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86-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金-寇才质-第30页

禍兮福所倚,
  《通玄經》曰:利與害同門,禍與福同鄰,故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福兮禍所伏。
  《通玄經》曰:三王明淺,然後任察。任察者,下取善以事上則蔽。夫察於刀筆之跡者,不知無為,知亂之本。為察者則生亂,亂俗,亡國之風也。
  孰知其極?
  《通玄經》曰:禍福利害,非古聖人莫之能分,故曰孰知其極。
  其無正邪?
  《通玄經》曰:古者以正教化,易而必成;後世以邪教化,難而必敗。
  正復為奇,
  《洞靈經》曰:近古是來,天下正直者寡。政省一則民淳樸,蒼生正,可化不可刑也。
  善復為妖。
  《洞靈經》曰:近古是來,天下姦邪者眾。政煩苛則民姦偽,當責眾人之邪者,視己正乎哉。
  民之迷,其日固久。
  《通玄經》曰:後世以小成仁義為規矩,而知鉤繩規矩之所用者能治人,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鉤繩不能正曲直。上用規矩者,下亦有規矩之心,巧之具也,而非所以治矣。
  是以聖人
  《通玄經》曰:水濁者魚嗆,政苛者民亂。上多欲則下多詐,上煩擾則下不定。不知一人無為之本,而救之以刑政之末,無以異於鑿渠以止水,抱薪以救火,名之曰益多。故以湯止沸,沸乃益甚,知其治之本者,去火而已。是以聖人事省而治,求寡易贍,所修者,本也。方而不割,康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四者誠修正道治矣。
  方而不割,
  《通玄經□道德篇》曰:古者御之以道,方而不割,則民附化。《南華經》曰:古者有常然之道,方者不以矩。
  廉而不劌,
  《通玄經》曰:古者養之以德,廉而不劌,則民服也。《南華經》曰:古者常然之道,圓者不以規。
  直而不肆,
  《通玄經》曰:無加以力,直而不肆,則民足儉。《南華經》曰:古者有常然之道,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
  光而不耀。
  《通玄經》曰:無示以賢,光而不耀,則民淳樸。《南華經》曰:古聖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此章《南華經》言:古者貴為天子,而不以貴驕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財戲人。富貴而嗇儉,可謂有德者也。民儉,國久也。
  治人事天,
  《通玄經》曰:人主之有民,猶城之有基。基厚則城固,民富則國豐。
  莫若嗇。
  《通玄經》曰:古之聖人以道蒞天下,嗇儉損缺者,見少也,見少故能成其廣,可以長久。
  夫唯嗇,
  《通玄經》曰:人君之道,儉以養生。
  是謂早服。
  《通玄經》曰:儉則民不飢。
  早服謂之重積德,
  《通玄經》曰:積德成王,積石成山,積水成河。不積而成,未之有也。
  重積德則無不克,
  《通玄經》曰:善為政者積其德,積德而民可用也。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通玄經》曰:上古聖人去奢守儉,故能長久。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通玄經》曰:古之聖人不敢奢驕,守儉故能久。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通玄經》曰:民者,國之根也。儉者,人之本也。
  是謂深根固蒂,
  《通玄經》曰:人主之有民,猶木之有根。木大者,根深則蒂固。
  長生久視之道。
  《通玄經》曰:民,根本也。國,枝葉也。根本深壯。枝葉茂勝。
  治大國章第六十
  此章《南華經》言:吾師乎?吾師乎?韰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之謂天樂。古者聖人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道不傷民,天下和樂,與民和樂也。
  治大國,
  《南華經》曰:上古聖人明白於天地無為之德者,此之謂大宗大本,宗本於道,與天和者也。與天和者,謂之天樂。故知天樂者,無天怨也。
  若烹小鮮。
  《南華經》曰:聖人所以無為,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民樂。故知民樂者,無人非也。
  以道蒞天下,
  《南華經》曰:上古聖人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此之謂與天和者也。與天和者,謂之天樂。故知天樂者,無物累也。
  其鬼不神。
  《南華經》曰:古者聖人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此之謂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民樂。故知民樂者,無鬼責也。
  非其鬼不神,
  《南華經》曰:古者聖人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與天和者也。
  其神不傷民,
  《通玄經□精誠篇》曰:太上神化,民無言。而神化有言也,
  非其神不傷民,
  《通玄經》曰:無言之神化者,化載無言,不傷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