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之言也。春夏相反者,如春行冬令,冬行春令也。日月昏蝕者,薄蝕也。鈍暗者,重暗也。地鹵乾瘦者,地生砂鹵,并荊棘也。此皆由無人行四平等之智,彼亦不得應相天子也。
四平等智善調陰陽至所作皆善者。此四等智,善能和調陰陽,消伏灾惡,制於凶敵,使鄰國不興甲兵。能行此行,所在皆善也。
我以二因緣故來三因緣故去者。二因緣者,一是眾生機感,二是我有本願心也。三因緣者,一是說法竟,二眾生機情已謝,三為更久住。恐眾生生厭患,故須去也。
外藉因緣至來去相資者。外賴因緣,即眾生機感也。我內常,即我本願心常欲濟眾生也。來去相資者,機與本願,共相資藉也。
所謂二因緣至還於無所在處者。警我者,警防護也,為眾生說戒,以警覺慎防也。非我舊處者,謂此應機之地,非我舊在之處也。為具如此三種因緣,故我須還於無所在之處也。
是時獨行復言至云何欲還往其處者。、此是雜仙問論主無所在處,往還問答也。
高上復言曰至故名自然者。二自然者,三界內是一自然,三界外是一自然,故曰二自然也。五自然者,五虛空也。異於處空者,此自然異於五虛空及五道也。不逐繫絆者,不為四見惑累之所繫縛,故名曰自然也。
具足自然至故處無所在者。具足自然,即是天尊大果大安隱處也。無高無下者,果中無有高下、音樂、六甲八卦、五行屋舍等也。六甲五行,並是無常用事,故果中無此也。四無為,即是四無礙空也,與此自然虛空合德,共成方命,故處無所在也。
然處非木石至故在處者。然此自然之處,非在木石五數、諸天三界、雜仙境界,故言在無所在處也。
其時獨行至聽其受學無上真言者。世師者,世間之師也。具足癡慢者,無有空有二智斷伏,通別二惑,故云具足癡慢也。賜慈悲力者,論主既行慈悲,願賜慈悲之力,不以見嗔也,願為弟子賜聽受學無上真言也。
高上即告其五戒至七聖智乘者。七聖乘,即是七仙乘也。求受學,所以即授其五戒,令修習七仙聖乘之行也。
洞玄靈寶左玄論卷之四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