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46-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唐-李隆基-第29页

度也。情欲將起,未有萌兆。謀杜絕之,亦為甚易。故云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破,
  疏:言欲心已動,柔脆未堅,將欲除之,易消破也。
  其微易散。
  疏:微,細也。禍患細微,未至於大,防之於初,欲令散釋,亦甚易爾。
  為之於未有,
  疏:為,修除也。此一句釋前易持易謀兩句也。所以易者,明欲心未起之時,修除杜絕,則欲惡不生,故云為之於未有。
  理之於未亂。
  疏:此一句釋上易破易散兩句也。所以易者,明欲惡雖有,尚自脆微,未成禍亂,故易理爾。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疏:此言患生於微,而成於著,喻如合抱之木,始生如毫毛之末,此明自性而生也。九層之高臺,起乎一簣之上,此明積習而成也。千里之遠行,始於舉足之下,此明遂行不止也。則天下之事誠以細微為始,而人多忽之,遂成患本,故舉三喻以證上文。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疏:為謂營為也。執謂執著也。言人不能為之於未有,理之於未亂,而更有所營為於性分之外,執著於塵境之中,故必禍敗而失亡也。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疏:聖人無為安靜,故素分成全而無敗,虛忘無執,故真性常存而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疏:幾,近也。言常俗之人從於善事,常以功業近成,不能慎終,乃復亡敗也。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疏:此老君重申勸戒也。人若能慎末如初,終始常一,則其事無敗也。故《書》 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疏:此明聖行以斥凡也。難得之貨,內謂性分所無,外謂珠犀寶貝。聖人於欲無欲,內不務於性分之所無,外不營於累德之寶貨,故云不貴難得之貨爾。
  學不學,復眾民之所過。
  疏:凡夫貴難得之貨,故矯徇矜尚以學性分之所無。聖人不求過分之學,常全自然之性,是於學不學,如此者將欲歸復眾人所過分之學爾。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疏:輔,佐也。自然,物之本性也,眾生起妄,失於本性,聖人慈誘,勸學無為,將以輔佐物之自然,真性不敗,故不敢為於俗學與多欲也。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卷之八竟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卷之九
  古之善為道章第六十五
  前章明思患預防,標絕情去欲之行。此章明好智生患,示玄德大順之規。初明為道之化,次辯以智之賊。知此下,示料簡以為法。常知下,嘆用功而勸修。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疏:言古之人君,善能用道為化者,貴夫無為恬淡,非炫耀其道,明示於人,將導以純和,杜絕智詐,令質樸如愚爾。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疏:人之所以難理化者,正以其智太多。智之太多,由人君不明道以臨下,是使下人役用其智,而生奸詐,故難理爾。
  以智治國,國之賊。
  疏:以,用也。賊,害也。言人君任用智詐之臣,使之理國,智多則權謀將作,謀用則情偽斯起,偽起則道廢,有害於國,故云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疏:人君不任智詐之臣,但求淳德之士,使坐進無為之道,行宣大樸之風,交泰致和,是國之福也。
  知此兩者,亦楷式。
  疏:兩者,謂用智與不用智也。楷,模也。式,法也。人君知用智則為賊,不用智則為福,即當去賊而取福,知此者可為理國之楷模法式也。
  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疏:玄,深也,妙也。人君常能知此兩者為楷模法式,是謂深遠玄妙之德也。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疏:此結歎也。玄德之君,無為而化,不測其量,深也;所被無外,遠也。故能與萬物反歸妙本,然後乃至大順於自然真性爾。
  江海章第六十六
  前章明好智生患,示玄德大順之規。此章明善下為主,標聖人不争之德。初舉江海之喻,善下則為王。次明聖人用謙,樂推而不厭。後結不争之德,以示修學之門。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疏:言江海所以能令百川朝宗而為王者,以其善居下流之所致也。故《易》云:地道變盈而流謙,此舉喻也。故地道用謙,則百川委輸而歸往,聖人用謙,則庶人子來而不厭爾。
  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
  疏:此合喻也。言聖人欲上於人,則以其謙言下之。夫聖人豈欲居人上而以言下之邪?但聖人知滿必招損,故言則謙柔,名則孤寡,以下於物,而盛德鴻業,自然為物所推尚爾。
  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疏:聖人亦不知先人,直以偽謙,後己先物,物自先之爾。
  是以聖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
  疏:此結前也。聖人臨大寶之位,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