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74-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通玄真经缵义-元-杜道坚-第12页

者,不怒不喜,其坐無慮,寢而不夢,見物而名,事至而應。
  符以示信,言以達誠,世有謂符命、符璽、金符、玉符者,以能示信達誠,此感彼應,故曰符言。夫道高下無極,遐邇貫通,無形無名,有情有信。聖人體道,不私喜怒,見物而名,事至而應。不言之言,可以符信。
  老子曰:欲尸名者必生事,事生即舍公而就私,倍道而任己,見譽而為善,立名而為賢,即治不順理,而事不順時,治不順理則多責,事不順時即無功,妄為要中,功成不足塞責,事敗足以滅身。
  名者殺身之具,聖人所戒。夫欲尸名者,必違天悖道,舍公就私,要譽立名,生事害眾。故治不順理,功不掩責,事敗滅身,信不誣矣。
  老子曰: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智主,藏於無形,行於無怠,不為福先,不為禍始,始於無形,動於不得已,欲福先無禍,欲利先遠害。故夫為而寧者,失其所寧即危,夫為治者,失其所治則亂。故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其文好者皮必剝,其角美者身必殺,甘泉必竭,直木必伐。華榮之言後為愆,石有玉傷其山,黔首之患固在言前。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作善降祥,不善降殃。惡不可作,名可尸乎?夫求為寧者,寧失即危。求為治者,治失則亂。皮文好而剝,身角美而殺,未有不由自召而至。
  老子曰:時之行,動以從,不知道者福為禍。天為蓋,地為軫,善用道者終無盡,地為翰,天為蓋,善用道者終無害。陳彼五行,必有勝,天之所覆無不稱,故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也。
  天為蓋無不覆,地為較無不載。天地之於人,恩大無極。聖人法之,因時而行,有動必從。如彼五行,相生相勝。善用道者,知不言知上也,不知言知病矣。
  老子曰:山生金,石生玉,反相剝,木生蟲,還自食,人生事,還自賊。夫好事者未嘗不中,争利者未嘗不窮,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所好,反自為禍。得在時,不在争,治在道,不在聖。土處下不争高,故安而不危,水流下不争疾,故去而不遲。是以聖人無執故無失,無為故無敗。
  天地人物更相盜而為養,盜得宜則安,盜失宜則害。是故食能養人,亦能害人,民能戴主,亦能悖主。夫士之立法創事以盜民力,初若利之,至於末流,未有不自賊者也。知得在時不在争,治在道不在聖,則無相盜之失矣。
  老子曰:一言不可窮也,二言天下宗也,三言諸侯雄也,四言天下雙也。貞信則不可窮,道德則天下宗,舉賢德,諸侯雄,惡少愛眾,天下雙。
  言寡尤,行寡悔,在行不在言。執大象,天下往,在德不在險。惟口出好興戎,言可不慎乎?
  老子曰:人有三死,非命亡焉。飲食不節,簡賤其身,病共殺之;樂得無已,好求不止,刑共殺之;以寡犯眾,以弱凌強,兵共殺之。
  生必有死,人孰免焉?非命而亡,良可哀也。嗜欲死病,利欲死刑,強梁死兵。夫三者所死不同,非命則一。
  老子曰:其施厚者其報美,其怨大者其禍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無患者,未之有也。察其所以往者,即知其所以來矣。
  施報之理,種瓜得瓜,種果得果。恩怨之報,理一如之。
  老子曰:原天命,治心術,理好憎,適情性,即治道通矣。原天命,即不惑禍福,治心術,即不妄喜怒,理好憎,即不貪無用,適情性,即欲不過節,不惑禍福,即動靜順理,不妄喜怒,即賞罰不阿,不貪無用,即不以欲害性,欲不過節,即養生知足。凡此四者,不求於外,不假於人,反己而得矣。
  天命、心術、好憎、情性,四者相通,如月在水,虧盈圓缺,隨象現影。心術邪正,禍福隨之。
  老子曰:不求可非之行,不憎人之非己,修足譽之德,不求人之譽己,不能使禍無至,信己之不迎也,不能使福必來,信己之不讓也,禍之至,非己之所生,故窮而不憂,福之來,非己之所成,故通而不矜。是故閑居而樂,無為而治。
  信己何求?非己何憎?德行由己,非譽由人。是故譽不加勸,毀不加沮,居閑而樂,治不以為。
  老子曰:道者守其所已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即所有者亡,循其所已有,即所欲者至。治未固於不亂,而事為治者必危;行未免於無非,而急求名者必挫。故福莫大於無禍,利莫大於不喪。故物或益之而損,損之而益。夫道不可以勸就利者,而可以安神避害。故常無禍不常有福,常無罪不常有功。道曰芒芒昧昧,從天之威,與天伺氣,無思慮也,無設儲也,來者不迎,去者不將,人雖東西南北,獨立中央,故處眾枉不失其直,與天下並流不離其域,不為善,不避醜,遵天之道,不為始,不專己,循天之理,不豫謀,不棄時,與天為期,不求得,不辭福,從天之則。內無奇福,外無奇禍,故禍福不生,焉有人賊。故至德,言同路,事同福,上下一心,無歧道,旁見者遣退之於衺,開道之於善,而民向方矣。
  貪得忘失,眾所同病。無欲故靜,斯謂至人。理之在天下,有不可必。夫守其已有,則未得或至;求其未得,則所有或亡。是以有道者,內無奇福,外無奇禍,與天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