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亦發風。此等皆不可多食。今蛤粉皆此等眾蛤灰也。
蚌
冷,無毒。明目,止消渴,除煩,解熱毒,補婦人虛勞,下血并痔漏,血崩帶下,壓丹石藥毒。以黃連末納之,取汁,點赤眼并暗,良。爛殼粉,飲下,治反胃,痰飲。此即是寶裝大者。又云:蚌粉,冷,無毒。治疳,止痢并嘔逆。癰腫,醋調傅,兼能制石亭脂。
陳藏器云:據陶云:大蛤乃蚌。按蚌,寒,煮之,主婦人勞損,下血,明目,除濕,止消渴。老蚌含珠,殼堪為粉,爛殼為粉,飲下,主反胃,心胸間痰飲。生江溪渠瀆間。陶云大蛤,誤耳。
《食療》云:蚌,大寒。主大熱,解酒毒,止渴,去眼赤。動冷熱氣。
《丹房鏡源》云:蚌粉制硫黃。
蚺蛇膽蚺音髯
味甘、苦,寒,有小毒。主心腹□痛,下部□瘡,目腫痛。膏,平,有小毒。主皮膚風毒,婦人產後腹痛餘疾。
《圖經》曰:蚺蛇膽,《本經》不載所出州土,陶隱居云出晉安,蘇恭云出桂、廣以南,高、賀等州,今嶺南州郡皆有之。此蛇極大,彼土人多食其肉,取其膽及膏為藥。
陶隱居云:此蛇出晉安,大者三二圍。在地行住不舉頭者,是真;舉頭者,非真。形多相似,彼土人以此別之。膏、膽又相亂也。真膏纍纍如梨豆子相著,他蛇膏皆大如梅、李子。真膽狹長通黑,皮膜極薄,舐之甜苦,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其偽者并不爾。此物最難得真,真膏多所入藥用,亦云:能療伯牛疾。
《藥性論》云:蚺蛇膽,臣。渡嶺南,食此膾,瘴毒不侵,世人皆知之。膽,主下部蟲,殺小兒五疳。
《食療》云:膽,主□瘡瘻,目腫痛,疳□。肉,主溫疫氣。可作膾食之。如無此疾及四月勿食之。膏,主皮膚間毒氣。小兒疳痢,以膽灌鼻中及下部。
《聖惠方》:治小兒急疳瘡。用蚺蛇膽細研,水調傅之。
《楊氏產乳方》:療溫痢久不斷,體瘦,昏多睡,坐則閉目,食不下。蚺蛇膽大如豆二枚,煮通草汁研膽,以意多少飲之,并塗五心并下部。
《朝野會載》云:泉州盧元欽患大風,唯鼻未倒。五月五日取蚺蛇膽,欲進,或云肉可治風,遂一截蛇肉食之,三五日頓覺漸可,百日平復。
蛇蛻音稅
味鹹,甘,平,無毒。主小兒百二十種驚癇,瘈尺曳切瘲子用切,癲疾,寒熱,腸痔,蟲毒,蛇癇,弄舌搖頭,大人五邪,言語僻越,惡瘡,嘔咳,明目。火熬之良。一名龍子衣,一名蛇符,一名龍子皮,一名龍子單衣,一名弓皮。生荊州川谷及田野。五月五日、十五日取之,良。畏磁石及酒。
陶隱居云:草中不甚見虺、蝮蛻,惟有長者,多是赤□、黃領輩,其皮不可復識,今往往得耳,皆須完全。石上者亦#4佳,燒之甚療諸惡瘡也。
禹錫云:按《藥性論》云:蛇蛻皮,臣,有毒。能主百鬼魅,兼治癇瘧#5。
陳藏器云:按《本草》蛇蛻,主瘧,取正發日,以蛻皮塞人兩耳,臨發又以手持少許,并服一合鹽、醋汁,令吐也。
《日華子》云:治蠱毒,辟惡,止嘔逆,治小兒驚悸,客忤,催生。癧瘍,白癜風,煎汁傅。入藥并炙用。
《食療》云:蛇蛻皮,主去邪,明目。治小兒一百二十種驚癇,寒熱,腸痔,蠱毒,諸#6□惡瘡,安胎。熬用之。
《聖惠方》:治小兒重腭,重齦腫痛。燒末傅之,效。
《千金方》:治諸腫失治,有膿。燒蛇蛻皮,水和,封腫上,即蟲出。又方:治惡瘡十年不差似癩者。燒全者一條為末,豬脂和傅上,良。
《十全博救方》:治橫生難產方。蛇皮一條,瓶子內鹽泥固濟,存性燒為黑灰。每服二錢,用榆白皮湯調服,立效。
《必效方》:五痔肛脫。以死蛇一枚指大者溫用。掘地作坑燒蛇,取有孔板覆坑坐上,蟲盡出。
《杜壬方》:治纏喉風,咽中如束,氣不通。蛇蛻炙黃,以當歸等分,為末,溫酒調一錢匕,得吐即愈。
《產書》云:治產不順,手足先見者。蛇蛻皮,燒作灰,研。面東酒服一錢匕,更以藥末傅手足,即順。
《衍義》曰:蛇蛻,從口翻退出,眼睛亦退,今合眼藥多用,取此義也。入藥洗淨。
白頸蚯蚓
味鹹,寒、大寒,無毒。主蛇瘕,去三蟲,伏尸,鬼疰,蠱毒,殺長蟲,仍自化作水。療傷寒伏熱,狂謬,大腹,黃疸。一名土龍。生平土,三月取。陰乾。
《圖經》曰:白頸蚯蚓,生平土,今處處平澤皋壤地中皆有之。白頸是老者耳。三月採,陰乾,一云:須破去土鹽之,日乾。方家謂之地龍。治腳風藥,必須此物為使,然亦有毒。曾有人因腳病藥中用此,果得其#7效,病既愈,服之不止,至二十餘日,而覺煩躁憒亂,但欲飲水不已,遂至委頓。凡攻病用藥毒已愈,當便罷服也。其屎呼為蚓螻,并鹽傅瘡,可去熱毒也。
《藥性論》云:蚯蚓,亦可單用,小毒。乾者熬末用之,主蛇傷毒。一名地龍子。
《唐本》注云:《別錄》云,鹽霑為汁,療耳聾。鹽消蛔,功同蚯蚓。其屎,封狂犬傷毒。出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