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及五道。以我之明,覺彼之滯;以我之真,化彼之妄;以我之陽,煉彼之陰;以我之飽,充彼之飢。超昇出離,普度無窮。斯為濟度矣。
繼襲第九
學道之人,得遇明師傳授秘法,修之於身,行之於世,人天敬仰,末學皈依,愧非小事。當知感天地陰陽生育之恩,國王父母劬勞撫養之德,度師傳道度法之惠。則天地國王父母師友不可不敬,稍有違慢,則真道不成,神明不佑。道法既得,於身道成法應,可擇人而付度之,不可斷絕道脉。須是平日揣磨,得其人可以付者付之。苟非其人,亦不可輕傳也,罪有所歸。若得人傳授,但依祖師源流,不可增損字訣。忠孝之心相契,切勿生人我之心。弟子若負師,天地神明昭然鑑察,毫分無失。師偽,弟子亦然。若無人可度,石匣藏於名山福地、海島龍宮,劫運流行,自然出世。予感天地父母生化之恩,諸師傳道教訓之德,將其所得,冊成九事,以警後學。若修身立己,積德累功,上體天心,下利人物,行道成真,超凡入聖,伏望見聞,咸希觀覽。瓊山道人白玉蟾述。
道法會元卷之一
#1此文又見《清微元降大法》(下簡稱《元降大法》)卷二五,題『《道法樞紐》,雲山保一真人李少微授』。
#2《元降大法》卷二五每段前皆無『師曰』二字。
#3『叱咤』,《元降大法》卷二五作『揮喝』。
#4自『又曰』至此,《元降大法》卷二五,置于下段之后。
#5《元降大法》『妙』字前有『法』字,『法』與下『道』對舉,較胜。
#6『彼』,《元降大法》無。
#7『凡』,《元降大法》作『我』。
#8『不拘』,《元降大法》作『不假』。
#9此句《元降大法》作『書符不識康』,下句『畫符』亦作『書符』。
#10此句《元降大法》作『人能知此一竅』。
#11《元降大法》作『此漏泄之言也』。
#12『附』,《元降大法》作『搏』。
#13『皆失調攝』,《元降大伕》作『皆戾于調攝』。
#14『而靈』,《元降大法》作『為靈』。
#15此句《元降大法》作『通三才一炁爾』。
#16『知神由炁,炁由人』,《元降大法》作『知神由炁生,炁由神主』,于義較胜。
#17『以』,《元降大法》作『倚』。
#18《元降大法》在『僥倖』前有『覬』字。
#19《元降大伕》作『閉目存想,想』。
#20『將吏』,《元降大法》作『帥將吏兵』。
#21『心』,《元降大法》作『身』,《陰符經》原文正作『身』。
#22此句《元降大法》作『世茹氛臭,難久停驂』。
#23『折指』,《元降大法》作『報指』,『術數』作『術法』。
#24此句《元降大法》作『可以神道設教,知道者不為也』。
#25此句《元降大法》無『立可制矣』。
#26此句《元降大法》作『煉魂者先須煉神,度人者先當自度,斯煉度之說者也』。
#27此句《元降大法》作『一性靈明,與天長遠』。
#28『離』,《元降大法》作『散』。
#29『以我之賢,化彼之愚』,《元降大法》無。
#30《元降大法》卷二五《道法櫃紐》止于此。
#31『始』原作『素』,據上下文義改。
道法會元卷之二
清微應運
太上無極大道,虛無自然,強名曰道。
一炁為陰陽之祖宗,實雷霆之樞機。爰自太極既判,皇人正音,集成一炁之瓊章,散作五雷之玄奧。舒之忽兮有象,卷之寂爾無形,妙在靈臺,道行法界。
至真無上三十六部尊經真文寶符,
洞真十二部清微天寶,洞玄十二部玉宸靈寶,洞神十二部道德神寶。
太上三尊十方衆神玄中大法師,
三尊即三清上帝,傳教之祖。由人道而升仙境者曰道德天尊,由仙道而升真境者曰靈寶天尊,由真道而升聖境者曰元始天尊。如泰清道德天尊,即泰清天之主,故曰泰清仙境道德天尊,即是人道而生仙界者。上清玉清皆然,境猶方之謂也。但境與都不同,不可以境為方。或曰 每境自分十方,十方亦自分十方。
泰清九仙上清九真玉清九聖,
凡有九品。人有一品,而修積至九品,然後入於仙道。由仙之一品,而修積至仙之九品,然後超登真境之一品。又由真之一品,而修積至真之九品,然後超登聖境之一品。又由一聖而至九聖,非一蹴可登也。或曰:靈寶天尊即西那國王,道德天尊即老聃,非也。謂老子為道德天尊則可,謂道德天尊即老子,非也。玄元始三炁,老子由玄炁化生,彼靈寶天尊亦由是也。
混元上德皇帝,
乃唐以李老君為始祖,故祀之為聖祖, 上尊號曰混元。今以為泰清位號,非也。
先天元后。
乃老子之母,玄妙玉女。猶太宗以軒轅黃帝為始祖,故尊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