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79-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三解-元-邓锜-第2页

虛傳之海瓊,先生凡九傳。又王重陽真人之所傳,凡七真,其間濳通默會,旁出普度,未究其幾千萬人。若夫大道之正傳,迄今海瓊先生方三十五代爾。惟上世先賢,享年度世,壽數極綿,年劫亦遠,奧從中古,天不愛道,流布人間,度人無量,又不知所傳至今凡幾年劫也。海瓊而後,大道一脉歸之鶴林先生,為往聖繼絕學,為後世立法門,暇日因思所傳之難,而究其自出,得其原委,以壽諸梓。廷芝忝出鶴林先生門下一人之數,乃焚香再拜稽首而紀之。
  庚申冬至日弟子蕭廷芝書。
  大道歷數
  浮黎元始天尊,即道生太極也。下至玉清元始天尊,三萬二千四百年,道生一也,故以天皇氏伏羲配之。又一萬八百年,至上清靈寶天尊,一生二也,故以地皇氏神農配之。又一萬八百年,至太清道德天尊,二生三也,故以人皇氏軒轅配之。太清道德天尊與無上元君同時授先天大道,三生萬物也,故以七十二師師廣成子配之。又一千九百年,至高上老子,是時慈尊亦生於世,萬物負陰而抱陽,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故以七十二賢師大聖人孔子配之。沖氣以為和,兼三才而兩之也。三教鼎足天下,而王公之道備矣,故曰: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大道歷數,若合符節矣,正統原委,自有知者。
  青城真人述。
  道德真經三解卷之一
  玉賓子鄧錡述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經曰:道既可道,即非常道。名既可名,即非常名。無名者,天地之始。有名者,萬物之母。常無,斯欲以觀其妙。常有,斯欲以觀其徼。妙乃無名之常,徼乃有名之道。此兩者,同出而異客,謂之異。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曰:無思無為,是謂常道。神妙政一,是謂常名。道者,太極之中虛。名者,天地之大象。太極中虛,何道無之?分於一物一物之道。一物之道,豈可盡道。不可盡道,立名強道,立名強道即非常道。天地大象,何名無之?形於一物一物之名。一物之名,豈可盡名。不可盡名,立名強名,立名強名即非常名。天地未生,無始何名?萬物既成,無母何形?欲觀其妙,常無之道。欲觀其徼,常有之道。此兩者同出於無思無為,異名乎神妙致一,是故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升堂入室而主乎奧者,其唯聖人乎?
  德曰:咸之男女,牝牡未合,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道無可道,存乎常道;名無可名,存乎常名。無名,天地之始也。恒之夫婦,男女居室,人之大倫,抱乎嬰兒。道有可道,非謂常道;名有可名,非謂常名。有名萬物之母也。止而說男下女,咸自否變。常無,欲以觀其妙也。巽而動,剛柔皆應,恒自泰變。常有,欲以觀其微也。造天地之所以為天地,常道也。造男女之所以為天地,常名也。凡此兩者,同歸而殊途,同出而異名也;一政而百慮,異出而同名也。故曰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若入眾妙之門,必也遭乎至人。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1。
  經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美與惡相對,有與無相生,難與易相成,長與短相形,高與下相傾,音與聲相和,前與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並作而不有辭,以其生而不自有,為而不自恃,功成而不自居。由此不居,是以天下不能去其美。
  道曰:無萬物不知有人,無人不知有天地,無天地不知有道,不知有常。常之為道,孰得而惡?及乎萬物並作,而美惡形乎其中矣。故天下之事,無惡不知有美,無不善不知有善。既知美之為美,善之為善,則惡與不善分乎其中矣,由是相生、相成、相形、相傾之道存焉。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而民自化,行不言之教而民自信,萬物雖作而亦不有辭,以其天地自生而不我有,天地自為而不我恃,天地功成而不我居。申此不居,是以不能去聖人之美。
  德曰:陰陽動靜,互為其基,剛柔體用,互成其形,皆天下之至美也。知美之為道,常也。知美之為美,欲也。以道為欲,此是惡已。乾坤中交而生坎離,坎離中交而復天地,天下皆知中交為道,斯不亦盡善盡美乎?皆以中交為欲,豈不謂之惡也已。故有無相生,日月並明也;難易相成,水火相息也;長短相形,弦望不齊也;高下相傾,陰陽相薄也;音聲相和,陽唱陰和也;前後相隨,二三六九也。是以聖人雖欲有為,而何所為乎?雖欲設教,而何所言乎?萬物並作,而何所辭乎?故生而不我有,為而不我恃,功成而不我居。是以聖人能成全乎天下之美,故日不去。苟有乎我,鈴失自然之道,而入於衍矣,豈不謂之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