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82-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传-宋-吕惠卿-第19页

以天之所惡為不可知故也。夫唯不可知,則不識不知,乃所以順帝之則也。蓋天之生物,因其村而篤焉,栽者培之,傾者覆之,則未嘗與物爭者也,而物莫能違之者,故曰不爭而善勝。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其行其生,未嘗差也,故曰不言而善應。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故曰不召而自來。易則易知,而其道盈虛,與時消息,而未嘗違,故曰坦然而善謀。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其聰明明威未嘗自用,而惠吉逆凶猶影響也,故曰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夫唯天之道不可知為如此,聖人所以勇於不敢,而不識不知,乃知所以順之也。
  民常不畏死章第七十四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人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而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斷。夫代大匠斷,希有不傷其手矣。
  傳曰:民之為道,固常不畏死者也。唯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則可以使之畏威而重死矣,奈何以死而懼之而欲其畏死乎?何以知其然也?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則孰敢不畏死而為奇乎?然而執之而不勝,殺之而不止者,則民之不畏死,而不可以死懼之明矣。然則以道治天下者,宜如何哉?常有司殺者殺,勿代之而已矣。何謂常有司殺者殺?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則司殺者天之謂也。刑戮有出於好惡,而不用於天討,則是代司殺者殺也。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斯。代大匠斯,希有不傷其手者矣,則代司殺者殺,其傷可知也。
  民之飢章第七十五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輕死。惟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傳曰:一夫之耕足以食數口,則奚至於飢哉?而至於飢者,非以其上食稅之多,枚飢耶?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奚難治哉?而至於難治者,非以其上之有為,故難治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居,則奚至於輕死哉?而至於輕死者,非以其生生之厚,故輕死耶?是以聖人無事而民自富,無欲而民自樸,則至於食稅之多而飢,無有也。無為而民自化,好靜而民自正,則至於有為而難治,無有也。自富、自樸、自化、自正,而不飢以難治,則至於生生之厚而輕死,無有也。蓋所以生生之厚而至於輕死者,以其提跋好知,爭歸於利,而不可止故也。夫唯生生之厚,遂至於輕死,則無以生為者,賢於貴生可知矣。是故聖人不自見以外其身,不自責以遺其生,知其無以生為而已矣。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
  勝,木強則共。堅強居下,柔弱處上。
  傳曰:道之為物,無形而不爭,則天甲下之至柔弱,而人莫之喻也,故以有形喻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桔槁,則雖有形者,亦以堅強而死,柔弱而生,而況體無形之道,而不致其柔弱,其可得乎?是以兵強則恃之而驕,而敵國之所謀也,我驕而敵謀,則所以不勝也。木強則伐,伐之所以共而舉之也,非徒然也。而以位言之,則天以炁在上,地以形在下,炁則柔弱,形則堅強。臣以有為事上,君以無為畜下,有為則堅強,無為則柔弱。堅強居下,柔弱處上,物之理也,然則柔弱之能勝剛強可知
  矣。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耶?
  傳曰:天之道,無為而已矣。無為則無私,無私則均,猶之張弓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適於均而已矣。夫天之道,非故以抑高而舉下也,無為任物之自然,則高者為有餘,不得不抑而損,下者為不足,不得不舉而益。滿招損,謙受增,時乃天道是也。人之道不能無為,不能無為則不能無私,不能無私則至於損不足以奉有餘?不足異也。夫唯有道者,知未始有物,而有為之與功名皆我所餘,而天下之所不足而爭之,故損之以奉天下而不有此,故曰執能損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聖人則有道者也,是以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其不欲見者無它,凡以法天之道而已矣。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其天以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傳曰:天下之物,唯水為能,因物之曲直方圓而從之,則是柔弱莫過於水者也。而流大物,轉大石,穿突陵谷,浮載天地,唯水為能,則是攻堅強者無以先之也。所以然者,以其雖曲折萬變,而終不失其所以為水,是其無以易之也。夫水之為柔弱,而柔弱之勝剛強,天下莫不知,而老子數數稱之,何也?以天下雖莫不知,而莫能行也。夫聰明睿知足以有臨矣,則其患者豈在於村力之不足也,顧未能損有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