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7-正统道藏正一部

8-正统道藏正一部-三洞群仙录-宋-陈葆光-第69页

,乍老乍少,人莫識之。時太守釀屬吏于郡之園亭,士庶競至,忽一白衣來,有一小童叱之曰:汝擅離本處。白衣人去,史執小童以白太守,問名,答曰:羅公遠,適見龍王,為公逐之。刺史未之信,曰:可見本形否。曰:不難。遂穿一穴,以水引之,一白魚隨流而躍,青煙如線,頃之黑氣橫天,雷電而雨,化白龍飛去。
  赤須墮髮,紫霞生鬚。
  《神仙傳》:赤須子者,豐人,云秦穆公時主魚吏也,食松實、天門冬,齒落復生,髮墮更出。後去上吳山七十餘年,莫知所之。
  《酉陽雜俎》:東陵聖母廟主女道士康紫霞,自言少時夢中被人錄於一處,言天符令攝將軍巡南嶽,遂以金鎖甲令騎,導從千餘人,馬蝶向南去。須突至,嶽神拜迎馬前。夢中如有處分,嶽中峰、蠻漢谷無不歷也。恍惚而返,鶉嗚驚覺,自是生鬚數十莖。
  鮑說兄弟,積薪婦姑。
  《真誥》:司命君曰:女真鮑觀,其七世祖李湛、張慮本在渭橋為客舍,積行陰德,好道希生,故令福逮於觀。使人易世變煉更生,合為兄弟,根冑雖異,德廢者同,故當生氏族,今在洞天中仙矣。
  《廣異記》:翰林棋者,王積薪從明皇西幸蜀,宿深溪之家,有婦姑止給水火,纔暝,闔戶。積薪夜聞如謂婦曰:良宵無以為適,與子圍棋可乎。堂內無燭,婦姑各在東西室,婦曰:起東五南九置子矣。姑曰:東五南十二置子矣。婦又曰:起西九南十置子矣。姑曰:夜及四更。其下止三十六,姑曰:子已北矣,吾止勝五枰耳。達明,請問於姥,姥顧婦曰:是子可教以常勢耳。婦乃指示攻守殺奪、救應防拒之法,甚略,姥曰:止此已無敵於人問矣。積薪行去數步,回顧已失向室廬矣。
  周寶改葬,騎生結廬。
  《稽神錄》:周寶為浙西節度使,治城惶。至鶴林門,得古冢棺櫝將腐,發之,有女子面如生,衣服皆不敗。掌役者以告,寶親視之,曰:此當是嘗餌靈藥,待時而發,發則解化之期矣。即命改葬之,具車舉聲樂以送。寶與僚屬登望之,行數里,有紫雲覆輸車之上,眾咸見一女子出自車中,坐紫雲冉冉而上,久之乃沒,開棺則空矣。
  《列仙傳》:騎龍嗚年少時,於地中得一龍子,狀如守官,騎生結廬以養之。及龍大,壞廬而去,不知所在。至五十年許,忽見龍嗚騎龍而至曰:今年五百里有水災。人以為妖,及期果大水,死者萬計。
  三洞羣仙錄卷之十八竟
  #1『畫』字原作『畫』,據《輯要》本改。
  三洞羣仙錄卷之十九
  正一道士陳葆光撰集
  德休魚饗,子騫脯祭。
  《續仙傳》:曹德休常謂人曰:若家有疾苦,就求德休符藥,不爻惠以財帛,但以江魚為膾一盤,并美酒一壺饗吾,則疾自痊。鄉人欽之如神。一日告人曰:我拾此入天寶洞去,然來年牛疫頗甚,我留姓名與汝傳道,牛疫之時以膾饗書其字帖牛角上,自當無苦。其後牛果大疫,一境之內帖其字者免夾,不帖者皆斃。
  《武夷山記》:玄靈老君華真仙師遣弟子名屬七乘雲駕鶴,游歷此山,人多呼為控鶴仙人。昔魏王名子騫,與張湛、孫綽等同在此山修道,會天尢旱,魏王置酒脯祭仙人析雨,感控鶴仙人乘雲跨台馬從空中而下,遂婦雨澤。張湛等既獲見,即默詩一絕云:武夷山上武夷君,白馬垂鞭入紫雲。空裹只聞三奠酒,龍潭波上雨零零。仙人得詩甚喜。
  蘇林吐納,先賢服餌。
  《神仙傳》:蘇林遇涓子告之曰:欲作地上真人,叉先服食,當去三尸,殺滅穀蟲。不去三尸而服食者,穀雖斷而蟲不死者,徒絕五穀,動勞吐納而蟲生,求不死不可得也。遂授之以三元真一之道,乃曰:非有仙錄者不得授,此書祕密,非人勿傳。
  《仙傳拾遺》:楊先賢歷訪名山,周遊洞府,從葛永讀得道,因其化跡處築室居之。逾年,忽一夜見光明如晝,常仙降焉,問所修之道,先賢稽首曰:糞壤之質,見歲月易遷,常恐奄謝,志期度世耳。莘仙憫之,遂賜丹華,服餌白日上昇。
  通微清爽,李根奇異。
  《續位傳》:道士鄒通微,不知何許人,神氣清爽,多遊名山,人多識之。或時不見,莫知能測。及丹成服食,即於酒樓上飛昇去。
  《抱朴子》:李根,許昌人,能變化隱形,入水火中,人皆奇異之。有女弟子竊根素書以觀,得根記其學道之年,日計已七百年矣。或云根兩目方瞳,按仙經云:年八百歲者童子乃方。根常與弟子云:我雖未得與天地齊,亦不為下土之士矣。
  弱翕黃犢,自然丹哥。
  《西清詩話》:鍾弱翁傳帥平凍有方士通謁,從牧童牽黃犢立庭下,弱黃異之,指牧童曰:道人頗能賦此乎。笑曰:不煩我語,是兒能之。乃大書曰: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跡月明。既去,郡人見方士檐兩大甕長歌出郭,迸之不見。甕乃二口,豈呂洞賓耶。
  《祕閣閑談》:池州鳳凰山道士趙自然,夢陰真君與橋葉一枝食之,因而不食,神氣異常,為詩曰:嘗欲棲山島,閑眠玉'洞寒。、丹哥時引舞,來去跨雲鸞。或問何名丹哥,曰: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