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不足,痟渴引飲,小便過多,腰背疼痛者,無石斛、栝蔞、地骨、桑白皮、甘草,有芎藭二兩,黃苓、芍藥各一兩,桑螵蛸二十枚,鷄脈胵黃皮一兩。《崔氏》治臟損虛勞,李子豫增損者,無石斛、栝蔞、地骨、桑白皮,有黃耆、黃苓、芍藥、防風各二兩。
治左脅氣衝,膈上滿,頭上有風如蟲行,手足頑痹,鼻塞,腳轉筋,不能伸縮,兩目時腫痛方:
豬腎一具 防風 芎藭 橘皮 澤瀉 桂心 石斛各一兩 生薑 丹參 茯苓 通草 半夏各一兩#10 乾地黃三兩
右十三味,□咀,以水一斗半,煮腎,減三升,去腎下藥,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三服。
五補湯,治五臟內虛竭,短氣,咳逆傷損,鬱悒不足,下氣通津液方:
五味子 桂心 甘草 人參各一兩#11 麥門冬 小麥各一升 生薑八兩,《千金翼》無 粳米三合 薤白 枸杞根白皮各一斤
右十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口燥者,先煮竹葉一把,水減一升,去葉,內諸藥煮之。
凝唾湯,治虛損短氣,咽喉凝唾不出,如膠塞喉方:一名茯苓湯。
麥門冬五兩 人參二兩#12 前胡三兩 甘草 乾地黃 桂心 芍藥各#13一兩 大棗三+枚 茯苓二兩
右九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補湯方:
車前子三兩#14 防風 桂心各#15二兩 巴戟天 丹參 乾地黃 鹿茸 枸杞皮 五加皮#16各五兩
右九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人參湯,治男子五勞七傷,胸中逆滿,害食,乏氣,嘔逆,兩脅下脹,小腹急痛,宛轉欲死,調中平臟、理絕傷方:
人參 當歸 芍藥 甘草 生薑 麥門冬 白糖 桂心各二兩 前胡 茯苓 五味子 蜀椒 橘皮各一兩 枳實三兩 大棗十五枚
右十五味,□咀,取東流水一斗半,漬藥半日,用三年陳蘆稍煎,取四升,內糖,復上火煎令十數沸。年二十以上,六十以下,一服一升;二十以下,六十以上,服七八合;雖年盛而久贏者,亦服七八合,日三夜一。不爾,藥力不接,則不能救病。要用勞水、陳蘆,不則水強火盛猛,即藥力不出也。貞觀初,有人久患贏瘦殆死,余處此方,一劑則瘥,如湯沃雪,所以錄記之。餘方皆爾,不能一一具記。
內補散,治男子五勞六絕,其心傷者,令人善驚,妄怒無常;其脾傷者,令人腹滿喜噫,食竟欲臥,面目痿黃;其肺傷者,令人少精,腰背痛,四肢厥逆;其肝傷者,令人少血面黑;其腎傷者,有積聚,小腹腰背滿痹,咳唾,小便難。六絕之為病,皆起於大勞脈虛,外受風邪,內受寒熱,令人手足疼痛,膝以下冷,腹中雷鳴,時時泄痢,或閉或利,面目腫,心下憒憒不欲語,憎聞人聲方:
乾地黃 菟絲子 山茱萸 地麥各五分 遠志 巴戟天各半兩 麥門冬 五味子 甘草 人參 蓯蓉 石斛 桂心 茯苓 附子各一兩半
右十五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三匕。無所禁。
石斛散,治大風,四肢不收,不能自反覆,兩肩疼痛,身重經急筋腫,不能行,時寒時熱,足端如似刀刺痛,身不能自任。此皆得之飲酒,中大風露,臥濕地,寒從下入,腰以下冷,不足無氣,子精虛,眾脈寒,陰下濕,莖消,令人不樂,恍惚時悲。此方除風、輕身、益氣、明目、強陰,令人有子,補不足方:
石斛十分 牛膝二分 附子 杜仲各四分 柏子仁 石龍芮 芍藥 松脂 雲母粉 山茱萸 澤瀉 萆薢 菟絲子 防風 細辛 桂心各三分
右十六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再。陰不起,倍菟絲子、杜仲;腹中痛,倍芍藥;膝中痛,倍牛膝;背痛、倍萆薢;腰中風,倍防風;少氣,倍柏子仁;蹶不能行,倍澤瀉;隨病所在倍三分。亦可為丸,以棗膏丸如梧子,酒服七丸。
腎瀝散,治虛勞百病方:
羖羊腎一具,陰乾 茯苓一兩半 五味子 甘草 巴戟天 桂心 石龍芮 牛膝 山茱萸 防風 乾薑 細辛各一兩 乾地黃二兩 人參 鍾乳粉 石斛 菟絲子 丹參 蓯蓉 附子各五分
右二十味,治下篩,合鍾乳粉和攪,更篩令勻。平旦清酒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日再。
又方,治男子五勞七傷,八風十二痹,無有冬夏,悲憂憔悴,凡是病皆須服之之方:
羊腎一具,陰乾 厚朴 五味子 女萎細辛 牡刑子 芍藥 巴戟天 石斛 白歛 石龍芮 茯苓 山茱萸 乾漆 礬石 龍膽桂心 芎藭 蓯蓉 蜀椒白朮 菊花 續斷 遠志 人參 黃耆 澤瀉 萆薢 黃苓各一兩 乾薑 附子 防風 菖蒲 牛膝各一兩 半桔梗二兩 半薯蕷 秦艽各二兩
右三十七味,治下節,酒服方寸匕,日三。忌房室。
又方:
石龍芮 續斷 桔梗 乾薑 菖蒲 山茱萸 茯苓各二兩 薯蕷 蜀椒 芍藥 巴戟天 人參 龍膽 女萎 厚朴 肉蓯蓉細辛 萆薢 附子 石斛 黃耆 芎藭 白斂 烏頭 天雄 桂心各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