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各信不可虧。
凡受更令,五年得進一將軍,四年十將軍,三年七十五將軍,二年百五十將軍,一年若志行庸愚無長進者,悉又倍年,三倍無功,不知建德直置而已,都不合遷,其中聰明才智秀異,功德超群,不計年限。
事籙行戒
事錄之法,恆存其官,憶識位次,人數少多,文武所主,有急呼之文常佩身,唯欲鏨脫,若兼參染,自可脫之,秘錄爭處,勿令去失,去失有罰,依案科儀,穿壞改易,摩之如法,夫妻同道,非
為淫穢,帶之存之,彌不可脫,脫之為淫,更增重考,若入餘處凶喪之問,危險鬼賊,恆佩勿脫,神入體中,不存素上,錄符在身,存師在心,帶之不捨,以堅忠信,若有喪產,及行出觸穢,皆即解除,依太上祕教。
凡為道民,便受護身符,及三戒進五戒八戒,然後受錄,受錄之前未受者受錄之後,依次受之,誦習通利,恆存思行,諸識不謬,忘則犯科,未受錄時,無所呼召,受錄之後,動靜呼神,不行戒者,呼之不至,破戒之人,吏兵遠身,還上天曹考官便逮,致諸厄疾,公私災橫,撼軻衰否,所作不成,成功立德,捨間入明,施善禳惡,以吉除凶,要在行戒,神即祐之,戒有別文,精詳修習,或有不解,或有遺忘,或有謬誤,或冒禁故為,或尊上逼迫,或畏死犯之,皆是愆招,悉名破戒,即應懺悔,首謝自新,大略如後,消息施行。
凡違戒者背負鞠言,協道信邪,雜事信俗,此為不專,中心懷二,愚迷猶豫,惑障纏深,師三誨之,必能改革,守一不惑,召神有效,三誨不恢,是為叛道,乖逆師尊,法應奪錄,違真奉俗,及無所事,師慈愍之,不追咎責,怨對事他,棄本逐末,雖名奉道,實犯正科,師移諸官,不得容受,積久知悔,更立殊功,乞還聽許,依德昇遷,若瞋志委遁,不輸錄符,師勿苦求,但移而已,又外犯陽官,死罪從刑,即是負道,皆應奪錄鞭,笞贖罰,章奏解之,刑而枉者,啟告勿奪,又內犯陰官,師友諫喻,苟作不從,皆宜格奪,輕重詳量,師朋評議,令法取允,幽顯貴知,破戒謬濫,師資格同罪,奪之後首悔立功,隨宜進署依科遵行,去失錄者,輸罰更受。
凡失更令,罰薪五束,朱三兩,飯賢三人。皆中廚也。失一將軍,薪半車,朱四兩,飯賢五人。失十將軍,薪一車,朱五兩,飯賢十人。失七十五將軍,薪二車,朱七兩,飯賢五十人。失百五十將軍,薪三車,朱九兩,飯賢百人。失三官至百五十將軍皆輸。罰畢得受更令,隨功進,若有殊功異德,超復由師。
凡輸罰後操辭送信皆如初。
立功求進
凡能志學,皆應從師,如戒修行,立功建德,德者五德也,功者九功也。一曰仁,好生惡殺;二日禮,敬慎和柔;三日信,忠直不妄;四曰義,明斷無邪;五日智,清正通達。一日理元黑,願念無形;二曰理上天,志存大神;三日理下地,守靜思真;四曰理四時,隨順仙化;五日理五行,宣揚大道;六曰理陰陽,係續聖種;七曰理文書,讚弘道法;八曰理草穀,攝延凡命;九日理財貨,利下通上。此九與五具在經中諳識文字諮受口訣,依案施行,堅固精進,誓無退轉,是為立功,功被於外,德充於內,內外雖殊,功德合也,有德立功,聽求進業,辭隨時宜,大略如左。某州郡縣鄉里,男女生姓名年歲,叩搏乞恩辭,幸藉善綠,崇奉大法,某年月日時,蒙師若先以他師云,蒙男女師,某州郡縣鄉里姓名,賜授某官錄,奉法以來,積如干年月,依案旨訣,遵行鞠言,伏從戒律,不敢違負,愚短未達,犯或不知,才力未深,修行未究,思此暫忸,皇忘寢食,自揆庸品,簡悟未弘,某年某月日起習某事,從來至今,粗有效驗,功微業淺,不敢閑寧,仰希寸進,以獎愚蔽,謹責科信,冒辭以聞,伏願明師賜垂成就,塵黷玄鑒,追紙驚惶,謹辭。
太歲某某月日奉辭
五德九功,各有經法,法有內外,學者兼行,仁禮信義智及諸理,內祕在心,外現在邊,邇及心術,更互受名,金木火水土穀,謂為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為三事,三事六府,又號九功,道德仁義禮,文武辯法,此即九經,九經之中,備有功德,功德之名,為善總稱,總稱之中,三術為要,隱形藏名,遺榮是也,內以心知,外以邇辯,辯邇有事,事即為業,業在有為,心存無為,為簡為素,棄捐繁華,期至無為也,簡素之邇,始於身口,終以檢心,起修五德九功。
五德
一者長齋乾蔬,不食肥鮮,放生救死,平等一心。
二者供養三寶,禮拜盡節,承奉和順,不生息慢。
三者言語真實,無有虛詐,方便依法,不損物益己。
四者辯是明非,諮師問友,布施平正,斷次邪疑。
五者智慧精審,所說依經,經通無礙,動靜會道不自作一法,違負幽明。
九功
一者勸諸同志,念身無為,思身洞白,
委炁無形。
二者守形虛白,若玉無瑕。
三者積精內視,數髮至足。
四者思五藏神,見與言語。
五者念召體神,使四時五行。
六者醮六甲八吏,符刺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