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綿裹如棗核大,內下部。亦可棗汁服方寸匕,日三。
治病□蟲方:
燒馬蹄灰作末,以豬脂和,傅綿繩上,內下部中,日四五度。
治大孔蟲癢方:
蒸大棗,取膏,以水銀和捻長三寸,綿裹訖,宿內大孔中,明旦蟲皆出。水銀損腸,宜慎之。
治蟲蝕下部方:
胡粉 雄黃
右二味,各等分,為末,著穀道中。亦治小兒。
治傷寒熱病多睡,變成濕□,四肢煩疼,不得食方:
羊桃十斤,切,搗令熟,暖湯三斗,淹浸之。日正午時入中坐一炊久,不過三度瘥。
治熱病蛄毒,令人喜寐,不知痛處,面赤如醉,下利膿血,當數視其人下部,大小之孔稷稷然一雲搜搜然赤,則□瘡者也,劇因殺人,見人肝肺,服藥不瘥,可熏之之方:
以泥作小罌,令受一升,竹筒一枚如指大者,一頭橫穿入罌腹中,一頭內人穀道中,淺入,可取熟艾如鷄子大,著罌中燃之,於罌口吹煙,令入人腹,艾盡乃止。大人可益艾,小兒減之。羸者不得多,多亦害人。日再熏,不過三作,蟲則死下斷。亦可末燒雄黃,如此熏之。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八竟
#1形:原作『人』,據影宋刻本改。
#2各三兩:影宋刻本作『各一兩』。
#3數丸:影宋刻本作『一丸』。
#4利于疾快:影宋刻本作『利者反快』。
#5右四味:影宋刻本『味一下有『□咀』二字。
#6五兩:影宋刻本作『三兩』。
#7佳:原作『生』,據影宋刻本改。
#8五枚:影宋刻本作『三枚』。
#9一升二合:影宋刻本作『一升五合』。
#10各二兩:影宋刻本作『各一兩』。
#11痰:原作『腋』,據影宋刻本改。
#12各五兩:影宋刻本作『各五分』。
#13赤: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4七分:影宋刻本作『十分』。
#15苦酒:影宋刻本作『飲若酒』。
#16一: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17宿:原作『蜜』,據影宋刻本改。
#18知:原作『止』,據影宋刻本改。
#19頓:原作『須』,據影宋刻本改。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九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腎臟方
腎臟脉論第一
論曰:腎主精。腎者,生來精靈之本也,為後宮內官,則為女主。所以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1來謂之精,精者腎之藏,耳者腎之官也,腎氣通於耳,耳和則能聞五音矣,腎在竅為耳,然則腎氣上通於耳,下通於陰也。左腎壬,右腎癸,循環玄宮,上出耳門,候聞四遠,下迴玉海,俠脊左右,與臍相當,經於上焦,榮於中焦,衛於下焦,外主骨,內主膀胱。腎重一斤一兩,有兩枚。神名,主藏精,號為精臟,隨節應會,故云腎藏精,精舍志,在氣為欠,在液為唾。腎氣虛則厥逆,實則脹滿,四肢正黑。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夢伏水中,若有畏怖。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相屬;厥氣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
凡腎臟象水,與膀胱合為腑。其經足少陰,與太陽為表裹。其脉沉,相於秋,王於冬。冬時萬物之所藏,百蟲伏蟄,陽氣下陷,陰氣上昇,陽氣中出,陰氣冽而為霜,遂不上昇,化為霜雪,猛獸伏蟄,蜾蟲匿藏。其脉為沉,沉為陰,在裹,不可發汗,發之者,如蜾蟲出,見其霜雪。陰氣在表,陽氣在臟,慎不可下,下之者傷脾,脾土弱,即水氣妄行,如魚出水,蛾入湯。重客在裹,慎不可熏,熏之逆客,其息則喘,無持客熱,令口爛瘡。陰脉且解,血散不通,正陽遂厥,陰不往從,客熱狂入,內為結胸,脾氣遂弱,清溲痢通。
冬脉如營,冬脉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反此者病。何如而反?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解,俠#2脊脉痛,而少氣不欲言,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饑,□中清,脊中痛,小腹滿,小便變赤黃。
腎脉來喘喘累累如勾,按之而堅,曰平。冬以胃氣為本,腎脉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腎脉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真腎脉至搏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色黃黑不澤,毛折乃死。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日腎病,但石無胃日死,石而有勾曰夏病,勾甚曰今#3病。凡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脉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脉,不得胃氣也。所謂脉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
腎藏精,精舍志,盛怒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善忘#4前言,腰脊痛,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脉也,伏行而濡滑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骨也。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長而垢,髮無澤,髮無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