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之中,有迴天上文,四司所保,五帝所詮,七聖定簡,舉形合先。
《大有經》曰:太上玉章,刻玉為簡,總御萬真。
《真經》曰:東方歲星,青帝勾芒,佩通明之印;南方熒惑,赤帝太昊,佩太陽之印;西方太白,白帝少吴,佩通陰之印;北方辰星,黑帝顓頊,佩通神之印;中央鎮星,大帝文昌,佩方神之印。
《本際經》曰:有十二法印。
《紫書金根經》曰:有青精玉璽。
《金房上經》曰:大帝靈神都官中,有金房度命延年之訣,鑄金為簡,刻白銀之編,紫筆書文。
《消魔經》曰:發九天之朱匱,望上清之瓊札。玄書既刻於玉章,絳名始刊於靈闕。
《大洞真經》曰:八景玉籙,藏於太素瑶臺,玄雲羽室,封以鬱森之笈,玉清三元之章。簡札品曰青童君,曰無金簡者,銀木亦可當也。無玉札者,桐木亦可當,但令精好也。真理無有間節,當取札於雲錦之囊。此上真之至號,玉帝之靈篇也。
《上清九真中經內訣》有玄靈元君寶祕奔日月之玉章。
《神州七變經》曰:大陰玉晨,九天真妃,紫晨君受流精飛景寶章。
《太清中經》曰:有天一八極璽。
《龜山元條》曰:有流金鳳璽。
又曰:天皇太帝遣繡衣使者冷廣子期授茅盈以神璽玉章金闕,聖君命太極真人使正一上玄玉郎王忠鮑兵等與茅盈佩璽。
《太上飛行羽經》曰:太真丈人衣九色飛雲曜光羽章。
《靈飛六甲經》曰:玉真青君帶流金鳳章,太上九赤斑符。
《五帝內真經》曰:封靈制魔之章,黃神中皇之章。
《三皇經》曰:三皇自然之文,皆以金玉為用。天皇所授,玄玉為簡,青玉為文;地皇所授,黃玉為簡,白玉為文,綴以金鉤,聯以金鑠,置以玉案覆以珠巾、寶蓋、珍林,安之青宮,閉之紫閣,芬以五香,侍以十華也。
《神州七轉七變經》曰:流金鳳璽紫宸,上皇先生所佩。
《三皇序目》曰:九天印文以召九天校事也。
《上清變化經》曰:高上虛皇君佩丹皇玉章。
又云:三元大明上皇君帶神虎紫章。又有皇上帝君佩金虎鳳文,帶神虎玉章。
又曰:九霄真玉佩金鳳璽。
《歷藏經》曰:天王侯帶紫綬金印。
《五岳真圖》曰:太山君佩通陽大明之印;衡山君佩夜光天真之印;嵩山君佩神宗陽和之印;華山君佩開天通真之印;恆山君佩長津悟真之印;青城丈人佩三庭之印。
《後聖列紀》曰:紫微、上真、天帝、玉清君遣八景瓊輿來迎聖君,以登上清宮,賜蕊剛丹玉鳳璽。
《後聖九玄道君列紀》曰:太陰法有死生,有黑籙白簿,真青丹編簡,受生先後之相次也。
《後聖道君列紀》曰:玉清.君賜道君玉鳳需
《飛行三界經》曰:下有太一紫綬金印,威喜天帝信璽,修靈寶飛行三界之道,真人所佩。
《五稱符上經》曰:五星通靈之印,印五星靈符。
《道學傳》曰:吴王闔問得真文不解,封以黃金之檢,印以玉皇之章,以問魯大夫孔子。
又曰:禹封五符以金英之函,檢以玄都之印。
《神仙傳》曰:衛叔卿語其子度世云:可於室西北桂下取我仙方,按而服之,令人長生。度世握得玉函,封以飛仙之印,取按之服五色靈母,仙去。
《北帝經》曰:鄧都祕印用救世問,攝制鬼神。
《集仙籙》曰:杜蘭香,女仙也,於洞庭包山降張碩家。碩蓋修道者也。授以飛化之道,留玉簡玉唾盂。又資黃麟羽被,此上仙之所服,非洞天之所有也。
道部十八竟
道部十九
几案
《十洲記》曰:瀛洲金巒觀中,有青離玉几,覆以雲執之素,刻水碧為倒龍之豚。
《玉光八景經》曰:眾真宴禮,大帝屈節於几前。
《太一洞真玄經》曰:太微紫房中有一童子,名于景精,字會元。當帝君之前,捧赤玉案,上有所主命籍。
又曰:太一、公子、白元、司命、桃君五人皆著朱衣絳巾,各捧一白玉案,上有所主簡。
《玉清隱書》曰:太微天帝君進拜於帝皇之几。又曰:上皇帝君乃推几偃詠,虛眺太空,吟玉清之隱書,歌元景之靈章,揚音霞際清微玉根。
《太洞經》曰:太微小童五符命籍捧持玉案,帝君所臨,主通諸神。
《變化經》曰:有金光立空之案。
又曰:元始拊几,高詠嘯朗太空。
《玉珮金璫上經》曰:九老仙都捧金精之案,上請寶文以授眾真也。
《洞神經》曰:拂拭几案,置經於前也。
《像名經》曰:東方上尊托七寶鳳文之曲几,敷說道要真經。
《法輸經》曰:三真立空之案,以七寶懸覆經上。
《眾篇經》曰:元始上尊凝真遐想,撫几高抗,命召五帝,論定陰陽,推數劫會,移校河源,檢籙天度。
《洞神經》曰:有局腳案以置經符也。
《太上黃素經》曰:凡修受大洞真經雌一奇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