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氣痛,微炒核,去殼為末,酒調服,愈。
大棗
味甘,平,無毒。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療心下懸,腸澼。久服輕身長年,不饑神仙。一名乾棗,一名美棗,一名良棗。八月採,暴乾。三歲陳核中人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氣。生棗,味甘、辛。多食令人多寒熱,羸瘦者不可食。葉,覆麻黃,能令出汗。生河東平澤。殺烏頭毒。燔音煩。
《圖經》曰:大棗,乾棗也。生棗并生河東,今近北州郡皆有,而青、晉、絳州者特佳。江南出者,堅燥少脂。謹按:棗之類最多,郭璞注《爾雅》:棗,壺棗。云:今江東呼棗大而銳上者為壺,壺猶瓠也。邊,腰棗。云:子細腰,今謂之鹿盧棗。櫅,白棗。云:即今棗子,白乃熟。樲,酸棗。云:木小實酢者。遵,羊棗。云:實小而圓,紫黑色、今俗呼之為羊矢棗。洗,尖#16棗。云:今河東猗氏縣出大棗,子如雞卵。蹶泄,苦棗。云:子味苦者。皙,無實棗。云:不著子者。還味,稔棗。云:還味,短味也。而酸棗自見別條,其餘種類非一,今園圃皆種蒔之,亦不能盡別其名。又其極美者,則有水菱棗、御棗之類,皆不堪入藥。櫅,子兮切。稔,五審切。
陶隱居云:舊云河東猗氏縣棗特異,今青州者,形大,核細,多膏,甚甜。鬱州互市亦得之,而鬱州者亦好,小不及爾。江東臨訢金城棗,形大而虛,少脂,好者亦可用。南棗大惡,殆不堪啖。道家方藥以棗為佳餌。其皮利,肉補虛,所以合湯皆擘之也。
《唐本》注云:《別錄》云:棗葉散,服使人瘦,久即嘔吐。揩熱痱瘡良。
《日華子》云:乾棗,潤心肺,止嗽、補五臟,治虛勞損,除腸胃癖氣,和光粉燒,治疳痢。牙齒有病人切忌啖。凡棗不宜合生蔥食。又云:棗葉,溫,無毒。治小兒壯熱,煎湯浴,和葛粉裛痱子佳,及治熱瘤。
禹錫云:按孟詵云:乾棗,溫。主補津液,強志。三年陳者核中人,主惡氣,卒疰忤。又,療耳聾、鼻塞,不聞音聲、香臭者,取大棗十五枚,去皮核,草麻子三百顆,去皮,二味和搗,綿裹塞耳鼻。日一度易,三十餘日聞聲及香臭。先治耳,後治鼻,不可并塞之。又方:巴豆十粒,去殼生用。松脂同搗,綿裹塞耳。又云:洗心腹邪氣,和百藥毒。通九竅,補不足氣。生者食之過多,令人腹脹。蒸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青州,次蒲州者好。諸處不堪入藥。小兒患秋痢,與蟲棗食,良。
《食療》云:棗和桂心、白瓜人、松樹皮為丸,久服香身,并衣亦香。軟棗,溫。多食動風,發冷風咳嗽。
《聖惠方》:令髮易長。東行棗根三尺,橫安甑上蒸之,兩頭汗出,收之傅髮,即長。
《外臺秘要方》:痔發疼痛。肥大棗一枚剝去皮,取水銀掌中,以唾研令極熟,傅棗瓤上,內下部,差。
《梅師方》:治妊娠四五月,忽腹絞痛。以棗十四枚,燒令焦,為末,以小便服。
《衍義》曰:大棗,今先青州,次蒲州,此二等可曬曝入藥,益脾胃,為佳,餘止可充食用。又御棗甘美輕脆,後眾棗熟。以其甘,故多生蟲。今人所謂撲落酥者是。又有牙棗,先眾棗熟,亦甘美,但微酸,尖長。此二等,止堪啖,不堪收曝。今人將乾棗去核,於鐺鍋內微火緩逼,乾為末,量多少,入生薑末為湯,點服,調和胃氣。又將煮棗肉,和治脾胃丸藥尤佳。又青州棗去皮核,焙乾為棗圈,達都下,為奇果。
栗
味鹹,溫,無毒。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耐饑。生山陰,九月採。
《圖經》曰:栗,舊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山陰,今處處有之,而兖州、宣州者最勝。木極類櫟,花青黃色,似胡桃花。實有房,匯若拳,中子三五,小者若桃杏,中子惟一二,將熟則罅拆子出。凡栗之種類亦多,《詩》云:樹之莘栗。陸機疏云:栗,五方皆有之,周、秦、冀#17、揚宣#18饒,吳越彼#19城表裏皆栗,惟濮陽及范陽栗,甜美味長,他方者悉不及也。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腳宜生食之,仍略曝乾,去其木氣。惟患風水氣不宜食,以其味鹹故也。殼煮汁飲,止反胃及消渴。木皮主瘡毒,醫家多用。莘音榛。
陶隱居云:今會稽最豐,諸暨栗形大,皮厚不美。剡及始豐,皮薄而甜。相傳有人患腳弱,往栗樹下食數升,便能起行,此是補腎之義,然應生啖之。若餌服,故宜蒸曝之。暨音既。剡,時冉切。
《唐本》注云:栗作粉,勝於菱芡。嚼生者塗瘡上,療筋骨斷碎,疼痛腫瘀血,有效。其皮名扶,搗為散,蜜和塗肉,令急縮。毛殼,療火丹,療毒腫。實飼孩兒,令齒不生。樹白皮水煮汁,主溪毒。斷音段。
禹錫云:按《蜀本圖經》云:樹高二三丈,葉似櫟,花青黃色,似胡桃花。實大者如拳,小如桃李。又有板栗、佳栗,二樹皆大。又有茅栗,似栗而細,其樹雖小,然葉與諸栗不殊,惟春生、夏花、秋實、冬枯。今所在皆有之。
孟詵云:栗子,生食治腰腳。蒸炒食之,令氣擁,患風水氣,不宜食。又,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