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攣痛,心中咳逆,泄,疰,腹滿,喉痹,頸項強,腸痔,逆氣,痔血,陰急,鼻衄,骨痛,大小便澀,鼻中乾,煩滿,狂走,易氣,凡二十二病,皆灸絕骨五十壯。穴在外#37踝上三寸宛宛中。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七竟
#1膈:影宋刻本作『喘』,獨字為句。
#2支:原作『肢』,據影宋刻本改。
#3頰:原作『□』,據影宋刻本改。
#4右六味:影宋刻本『味』下有『□咀』二字。
#5三:影宋刻本作『二』。
#6五:影宋刻本作『三』。
#7右十味:影宋刻本『味』下有『□咀』二字。
#8失:影宋刻本作『矢』。
#9聚:原作『眾』,據影宋刻本改。
#10支:原作『肢』,據影宋刻本改。下『支』字仿此。
#11各二兩:影宋刻本作『各三兩』。
#12加:原作『如』,據影宋刻本改。
#13右九味:影宋刻本『味』下有『□咀』二字。
#14三合:影宋刻本作『二合』。
#15各二兩:影宋刻本作『各三兩』。
#16右六味:影宋刻本『味』下有『□咀』二字。
#17去: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8各二兩:影宋刻本『石膏』用『三兩』。
#19右五味:影宋刻本『味』下有『□咀』二字。
#20一兩:影宋刻本作『二兩」。
#21各一斤:影宋刻本作『各半斤』。
#22各二兩:影宋刻本作『各一兩』。
#23散:原作『湯』,據影宋刻本改。
#24眼疼:影宋刻本作【冷疼』。
#25分:影宋刻本作『合』。
#26芥:影宋刻本作『豆』。
#27知:原作『止』,據影宋刻本改。下『知』字仿此。
#28三兩:影宋刻本作『二兩』。
#29二升:影宋刻本作『一升』。
#30可:原作『方』據影宋刻本改。
#31一兩半:影宋刻本作『二兩半』。
#32各五分:影宋刻本作『各三分』。
#33知:原作『止』,據影宋刻本改。
#34三升:影宋刻本作『二升』。
#35知:原作『止』,據影宋刻本改。下同。
#36知:原作『止』,據影宋刻本改。
#37外:原作『內』,據影宋刻本改。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七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大腸腑方
大腸腑脈論第一
論曰:大腸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氣於大腸,大腸者,為行道傳瀉之腑也.號監倉掾。重二斤十二兩,長一丈二尺,廣六寸,當臍右回疊積還反十二曲,貯水穀一斗二升,主十二時,定血脈,和利精神。《千金》、《明堂》、《外臺》同。《難經》云長二丈一尺,大四寸,徑一寸之少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鼻遂以長,以候大腸。
右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大腸脈也。苦少氣,心下有水氣,立秋節即咳。刺手太陰治陰,在魚際間。
右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大腸實也。苦腸中切痛,如針刀所刺,無休息時。刺手陽明治陽,在手腕中,瀉之。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嗚擢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腸中雷鳴,氣上衝胸膈#1,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育之原、巨虛上廉、三里。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寒則泄,食不化。
大腸有寒鶩溏,有熱便腸垢。
大腸有宿食,寒慄發熱有時,如瘧狀。
肺前受病,移於大腸,肺咳不已,咳則遺失便利。厥氣客於大腸,則夢田野。
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裹大者,大腸緩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
扁鵲云:手太陰與陽明為表裹,大腸若病,實則傷熱,熱則脹滿不通,口為生瘡。食下入腸,腸實而胃虛,食下胃,胃實而腸虛,所以實而不滿,乍實乍虛,乍來乍去。虛則傷寒,寒則腸中雷鳴,泄青白之利而發於氣水,根在,大腸。方見治水篇中。大腸絕,不治,何以知之?泄利無度,利絕則死。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外側,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上入肘外廉,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2者,從缺盆直而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還出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是動則病齒痛頰#3腫。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黃口乾,凱衄,喉痺,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盛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大腸虛實第二脈 方 灸法
大腸實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