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25-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图经衍义本草-宋-寇宗爽-第265页


  稷米
  味甘,無毒。主益氣,補不足。
  陶隱居云:稷米亦不識,書多云黍與稷相似。又有稌,亦不知是何米。《詩》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麥,此即八穀也,俗人莫能證辨,如此穀稼尚弗能明,而況芝英乎?稌音吐。
  《日華子》云:稷米,冷。治熱,壓丹石#1毒,多食發冷氣,能解苦瓠毒,不可與川附子同服。
  禹錫云:按陳藏器云:彫胡,是菰蔣草米,古今所貴。彫胡,性冷,止渴。《內則》云:魚宜菰、枲粱。按枲粱,亦粱之類,消玉未聞。按糜、穄一物,性冷,塞北最多。《廣雅》云:穄也,如黍黑色。裨有二種:一黃白,一紫黑。其紫黑者,芑有毛,北人呼為烏禾。又云:五穀,燒作灰熱,主惡瘡疥癬,蟲瘻疽螫毒。塗之,和松脂、雄黃,燒灰更良。作法如甲煎為之。
  孟詵云:稷,益諸不足。山東多食。服丹石人發熱,食之熱消也。發三十六種冷病氣。八穀之中,最為下苗。黍乃作酒,此乃作飯,用之殊途。不與瓠子同食,令冷病發。發即黍釀汁,飲之,即差。
  《外臺秘要方》:治腳氣衝心悶,洗腳漬腳湯:以糜穰一石內釜中,多煮取濃汁,去滓,內椒目一斗,更煎十餘沸,漬腳三兩度,如冷,溫漬洗,差。
  《衍義》曰:稷米,今謂之穄米,先諸米熟。又其香可愛,故取以供祭祀。然發故疾,只堪為飯,不黏著,其味淡
  腐婢
  味辛,平,無毒。主痎瘧寒熱,邪氣,泄痢,陰不起,止消渴,病酒頭痛。生漢中,即小豆花也。七月採,陰乾。痎,音皆。
  《圖經》曰:腐婢,小豆花也。生漢中,今處處有之。陶隱居以為海邊有小木,狀似梔子,氣作臭腐,土人呼為腐婢,疑是此。蘇恭云:山南相承,呼以為葛花是也。今注云:小豆花,亦有腐氣。按《本經》云:主病酒頭痛。海邊小木,自主瘧及心腹痛。葛花不言主酒病。注云:并小豆花末,服方寸匕,飲酒不知醉也。然則三物皆有腐婢名,是異類同名耳。《本經》此比甚多也。一說赤小豆花,亦主病酒。
  禹錫云:按《藥性論》云:赤小豆,花名腐婢。能消酒毒,明目,散氣滿不能食。煮一頓服之。又下水氣,并治小兒丹毒熱腫。
  《食醫心鏡》云:主#2瘴瘧,寒熱邪氣,泄痢,陰氣不足,止渴及病酒頭痛。以小豆花於豉中煮,五味調和,作羹食之。
  《外臺秘要方》:治渴,小便利#3復非淋。小豆藿一把,搗取汁,頓服。
  醬
  味鹹、酸,冷利。主除熱,止煩滿,殺百藥,熱湯及火毒。
  陶隱居云:醬多以豆作,純麥者少。今此當是豆者,亦以久久者彌妙。又有肉醬、魚醬、皆呼為醢,不入藥用。
  《聖惠方》:治飛蛾入耳,醬汁灌入耳即出。又,擊銅器於耳傍。
  《千金方》:治指掣痛。以醬清和蜜,任多少,溫傅之愈。
  《肘後方》:湯火燒灼未成瘡,豆醬汁傅之。
  《衍義》曰:醬,聖人以謂不得即不食,意欲五味和、五臟悅而受之。此亦安樂之一#4端也。
  陳廩米
  味鹹、酸,溫,無毒。主下氣,除煩渴,調胃,止泄。
  陶隱居云:此今久入倉陳赤者,湯中多用之。人以作醋,勝於新粳米也。
  禹錫云:按陳士良云:陳倉米,平胃口,止泄瀉,暖脾,去憊氣,宜作湯食。
  《日華子》云:陳倉米,補五臟,澀腸胃。
  《食療》云:炊作乾飯食之,止痢。補中益氣,堅筋骨,通血脈,起陽道。又,毒腫惡瘡,久陳者,蒸作飯,和酢封腫上,立差。卒心痛,研取汁服之。北人炊之,於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臟六腑之氣。
  《食醫心鏡》云:除煩熱,下氣,調胃,止泄痢,作飯食之。
  《衍義》曰:陳廩米,今《經》與諸家注說,皆不言是粳米,為復是粟米。然粳、粟二米,陳者性皆冷,頻食之令人自利,與《經》所說稍戾。煎煮亦無膏膩。入藥者,今人多用新粟米。至如舂杵頭細糠,又復不言新、陳、粳、粟,然皆不及新稻、粟,二糠陳,則氣味已腐敗。
  罌子粟
  味甘,平,無毒。主丹石發動,不下食,和竹瀝煮作粥食之,極美。一名象穀,一名米囊,一名御米。花紅白色,似髇箭頭,中有米,亦名囊子。髇音孝。
  《衍義》曰:罌子粟,其花亦有多葉者,其子一罌數千萬粒,大小如葶藶子,其色白。隔年種則佳。研子,以水煎,仍加蜜,為罌粟湯,服石人甚宜飲。
  師草實
  味甘,平,無毒。主不饑,輕身。出東海洲島,似大麥,秋熟,名禹餘糧,非石之餘糧也。
  《海藥》云:其實如球子,八之。彼常食之物。主補虛羸乏損,溫收腸胃,止嘔逆。久食健人。一名然穀。中國人未曾見也。
  寒食飯
  主滅瘢痕,有舊瘢及雜瘡,并細研傅之。飯灰,主病後食勞#5。
  《外臺秘要》云:治蛟龍瘕,寒食餳三升,每服五合,一日三服,遂吐出蛟龍,有兩頭及尾也。
  狼尾草
  子作黍食之,令人不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