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86-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金-寇才质-第7页


  貴大患若身。
  《沖虛經》曰:夫守名而累身,將恤危亡之不殺,豈徒逸樂憂苦之問哉。
  何謂寵辱若驚?
  《南華經》曰:榮辱立,然後睹所病,敢不慎乎。
  寵為上,
  《通玄經□道原篇》曰:富貴有名。有名者,尊寵也,高賢為上矣。
  辱為下,
  《通玄經》曰:貧賤無名。無名者,卑辱也,卑賤任下矣。
  得之若驚,
  《通玄經》曰:利為福始,利與害同門。
  失之若驚,
  《通玄經》曰:福為禍先,禍與福同鄰。
  是謂寵辱若驚。
  《南華經》曰: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何謂貴大患若身?
  《通玄經》曰:今之春秋以為大患者,利害禍福不可不察也。
  吾所以有大患者,
  《通玄經》曰:志有所欲,忘其所患。
  為吾有身,
  《通玄經》曰:愚者惑於小利而忘其大患。
  及吾無身,
  《通玄經》曰:不求名則無息,不求利則無害。
  吾有何患。
  《通玄經》曰:身以全為本,富貴其寄也。
  故貴以身為天下,
  《通玄經□上仁篇》曰:古之能尊生者,雖富貴不以名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今受先祖之遣爵,必重生之所由來遠矣,而輕失之,豈不惑於名利哉?貴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愛以身治天下,所以託天下矣。
  若可寄天下;
  《南華經》曰: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犬馬珠玉,皆不受,狄人之所求土地也。大王亶父曰: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與人之父居而殺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為吾臣與為人臣奚為異?且吾聞之:不以所用養害所養。因杖策而去之,民相連而從之,遂成國於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
  愛以身為天下,
  《南華經》曰:古之能尊生者,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託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
  若可託天下。
  《南華經》曰:越人三世殺其君,王子搜患之,逃於丹穴。而越國無君,求王子搜不得,從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玉輿。王子搜援綏登車,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獨不可以捨我乎?王子搜非惡為君,惡為君之息也。若王子搜者,可謂不以國傷生矣,此固越人所欲得為君也。
  視之不見章第十四
  此章《沖虛經□天瑞篇》言:昔者聖人因陰陽虛無之道,以統天地之有形。夫有形天地者,生於陰陽無形之道,則天地有形從道陰陽無形而生,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故太易者神之始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天地氣形質具而相離,故曰混沌。混沌者,言天地相混沌而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大道。道無形坍,謂之自然。若能太古造化,天地之始,陰陽混沌,是謂太極。大道之綱紀為八十一章之首焉。
  視之不見名曰夷,
  《沖虛經》曰:太初者,氣之始也,視之不見。《通玄經》曰:太初有名,視之不見其色,是謂虛無之氣。實出於虛,無色而使天地色焉。
  聽之不聞名曰希,
  《沖虛經》曰:太易者,神之始也,又曰太極,聽之不聞。《通玄經》曰:太極有名,聽之不聞其聲,是謂陰陽至神。有生於無,無聲而使天地聲焉。
  搏之不得名曰微。
  《沖虛經》曰:太始者,精之始也,搏之不得。《通玄經》曰:太始有名,搏之不得其形,是謂微妙之狀。形生於微,無形而使天地形焉。
  此三者,不可致詰,
  《通玄經》曰:大道陰陽,靜而無體無色無聲,所以論道不可言也。道無問,問無應。《南華經》曰:道無問,問無應,不可言也。心困焉不能知,口闢焉不能議。
  故混而為一。
  《沖虛經》曰:太素者,質之始也。言天地氣形質具而未相離,謂之混沌。《通玄經》曰:天地未形,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南華經》曰:夫道無形,在太極之先而道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道不為深。
  繩繩不可名,
  《通玄經》曰:道至大者無形狀,樸至大者無度量。
  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
  《通玄經》曰:道者,陰陽和氣,所謂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是謂恍惚。
  《南華經》曰:無有之道,視無狀貌,杳然空然,終日視之而不見色,聽之而不聞聲,搏之而不得形,是謂恍惚虛無之道。《通玄經》曰:天道恍惚無際,遠不可止,近無所終,是謂大道之經。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南華經》曰:太清之道,其始無首,其終無尾,無始終也。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南華經》曰:冉求問於孔子曰:未有天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