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映:敦煌本作「駃」。
#11 參:敦煌本作「森」 。
#12 神府:敦煌本作「岳府」。
#13 序:敦煌本作「享」。
#14 固:敦煌本作「故」。
#15 裔:敦煌本作「夜」。
#16 虞:敦煌本作「娛」。
#17 九霞:敦煌本作「九遐」。
#18 霄遐:敦煌本作「霄霞」。
#19 敦煌本卷末題後有「丙午年五月三日出家道士王法遷敬寫訖」諸字。
誦經應驗
蜀青城山乃神仙會府。昔蜀主孟昶往祈,見女真麻姑,致齋壇側。青城令有獻美女張氏,遂納之,名之曰麗華,同處于丈人觀。忽一夕迅雷掣電,暴雨猛風,掀拔屋宇,騰空散落,張氏遂殞命,葬山下。後數十年上元節,丈人觀道士李若沖夜歸,憩於山前。忽竹陰有一女子號泣而出,詣若沖前賦詩云:獨外經秋墮鬢蟬,白楊風起不成眠。澄思往日椒房寵,淚濕衣襟損翠鈿。言訖,復泣而退。若沖還觀,見丈人殿上有衣冠朱履之士,皆面北立,如有奏對。殿下廊廡問列諸罪人,見獄卒引一女子,縶於鐵柱,杖之,號叫痛楚,徐察之,乃山前逢之者。俄頃,善神以劍指若沖曰:今夕上元天官,自五嶽丈人,校勘生死罪目,不宜久立。若沖乃潜避達旦,具白其師唐洞卿。唐日:汝知之乎,此乃張麗華也。昔寵幸於此,褻瀆上真,致獲斯罪。既以詩告汝,汝當救之。曰:何法可救。曰:但轉《九天生神章》九卷,奏金籙白簡,可免斯苦,即自託生。偶遇臨邛牧田魯儔設黃籙,若沖遂置簡書疏,轉經十過,投仗醮所,因而救度。誦至九卷,適丁焚簡之時,若沖即回向而爇之。明日張氏所葬之地,有沙字四句云:符吏忽忽扣夜扃,便隨金簡出幽冥。蒙師薦拔恩非淺,領得生神九過經。
若沖諦觀:太上垂教,憫諸眾生,故立救拔之門,以濟生死之路。嗚呼,世人欲濟度先亡者,誠當崇此瓊文,為超脫之捷徑,謹書于經末,以為崇奉之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