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玄一真人說妙通轉神入定經#1 道言:夫輪轉不滅,得還生人中,才智明達,心和情柔,篤好三寶,志慕神仙,當思念善功,廣建福田,功滿德備,施行妙通,轉神入定,以成至真。道行不備,仙亦不成。自從無數劫來,積學已成真人高仙、自然十方道者,莫不從業行所致,制心#2定志,坐念思微,舉動行止,念作轉神,以得高仙也。其思甚微,其念甚廣,弘普無量,行備入定,尅得神仙也。子當勤行,必合道心也。 道言:若學神仙,思念無量,普得長生,身與我神,入定妙通。 若奉師宗,思念無量,普得訓厲,身與我神,同受制度。 若奉#3經教,思念無量,普得聰慧,身與我神,同得升仙。 若見講說,思念無量,普得瞻聽,身與我神,了解玄義。 若見齋誠,思念無量,普得入法#4,身與我神,內外清肅。 若見行香,思念無量,普入芳盛,身與我神,不履穢塵。 若見三光,思念無量,時冥普消,身與我神,長處光明。 若見行雲,思念無量,普得癮覆,身與我神,同入雲輪。 若見雨注,思念無量,普得灑潤,身與我神,得天廕澤。 若見素雪,思念無量,普居潔白,身與我神,凝炁成真。 若見霜露,思念無量,保貞不落,身與我神,無不制伏。 若見淨水,思念無量,普得沐浴,身與我神,洗垢除穢。 若見大江,思念無量,普注淵澤,身與我神,無不包容。 若見大山,思念無量,普得障遏,身與我神,棲託巖穴。 若見樹木,思念無量,普無凋悴,身與我神,鬱成茂林。 若見種植,思念無量,普得滋長,身與我神,與日成生。 若見果林,思念無量,普得成就,身與我神,結實生根。 若見飛鳥,思念無量,普得空行,身與我神,時生羽翮。 若見禽獸,思念無量,不生害心,身與我神,隱學幽林。 若見官闕,思念無量,普得瞻仰,身與我神,轉輪國王。 若見城社,思念無量,普得入朝,身與我神,修整嚴飭。 若見臺觀,思念無量,普瞻八極,身與我神,洞見幽微。 若見靈壇#5,思念無量,普履法門,身與我神,得道無為。 若見童子#6,思念無量,普得出身,身與我神,同得道真。 若見道士,思念無量,普棄榮累,身與我神,早得飛仙。 若見賢人,思念無量,普推貞義,身與我神,教化齊同。 若見聖人,思念無量,普得其道,身與我神,通真達靈。 若見盛年,思念無量,普不衰老,身與我神,長保劫年。 若見美女,思念無量,轉身為男,身與我神,守貞入真。 若見妓樂,思念無量,普無哀憂,身與我神,靜嘿宮商。 若見王子,思念無量,普得從容,身與我神,輪轉王家。 若見富貴,思念無量,普得溫足,身與我神,博散功德。 若見貧兒,思念無量,普離窮厄,身與我神,轉入懽泰。 若見廚食,思念無量,普得飽足,身與我神,口無爽味。 若見平地,思念無量,普得安立,身與我神,種植並生#7。 若見屋舍,思念無量,普得廕覆,身與我神,宮宅整肅。 若見暮臥,思念無量,普得安寧,身與我神,同靜虛空。 若朝起居,思念無量,普得曉明,身與我神,同光太陽。 若冠衣裳,思念無量,普得嚴飾#8,身與我神,同生羽服。 若著巾帽,思念無量,普得冠冕,身與我神,同戴華蓋。 若著屐履,思念無量,普得乘鳳,身與我神,足躡紫雲。 若見乘船,思念無量,普得濟度,身與我神,不拘橋梁。 若見乘車,思念無量,普不步行,身與我神,同策飛軿。 若見乘馬,思念無量,普得飛步,身與我神,乘雲駕龍。 若見太清,思念無量,普蒙虛泊,身與我神,飛升金闕。 四十五念,功齊天地,數法自然,福覆無量,轉神入妙,通微究玄,同體道真,思念既定,則坐降雲龍八景玉輿,飛昇上清宮也。 無量妙通思念轉神偈頌曰 妙通轉我神,弘普無量功。道成天地劫,輪化發九重。滅度更死生,緣對各有宗。孰悟去來因#9,形魂無始終。積慶藉福基,身拔五難峰。脫離三惡道,蕭蕭入閑空。念度無邊境,思定感神通。法輸三度場,轉成#10高仙公。迴我大椿步,飄升太極宮。 道言:無量妙通轉神入定經頌,皆治道行,思念一言,形與神同,普入至真。虛皇太上大道君所受,高上大聖十方至真已得仙道,皆修行此法,以廣度無量,其福弘普,莫不加惠,功齊天地,勳彰日月。學無此法,道行不足,仙何從成。但太上所重,不行於世,世尠#11有其文,脫有得者,仙道自成也。皆當齎金尠之信,詣師請受,道貴法重,非信不行,輕傳則為非寶,空修則為賤道,此皆有風刀之考,明各慎之焉。 道言:吾法輪妙經,從無鞅數中來,如洹沙之劫,不足為譬。天地成敗,非可稱數,眾經盡消,而吾經不滅,隨運輪轉,開化日隆,廣度無極。經中之尊,猶如諸天開化,無有是經,其法不行。如是一切開張法教,此經最為其元。如是眾星普耀,此經如月盛光,最為其明,照耀十方。猶如三界,晻冥不消,是經如日之出,普照諸天,無不朗徹。猶如萬川之流,是經如湯谷之淵,為巨海之源,無不歸宗。猶如崑崙# 之高,是經如玉京之山,無不包藏。此經微妙,與天地長存,諸天元王,高仙上真,無億數量,莫不奉命此經。如是普濟眾生,學與不學,教導三乘,廣開法門,上理三光,中調陰陽,下開萬生,皆從受覆廕,拔度七祖,開轉窮魂,生死傷敗,莫不成就,輪轉不滅,如船度人。修行是經,精心不倦,立致龍駕,白日飛行,安居端坐。存念是經,家門隆盛,百福如山,男女才智,富貴日昌。國主王侯,供奉是經,位至無極,世出賢明。女子閑寂,思念是經,得轉身為男。若在晻冥之中,思念是經,即得披散,朗覩八清。若獨宿恐怖,思念是經,妖魅消亡,如萬人同室。若在窮山,毒獸相逢,思念是經,獸自濳退# ,不傷爾身。若度大江,遭風遇浪,思念是經,河海靜波,蛟龍出迎。若入火中,思念是經,身不被燒,火自滅光。若入時病萬鬼之中,思念是經,鬼消毒滅,病者自康。若抱厄疾,思念是經,灾厄即脫,永保長生。若在窮乏絕糧之地,思念是經,咽炁服御,便得飽滿。若在囹圄,幽閉重檻,思念是經,罪閉釋散,不充罰刑。若逢宰官,吏司所錄,思念是經,結縛即解,吏皆懽然。若有冤家,思念是經,心懽意解,反成至親。若逢寇賊,白刃之中,思念是經,賊自卻退,刃不加身。斯經並為三界,護度眾生危厄之難,度脫三塗,離兔八難,五苦之中,皆所不經,廣覆無外,福量難稱,有宗是經,可謂無量之門也。 太上玄一真人告仙公曰:吾受太上命,使授子勸誠妙經,演法說教,事妙極此。其文秘於太上紫微宮中,自非仙公之任,其文弗可得見。今說其誡,以成子仙,子宜寶祕,勤行道成,當更迎子於太極宮也。仙公稽首受誠,奉辭而去。 太上洞玄靈寶真一勸誡法輪妙經#14竟 #1 案以下為經文第三篇。敦煌本題作「太上玄一真人真錠光說無量妙通轉神入定妙經」。 #2 制心:敦煌本作「制身」。 #3 奉:原作「見」,據敦煌本改。 #4 普得入法:敦煌本作「普入法門」。 #5 靈壇:S.1906作「觀舍」。P.2842 作「治壇」。 #6 童子:S.1906作「沙門」。 #7 並生:敦煌本作「普生」。 #8 嚴飾:敦煌本作「冠帶」。 #9 因:敦煌本作「辛」。 #10 轉成:敦煌本作「輔成」。 #11 尠:敦煌本作「鮮」。 #12 崑崙:敦煌本作「須彌」。 #13 潛退:敦煌本作「閉眼」。 #14 尾題據敦煌本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