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患腫,皆因宿熱所致,須服冷藥,瘥後有患冷利不止者方:
人參 龍骨 赤石脂#12 甘草 乾薑各二兩 附子一枚
右六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每服八合。
梔子湯,治表裹俱熱,三焦不實,身體生瘡,及發癰廊,大小便不利方:
梔子仁二七枚 芒硝二兩 黃苓 甘草 知母各三兩 大黃四兩
右六味,□咀,以水五升,煮減半,下大黃,取一升八合,去滓,內芒硝,分三服。
五利湯,治年四十已還強壯,常大患熱,發癰疽無定處,大小便不通方:《劉涓子》名大黃湯。
芒硝一兩 升麻 黃苓各二兩 大黃三兩 梔子仁五兩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四合,去滓,下芒硝。分四服,快利即止。
乾地黃圓,凡壯熱人能長服之,終身不患癰疽,令人肥悅耐勞苦方:
乾地黃五兩 芍藥 甘草 桂心 黃耆 黃苓 遠志各二兩 石斛 當歸 大黃各三兩 巴戟天 栝蔞根 人參各一兩 天門冬 蓯蓉各四兩
右十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又方,治虛熱,消瘡癤方:
乾地黃四兩 大黃六分 芍藥 王不留行 茯苓 甘草 遠志 麥門冬 人參 升麻 黃苓各三兩 桂心六兩
右十二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久服令人肥健。一方有枳實三兩。《外臺》無甘草、遠志、麥門冬、人參、升麻、黃苓。
又方,治虛勞客熱,數發癰腫瘡癤,經年不除方:
乾地黃四兩 黃耆 黃苓 大黃 黃連 澤瀉 細辛各三兩 甘草 桂心 芍藥 茯苓 乾漆各二兩 人參一兩 天門冬五兩
右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夜一,加至二十丸。久服延年,終身不發癰疽。凡方中用大黃,薄切,五升米下蒸熟,曝乾用之。熱多,倍大黃。《要籍喻義》無澤瀉。
地黃煎,補虛除熱,散乳石、去癰癤痔疾,悉宜服之之方:
生地黃隨多少,三搗三壓,取汁令盡,銅器中湯上煮,勿蓋覆,令泄氣,得減半出之,布絞去粗碎結濁滓穢,再煎令如餳。丸如彈丸許,酒服,日三,勿加之。百日,癰疽永不發。
枸杞煎,治虛勞,輕身益氣,令人有力,一切癰疽永不發方:
枸杞三十斤,剉。葉生至未落可用莖,葉落至未生可用根。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徒。將滓更入釜,與水依前,煮取五斗,并前為一斛,澄清去徒,釜中煎,取二斗許。更入小銅鍋子煎,令連連如餳止,或器盛,重湯煮更好。每日早朝服一合半,日再。初服一合,漸加。
治風濕體痛,不能飲食,兼癰疽後補虛贏方:
薔薇根 枸杞根各一百斤 食蜜 生地黃各十斤
右四味,□咀,先以水煮二根令味濃,取二斛,去淀,次內地黃煮令爛,絞去滓,微火煎令如粥,次內蜜,耗令相得,每食後服如彈丸許。
揚腫方:
大黃 黃苓 白斂 芒硝各三分
右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故帛四重蘸汁中,以搨腫處,乾即易之,無度數,晝夜為之。
又方,治癰疽始作,腫赤燉熱,長甚速方:
青木香 犀角 大黃 梔子仁 紫檀香 升麻 黃苓 羚羊角 黃連 甘草 芒硝 射干 黃檗 白斂各二分 地黃汁五合 麝香一分#13,研入
右十六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小冷,故帛兩重蘸湯中,榻腫處,乾即易之,日夜數百度。
又方,治頸項及胸背有大腫赤發,即封之,令不成膿方:
朴消五兩 香豉 生地黃汁各半斤
右三味,合搗,煮令地黃爛熟,傅腫處,厚二分,日三四易,至瘥止。此兼治一切腫。
又方,治癰腫痛煩悶方:
右用生揪葉十重帖之,以帛裹令緩急得所,日二易。止痛兼消腫,蝕膿甚良,勝於他物。如冬月先收乾者,臨用以盛潤之,亦可薄削揪皮用之。
又方,治大人小兄癱腫方:
右用生豬腦傅紙上帖之,乾則易,日三四度。
又方:
芥子為末,湯和傅紙上帖之。《千金翼》以豬膽和塗之。
又方:
白薑石末,蒜和搗傅上。
又方:
搗馬鞭草傅上,即頭出。
又方:
灸兩足大拇趾奇中,立瘥,仍隨病左右。
治癰始覺腫,令消方:
大黃 通草 葶藶 莽草
右四味,各等分,為末,以水和傅上,乾則易之。
又方:
以茛若末三指撮,水和服之,日三,神良。
治癰方:
右用芫花為末,膠和如粥傅之。
治癰疽發腹背陰匿處,通身有數十癰者方:
右取乾牛糞燒灰,治下篩,以鷄子白調塗之,乾復易。
若已結膿,使聚長者方:
右用栝蔞根為末,苦酒和傅上,燥復易。赤小豆亦佳。
治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