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4-正统道藏太平部

35-正统道藏太平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第329页

瀉之。
  寸口脈弦,心下幅幅,微頭痛,心下有水氣。宜服甘遂丸,針期門瀉之。
  寸口脈弱,陽氣虛弱,自汗出,宜服茯苓湯、內補散,將適飲食消息,勿極勞,針胃管補之。
  寸口脈澀,是胃氣不足,宜服乾地黃湯,自養,調和飲食,針胃管一作三里補之。
  寸口脈芤,吐血,微扎者衄血,空虛,去血故也,宜服竹皮湯、黃土湯,灸膾中。
  寸口脈伏,胸中逆氣,噎塞#9,是諸氣上衝胸中,宜服前胡湯、大三建丸,針巨闕瀉之#10。
  寸口脈沉,胸中引脅痛,胸中有水氣,宜服澤漆湯,針巨闕瀉之。
  寸口脈軟弱,自汗出,是虛損病,宜服乾地黃湯、薯蕷丸、內補散、牡蠣散并粉,針太衝補之。
  寸口脈遲,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湯、生薑湯、茱萸丸,調和飲食以暖之。
  寸口脈實,即生熱,在脾肺,嘔逆氣塞;虛則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熱即宜服竹葉湯、葛根湯;寒即茱萸丸、生薑湯。
  寸口脈細,發熱嘔吐,宜服黃苓龍膽湯;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湯,灸中府。
  平關脈主對法
  關上脈浮而大,風在胃中,張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嘔。
  關上脈微浮,積熱在胃中,嘔吐蛔蟲,心健忘。
  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均,必吐逆,是為病方欲來,不出一二日,復欲發動,其人欲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
  關上脈緊而滑者,蛔動。
  關上脈弦而長《翼》作大,有痛如刀刺之狀,在臍左右上下。《脈經》云有積在臍左右上下。
  關上脈澀而堅,大而實,按之不減有力,為中焦實,有伏結在脾肺氣塞,實熱在胃中。
  關上脈襜襜大而尺寸細者,其人必心腹冷積,癥瘕結聚,欲熱飲食。
  關上脈時來時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數者,胃中寒熱,贏劣,不欲飲食,如瘧狀。
  關上脈浮,腹滿不欲食,浮為虛滿,宜服平胃丸、茯苓湯、生薑前胡湯,針胃管,先瀉後補之。
  關上脈緊,心下苦滿痛,脈緊為實,宜服茱萸當歸湯,又加大黃二兩佳。《脈經》云:又大黃湯兩治之佳。針巨闕、下管瀉之。
  關上脈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湯、生薑湯、附子丸,針巨闕補之。
  關上脈數,胃中有客熱,宜服知母湯一作丸、除熱湯,針巨闕、上管瀉之。
  關上脈緩,不欲食,此脾胃氣不足,宜服平胃丸、補脾湯,又針章門補之。
  關上脈滑,胃中有熱,滑為熱實氣滿,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宜服朴消麻黃湯、平胃丸,一作宜服紫菀湯、人參大平胃丸。針胃管瀉之。
  關上脈弦,胃中有冷,心下厥逆,脈弦胃氣虛,宜服茱英湯,溫調飲食,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弱,胃氣虛,胃中有客熱,脈弱為虛熱作病。且說云有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即寒起。正宜服竹葉湯,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細,虛,腹滿。宜服生薑湯、茱萸蜀椒湯、白微丸,針灸三管。
  關上脈澀,血氣逆冷,脈澀為血虛,宜服乾地黃湯、四補散,針足太衝上補之。
  關上脈花,大便去血,宜服生地黃并生竹皮湯,灸膈輸。若重下去血,針關元,甚者服龍骨丸。關元一作巨闕。
  關上脈伏,有水氣溏泄,宜服水銀丸,針關元,利小便,止溏泄,便止。
  關上脈洪,胃中熱,必煩滿,宜服平胃丸,針胃管,先瀉後補之。
  關上脈沉,心下有冷氣,苦滿吞酸,宜服白薇丸、茯苓丸、附子湯,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軟,苦虛冷,脾氣弱,重下病,宜服赤石脂湯、女萎丸,針關元補之。
  關上脈遲,胃中寒,宜服桂枝丸、茱萸湯,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實,胃中痛,宜服梔子湯、茱萸烏頭丸,針胃管補之。
  關上脈牢,脾胃氣塞,盛熱,即腹滿嚮嚮,宜服紫菀丸、瀉脾丸,針灸胃管瀉之。
  平尺脈主對法
  尺脈浮者,客陽在下焦。
  尺脈弱,下焦冷,無陽氣,上熱衝頭面。
  尺脈弱寸強,胃絡脈傷。
  尺脈偏滑疾,面赤如醉,外熱則病。
  尺脈細微,溏泄下冷利。《素問》云:尺寒脈細,謂之後泄。
  尺脈虛小者,足經寒,痿痹腳疼。
  尺脈澀,下血,不利,多汗。《素問》云:尺澀脈滑,謂之多汗。
  尺脈沉而滑者,寸白蟲。
  尺脈細而急者,筋攣痹不能行。
  尺脈大者,熱在胖中,小便赤痛。
  尺脈粗,常熱者,謂之熱中,腰胯疼,小便赤熱。
  尺脈按之不絕,婦人血閉,與關相應和。滑者,男子氣血實,婦人即為妊娠。
  尺脈來而斷絕者,男子小腹有滯氣,婦人月水不利。
  尺脈#11俱軟弱,內慍熱,手足逆冷,汗出。
  尺脈俱沉,關上無有者,苦心下喘。
  尺脈俱沉,關上若有,苦寒心下痛,陰中冷,腳痹。
  尺脈俱微,少心力,不欲言,血氣不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