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洞道士朱法滿編
道士吉的儀并序
法滿後識晚生,未能窮究至於脉制,深以致疑。竊尋大孟先生,諱景翼,字輔明,對齊文惠太子問道士送終儀體,引《法輪經》云:師如父也。我若無師,不得見經;今見經教,乃知道法。《黃籙簡文》載事師之科典,故學道修法,存師在前,既荷開度,禀佩經圖,濟拔三世,救護存亡。經文言:得眄篇目,九祖同仙。故真人云:我若無師,不得學道成道也。若其託形現世者,皆顯師資之迹;或因劍杖告終者,則是託物,令知變化無常也。自非體道冥真者,自然有欣生惡死之心。蓋人倫本有者孝性,乃至感動天地,通達神明,哀戚之情,觸境自發,雖復賢愚有品而愛惡不殊,乃是道俗難同,大方莫異。昔孔子既為儒學之師,止教世間典禮,死埋灑水之上,弟子皆服三年,子貢廬住塚邊六載。魯人因從居者,百有餘家。遂名為孔里之民,四時祭禮不罊。況在道家法門,所禀宗匠,能使德瑜三界,行超六道,乃復冥一至真,會合常寂,此則內外懸殊,非是情數所能譬也,仍為立儀,略將備盡。又有小孟先生以酌前儀,更加切要。石井公所撰,引《抱朴內篇》云:昔漢太后從夏侯勝受《尚書》,賜黃金百斤,他物不可數。及亡,又賜家錢二百萬為勝,素服五日。成帝在東官,從張禹受《論語》,即尊位,賜禹爵關內侯,食邑千戶,拜光祿大夫,賜黃金千斤,又遷丞相,進爵安昌。侯年老,賜安車駟馬,黃金百斤,錢千萬。及禹病嗣省之,親拜禹牀下。章帝在東宮,桓榮以《孝經》授。及即帝位,以榮為太宰。天子幸榮,東面坐說,設酒會百官,及榮門生數百人。帝親自持業讚說,賜爵關內侯,食邑五千戶。榮病,帝幸其家,入巷下車把卷,趍如弟子之禮。薨,天子為素服舉哀。此悉儒學指教一經,尚復崇師殷勤若此,求真要而不准經誥服乎?乃立典儀,訓門中子弟張續先生所制,或異或同,見此四儀,不齊一意,使後徒遵奉,隨執見乖。今會四家,略為一卷,率愚注訣,并酌異同,隨世沉浮,逐時增减,兼復師在之日,遠離几筵,咨問寒溫,要憑啟疏,脫恐晚學不識重輕,謹述所見,名曰《道士吉凶儀》,合十例,件狀如左。
通啟儀第一
吊喪儀第二
疾病儀第三
初死小殮儀第四
入棺大殮儀第五
成服儀第六
葬送儀第七
安靈儀第八
弟子還觀儀第九
除靈儀第十
通啟儀第-
正月孟春,猶寒,餘寒。
二月仲春,漸暖,已暖。
三月季春,暄和,極暄。
四月孟夏,漸熱,已熱。
五月仲夏,暑熱,甚熱。
六月季夏,盛熱,極熱。
七月孟秋,猶熱,餘熱。
八月仲秋,漸凉,甚凉。
九月季秋,漸冷,已冷。
十月孟冬,薄寒,已寒。
十一月仲冬,甚寒,嚴寒。
十二月季冬,切寒,極寒。
右裴矩云:今為表啟及書,皆云孟春猶寒。以後各依前件時節,十五日一改,亦隨事為之。
刺史縣令初到,道士通啟。題云:某觀道士姓某啟。謹上明使君,記室明府侍者。
道士姓某惶恐,伏惟明使君縣令云明府德業弘遠,微猷昭著,紆降仁明,屈臨弊境。凡在道俗,莫不歡慶。孟春猶寒,不審尊體何如。貧道抱疾,不獲隨例,不任悅豫之情,謹啟不宣。某謹啟。
月、日,某觀道士姓某啟。餘啟准此。
凡初經正冬,二節書首,須自言感思,并問前人增懷者,正謂二親不存,論感思之語。若不經初節,及彼此二親俱在者,並不須論問。如父亡母在,及二親俱亡,云某節遠感深。母亡父存者,遠思前人。父母有不存者,云念若前又尊於己,云惟增懷舊。書云:頓首、叩頭者,皆為敬彼之辭,父在稱頓首,父亡稱叩頭。但與五服卑親、及在下官屬,云頓首、叩頭者,以為未可。若吊答重喪,書稱為頓首,除此之外,悉去頓首之言。與高祖、曾祖、祖父母書,題云:高祖翁婆、曾祖翁婆、祖翁婆。几前某言疏,女某氏言疏。與父母書。題云:爺孃几前某言疏,女某氏言疏。
月、日某言孟春,伏惟增懷,若無經正冬節,及尊者二親在,不須云伏惟增懷,即移孟春著於猶寒之上,餘皆准此。違離未、已久,思戀無譬,奉某曰誨,伏慰下情不得書云:不奉近誨,夙夜惶懼猶寒,不審尊體,起居何如;伏惟寢膳勝常,即日某蒙恩,接侍有違,唯增馳結,伏願珍和。某言疏不備,謹疏。若作單書,移月、日於笆萬:謹疏。自此已下,書皆准此。
修受道師書。未得法師同題云:師主姓尊師,几前若大德云:某姓法師,几前弟子姓名,惶恐白疏月、日,某惶恐言,孟春遠感,伏惟增懷,不審尊體,起居何如。若非師,直云如何,不用起居之語某即日粗得蒙恩,若離久,即云:違遠日深,下情馳結。若不得書,云:近不蒙誨,思想唯精。若得書,云:奉某日誨,伏慰下情未即拜覲,唯增眷戀,伏惟珍重,某惶恐再拜。
師與弟子書。題云:弟子姓,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