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跡猶存。
葉天師講堂
舊志載,在山門外,天師役鬼神所建,制度宏巧,絕不類常工。開元中天師講《道德》、《度人》諸經於此,有仙花靈鶴自天而下。昊越高士輻賡聽法,咸有所悟,願居弟子列者三百餘人。惟語以濟恤孤貧,感愧覆載,忠孝君親,重人性命,今身心,絕奢侈,即為道家之根緒也。荐經兵火,遺跡不存,今移官中為演教堂。
草堂
錢氏所創,唐昭宗景祐二年,武肅王以居閒丘先生,既而旬旦入山問道,每三元開壇授法,錄號上清壇,御史中丞羅隱皆入室者也。堂外環列雲房,為志人弟子柄息之所。朝暮入室,退即閉關,下惟或持經,或論道,或鍊神修真,各有所至。今道院上清流振所自出也。
晝樓
一名垂象樓,暨天師所居。天師少好經史,著述不輾,其中卷秩委積左右。常晝採日魂,夜飲月魄,至皿紫文之上道也。束西壁各置一竅,僅可容面,是採鍊之戶。白元鑒有詩,其址亦在今道院內,為精思流振。
南陵
亦今之道院址。因許真君居宮北之大滌山,既而昇舉,預報南陵知己曰:來日上朝玉帝矣。至期登陵北望,果見彩雲滿空,真君乘白鹿冉冉而去,故名此地為南陵。今別為流振也。七閩道士王介詩云:飄飄遺鶴去尋真,野客重來嘆復昤。許邁林中丹鼇玲,郭文山上白雲深。南陵事古都非昔,北嶺歸期直到今。珍重玉京無限意,待將功節養高岑。
嗥亭
在餘杭縣南五里。晉郭真君居大滌山,常出市肆貨藥,有虎自隨令伏此,歸晚財虎嗥,故日嗥亭。今山下澗石奇怪,流水潺湲是也。
聚仙亭
舊志云,其基爽愷為天柱峰之乳。俯瞰官中,最為清勝。玄同先生創亭占氣于此。乾寧間眾聞亭上環珮之聲,異香逆鼻,走報先生,先生曰:洞天仙官朝謁北辰,今夕百靈聽講,上請大法、來至是亭爾。因名聚仙。陳丞相堯叟詩云:古檜森羅燒藥麾,綵雲飄香聚仙亭。
祥光亭
在大滌洞口,錢武肅王微時外巨石上,指洞曰:余異日富貴,當建亭覆此石。及貴作亭,營飾甚盛。而痙石亭下樵夫聞見有仙人奕棋亭上,迫之則失所在。祥符五年,中使白公、漕使陳公及州縣官皆至。天氣澄徹,了無纖翳,方秉爐灶香,忽有五色雲自洞中出,上直霄漢,下瀰漫林麓。時羽人從騎皆在雲氣中,若仙官之朝玉京也。數刻方散,表奏其事,名亭日祥光,今扁大滌洞天。
通明館
在昊天殿左,宋高宗臨幸,寢食于此,几榻咸在後樓,宜縱目看山。
神應鍾
舊志,唐大曆四年台州費岩大早,褊檮弗應,遂祈于杭之大滌洞。既雨,土神見夢于邑大夫曰:宜鑄金為鍾以酬厥既。大夫從之。逮宋宣和問,更' 11 ' 三百六十餘年,毀于火。一紹興八年道士周希及等收拾破壤,且將復鑄檮之,神則曰:治于故地乃成。不得已從之、現年鍾成。赤城左墦銘曰:壤于數,匪壞于火,成于神,匪成于人。作于此;用于彼,福吾邑,無有已仔故號神應鍾。
西洞神光
宋韶定辛卯,有楊公伯岔者,汰恭王之.孫,游山至棲真洞,方舉火仰視舉蓋,忽有神光發層臺上,青白相半,冉冉而昇,圓如滿月,久之方隱。公嗟異,留詩山中。有束臺仙子許參玄,滿月光明現大千句。道士王思明嘗立石識其事。
松花石
凡兩株,在環璣殿前,今不存。
重榮木
《 餘抗圖經>載,宮外有大礫木,相傳唐咸巒一年昊天師所種,至來成平元年無故自枯,歷十五年,祥符壬子復榮。漕使陳公堯佐異之,圖狀進呈,併' 奏五色雲現及地湧泉事。尋降旨設醮以褒神異,故改洞霄官。'後熙寧三年五月,一夕風雷大震,不知是木所之,人以為靈化焉。
無骨箸
宮山周回百里多生鉗箸。昔晉許遠游真君上昇,語弟子曰:吾有金丹十劑,汝等功行未圖,非可遽服、已藏山中無骨箸下,他日有緣者遇。爾後役夫採薪,或帶箸歸,往往臨爨得之,採時不見無骨者。有好事者攀緣幽討,終年不得。蓋仙人所藏,非宿生綠契不可倖致。
檮藥禽
禽止有二,伏藏深樹問,夜嗚達曙,宛然檮藥聲,晝夜問嗚、第見人財遠去,故無識者。
石香鼎
宋學士陳公堯佐授外臺日,謂道士馮德之曰:嘗夢游名山,見仙人以鼎鼎相期,何敢過望?馮曰:學士人望所歸,名列仙籍,世問富貴何足相晚?後果大用,造紫石巨鼎二,置祥光亭上。其一銘曰:爐之質瓠中起煙,人之體虛心養元,不用之用,自然而然,爐兮人兮,玆謂道焉。其二銘曰:山之高兮巉巉出雲,洞之深兮幽幽宅真。鸞鶴一瞬,見驚百春。安得而往,葆光嗇神。
四山界松
宋淳熙三年,知官章居中凡宮山崗阜與民接者,悉樹以松,親董工役。既成,春秋二時每指引後進登山,以識疆界。今四山此枝龍形,環列森立,圍皆丈許。其經始培植之功,不可泯也。
應夢游詩
宋元豐己未,趙清獻公(扑再)帥錢塘抗章告老。歲甲子八月忽來游山,謂道士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