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7-正统道藏正一部

101-正统道藏正一部-太上大道玉清经---第16页

又命太和上仙布散生氣;又命六甲直使與魔陰生之符;又命主生道君呼魂召魄;又命易形道君改魔之身。如是良久,諸魔蘇息,形神變易,精爽清和#15,心識淳朴,具大慈悲,位登道分,逆照未來九萬劫事#16。此皆神符之力使之然也。侍從天尊禮謝受生之恩,踴躍歡喜。於是天尊錫諸魔等五億萬眾入靈人之任,令其進元上道法。
  太上大道玉清經卷之二竟
  #1「道君虛無」,敦煌寫本P.2257,「君」作「居」,誤。
  #2「惑」,道藏本原作「貳」。P.2257作「或」。據後文「天尊知其疑惑」,應是「惑」之假借或偶脫下部。今據改。
  #3「令」字原脫。玆據敦煌本補。
  # 4「於是地祇自天尊前而作是言」,P.2257 作「於是地祇前白天尊而作是言」。
  # 5「臣以多幸職掌水府濟度舟航下潤一切」,P.2257作「精以不幸職當水帝濟度舟航不敢言極」。
  # 6「助道興化」以下,原「雖有微勞」後有「功德」二字。P.2257作「滌盪塵壇雖有小勞心無侍賴」。據此,「功德」乃衍字,當刪。
  # 7道藏本無「眾」,據敦煌本補。
  # 8道藏本無「生」,據敦煌本補。
  #9 「度」,P.2257作「庭」。
  # 10道藏本無「是」,據敦煌本補。
  # 11道藏本「道」原作「通」,且無「并」字。玆據P.2257改、補。
  # 12 P.2257無「而作歌曰」四字。
  # 13道藏本「役役」原作「役」,脫一字。玆據敦煌本補。
  #14 道藏本「從」原作「使」。茲據敦煌本改。
  # 15「清和」,P.2257作「瓖璋」。
  #16「劫」,道藏本原作「切」,誤。玆據敦煌本改。
  太上大道玉清經卷之三
  通濟幽冥品第八
  爾時,諸靈人等身得受度,位登道境,心生慙愧,作是思惟:不期一旦遭遇天尊,身得生化,永離煩惱。荷佩道恩,誠濟之極。私心願念,承道威神,廣被幽顯,立誓度脫一切危難,宣揚道化,令不斷。互相謂言:憶我往昔不值良緣,沈滯垢穢,輪轉生死,墮在邪中,不聞正道。念此苦時,當何所依?復慜傷痛,猶在心目,雖蒙濟度,未忘悲苦。又恐天尊大聖氣係上元,下土薄福,穢惡充滿。真仙虛寂,不久住世。此一會中,雖以受度,猶有九幽痛爽,不睹日月,冥冥長夜,綿歷劫數,無由解脫。
  爾時,東方青帝靈人前進作禮,上白天尊言:不審天尊今者化度通同無礙,九幽苦趣蒙解脫不?弟子蒙昧,未能了達。唯願天尊大慈之心,願垂分別,令得開悟。
  天尊答言:善哉善哉,靈人等,汝今所問,不爽大悲。我以應身往彼化度諸地獄中受苦之魂,非十惡之例,以得受生。若罪根深重,自有限極,道所未化。何以故?十惡之人自招殃對,非他與也,自貽殃咎而墮地獄。或其生世之時,不奉師訓,不見經教;或生邊地,不遇善友,唯知盜殺,作諸非法,死入地獄。如此之人,罪目尚輕。若有中國之人雖至愚癡,亦曾聞法,而身故犯,死入地獄。如此之人,生死之中,終不信道,任其自性,造諸惡業,輪轉報對。譬如世人,為性兇頑而不畏死,徒以威脅,終無所懼,當如之何?亦如孩童,性愛戲弄,父母約束,或得餉時,從以誨示,心終不轉;或加憷撻,亦不能悟。十惡之人,亦復如是。又如蒼蠅而愛腐臭,性之所便,無由自改。十惡之人,亦復如是。如蛾徇明,自取焦滅。十惡之人,亦復如是。靈人當知十惡之人所在之處多諸惡伴,善能方便,搆成惡事,以是因緣,誤入墮惡。又復教訓眷屬、妻子,行不正行,還習惡業。以是因緣,連累幽顯,互相承負。子孫欲安,罪魂危之;罪鬼欲出,子孫誤之。生死業報,如循環中,不見其際,冥冥長夜,無由解脫,展轉受苦,不暫寧息。靈人當知大道慇懃,常為於此不忍放捨。眾生不知,反生怨害,無上道法而不能行,威儀、戒律而不依信,清虛志尚而不肯為,塵濁滓穢無端而入,貪樂聲色,紛紜馳競,饕餮滋味,傍邪求食,商賈販賣,唯入險徑,安平大道終不暫進。殺生害命,心無慙愧。唯務飽煖,蓄積無厭,一旦窮之,便懷賊心。百種規度,以求如意,損物益己,不聞思退。生無片善,日後積惡,死入地獄,魂魄受對,種種苦楚,自與殃咎,當如之何?道雖慇懃,無知不從。靈人當知,譬如春雨,是物皆潤,獨有枯木而不受洽,縱不潤者,益其朽爛,終不能生枝葉花果。十惡之人,亦復如是,雖聞大道,終不能發無上道心。
  爾時,靈人白天尊言:不審十惡之人從何受生,悖戾反善,惡根深固,不可拔擢?天尊答言:善惡二種,元同一道。亦猶行人,一者向道,二者背道。背道之人,迷入冥山,轉向幽谷;又多惡獸,荊棘毒刺,衣糧窮盡,為苦所逼,百種煩惱,故卒而致死,魂魄流轉,隨業受報。向道之人,所適通達,設求如意,無願不合;復多善友,處處得舍,欲見國王,隨意即往。以向道故,無利不尅。如是二種,習業不同,背向各異,非道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