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用,則將分裂發洩,故資稟得一以為根本,故云是謂天地之根本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疏:綿綿者,微妙不絕之意。虛牝之用,應物無私,微妙則稱為若存,無私故用不動倦。
天長地久章第七
前章明谷神虛應,虛應#2不窮,此章明天地無私,無私#3故長久。首則標天地以為喻,次則舉聖人以轉明,結以無私成私,將欲勸勤此行。
天長地久。
疏:此標章門也,天以氣象,故稱長。地以形質,故稱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疏:前句標問,此假答云: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覆載萬物,長育群材,而皆資察於妙本,不自矜其生成之功用,以是之故,故能長久。又解云:不自生者,言天地但生養萬物,不自饒益其生,故能長久。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疏:是以聖人效天地之覆載,叉均養而無私,故推先與人,百姓欣賴,為下所仰,故身先也。不自矜貴,而外薄其身,天下歸仁,則無畏害,故身存也。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疏:天地所以能長久,聖人所以先存者,非以其無自私之心,故能成此長久先存之私乎?
上善若水章第八
前章明天地無私生成則長久,此章明至人善行柔弱故無尤。首標若水,示三能之近道。次云居地,書七善之利物。結以不爭,勸守#4柔而全勝也。
上善若水。
疏:上善者,標人也。若水者,舉喻也。至人虛懷,於法無住,忘善而善,是善之上。上善之行,如水之能,具在下文,皆含法喻。
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眾人之所惡。
疏:水性甘凉,散灑一切,被其潤澤,蒙利則長,故云善利,此一能也。天下柔弱莫過於水,平可取法,清可鑒人,乘流遇坎,與之委順,在人所引,嘗不競争,此二能也。惡居下流,眾人恒趨,水則就卑受濁,處惡不辭,此三能也。
故幾於道。
疏:幾,近也。利物明其弘益,不争表其柔弱,處惡示其含垢,此水性之三能,唯至人之一貫,其行如此,去道不遐,故云近爾。
居善地,
疏:至人所居,善能弘益。如水在地,利物則多。又地道用卑,水好流下,同至人之謙順,幾道性之柔弱,故云居善地。
心善淵,
疏:至人之心,善於安靜,如水之性,湛爾泉渟。水靜則清明,心閑則了悟。淵,深靜也,故云心善淵。
與善仁,
疏:至人弘濟,常以與人。善施之功,合乎仁行,如水潤物,無心愛憎,故云與善仁。
言善信,
疏:上善之人,言必真實,弘化凡庶,善信不欺。如彼泉流,豈殊坎險,故云言善信。注云:行險而不失其信者,《周易》坎卦辭也。
政善治,
疏:政,正也。至人於事,動合無心,正容悟物,物因從正。正則自理,非善而何?如彼水性,洗滌群物,令其清靜,故云政善治。
事善能,
疏:至人圓明,於物無礙,凡有運動,在事皆通。通則善能,是名照了。如彼水性,决之為川,壅之為池,浮舟涵虛,無所不為,是善能也。
動善時。
疏:至人之心,喻彼虛谷,方之鏡像,物感斯應,如彼水性,春泮冬凝,與時消息,故云動善時。
夫惟不争,故無尤。
疏:尤,過也。至人善行,與物無傷,虛心曲全,未曾争競,波流頹靡,委順若斯,既不違逆於物,故無尤過之地矣。
持而盈之章第九
前章明至人善行柔弱故無尤,此章明凡俗溺情驕盈故有咎。首標持盈揣銳,示其難保。次云金玉富貴,戒此貪求。結以名遂身退,令忘功而不處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疏:持,執也。盈,滿也。已,止也。言人心貪愛,求取無厭,執守保持,
使令盈滿,積財為累,悔吝必生,故聖人戒云:不如休止。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疏:揣,量度也。銳,銛利也。凡情滯溺,貪求榮利,故揣量前事,銛銳
欲心,鬼瞰人怨,坐招殃咎,故曰不可長保也。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疏:假使貪求不已,適令金玉滿堂,象有齒而焚身,雞畏犧而斷尾,且失不貪之寶,坐貽政寇之憂,其以賈害,豈云能守?此復釋持盈也。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疏:遺,與也。富則人求之,故便欺物。貴則人下之,故好凌人。驕奢至而不期,殃咎來而誰與?因驕獲咎,驕自心生,故云自遺爾。此復釋揣銳也。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疏:此舉戒也。夫滿則招損,謙便受益。惟彼天道,尚不常盈,故功成者隳,名遂者虧。欲#5求長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