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補養安神,治孩兄驚癇。久服輕身。用之,炙令微黃色,熟後研令極細,入丸散中用。
《勝金方》:治甲疽,弩肉裹甲,膿血疼痛不差。牡蠣頭厚處,生研為末。每服二錢,研靛花酒調下。如癰盛已潰者,以末傅之,乃更服藥,并一日三服。
《初虞世方》:治瘰癧發頸項,破、未破甚效如神。牡蠣四兩,甘草二兩,為末。每服一大錢,食後臘茶同點,日一二。
《集驗方》:治癰,一切腫未成膿,拔毒。牡蠣白者為細末,水調塗,乾更塗。
《衍義》曰:牡蠣須燒為粉用,兼以麻黃根等分同搗,研為極細末,粉盜汗及陰汗。本方使生者,則自從本方。左顧,《經》中本不言,止從陶隱居說。其《酉陽雜俎》已言:牡蠣言牡,非為雄也。且如牡丹,豈可更有牝丹也?今則合於地,人面向午位,以牡蠣頂向子,視之口,口在左者為左顧。此物本無目,如此焉得更有顧眄也。
龜甲
味鹹、甘,平,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癥瘕痎瘧,五痔陰蝕,濕痺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頭瘡難燥,女子陰瘡,及驚恚氣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熱,傷寒勞復,或肌體寒熱欲死,以作湯,良。久服輕身不饑。益氣資智,亦使人能食。一名神屋。生南海池澤及湖水中。採無時。勿令中濕,中濕即有毒。惡沙參、蜚蠊。
《圖經》曰:文具秦龜條下。
《藥性論》云:畏狗膽,無毒。燒灰治小兒頭瘡不燥。骨帶入山令人不迷。血治脫肛。灰治脫紅。
陶隱居云:此用水中神龜,長一尺二寸者為善。厭可以供卜,殼可以充藥,亦入仙方。用之當炙。生龜溺甚療久嗽,亦斷瘧。肉作羹臛,大補而多神靈,不可輕殺。書家載之甚多,此不具說也。
蕭炳云:殼主風腳弱,炙之,末,酒服。
《日華子》云:卜龜小者,腹下可十#7,鑽遍者,名敗龜。治血麻痺。入藥酥炙用,又名敗將。
《食療》云:溫,味酸。主除溫瘴氣,風痺,身腫,踒折。又,骨帶入山林中,令人不迷路。其食之法,一如鱉法也。其中黑色者,常啖蛇,不中食之,其殼亦不堪用。
《經驗方》:治產後產前痢。敗龜一枚,用米醋炙,搗為末,米飲調下。
《抱朴子》云:千歲靈龜五色具焉,其雄額上兩骨起似角,以羊血浴之,乃剔取其甲,炙搗,服三#8寸匕,日三盡一具。
《衍義》曰:文具秦龜條下。
秦龜
味苦,無毒。主除濕痺氣,身重,四肢關節不可動搖。生山之陰土中。二月、八月取。
《圖經》曰:秦龜,山中龜,不入水者是也,生山之陰土中。或云秦以地稱,云生山之陰者是,秦地山陰也。今處處有之。龜甲,水中神龜也,生南海池澤及湖水中,今江湖間皆有之。山中龜,其形大小無定,大者有如碑趺,食草根、竹萌,冬月藏土中,至春而出,遊山谷中。今市肆間人或畜養為玩,至冬而埋土穴中。然藥中稀用,卜人亦取以占山澤,揭取其甲,亦堪飾器物。《爾雅》所謂山龜者,豈是此歟。水中龜,其骨白而厚,色至分明,所以供卜人及入藥用,以長一尺二寸為善。
陶隱居云:即山中龜不入水者。形大小無定,方藥不堪用。龜類雖多,入藥止有兩種爾。又有□龜,小狹尾長,乃言療蛇毒,以其食蛇故也。用以卜則吉凶正反,帶秦龜前臑乃到切骨,令人入山不迷。廣州有蟕蠵,其血甚療俚人毒箭傷。
陳士良云:□龜腹下橫折,秦人呼為蟕蠵,山龜是也。肉寒,有毒。主筋脈。凡撲損,便取血作酒食。肉生研厚塗,立效。
《日華子》云:蟕蠵,平,微毒。治中刀箭悶絕,刺血飲便差。皮甲名鼊皮,治血疾,若無生血,煎汁代之,亦可寶裝飾物。
《海藥》云:謹按《正經》云:生在廣州山谷。其殼,味帶苦,治婦人赤白漏下,破積癥,頑風冷痺,關節鬲氣壅,或經卜者更妙。凡用炙令黃,然後入諸藥中用。
《抱朴子》云:蠳龜啖蛇,南人皆帶蠳龜之尾以辟蛇。蛇中人,刮此物以傅之,其瘡亦便愈。
《衍義》曰:秦龜,即生於秦者。秦地山中多老龜,極大而壽。龜甲即非止秦地有,四方皆有之,但取秦地所出,大者為勝。今河北獨流釣臺甚多。取龜筒治療,亦入眾藥。止此二種,各逐本條,以其靈於物,方家故用以補心,然甚有驗。
真珠
寒,無毒。主手足皮膚逆臚,鎮心。綿裹塞耳,主聾。傅面令人潤澤好顏色。粉點目中,主膚翳障膜。
《圖經》曰:真珠,《本經》不載所出州土,今出廉州,北海亦有之。生於珠牡,俗謂之珠母。珠牡,蚌類也。按《嶺表錄異》:廉州邊海中有洲島,島上有大池,謂之珠池。每歲刺史親監珠戶入池採老蚌,剖取珠以充貢。地#9雖在海上,而人疑其底與海通,池水乃淡,此不可測也。土人採小蚌肉作脯食之,往往得細珠如米者。乃知此池之蚌,隨大小皆有珠矣。而今之取珠牡,云得於海傍,不必是珠池中也。
禹錫云:按《藥性論》云:真珠,君。治眼中翳障白膜,七寶散用磨翳障,亦能墜痰。
《日華子》云:真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