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312-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集义-元-刘惟永-第79页

全,形全則神旺,神旺則氣靈,氣靈則神徹。始與道為一,神虧則精不復,精弊則魄不寧。公讀書豈不曉物交物之際,每膠擾於旦晝夜寐之時,視聽言動之間,又復來往於耳目心思之所不及。此古昔上仙屏棄利欲,超出物表,雖是剛毅壁立萬仞,然後能之。苟神不能御氣,氣不能固形,既不能安其居,又自毀壞其宅,欲求一得永得之妙,難矣。子聞師語,心悟神會,笑而不言。師索酒滿泛,歌《楚詞》一章:道可受兮不可傳,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無滑而魂兮彼將自然,豈氣孔神兮於中夜,若虛以待之兮無為之先。一揖而去,予因暇日吟三頌以自警:未必邪魔果若重,來向伸前說癡夢。謝仙舉火本同心,楊子江頭看一。獨運之時正好看,霏霏霏霏不為難。自有青銅三二百,時時澆善語喉乾。雨不雨風不風,無疑無慮笑烘烘。團樂看取丹砂地,獨自開來獨自封。又一詩云:下手莫教遲,金丹有甚疑。一團和氣定,火候謹差池。四象纔和合,靈機自可窺。欲知真妙處,孤月照潭時。月屋刊石潭所註《道德經》,埈僣易附此章于谷神章後,悟真先生詩曰:莫怪天機都漏泄,為緣學者太迷蒙。呵呵。
  本一庵居士曰:谷神不死至用之不勤。谷,虛而有形,谷而神則有而無也。玄,深而無體,玄而牝則無而有也。有而無,所以不死,無而有,所以能生。此亦形道之體也。推其出之自曰門,厚其生之本曰根。首章言天地萬物。而此不言萬物者,有天地則有萬物。根者,所以生生不窮,則物在其中矣。人能體道於身,綿綿若存,則谷神玄牝亦將在我,而道不可胜用矣。綿綿,無而非無。若存,有而非有。不勤,不勞也。若曰取之左右,逢其原為耳。老子之意,大抵推本道妙於天,天地萬物之初,反之於身,體而存之。孟子之過化存神,谷神近之。釋氏之真空妙有,玄牝近之。綿綿若存,則釋氏之無作止任滅,孟子之勿正勿忘勿助長,而必有事焉者也。
  《拾遺》秉文曰:此章言道無為無形,生天生地,自古以固存。河上公曰玄牝為口鼻,養生者尚之。何其小哉。
  《諸子旁證》:《列子》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復。往復,其際不可終。疑獨,其道不可窮。《黃帝書》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動。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謂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石潭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此段有兩說。有以谷神為谷虛之生響若有神者,此以理言也。有以谷神為天谷之神,謂吾身之神居於天谷中者,此以氣言也。雖若兩說,其實一也。何則?虛中之神,此道也。天谷中之神,亦此道也。虛谷之神與吾身之神同出於道,安有異哉?玄牝二字,有以牝為物之所生而不見其所以生之者,故以玄言。蓋因《列子》之引《黃帝書》謂此為天地之能生生者言之也。有以玄牝為吾身之玄牝者,即修養家所指者。是知以理言之,則空谷之有響,斯答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而聲之出者常在是。蓋能生而不見其所以生也,故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若以吾身之神居天谷者言之,則天谷之神所以不死者,以玄牝有以生之也。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二說不同。以理言之,則程泰之之說是也。若以吾身之玄牝言之,則有以人之二腎為玄牝者,有以二腎之間為玄牝者,有以口鼻為玄牝者,有以鼻二竅為玄牝者。要之二腎之間之說近之。口鼻乃玄牝出入之門,通乎天地之氣者也。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以理言之,則綿綿若存者,天地之氣生生不已,未嘗間斷,綿綿不絕,以其不絕,故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以不見其逃,故曰若存。用之不勤者,用之不勞也。若以人身之玄牝言之,則玄牝之門,天地之氣,往來乎鼻息之間,使之綿綿不絕,存若不存,息微氣定則上通天谷,通玄牝,而谷神常不死矣。用之不勤者,常寬舒而不當急迫勤勞也。
  道德真經集義卷之十一竟
  道德真經集義卷之十二
  凝遠大師常德路玄妙觀
  提點觀事劉惟永編集
  前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
  樞密院編修丁易束校正
  天長地久章
  考異:河上公作《韜光章》,趙實庵作《生生不生義章》。
  唐明皇疏:前章明谷神虛應,虛應即不窮。此章明天地無私,無私故長久。首則標天地以為喻。次則舉聖人以轉明。結以無私成私義,將欲勸勤此行。
  杜光庭曰:前章明玄牝運氣天地,任之以自然。此標天長地久,以契任自然之用,聖人以理亦當體天地之用,則人安國寧。天地不以其私故能長久,聖人無私用道萬物所歸矣。
  張沖應曰:韜,藏也,亦養也。謂韜養其晦。然運其道不發見其光,明於外則其道有成。此章引天地及聖人不自生以成身,其說深有奧旨。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