床上,趁熱臥眠於上,冷復易之。冬月取根,舂碎熬及熱準前用。并治風溫濕冷痺及產婦患傷冷,腰痛不得動亦用。又方:治下部閉不通。取蒴藋根一把,搗汁水和,絞去滓。強人服一升。數用之,并治腳氣。
《千金方》:治嶺南腳氣,從足至膝脛腫,骨疼者。蒴藋根碎,和酒醋共三分,根一分合蒸熟,封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