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7-正统道藏正一部

120-正统道藏正一部-太平御览道部-宋-李昉-第30页

太清丹。
  又曰:王玄甫,沛人,與鄧伯元俱在霍山,受服青精石飯吞日丹景之法。
  又曰:《黃山訣》云:養性服食藥物,不欲食蒜及石榴子。道士自不可食。
  《列仙傳》曰:赤將子舉者,黃帝時人。不食五穀而食百草華。
  又曰:天仙偓佺者,槐山採藥人也。好食松實,體生毛,目方,能飛行及走馬。
  又曰:務光夏時人,耳長七寸,好琴,服蒲韭根。
  又曰:涓子齊人,好餌木,著天地之經三十八篇。後釣於澤,得符鯉中,隱岩山,能致風雨。吉伯陽九仙法,淮南王少得其文,不能解也。其《琴心》三篇有旨焉。
  又曰:劉景,前漢時人也,從那鄂張君受餌雲母,知其吉凶。
  《抱朴子》曰:修道餌藥及隱居入山,不得入小。法者多遇害,萬物之老者悉能為怪,常試人耳。惟不能於鏡中易其真形耳。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鏡,徑九寸已上,懸於背後,則老魅不敢近人。或有來試人者,則當顧視鏡中,是列仙山神者如人形。是鳥獸邪鬼亦見。昔人有於蜀雲臺山石室中,忽有一人,着黃練單衣葛巾至其前。於是人顧鏡中,乃鹿也。因叱而成鹿徑去。又林慮山下有一亭,每宿者或死或病。常夜有十數人,衣或白或黑,或婦人男子。後那伯夷過宿,明燭而坐。夜半果見,密以鏡照之,乃草犬也。伯夷乃執燭起,詐誤以燭燼落其衣,聞燎毛,遂以刀刺殺一犬,餘駭去。每入山,須擇吉日。
  《抱朴子》曰:天地之情狀,陰陽之吉凶,茫茫乎其亦難詳也,吾亦不必謂之有,又亦不敢保其無,然黃帝呂望皆所信伏,近代嚴君平、司馬遷皆所據用而經傳有歷剛日吉日有自來矣。王者丘太史官封拜置,丘有事宗廟社稷郊祀天地皆擇其日也。
  按《 玉鈴經》 云:欲入山,不可不知遁甲之祕木而不為人委曲說其事也。
  道部十三竟
  道部十四
  仙經上
  《仙經》曰:九轉丹、金液經、守一訣皆在崑崙五城內,藏以玉函,書以金札,封以紫泥,印以中章。
  《抱朴子》曰:餘聞鄭君言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內文五岳真形圖。古者仙官志人尊祕,此道非有仙名者不授也。受之,四十年一傳。傳之訣朱而盟,委信為約。諸名山五岳,皆以此書,但藏於石室幽隱之地。應得道者入山,精誠思之,則山神自開,令人見之如帛。仲理者於山中得之是也。有此書者,當須清潔。每有所為,必先白之,如奉君父。其經曰:有三皇文者,辟邪惡鬼,瘟疫橫禍。又次有玉女隱微一卷,可化形為飛龍、雜獸、金玉、木石,興致雲雨之類,亦大術也。其淮南鴻寶萬畢之書不能過也。鄭君博極五經,知道者也。兼綜九宮三棋,推步天下河維與洛同讖緯。太和元年,知季辰之亂,江南將鼎沸,負笈將仙藥,東入霍山,莫所知之。
  又曰:家有五岳真形圖辟惡,人不能害。
  又曰:黃老玄聖深識獨見,開祕文於名山,受仙經於神人,蹶埃塵以遣累,凌太遐以高躋,金石龜鶴與之等壽。念有志於將來,愍信者之無聞,垂以方法,炳然著明。淺見之徒,區區所守,甘於寥而酣於醨,知飲食過度,而速病,而不能節,知極情恣欲而致.殞而不能割。神仙可得,安能信乎?按仙經以為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氣自然所察。故胎育之中,已含道性及其有識心好其事,必遇明師而得其法,不然則不信不求,求亦不得。夫百年之壽,三萬餘月,幼弱則未有所知,衰
  邁則懼樂並廢。童蒙昏老除數十年,而險厄憂病又相尋焉。居世之年,略銷其半,人凡得壽,不過五六十咄丁骨切嗟咸盡,除哀憂昏耄,六七千日耳。顧眄已盡,况於全百年者,萬無一焉。諦而念之,亦無笑夏蟲朝菌也。蓋知道者所至悲也。
  《太上太宵琅書》曰:道本無形,應感生象。大象無象,象妙難明。故見真文,結空成字。
  又曰:太上真人靈寶祕文內符者,九天真王、三天真皇以授帝譽,藏於鍾山北阿。夏禹治水,畢詣鍾山。鍾山真人以授之。禹還會稽,更撰定為二通。一通藏苗山山□,須萬年劫會乃出。一通絹寫付雲水洞室,須甲申期至,令與理水傅伯長等。
  又曰:吳王闔聞十二年正月,使龍威丈人入包山洞庭取之以出,有符而無說。又齊人樂子長受之於霍林仙人韓眾,乃敷演服御之方,藏於東海北陰之室。太一金液經者,按《劍經序》云:高丘子服金液水,長史書云:欲合金掖,意皆是此方。今有葛洪注是郗愔黃素書,又有別訣一卷。此亦太清上丹法也。
  《登真隱訣》曰:楊君許長史共書洞房經於小碧牋紙。又云篆書白麻紙。
  又曰:八素之經,是聖君以白素之繒、八色之彩筆自書也。
  《靈書經》曰:昔龍漢之年高,上大聖以紫筆書空青之林,撰出妙經靈寶真文出法度人也。
  《金根經》曰:太陽金童、太陰玉女侍紫書上法。
  又曰:西華玉女在仙都守衛藏天隱月之經,《龍飛尺素隱訣》云:天帝君命羽仙侍郎執金案以請經。
  《真誥》曰:上清九真中經內訣是太極真人赤松子撰。
  又曰:華陽中玉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