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
經名: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又名《靈寶真一五稱經》。撰人不祥,約出於東晉,係古靈寶經之一。原本一卷,後分作二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神符類。參校本:敦煌P.2440號抄本。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卷上
此乃太上寶之於紫微臺,眾真藏之於名山洞室,一曰祕於勞山之陰。
老君曰:混沌之初,微妙之源。開闢以前,如有靈寶自然真文,象帝之先,吾為靈寶大道之淵門,受其精妙,即為天地人之神,五符清濁氣分,吾將去矣。符經秘於紫房,傳告無窮。 葛玄曰:道行無窮時也。
老君曰:太上靈寶,生乎天地萬物之先,乘於無象空洞大道之常,運乎無極無為而混成自然。貴不可稱,尊無有上,曰太上。大無不包,細無不經,理妙叵尋,天地人所由也。在天五星運氣,日月耀光,在地五嶽致鎮,山高海淵,王侯中原,在人五體安全。夫天無靈寶,何以耀明。地無靈寶,何以表形。神無靈寶,何以入冥。人無靈寶,何以得生。故天地人三五合冥,同於一也。是故萬物芸芸,以吾為根,以我為門。何以為根門,吾有靈寶文,詣蓬萊府,謁為真人。諸天中央入明堂,歷璇璣,登無極紫宮,拜為道君。下治萬物,來入中原,秘於勞山之陰。五帝代禪,不得妄傳,妄傳必有死殃。
老君曰:蛇得靈寶,化為神龍,禽鳥得之為鳳凰,凡獸得之,改為麒麟,凡夫得之,號曰聖人。何謂聖人?子有通聖真文,能常服之,遊戲五嶽,逍遙太空,改易五內,變化形容,崇積精朴,執役鬼神,通徹十方,隱見無常,登高乘雲,遠遊高清,詣蓬萊府,謁為真人,上朝紫宮,與大聖尊神合同功德。 昔黃帝受之,上為太乙帝君,携五帝同時昇天,上仙之道也。人能奉是經,一心供養之者,名入太上金闕,號曰仙真真人。
老君曰:國之將興,修致此文。人欲富貴不老,能致靈寶。天子得之,鳳凰來儀,五星合度,日月光輝,四方賓服,天下清安,祆惡不生,諸侯同歸,壽與天地,萬兆不衰。諸侯得之,列宿含光,利國宜家,位至昇遷,長生久視,終保無殃。大夫得之,長延無窮,貴位重祿,昇進侯王二千石。小吏至于庶民,仰看俯察,洞達神靈,心開內發,逆知未然,高官富貴,環珮鏘鏘#1,延年益壽,子孫盈堂。女人得之,妃后君王,玉童從出,青腰侍旁,既生貴子,顏如玉英#2,壽與日月,色流三光也。 仙公曰:古者以來,至道皆授國王,道有仙名者#3,乃當值#4見是經耳,崇奉必得神仙,白日昇天,王侯供養,保全身命,益壽筭,保宗廟,安國家,永享元吉。吾言至矣。
老君曰:靈者,道通也。能通大道至靈,使役#5萬神。寶者,能與天地相保,故曰靈寶。太上,道之極尊。五謂天地人符命也。洞玄者,與空洞本真大#6也。五行之母,故曰五稱自然符。上應#7五星,制#8致五斗合盟,下表五嶽,五行同根,中寶五藏,五道之根,五音合沓。夫道士得之,五內易己,通天之靈,役使萬神,坐致行廚,乘雲駕龍,白日昇天,能上能下,變化無常,恣意任情。道法不煩,秘之玉匱,慎勿輕傳。此可經無數之劫,永無窮時。 仙公曰:言天地有劫數期會,道無極時也#9 。
老君曰#10:東方歲星大帝句芒靈寶東稱符#11,字通明。東嶽泰山官,屬四千三百人,姓劉,字蓋卿。直符青腰玉女,主之於肝。於體主兩目、左手脇。王東方,其時春,其行木,其音角,其色青,其數九,法天少陽之氣,其獸青龍,其日甲乙。諸道士欲求神仙,長生不老,役使萬神,以青繒為地,朱筆為文,盛以青囊,著左肘,修德行道,其神自詣。諸百姓取青石朱刻符文,鎮東方也。 仙公曰:五帝各受太上靈寶自然真文一篇,經乃分為五篇。其本同其一篇#12也。其一篇#13是道之真文,彌綸天地萬方也。
老君曰:諸百姓顏色忽變,口中青者,肝必有病,木傷於金。急行南稱符著西方,北稱符就東方,更作東稱符服之,以安其神,以延其命,以救其病。三九二十七日,萬病無不瘉者。所謂臨危得濟,死而復生者也。
老君曰:諸百姓凡欲得錢財,索婦女,結言之定要誓,規圖善事,願成濟,上章求貴人,通詞訟,理冤枉,青腰玉女主之。諸欲得此福願者,先行東稱符五九四十五日,次行北稱符就之。
老君曰:諸百姓治生不利,錢聚復散,興造校計,所圖不成,為人所疾,數見加誣,怨無所告,窮無所訴。欲消此灾,解此罪者,先行東稱符九十日,次行北稱符五十日。
老君曰:南方熒惑赤帝太皓#14 靈寶南稱符,字通陽。南嶽衡山#15 官,屬九百九十人,姓黃,一姓陳,字幼林。直符赤圭#16玉女,主之於心。於體,主口、脣、舌、胸。王南方,其時夏,其行火,其音徵,其色赤,其數三,法三光太陽之氣,其獸朱雀,其日丙丁。諸道士欲求神仙,長生不老,役使神靈,以赤繒為地,黃筆為文,盛以赤囊,著心前,修德行道,其神自詣。諸百姓取赤石黃刻符文,鎮南方也。 仙公曰:南帝受一篇。
老君曰:諸百姓顏色忽變,口中赤者,心必有病,火傷於水。急行中稱符著北方,東稱符就南方,更作南稱符服之,以安其神,以延其命,以救其病。六七四十二日#17,萬病無不愈。所謂氣絕復續,口噤復開也。
老君曰:諸百姓辟五兵,卻虎狼,安己身,管護家門,保子宜孫,內外和睦,人見則喜,不見則悔,責宜從軍,可遠行止咎,他人謀議己不成,患禍己不生,杜姦邪之路,塞妖怪之門,呪咀還受其殃,厭蠱返得其罪,斷縣官之氣,絕口舌之源,赤圭玉女主之。諸欲得此福願者,行南稱符三九二十七日,次行東稱符就之。
老君曰:諸百姓患於瘡痍,厄於畜生,身多疾病,數亡子孫,室家不和,內外鬥爭。或自相呪咀,呼天稱怨,或自恚恨,或密相厭蠱,神衛散去,歸天王相,不復營護,姦邪入其門,妖怪起其室,從軍不歸,遠行不還,困於口舌,厄於縣官。欲消此灾,解此罪者,先行南稱符三十日,次行東稱符九十日。
老君曰:西方太白星白帝少昊靈.寶西稱符,字通陰。西嶽華山官,屬千人,姓周,字元起。直符白素玉女,主之於肺。於體,主兩耳、右手脇。王西方,其時秋,其行金,其音商,其色白,其數七,法七星少陰之氣,其獸白虎,其日庚辛。諸道士欲求神仙,長生不老,役使萬神,以白繒為地,黑筆為文,盛以白囊,著右肘,修德行道,其神自詣。諸百姓取白石黑刻符文,鎮西方也。 仙公曰:西帝受一篇也。
老君曰:諸百姓顏色忽變,口中白者,肺必有病,金傷於火。急行北稱符著南方,中稱符就西方,更作西稱符服之,以安其神,以延其命,以救其病。五七三十五日,萬病無不愈。所謂臨絕復蘇,死復得生、不煩醫藥者也。
老君曰;諸百姓凡欲奉君主,事師長,回其心#18,得其意,專寵奉,見敬愛#19,學問#20聰明,仕宦遷貴,波江海,入山澤#21、求得所願,賈市索利#22,杜疾病之路,塞喪禍之門,白素玉女主之。諸欲得此福願者,行西稱符七七四十九日,以中稱符就之。
老君曰:奉君主得罪見逐,尊師長有過見遣,舉動進退無可,亡官失位,心意閉塞,經河粱則數陷溺,入山澤#23則厄恐驚懼,賈市折錢,疾病不休,死亡不絕。欲消此灾,解此罪者,先行西稱符七十日,次行中稱符十日。
老君曰:北方辰星黑帝顓頊靈寶北稱符,字通神。北嶽恒山官,屬二千人,姓徐,字子雅。直符太玄玉女,主之於腎。於體,主腰、臍、陰、兩足。王北方,其時冬,其行水,其音羽,其色黑,其數五,法太陰之氣,其獸玄武,其日壬癸。諸道士欲求.神仙,長生不老,役使萬靈,以黑繒為地,青筆為文,盛以黑囊,著背上,令當心,修德行道,其神自詣。諸百姓取黑石青刻符文,鎮北方也。 仙公曰:北帝受一篇。
老君曰:諸百姓顏色忽變,口中黑者,腎必有病,水傷於土。急行東稱符著中央,次行西稱符就北方,更作北稱符服之,以安其神,以延其命,以拔其病。五九四十五日,萬病無不愈。所謂氣絕復息,目昏復視,脉散身寒,然後復溫,巫祝不施,針灸不設者也。
老君曰:諸百姓欲屈賢來歸己,卻凶諂逆人,傾神靈之心,得百姓之意,無丈夫女子莫不愛己,得心中所願,得意中所欲,為人憂事救惡,莫不成濟,為我所求,莫不見聽,借貸請求,莫不知意,閉盜賊之門,塞亡失之戶,太玄玉女主之。諸欲得此福願者,行北稱符五五二十五日,以西稱符就之。
老君曰:諸百姓為眾賢所棄,神靈所損,喜怒無常,忽然若狂,百姓離心,子女不附,頑癡轉更為錯,意願欲求所願,轉得更不成#24,為人憂事,發覺得罪#25,因人結忿,更益憂患,盜賊數來,亡遺不絕。欲消此灾、解此罪者,先行北稱符五十日,次行西稱符七十日。
老君曰:中央鎮星黃帝文昌靈寶中稱符,字萬福。中嶽嵩高山官,屬九百人,姓武,字太倉。直符黃素玉女,主之於脾。於體,主腹。王中央,治四季,其行土,其音宮,其色黃,其數一。法地中和之氣,其獸螣蛇,其日戊己。諸道士欲求神仙,長生不老,役使萬神,以黃繒為地,白筆為文,盛以黃囊,著衣領中,令緣領#26,亦可頭上,修德行道,其神自詣。諸百姓取黃石白刻符文,鎮中央也。 仙公曰:中央帝受一篇也。
老君曰:諸百姓顏色忽變、口中黃者,脾必有病,土傷於木。急行西稱符著東方,南稱符就中央,更作中稱符服之,以安其神,以延其命,以救其病。三七二十一日#27,萬病無不愈。所謂魂往復來,魄去復還,不須上問,解除禍祟者也。
老君曰:諸百姓欲田種大得,六畜滋蕃,奴婢安家,不敢逃亡,疾病得愈,縣官至解,鬥爭得勝,百事吉利#28 。憎我者則心痛口乾,愛我者則得福無患,道我善者則營護日至,說我#29惡者則連逢縣官。杜衰絕#30之戶,開福祐#31之門,黃素玉女主之。諸欲得此願者,行中稱符三九二十七日#32,以南稱符就之。
老君曰:諸百姓田種不收,蟲蝗#33萎枯,桑蠶疆死,六畜不滋,奴婢逃亡,身多隱疾,治之加劇不勝,為人所憎,爭訟小事,逆致縣官,禍多福少,虛耗日臻。欲消此災,解此罪者,先行中稱符十日,次行南稱符三十日。
老君曰:太上靈寶五稱自然符,先天而生,與道氣同化,吾道之真也。所從出生天地,天地萬神皆歸於靈寶也。子欲清靜#34精室,山居致神靈,禳災卻害,與道合真。應得靈寶真文,道之本也。十方仙人#35天地萬神,莫不來謁也,山精地靈皆來朝拜也。子欲服靈寶大道之淵門,身佩五符,萬神區區來歸己也。子有骨命,宿名仙籙上清宮者,當得靈寶經,齋潔服符,長生不死不老。當知所處靜室山居,家在何嶽,分野所應之星。假令居家屬東嶽之部,先從東稱通明符始#36。當以立春時,若甲乙王相日,入齋堂服符如法。暝目握固,心召東方青帝乘青龍來迎己,共之東嶽泰山之上。心存嶽神來衛己身,青腰玉女常侍己左,平顏#37正視,欣欣如見神。存肝正青,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東方歲星正青,有青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肝會同。咽如吞之。三九二十七日,東方直史神日原、太玄,甲寅、甲辰神,東嶽官屬,青腰玉女皆至,東方無極之仙#38亦至。次以丙丁王相日,若立夏時,行南稱通陽符,心召南方赤帝乘赤龍來迎己,共之南嶽衡山#39 之上。心存嶽神來衛己身,赤圭玉女恒侍#40己前。存心正赤,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南方熒惑星正赤,有赤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心會同,咽如吞之。三八二十四日,南方直史神臨剛、柱史,甲午神,南嶽官屬,赤圭玉女皆至,南方無極之仙#41亦至。次以庚辛王相日,若立秋時,行西稱通陰符。心召西方白帝乘白龍來迎己,共之西嶽華山之上。存嶽神來衛己身,白素玉女常侍己右。存肺正白,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西方太白星正白,有白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肺會同。咽如吞之。三七二十一日,西方直史神建剛、玄精,甲申、甲戌神,西嶽官屬,白素玉女皆至,西方無極之仙#42亦至。次以壬癸王相日,若立冬時,行北稱通神符,心召北方黑帝乘黑龍來迎己,共之北嶽恒山之上。存嶽神來衛己身,太玄玉女常在己後。存腎正黑,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北方辰星正黑,有黑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腎會同,咽如吞之。三五十五日,北方直史神天建、月精,甲子神,北嶽官屬,太玄玉女皆至,北方無極之仙#43亦至。次以戊己王相日,若四季之時,行中稱萬福符,心召中央黃帝乘黃龍來迎已,共之中嶽嵩高山之上。存嶽神來衛己身,黃素玉女常在其側。次存脾正黃,如雞子,從腹出口中。次存中央鎮星正黃,有黃道如絲,從星下來注口中,與脾會同,咽如吞之。三六十八日,無極大道神皆至,諸十方八史、六甲父母、六陰六陽諸玉女、天官列宿、四時五行皆至,上下四隅陽八極十方之仙#44亦至,山精地靈百萬之官,無敢不到。自此之後,名已入仙,宿患百病皆自愈,身清目明、通徹四方。各按圖經修德行法,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肉,四年易肌#45,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髮,九年易形,形體盡易,大道畢矣。萬神來朝,靈寶皇張#46,與四時為盟,日月合明,上與天帝為賓,詣司命#47去死籍,關守命門也。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卷上竟
#1 環珮鏘鏘:敦煌本作「玉質蠶蠻」。
#2 玉英:教煌本作「太陽」。
#3 道有仙名者:敦煌本作「道士有仙名」。
#4 值見:原作「但見」,據教煌本改。
#5 使役:敦煌本作「致役」。
#6 真大:教煌本作「真本」。
#7 上應:教煌本作「上乘」。
#8 制:教煌本作「剬」。
#9 按此句復之東稱符,以及彼文所載南稱、中稱、西稱、北稱等符文,教煌本均與道戴本不同。其符畫較簡略。
#10 老君曰:教煌本作「老子曰」。下文凡「老君曰」,敦煌本均作「老子曰」。
#11 東稱符:教煌本作「東勝符」。按本篇中所有東稱符、西稱符、南稱符、北稱符、中稱符、五稱符等符名,敦煌本「稱」字均作「勝」或「滕」。下文不復出校記。
#12#13其一篇:教煌本作「真一篇」,於義為長。
#14 太皓:原誤作「大臨」,據敦煌本改。「皓」字亦可作「昊」。
#15#39 衡山:敦煌本均作「潛山」。
#16赤圭:原誤作「直圭」,據敦煌本改。
#17 六七四+二日:教惶本作「一三卌三日」。
#18 回其心:敦煌本作「@其心」。
#19 敬愛:原作「敬受」,據敦煌本改。
#20 學問:原誤作「學門」,據敦煌本改。
#21#23 山澤:教煌本作「山林」。
#22 索利:敦煌本作「便易」。
#24 意願欲求所願轉得更不成:敦煌本此句作「意願欲求,所願輒更不成」。
#25 發覺得罪:教煌本作「反得其罪」。
#26 令緣領:敦煌本作「令緣頭」。
#27 三七二十一日:敦煌本作「一四七廿九日」。
#28 百事吉利:原誤作「可事皆利」。據敦煌本改。
#29 說我:敦煌本作「謗我」。
#30 衰絕:敦煌本作「衰禍」。
#31 福佑:敦煌本作「福德」。
#32 三九二十七日:敦煌本作「一四九卅六日」。
#33 虫蝗:原作「虫螺」,據敦煌本改。
#34 清靜:原作「清潔」,據敦煌本改。
#35 仙人:教煌本作「佛人「。
#36 「始」 字據敦煌本補。
#37 平顏:原作「平鎮」,據敦煌本改。
#38#41#42#43 無極之仙:教煌本均作-無極之佛】。
#40 侍:原作『 在』 ,據教煌本改。
#44 十方之仙,教煌本作『 十方之佛』。
#45 易肌,敦煌本作【 易骸】 。
#46 皇張:教煌本作『 生能J 。
#47 司命:原誤一可命J ,據教煌本改。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卷下
老君曰:服靈寶五符,使八卦之精常在人堂樞前,上治太微華蓋,中知人家吉凶。子欲求仙道,當先通八精。八精,道下之八神也,皆知天命也。靈寶常致,止八史。當於家分#1為八方十二辰,辰上及門外左右,各種通神芝草,凡十四株。取奏畫#2八卦,作玄洞通靈符於八方,五稱符著堂中中梁上。令人通神靈,一門之內,男女兒童同心,昭然如日月,坐知四方#3,長生不老,致神仙。清除堂中為齋室,方二丈四尺,分等為#4八方十二辰,取章拒#5十四人。先取直門者於堂樞外,禁百邪不得入于#6內。次取十二辰,從寅始,於堂前各刻為人,得陽者為男,陰者為女,各安著堂中。辰上鑿地作場,令平其頭子當於中央。先以春分時五寅臼,取蘭艾#7作湯沐浴,至五#8卯日,取水釀菊作漿於寅卯地。至後日,取章拒。當取之時,清除其傍,以小席為座,作十四藉處,燒香,各祭以酒脯,再拜咒曰:
章拒之生,體廉身貞,守宮十二,氣通神靈,今當與子,俱合神卿,與子為友,同遊某嶽之陽,呼子當應,問子當唱,約不相欺,合契為盟。
三上酒畢,收祭。握其根#9刻為人,隨成名之,別其男女。明旦,天值東井日,於戶前長跪,自說:曾孫某甲#10,以今日沐浴畢,入室施安章拒。須至五稱之日,各取其筆,以其#11日書符,隨法著之五符,凡十日畢,即時燒香。至日,各祭章拒於辰上。先以其字呼之,呪曰:某君通神靈,今與君同字,十二辰六旬之後,當應人十二日。祭畢,後但#12自燒香,存念八史,識其姓字,并取白華,乾治,服方寸匕,於堂中以通身神,與史共為友。後得天值東井日,解符,輒出沐浴畢,還著之。至後日復出如法。凡五沐浴,令滿一百二十四日,神皆已至,或已聞其聲,或已見其形,如圖狀。明旦祭之堂樞下,神輒與子共語。諸神六甲玉女青腰承翼,皆已至,但不與人語。故八史先侍,子知人情#13,子當請問八史,求神仙長生之法。史即為人入天宿,省錄籍,語人也。子#14若先無仙錄生籍,去仙遠矣。適可修奉使致富貴#15,延命至三四百歲耳。徒服神丹金液藥石,其與道錯。若欲長生,役使八史變化,致行廚萬物,當解置稱符,盛以五綵囊,懸著所卧帳中,取朱筆書白素,作八卦玄洞通靈八威神符,著心前,以役#16使之也。常使五符及章拒,致八史,使不得去。八符主威制使之耳,不能長全,致令#17停住也。收取章拒人,各一皮囊盛之。竹作一籠函,形狀如壺,貯受十二人,以皮衣內外蓋其上,名曰和菟通神秘奧室,著所卧帳中。旦再拜,呪之曰:通靈某君,常與曾孫共通神靈,願#18與今日史甲,同乘青龍,出入幽冥之鄉,今日所道,聞語#19輒聽戶下二人,追所通#20戶安之。當出行#21之時,呼直戶通神某君,不得#22令五惡邪魅進于#23玉房,當進神仙道明玉女#24,六甲諸神,以今日人著衣中,念符存史出行#25,史隨人所止也。若欲隱形變身,以人著左肘#26存史,即隱行人中,人不見也。欲為瑞應怪異#27呪行人,隨口教令所施為,留著處所,人自語#28作聲響,史為其變化,無所不為也。此道#29既成#30,萬物可藏錄#31,對見#32鬼神,坐見八荒,能令日月,一暗#33一光,能令五色,亂#34其青黃,能令星辰,緯度#35改常,能令五嶽,回轉縱橫#36,能令四時,交易陰陽#37。冬生草木,夏結冰霜,能令雷電,砰磕轟以#38,能令雲霧,蓊鬱飛颺。福掃既臻#39,除彼凶殃,子#40能修之,拜為仙王。變化#41既至,凡百並通,生者#42可救,命短可長、濟度無窮,哀護眾生。不得輕陵#43天下萬民,妄為非道,百姓懼怖,禱祀#44天神#45,天宿責人,道去甚遠,慎之焉。若使史三年,無#46犯違神靈,雖無生籍,史為人請命,得延年一千歲#47也。仙公曰:勤立善功,功滿三百,即延命千歲矣。善功謂濟危救命者也。不須#48役使六甲矣。學仙#49務長生昇度,度世為急#50也。年壽有限;常不侍#51人,常與年競,庶幾免死矣#52。
老君#53曰:佩靈寶五稱符入齋堂,致六甲陰陽之神#54,亦如法,但不與八史同。用百日之限,及通神草#55各不同也。六甲齋法,以四時日佩符,一年#56之中乃畢。六甲尊於天,五斗為六甲職吏耳#57。一千#58二百四十日,應得六甲父母,六甲通靈圖#59、通靈符、寶錄圖,乃可致神,役使之耳。六甲#60父母,得所處嶽分屬之山陽地者。凡山亦#61有應知山精所屬之嶽,乃可用耳。此父母一名#62鬼箭,一名鬼督郵,一名獨搖#63。取其根,根有#64十三魁,一大魁在其#65中央,名六甲父母,十二魁#66各在四面十二辰上,處陽為六甲,陰上為六丁#67。丙戊庚壬隨甲,乙巳辛癸隨丁,此陰陽相配#68也。取其根,各刻為人,如圖狀。識其辰入室#69,以中央字為魁剛聖主,六甲父母十二人,皆令#70得本辰,各各為六甲。至甲日,各祭以酒脯#71,前至三月三日,取虎頭毛,種之中庭中央,以羊#72烏血灌之。又生六甲父母,又有十三株,下亦有魁,其色正青,汁亦青。取其汁,書通靈符#73。諸所應書,並用其汁。書畢,取其根,治為散,於#74堂中,各以其日,服以井花水。日出服符,日中#75服散,皆如圖狀#76。三年之後,五符著堂四壁,黃帝符#77著中央梁上。道成之後,各盛以五綵囊#78,秘室中也。仙公曰:學道得成,天地神靈、三界大魔王官屬,皆來役使,何煩致之哉#79,不必當醮六甲也。求仙者#80以昇騰雲漢,駕龍為先也#81。
老君#82曰:太上靈寶,常先天地而生,從本無鞅數劫#83來。混沌自然,道真者也。在道為道本,在教為教先#84。十方之教#85,皆始於#86靈寶也。子服五符,眾通真人#87區區。靈寶在東方為香林館#88,其真人名入精進#89,字敬首,治震卦,其神字建剛。靈寶在#90南方為樂林館,其真人名不捨精進,字覺首,治離卦,其神字月精。靈寶在西方為華林綰,其真人名習精進,字寶首,治兌卦,其神字太玄。靈寶在北方為首林館,其真人名行精進,字惠首,治坎卦,其神字天建。靈寶在東北方為蓮林館,其真人名悲精進,字德首,治艮卦,其神字日原。靈寶在東南為金林館,其真人名盡精進,字目首,治巽卦,其神字玄精。靈寶在西南為寶林館,其真人名上精進,字明首,治坤卦,其神字柱史。靈寶在西北為金剛館,其真人名一界精進,字法首,治乾卦#91,其神字臨剛。靈寶在上方為寶林宮,其真人名至精進,字賢首,治華蓋,其神字八精#92。靈寶在下方為水精宮,其真人名梵精進,字智首,治五音水府,其神字八史#93。八史者,天地八精,常令人通神靈。
諸道士及學仙之士#94、百姓子,欲奉吾十方真道#95,求神仙長生不老,當服靈寶,先致八史,種通神芝草於精舍宮館靈廟#96中,十二辰上,如法以四時日佩靈寶文。正月十五日,若七月七日,作靈寶五稱符於精舍宮殿#97,下著四面中央。著嚴精舍中者,著四壁,中央符著中梁上,皆隱之,勿使非常凡人見之。燒香修法,存十方靈寶太上真教名#98,誦詠道經,願念高仙飛行太極府八史,字清潔。至立春日,東北無極之眾#99,悲精進真人#100德首,同來至大道真人#101艮神日原,俱啟之,隨子身光#102青黃金色,得如服之,壽萬劫。春分之日,東方無極之眾,入精進真人敬首,同來至真人震神建剛,俱啟之,隨子身光青如藍,得如服之,壽二萬劫。立夏之日,東南無極之眾,盡精進真人目首,同來至真人巽神玄精,俱啟之,隨子身光青赤黃,得如服之,壽三萬劫。夏至之日,南方無極之眾,不捨精進真人覺首,同來至真人離神月精,俱啟之,隨子舍利赤如丹,得如服之,壽四萬劫。立秋之日,西南無極之眾,上精進真人明首,同來至真人坤神柱史,俱啟之,隨子舍利黃如金,得如服之,壽五萬劫。秋分之日,西方無極之眾,習精進真人寶首,同來至真人兌神太玄,俱啟之,隨子舍利白如銀,得如服之,壽六萬劫。立冬之日,西北無極之眾,一界精進真人法首,同來至真人乾神臨剛,俱啟之,隨子舍利蒼黃金,得如服之,壽七萬劫。冬至之日,北方無極之眾,行精進真人惠首,同來至真人坎神天建,俱啟之,隨子舍利水蒼色,得如服之,壽八萬劫。四季之時戊己之日,上下無極之眾,至精進、梵精進真人賢首、智首,同來至真人八精、八史,俱啟之,隨子身光青赤白黑黃,得如服之,與大道洞合,永無極也。服符一年,十方無極之眾,及十方諸已得道#103真人,無不盡至者,八史啟之前,隨子身光,與真相見#104,仙道長生,成於此矣。道士、百姓子,不能修法行道,但家有此符經,刻石安鎮,施種章拒,身光自至,令人長生,心開內發,甚若日月,百病皆愈,魍魎邪魔,凶惡灾害消亡,宜官重祿,錢財如雲,男賢女貞,子孫盈堂,惠及眾生,福德巍巍。
老君曰:諸百姓自天子以下,至乎庶民,本非道士,當有宿恩#105,得吾靈寶經,命皆自得延。即欲行符,取大石五枚,各令色純,重百斤以還,七十斤以上。一枚正青,朱刻東稱符;一枚正赤,黃刻南稱符;一枚正白,黑刻西稱符;一枚正黑,青刻北稱符;一枚正黃,白刻中稱符。各安其文,以鎮宅五方。五行相生,無相剋害,百病自愈,五邪六害#106,灾禍非常,各自消亡,居官重祿,五兵#107不當,富貴日臻,錢財如雲#108,傳世延命,子孫元元。
畫八卦玄洞通靈八威神符於八方,種通神長生草於十二辰上,令人心開,通徹四方,逆知未然,昭昭若日月。若遊居船車,行賈市#109,渡江湖,入河海,辟風波水精毒疫,保身利財兼十倍#110,不遇凶害,恒與吉會。取一瓶形狀如壺,取五色奏#111,五色筆,畫靈符#112,內瓶中,朱畫瓶外,作八卦通靈#113八威神符。祭畢,以黃繒衣瓶,令掩其口,取黃材作簽其上#114,黃絲繩封之,題簽五星通靈保鎮符,印文五星通靈之印,以著船車中。行遠近五嶽四漬、五湖三河#115,神精#116皆來奉迎侍衛,所在土地、山精地靈、禽獸虎狼,皆來朝拜。還家,以瓶著中梁上。諸欲禳灾,行五石鎮宅,皆如上法。
以其日燒香,并取白華,乾治,服方寸匕,令人通神致福。白華者,二十四名。一名章拒十四人#117,一名章明,一名章生,一名章草,一名章陸,一名通神明,一名通精,一名通靈,一名玉女,一名家仙,一名家寶,一名家芝,一名延命,一名長生草,一名守宮,一名守宅十二神,一名夜呼,一名夜唱#118,一名致精,一名陽明,一名陰明,一名赤葛,一名白華,一名當陸。凡二十四名,象吾二十四號,上應天地二十四氣,道家之靈寶用也。符者,天人命也。子有宿命,得吾五符,與白華共致神精,慎勿輕泄與世人。子妄泄示,違負天氣,殃致滅身,上及七世父母,下及七世子孫。若神靈告子應與有骨命者,五八年一出,傳付五人。皆令五音合其宮商徵羽角,天值東井日,沐浴入室,按五方之數燒香,左三右七,前九後一,中央四。二十四日,應天二十四氣。吾在中央五星,下臨五斗,五岳神靈,同致帝座,五帝授符,受者長生。座長二丈,中央圓,皆重繒為席。
甲乙王相日,以金錢三栽至東方福德地,席香#119燒之畢。復以丙丁王相日,以金錢九千至南方福德地,席香燒之畢。復以庚辛王相日,以金錢七千至西方福德地,席香燒之畢。復以壬癸王相日,以金錢一千至北方福德地,席香燒之畢。復以戊己王相日,以金錢四千於中方,若都市福德地,席香燒之畢。並使盡合用金錢二萬四千,皆己自齋具。燒香不得調求五音。天宿東井日,沐浴蘭湯,清潔身體,齋忌入室燒香。先始東方,二十四日畢。天氣納和,傳付五音。子若惜錢財,妄有分損,不如天氣,或未應傳如擅傳,天氣不和,五星不照,五帝不授,五嶽不開#120,五藏傷疾,殃致滅身。 仙公曰:鄉縣#121道士多貧,今#122以金銅錢準之#123,可傳經也。弟子自具信直,皆以恭齋法事,及救困窮,不得私用。具五合香燒之#124,以效至心也。
老君曰:靈寶為道之先,神靈常所憑,諸天諸地諸聖#125之所共宗。玄洞通靈神真符,三皇天文大字,洞真經本,同於靈寶。故先撰為五稱符,餘者入天氣,故曰天文字,及為皇符也。並可以施召,役使天地之靈,皆先、佩服靈寶,施文乃得神,得神至#126,輒憑己,不為人#127禍殃也。子無靈寶文,何以畜天真。慎於所施,召神不常憑己,反為人殃,害及子孫。既有靈寶符,當得靈寶圖,圖有二十四首,天之真氣也。吾之法號也,大道之真法也。子欲求道法,先沐浴去臭穢,當得東井圖。子欲定五帝,役山精,當得五岳圖。子欲通神靈法,先决八精,當得八史真形圖。子欲通五行,致行廚,當得六甲通靈圖。子欲存五牙#128,致天神,當得九宮紫房圖。子欲奉道法,當得泰清圖。子欲奉順道,當得混成圖。子欲得通道機#129,當得西昇保錄圖。子欲通道變化,當得靈化圖。子欲躡天道#130,當得九天圖。子欲脫身形,當得九變圖。子欲隱存守身神,當得常存圖。子欲定身守神寶,當得含影圖。子欲恬泊守一以存身,當得養身圖。子欲寂嘿養其志,當得精誠守志圖。子欲清靜潔白致芝英,當得芝英玉女圖。子欲娉六丁,當得六陰玉女圖。子欲致仙錄,當得九九導仙圖。子欲食道氣,當得導引圖。子欲治道術,當得洞中洪寶圖#131。子欲為變化,當得隱測圖。子欲臨爐定九丹金液,當得太一圖。子欲登五嶽求神仙芝藥,當得開山芝藥圖。子欲保身形#132,別邪精魔魅,當得明鏡圖。子既有明鏡圖,應得含鏡圖。凡二十四真圖,吾之靈寶也。洞中黃錄章,中黃九都文,各有祕要經,即吾之別號也。皆得靈寶自然符為宗元,相須而成真人。子能得之,必能長生,蕭蕭高仙,飛步太清,億劫猶日頃也。
黃帝曰:天老以小兆未知天氣,故授兆靈寶五稱符經。請按東井讖#133,清潔吉日#134沐浴齋靜,受靈寶符也。正月十日人定時,二月八日黃昏時,三月六日日入時,四月四日下哺時#135,五月一日上哺時,二十九日日哺時,六月二十七日日中時#136,七月二十五日禺中時,八月二十二日日出時,九月二十日雞三嗚時,十月十八日雞初嗚時,十一月十五日過夜半時,十二月十三日夜半時。此皆天氣月宿東井時,與神仙合香,此日時#137沐浴,神降己也。沐浴蘭湯,言道士欲通神人也,謂諸百姓不須此沐浴也。又上法行五石鎮宅#138,按《開明經》:家有靈寶,萬歲不老。君有五稱八威,眾寶不衰。謂不復須鎮也。必以治民,無此文者施耳。又《玉札記》#139云:五符,五方之稱者,道之真一也。故不以此經符寶文尊書以入神房靜室中,與眾書會也。使常在帳中,又通靈八符威制八方之神,皇符難服,故別祭如受之以威使八神也。
太上太極真人曰:學道者受此經後,四十年傳一人。已延壽者,四百年傳一人。得地仙者,四千年傳一人。得天仙者,四萬年傳一人。得無上洞寂太上至真者,四萬劫傳一人。太上靈寶大法傳授之科備矣。此經言高仙浚虛之道具矣。太上弘普之教陳矣,淵遠之辭彰矣,玄真之真,希微之旨,不可思而議矣。仙公曰:故歷代凡賢,有絕思之謠也。
太上玄一真人曰:道德五千文,經之至賾,宣道之意,正真之教盡也。煥乎奇文#140矣。誦之千日,虛心注玄,白日昇仙,上為太上四華真人。此高仙之宗也,亦能致慶於七祖矣。
仙公曰:五千文經之偉矣,其妙賾難為辭者也。學人心不盡於榮華之想,常存於內外,以讀此經而望天真,未可覩矣。才若君子之輩,便使世咸知斯文之不虛誕也。能弘希微之辭者,猶火中生蓮華乎。夫體道至真,六通巳備,不生不死,德合自然,飛行洞聽,身出水火,而能以道度人。恐海水入毛孔,火中生蓮,未言其無也。案經戒至道難成,起一遺之功,時修修乎,如人千里行始一步,要須歷劫積善,乃可自然而會焉#141。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卷下竟
#1『分』字據教煌本補。
#2奏畫:原作r春書』,據教煌本改。奏,表紙也。
#3敦煌本『四方』下有『五方、十方』四字。
#4『為』字據敦煌本補。
#5章拒:敦煌本作『章櫃』。案章拒即章陸根刻作人形,睨之以析福。本篇下文中『章拒』,敦煌本均作『章櫃 』。不復出校記。
#6#23于:教煌本作『乎』。
#7蘭艾:教煌本作『蘭菊』。據下文,當作『菊』。
#8『五』字據教煌本補。
#9握其根:教煌本作『掘取其根』。
#10某甲:教煌本作『王甲』。
#11『其』字據教燒本補。
#12彼但:教煌本作『後旦』。
#13知人情:教煌本作『知人精誠』。
#14『子』字據敦煌本補。
#15使致富責:原作『史至富貴』,據敦煌本改。
#16役:原作『後』,據教煌本改。
#17『令』字據教煌本補。
#18『願一字據教煌本補。
#19聞語:原作『聞諸』,據敦煌本改。
#20『通』字教煌本作『止』。,
#21教煌本『出行』下有『山林』二字。
#22不得:原誤作『不六』,據敦煌本改。
#24玉女:原誤作 『玉亦』,據敦煌本改。
#25出行:原誤作『出一』。
#26左肘:原誤作『左有』,據敦煌本改。
#27怪異:原誤作『怪魁』,據敦煌本改。
#28自語:原誤作『自六』,據敦煌本改。
#29敦煌本『此道』二字上有『乃可免於凶耶之厄矣』九字。
#30既成:原誤作『既相』,據敦煌本改。
#31可藏錄:敦煌本作『可通』。
#32『見』字據敦煌本補。
#33一暗:原誤作『室腌』,據敦煌本改。
#34亂:敦煌本作『易』。
#35緯度:原誤作『違皆』,據敦煌本改。
#36縱橫:原作『蹤橫』,據敦煌本改。
#37陰陽:原誤作『脯陽』,據敦煌本改。
#38轟以:當作『轟娘』。敦煌本無『能令雷電』至『蓊鬱飛颺』等十六字。
#39既臻:敦煌本作『自然』。
#40子:原誤作『下』,據敦煌本改。
#41變化:敦煌本作『道德』。
#42生者:原誤作『生符』,據敦煌本改。
#43輕陵:原誤作『於凌』,據敦煌本改。
#44禱祀:敦煌本作『祝祠』。
#45天神:原誤作『天中』,據敦煌本改。
#46無:原誤作『黃』,據敦煌本改。
#47一千歲:原誤作『囊千歲』,據敦煌本改。
#48不須:原誤作『致須』,據敦煌本改。
#49學仙:敦煌本作『學士』。
#50急:原誤作『仙』,據敦煌本改。
#51不待:原誤作『不得』,據敦煌本改。
#52矣:原誤作『老』,據敦煌本改。
#53老君:原誤作『數君』,據敦煌本改。
#54之神:原誤作『教神』,據敦煌本改。
#55通神草:原誤『眾神草』。據敦煌本改。
#56一年:原誤作『名年』,據敦煌本改。
#57職吏耳:原誤作『職在耳』。敦煌本作『職史身』。
#58敦煌本『一千』上有『齋』字。
#59通靈圖:原誤作『止靈圖』,據敦煌本改。
#60六甲:原誤作『得中』,據敦煌本改。
#61亦:原誤作『女』,據敦煌本改。
#62一名:原誤作『行名』,據敦煌本改。
#63獨搖:敦煌本作『蜀搖』。
#64有:原誤作『肘』,據敦煌本改。
#65『其』字據敦煌本補。
#66魁:原誤作『異』,據敦煌本改。
#67六丁:原誤作『語丁』,據敦煌本改。
#68相配:原誤作『成配』,據敦煌本改。
#69入室:原誤作『入一』,據敦煌本改。
#70皆令:原誤作『度令』,據敦煌本改。
#71酒脯:原誤作『酒陰』,據敦煌本改。
#72以羊:原誤作『娘手』,據敦煌本改。
#73書通靈符:原誤作『書通靈者』。敦煌本作『書通符靈』。
#74於:原誤作『輕』,據敦煌本改。
#75日中:原誤作『日神』,據敦煌本改。
#76狀:原作『法』,據敦煌本改。
#77黃帝符:原作『無帝符』,據敦煌本改。
#78五綵囊:原誤作『五綵一』,據敦煌本改。
#79何煩致之哉:原作『例煩不之我』,據敦煌本改。
#80求仙者:原作『求急者』,據敦煌本改。
#81也:原作『死』,據敦煌本改。
#82老君:原作『矣君』,據敦煌本改。
#83無鞅數劫:原誤作『無鞅老劫』,據敦煌本改。
#84敦煌本『先』字上較道藏本少十八字。
#85十方之教:敦煌本作『十方之佛』。
#86『於』字據敦煌本補。
#87眾真人:原誤作『通真人』。敦煌本作『眾佛』。
#88香林館:敦煌本作『香林剎』。按後文樂林館、華林館、首(敦煌本作道)林館、蓮林綰、金林館、寶林綰、金剛館、寶(敦煌本作欲)林宮、水精宮等九條,敦煌本均以『館』字或『宮』字作『剎』。疑係僧人抄寫所致也。
#89其真人名入精進:原本『名入』誤作『一文』,據敦煌本改。按敦煌本此句作『其佛名入精進菩薩』。後文中『其真人名不捨精進』、『其真人名習精進 』等九條,敦煌本皆以『真人』二字作『佛』,句末加『菩薩』二字。疑係僧人改抄。
#90在:原本誤作『吏』,據敦煌本改。
#91乾卦:原本誤作『境卦』,據敦煌本改。
#92字八精:敦煌本作『字日八精』。
#93字八史:敦煌本作『字月精八史』。
#94及學仙之士:敦煌本作『沙門尼』。
#95真道:敦煌本作『真佛』。
#96官館靈廟:敦煌本作『佛圖浮廟』。
#97精舍宮殿:敦煌本作『佛圖剎寺』。下文『嚴精舍』亦作『剎精舍』。
#98真教名:敦煌本作『真佛名』。
#99無極之眾:敦煌本作『無極之佛』。下文『東方無極之眾』、『東南無極之眾』等句, 『眾』字敦煌本均作『佛』。不復出校記。
#100悲精進真人:敦煌本作『悲精進菩薩』。下文『入精進真人』、『盡精進真人』等句,敦煌本『真人』二字均作『菩薩』。不復出校。
#101同來至大道真人:敦煌本作 『同來至大道真佛』。下文東方、南方等各條中『同來至真人』句,敦煌本『真人』二字均作『真佛』。不復出校記。
#102身光:敦煌本作『含利』。下文中凡『身光』二字,敦煌本均作『舍利』。道藏本多作『身光』,亦有作『舍利』者。不復出校記。
#103得道:敦煌本作『得佛』。
#104與真相見:敦煌本作『與佛相見』。
#105宿恩:敦煌本作『宿因』,近是。
#106六害:原作『六畜』,據敦煌本改。
#107五兵:原作『五嶽』,據敦煌本改。
#108錢財如雲:敦煌本作『錢寶自足』,近是。
#109遊居船車行賈市:敦煌本作『船車遊行山林』。
#110敦煌本無『兼十倍』三字,疑係衍文。
#111五色奏:原本缺,據敦煌本補。奏,表紙也。
#112畫靈符:敦煌本作『書靈寶符』。下文『朱畫』,敦煌本作『朱書』。
#113『靈』字據敦煌本補。
#114取黃材作簽其上:敦煌本作『取黃杖作樞,檢其上』。下文『題簽』,敦煌本作『題檢』。
#115五湖三河:敦煌本作『五湖三江四海』。
#116神精:敦煌本作『神王精靈』。
#117『十四人』三字據敦煌本補。
#118夜唱:敦煌本作『夜明』。
#119席香:敦煌本作『市香』。下文同此。
#120不開:原誤作『不關』,據敦煌本改。
#121鄉縣:敦煌本作『赤縣』。
#122『今』字據敦煌本補。
#123準之:原作『倍之』據敦煌本改。
#124『弟子自具信直』至『具五合香燒之』,此段文字原本作『弟子自具五合香』七字。據敦煌本補。
#125諸天諸地諸聖:敦煌本作『諸天諸地諸水諸佛』。
#126乃得神得神至.r敦煌本作『乃得行神,神至』。
#127『人』字據補本補。
#128存五牙:敦煌本作『存吾身』,近是。
#129得通道機:敦煌本作『通道機』。下文『通道變化』,敦煌本作『通道變』。
#130躡天道:原誤作『跚天道』,據敦煌本改。
#131洪寶圖:敦煌本作『皇寶圖』。
#132保身形:敦煌本作『保神形』。
#133東井識:敦煌本作『東井記』。
#134『吉日』下敦煌本有『吉時』二字。當有此二字。
#135下哺時:敦煌本作『日跌時』。下文『上哺時』,敦煌本作『日中時』。『日哺時』,敦煌本作『巳時』。
#136日中時:敦煌本作『食時』。下文『禺中時』,敦煌本作『早食時』。
#137『時』字據敦煌本補。
#138敦煌本此句作『又太上法行石五石鎮官宅』。
#139玉札記:敦煌本作『玉機記』。
#140奇文:原作『其文』,據敦煌本改。
#141案『夫體道至真』以下注文,原本缺,據敦煌本補。凡八十三字。又案較煌本與道藏本之異文尚不止以上所記。其無關經旨者不錄,以免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