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不善者吾亦善之,使之反善。德善。全其至善。信者吾信之,從而為信。不信者吾亦信之,使之反信。德信。全其至信。聖人在天下惵惵,惵音牒,兢兢業業。為天下渾其心。渾,平聲。殊途同歸。百姓皆注其耳目,容止可觀,作事可法。聖人皆孩之。天下一家。
右四十九章 上章云無事取天下,故次之以聖人無常心。所謂無常心者,隨機應感,不逆民物之情。故百姓遵聖人之言,行聖人之行,從聖人之化,天下同一心也。頌曰:信者從他信,善者從他善。若能如是知,却成顛倒見。顛倒見三界,十方成一片。
出生入死,忿慾生死之門。生之徒絕忿慾,十有三,水火濟。死之徒縱忿慾。十有三,水火不濟。人之生,皆賴水火。動之死地水火相違。亦十有三。水成數六,火成數七。夫何故?忿慾使然。以其生生之厚。忿慾不止,貪生無厭。蓋聞善攝生者,無忿慾。陸行不遇虎兕,兕,序姊切。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入軍不被甲兵,心無罣礙,故無恐怖。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不厚其生,焉能有死。夫何故?身非我有,死奈我何。以其無死地。忘其生死。
右五十章 柔弱生之徒,強大死之徒。柔弱者則能懲忿慾,強大者為忿慾所使。能懲忿則火降,窒慾則水升。水火既濟則生,故曰生之徒。起忿則無明火熾,縱慾則若海波翻,水火相違則死,故曰死之徒。強大者貪生無厭,柔弱者視死如歸,既不以死為死,虎兕甲兵於我何害。以丹道言之,水火既濟,聖胎凝矣。頌曰: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既無差別智,安有死和生。
道生之,元始祖氣。德畜之,畜,凶入聲。化生諸天。物形之。在天成象。勢成之。在地成形。是以萬物一切有象。莫不尊道而貴德。皆從道生。道之尊,德之貴,越古超今。夫莫知爵而常自然。不言善應。故道生之畜之,神全。長之育之,氣全。成之熟之,精全。養之覆之。形全。生而不有,忘機。為而不恃,忘情。長而不宰,忘物。是謂玄德。合道。
右五十一章 善攝生者,以其無死地,故次之以道生之言。道本無形,因生育天地而形可見,道本無名,因長養萬物而名可立。一切有相,受命于天,成形於地,稟氣於中和,皆道之應也,故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頌曰:可道非常道,無為却有為。為君明說破,眾水總朝西。夜來混沌擷落地,萬象森羅總不知。
天下有始,無名,天地之始。以為天下母。有名,萬物之母。既知其母,知本。以知其子便知末。既知其子,知未。復歸其母。及本。沒身不殆。常在。塞其兌,內境不出。閉其門,外境不入。終身不勤。不勞而治。開其兌,內境出。濟其事,外境入。終身不救。永失真道。見小曰明,知幾知微。守柔曰強。軟能蝕堅。用其光,物來斯照。復歸其明放去收來。無遺身殃,遺,音謂。切忌隨他去。是謂襲常。直下承當。
右五十二章 道生之言道之始也,故次之天下有始。末後一句最極切,修真至士當向這裏真眼,莫教蹉過。頌曰:不收不放,無上可上,清浄自然,本來模樣。更問第一義如何,向道有言皆是謗。
使我介然有所知,未舉先覺。行於大道。無為。惟施是畏。識法者恐。大道甚夷,坦平驀直。而民好徑。好,去聲。行險以僥倖。朝甚除,朝,音潮。事繁即亂。田甚蕪靈地荒蕪。倉甚虛。靈地空竭。服文彩,貪。帶利劍,嗔。厭飲食,痴。財貨有餘,欲心不止。是謂盜夸。三毒擾攘。非道也哉。錯。
右五十三章 上章云襲常,謂密用常道也,故次之以使我介然有所知。有所知則能直下承當而密用,若無所知則不能密用,妄有作為。內為根塵所蔽,外被業識所眩,兼無明,三毒為撓,非道也哉。頌曰:弄巧成拙,多煩早老。金玉滿堂,焉能常保。若於日用顛倒行,大地塵沙盡成寶。
善建者不拔,拔,音跋。根深。善抱者不脫,蒂固。子孫祭祀不輟。綿遠。修之於身,身修。其德乃真;全真。脩之於家,家齊。其德有餘;寬裕。修之於鄉,鄉修。其德乃長;久遠。修之於國,國治。其德乃豐;淳厚。修之於天下,天下平。其德乃普。道泰。故以身觀身,內有一塵,其德不真。以家觀家,有一不順,其德無餘。以鄉觀鄉,有一不化,其德不長。以國觀國,有一不善,其德不豐。以天下觀天下。有一小人,其德不普。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反求諸己。
右五十四章 上章云使我介然有所知,有所知則道心堅固,不失其守,故次之.以善建者不拔也。以之修身觀心察性,心定則身之修也,以之治國觀民察己,民化則國之治也。天正有一不善,則是自己政化不善也。《書》云:百姓有過,在于一人。此之謂也。反觀諸己,心有一塵染著,則是我之性天未明也。頌曰:觀國非容易,觀身意更深。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含德之厚,退藏於密。比於赤子。純一不雜。毒蟲不螫,猛獸不攫,玃鳥不搏。螫,音釋。攫、玃,並厥縛切。我忘於物,物亦忘我。骨弱筋柔而握固。筋,音斤。神全。未知牝牡之合而作,,最平聲。精全。精之至也。自然。終日號而不嘎號,平聲。氣全。和之至也。柔和。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