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4-正统道藏太平部

35-正统道藏太平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第202页

七升,煮取二升半。每服八合,日三。
  下氣,治氣滿腹脹方:
  半夏一升 生薑一斤 人參一兩半 橘皮三兩
  右四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一方無人參,止三味。
  治氣,兩脅滿急,風冷方:
  杏仁 茯苓 防葵各八分 吳茱萸 橘皮 桂心 防風 澤瀉各五分 白朮 射干 芍藥 蘇子 桔梗 枳實各六分
  右十四味,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二,加至三十丸。
  治氣滿閉塞不能食,喘息方:
  訶梨勒十枚,為末,蜜丸如梧子。食後服三丸。不忌,得利即止。
  治上氣咳逆方:
  蘇子一升 五味子五合 麻黃 細辛 紫菀 人參 黃苓 甘草各二兩 桂心 當歸各一兩 生薑五兩 半夏三兩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治氣上不得臥,神秘方:
  橘皮 生薑 紫蘇 人參 五味子各五兩,一方作桔梗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熱發,氣上衝不得息,欲死,不得臥方:
  桂心半兩 白石英 麥門冬 枳實 白鮮皮 貝母 茯神 檳榔仁 天門冬各二兩半 車前子二兩#11人參 前胡 橘皮 白薇 杏仁各一兩半 郁李仁三兩 桃仁五分
  右十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以竹葉飲服十丸,日二,加至三十丸。
  竹葉飲法:
  竹葉 紫蘇子各一升#13 紫菀 白前各二兩 百部 甘草 生薑各三兩
  右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下前丸,藥盡更合。
  人參湯,安食下氣,理胸脅,并治客熱方:
  人參 麥門冬 乾薑 當歸 茯苓 甘草 五味子 黃耆 芍藥 枳實各二兩#13 桂心三兩 半夏一升 大棗十五枚
  右十三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每服九合,從旦至晡令盡,皆熱服,慎勿冷。
  海藻橘皮圓,下氣,治風虛支滿,膀胱虛冷,氣上衝肺息奔,令咽喉氣悶往來方:
  海藻 橘皮 白前各三分 杏仁 茯苓 芍藥 桂心各五分 蘇子五合 棗肉 桑根白皮 昆布各二兩 吳茱萸 人參 白朮 葶藶各一兩
  右十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二,加至十五丸,以利小便為度。
  治氣上方:
  硇砂 細辛 牛膝各等分
  右三味,末。氣發,酒服方寸匕,後三日忌酒,餘禁如藥法。
  治上氣方:
  上酥一升 獨頭蒜五顆
  右二味,先以酥煎蒜,蒜黃出之,用生薑汁一合,共煎令熟。空腹溫服一方寸匕。
  治上氣嘔吐方:
  芥子二升,為末,蜜丸。寅時以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有酒浸服。并治臍下絞痛。
  治勞氣方:
  小芥子三升,搗末,絹袋盛,酒三斗浸之,密封七日,去滓。溫服半升,漸至一升半,得方更合。忌如藥法。
  治上氣三十年不瘥方:
  大棗 杏仁各一百枚 豉一百二+粒 蜀椒二百粒
  右四味,先搗杏仁、豉令熟後,內棗、椒更搗,為丸如棗核大。含,稍稍咽之,日三夜一。
  治積年上氣不瘥,垂死者方:
  莨菪子熬令色變 熟羊肝薄切,曝乾
  右二味,各搗,等分,以七月七日神酢拌令相著。夜不食,空腹服二方寸匕,須拾針,兩食間以冷漿白粥二匕止之,隔日一服,永瘥。四十日內,得煮飯汁作蕪菁羹食之,已外一切禁斷。
  下氣方:
  生薑五兩 小麥一升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頓服。
  又方:
  大棗二七枚 紫蘇莖葉切,一升
  右二味,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水煮亦得。一方加橘皮半兩。《肘後方》無棗,用橘皮。
  治氣方:
  桃皮二斤,去黃者,□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瘥止。
  又方:
  酒服驢脂二合,日二,瘥止。
  又方:
  黃牛乳二升,煎取一升,和生乳一升。空腹服之,日二。
  又方:
  驢乳,初服三合,三日後,日別五合#14,後至七合,七日後至一升。忌葵菜、豬、魚、油等。
  又方:
  尿空腹服,百日即止,治一切病。
  又方:
  烏牛尿,空腹服,日再,至三升止。
  補氣虛逆方:
  大棗三升 甘皮去脉,十具 乾薑二兩 乾地黃八兩
  右四味,治下篩,酒四升,漬棗三宿,灑出棗,取酒為炊汁,將棗內甑中,微火蒸,令棗膏,入釜中酒裹,煎酒令餘二升許,候甑中棗只留皮核在,乃止火,貯器中,將前散及熱下,攪之令調,大略與糖相似。以酒服二合,日再。此方非止補氣,亦通治一切短氣,并形體贏瘦,甚良。
  大補氣方:
  乾地黃五兩 甘草 秦椒各一兩 乾薑 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