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所望也。唱而不和,意而不載。中必有不合者也。所宗者異故也。不下席而匡天下者,求諸己也,夫憂樂與民同,好惡與民等,故省諸己,可以化人也。故說之所不至者,容貌至焉,雖未違其精微,可仿佛其容貌。容貌所不至者,感忽至焉,感乎心發而成形,可以心靈感,不以狀貌詰#7也。精之至者可形接,不可以照期。形百無形,至精之精,無不生形,而形見焉,照不求精,而精存矣。
老子曰:言有宗,事有本,失其宗本,伎能雖多,不如寡言。以道為宗,以德為本,離宗失本,故多不如寡也。害眾者倕而使斷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為也。夫巧藏於心,不在於指,絕其不可得也。由道在心,明非閎言,得若貴言,為道不可冀也。故匠人智為不以能以時閉不知閉也,故必杜而後開。匠人,工人也。閉為局,鐳夫至巧,故善以智閉也,莫能啟,拙者專以力捍,雖壯必開。比諭知用窮微。力不足任也。
老子曰:聖人之從事也,所由異路而同歸,今古雖殊,治則一也。存亡定傾若一志不忘乎欲利人也。亡者存之,傾者安之,豈唯閏已,常在利人。故秦楚燕魏之歌,異聲而皆樂,九夷八狄之哭,異聲而皆哀。夫歌者樂之徵,哭者哀之效也,惜於中,發於外,故在所以感之矣。聲氣相應,悲歡相召,故歌雖異國而皆樂,哭乃殊方而共悲也。聖人之心,日夜不忘乎欲利人,其澤之所及亦遠矣。利人不已,澤乃遐臨。
老子曰:人無為而治,有為也,即傷無為而治者,為無為;為者不能無為也,不能無為者,不能有為也。言無為者還是有為,有為即非,無為而治也。唯有為而不為,即無為。人無言而神有言也,即傷無言而神者,載無言則傷有神之神者。神貴無言,聖尚不作。言則迹見,為則人之粗,唯兩無傷,能全於道也。
文子曰:名可強立,功可強成。勸勉之道。昔南榮趎老子弟子。恥聖道而獨亡於己,南見老子,受教一言,精神曉靈,屯閔條達勤苦,十日不食,如享太牢。既受一言,精思十日,忘飢味道,如享太牢也。是以明照海內,名立後世,智略天地,察分秋毫,稱譽華語,至今不休,此謂名可強立也。至言已受群疑,頓銷若太陽回照,闇室俱明也。故田者不強,困倉不滿;官御不勵,誠心不精;將相不強,功烈不成;王侯懈怠,後世無名。自庶人至於王侯,未有不勤勵而能使倉廩實,功名著也。至人潛行譬猶雷霆之藏也,隨時而舉事,因資而立功,進退無難,無所不通。夫大人之道,其隱也寂然,天下莫能見其行也。雷動,天下無不聞,進無喜容,退無慙色,是謂大道也。夫至人精誠內形,德流四方,見天下有利也,喜而不忘天下有害也,怵若有喪。喜則受利,憂其遇害。夫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故憂以天下,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憂於民,民亦憂之。樂於民,民亦樂之。憂樂共之,民不戴者,未之有也。聖人之法始於不可見,終於不可及,德義無方,終始無際。處於不傾之地,立身無為之地。積於不盡之倉,用之不既,戴於不竭之府,運之而無窮也。出令如流水之原,使民於不爭之官,令行則民知禁,事省則官無訟。開必得之門。安其所業。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大人之令,動必有益,作則興利,不處不久,不求不復。大人行可說之政,而人莫不順其命,命順則從小而致大,命逆則以善為害,以成為敗。其政教,順之以凶為吉,逆則以大為小。夫所謂大丈夫者,內強而外明,內強如天地,外明如日月,天地無不覆載,日月無不照明。如天地之覆載,如日月之照明,是謂大丈夫也。大人以善示人,不變其故,不易其常,天下聽令如草從風。革其故則俗難安,循其性則人易治。草之從風,無敢違者。政失於春,歲星盈縮,不居其常;政失於夏,熒惑逆行;政失於秋,太白不當,出入無常;政失於冬,辰星不效其鄉;四時失政,鎮星搖蕩,日月見謪,五星悖亂彗星出。四時有差,五星失常,謪見于天,灾及於人。春政不失禾黍滋,夏政不失雨降時,秋政不失民殷昌,冬政不失國家寧康。此明主不可失政。君失其政,天降百殃。君守其政,天降百祥。一人之慶萬民樂。
通玄真經卷之二竟
#1 兆:原作『為』,據瞿本改。
#2 自:瞿本作『罔』。
#3 不誠:瞿本作『以誠』。
#4 求:原作『忘』據瞿本改。
#5 贍:原作『瞻』,據瞿本改。
#6 衡:原本无,據瞿本增。
#7 詰原作『結』,據瞿本改。
通玄真經卷之三
默希子注
九守
此篇有九目,故曰《九守》。九者,易之數終。明極則變,變則乖道。守之者居,亢龍无悔,可越三清之表。忽之者,則牝馬不利,將淪九幽之下。固宜守道,不可失常也。
老子曰: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渾而為一,氣象未分。寂然清澄,重濁為地,精微為天,形質已具。離而為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分而為陰陽,剛柔立矣。精氣為人,粗氣為蟲,所本則一,所稟則異,氣有清濁,物有精粗。剛柔相成,萬物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