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
經名:搜神記。六卷。約出于明代。底本出處:《萬曆續道藏》。
引搜神記首
神何防乎?百物之精乎?法施民,勞定國,一狄勤事,禦苜捍患,及山林川谷丘陵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日神。其氣發揚于上,為照明魚蒿悽愴。祭法有天下者祭百神,重之也。昔新蔡于常侍著《搜神記》三十卷,劉啖見謂曰:鬼之董狐夫于晉人也,迄今日千百年,于斯善本已就圯,雖問刻問有之,而存什一,于千伯不免貽漏萬之譏。登不肖,走衣食嘗迎燕闋探鄒魯,遊齊梁,下昊楚歐越之區,中問靈疆神界磅磚給訝靡不領略,而悉數之。歲萬曆記元之癸巳,來止陪京為披閱書記,得《搜神記》于三山富春堂。讀之,見其刻呂卷別以類,且繪呂像,質之不肖。前日所周覽者,而一墨蓋不襲于舊,能得于意發于未明,增于所未備卓哉,神也。要在造民福而同拱,翼我皇圖于億萬。斯水者不肖,魄非劉君能無董狐之賞于心耶。嗟又幽明也,神唯靈而後傳紀,記傳而神之靈益傳世,有峨大冠拖長紳呼可擁衛,既自赫然稱神矣。迺復身世與草木同朽腐,而令史冊間無聞述可乎。
搜神記卷之一#1
目錄
儒氏源流 釋氏源流 道教源流聖母附 玉皇上帝聖祖尊號附聖母尊號附 后土皇地祇 東華帝君即東王公 西王母 上元一品大帝 中元二品大帝 下元三品大帝 東嶽 南嶽 西嶽 北嶽 中嶽 四痕之神 五方之神 太乙之精 肩吾 燭陰 雷神 電神風伯雨師附
儒氏源流九月十五日聖誕
至聖文宣王,魯曲阜昌平鄉闕里,其先宋人也。先聖曾大父日孔防叔,避宋華督之難,徙居於魯,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長子日孟皮,字伯尼,有疾不任繼嗣,次子則先聖是也。魯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日,先聖生,是夕有二龍繞室五老降庭。五老者,五星之精也。母顏氏房聞奏鈞天之樂,空中有聲云,天感生聖子,故降以和樂笙鑰之音。主而首上項頂,故因名丘,字仲尼。幼而喪父,葬於防山。先聖身長九尺二寸,腰大十圍,凡四十九衣,反首注面,月角日準,坐如龍蹲,立如鳳峙,望之如朴,就之如昇,耳垂珠庭,龜脊,龍形,虎掌,胼臉,參膺,河目,海口,山臍,林背,翼臂,蚪唇,注頭,龜鼻,阜腴,堤眉,地足,谷竅,雷聲,澤腹,昌顏,的頤,輔以驥齒,眉有一十二彩,目有六十四理,其頭似堯,其顆似舜,其頁須皋淘,其肩類子產,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有大聖之德,學極天人,道窮秘奧。龜龍御負之書,七政五緯之事,包犧黃#2帝之能,堯舜周公之羨。魯定公以先聖為中都宰,一年四方諸侯皆則焉,九年始為邑宰,十年為司空,十一年為大司寇,攝行相事。十四年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豚羔者弗節,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于之以歸。去魯十四年,魯一及公十一年,先聖自衛反魯,刪《詩》、《書》,定《禮》、《樂》,成六藝。晚而喜《易》,讀之窮天地之奧,為《象》、《象》、《文言》、《繫辭》,以發其秘。告弟子於沬南泗北,門徒三千,博徒六萬,達者七十二人。昔先聖未生時,有麟吐玉書於闕里,其文日水精之子係,周衰而素王。顏氏異之,以繡紱擊麟角,經宿而麟去。至哀公十四年西狩太野,叔孫氏車子鋤商獲獸,以為不祥。先聖視之曰:麟也,胡為來哉。反袂拭面,泣涕沽拎。叔孫聞之,然後取之,而繫角之紱尚存。先聖曰:吾道窮矣。乃因魯史而作《春秋》,又加褒貶而修中興之告,麟見而天告,先聖之亡徵也。先聖病夢在兩楹之間,子貢請見,曰: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日賜汝何來晚也。先聖因嘆曰:太山頹乎,梁木壞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後七日沒,年七十三。至魯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葬於魯城壯。一及公十一年立廟於舊宅,守陵廟百戶。弟子皆服心喪三年畢,相訣而去,則哭各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於冢側六年然後去。弟子於廟藏先聖衣冠琴瑟車書,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冢百有餘室,因命日孔氏魯世世相傳,歲時奉祀於冢,子孫世襲不絕。聖朝崇奉,追封尊號大成至聖文宣王,聖室鄧國夫人,聖父封齊國公,聖母封魯國太夫人。
釋氏源流四月初八日聖誕
釋迦牟尼佛,姓剎利,父爭飯天,母清冷妙,位登補處生兜率天上,名日勝善天人,亦名護明大士,度諸天眾,說補處行亦於十方界中,現身說法。《普耀經》云:佛初生剎利王家,放大智光明,昭一十方世界,地湧金蓮華,自然捧雙足,束西及南北各行於七步,分千指天地作獅子吼聲,上下及四維無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三月八日年十九歲,欲求出家而自念言當復可遇。即於四門遊觀,見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終可厭離。於是夜子時,有一天人名日爭居,於窗牖中叉手白太子言,出家時至可去矣。太子聞之心歡喜,即逾城而去,於檀特山中修道。始於阿藍迦藍處三年學不用處定,知其非便捨去。復至鬱頭藍佛處學三年不用處定,知其非,亦捨去。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於六年,故經云以無心意無授行而悉摧,伏諸外道,先歷試邪法,示諸方便,發諸異見,令至菩提。故《普集經》云,菩薩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佛,號天人師,時年三十矣。即穆王三年癸未歲也。既而於鹿野苑中為僑陳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輸,而論道果,說法住世四十九年。後告弟子摩訶迦葉,吾以清爭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並動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而說愒言: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爾時世尊說此愒已,復告摩阿迦葉,吾將金縷僧伽黎衣傳付於汝,轉授補處至慈世佛出世,勿令朽壞。摩訶迦葉聞愒頭面禮足曰:善哉,善哉,我當依勁恭順佛。故爾時,世尊至拘尸那城,告諸大眾,吾今背痛欲入涅槃,即往熙連河側娑羅雙樹下。右臉累足泊然宴寂,復從棺起為母說法,特示雙足化婆耆,并說無常愒曰:
諸行無常#3,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時諸弟子即以香薪兢茶毗之燼後金棺如故,爾時大眾即於佛前以愒讚曰:
凡俗諸猛熾,何能致火熱。
諸尊三昧火,閣羅金色身。
爾時金棺從坐而舉高,七多羅樹往反空中化火三昧,須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即穆王五十二年壬辰歲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滅後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後漢明帝夜夢金人,身長大,項有日月光。以問群臣,或日西方有神其名日佛,陛下所夢得無是乎。於是遣使到天竺問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來。沙門云佛長一丈六尺,黃金色,項中佩日月光,變化無大無所不通,故能通萬物而大濟群生云。
道教源流二月十五日聖生
金闕玄元太上老君聖紀,按《洞玄靈寶元始上帝貞教九符經》道君造皇帝曰:昔天地未分,陰陽未判,濛洪杳淇,淇津大梵,廖廓無光,結聖自然,中有百千萬重正氣而化生妙無聖君。歷尊號曰妙無上帝自然元始天尊,一號天寶丈人。經九億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劫,次結百千萬重真氣而化生妙有聖君,自稱妙有大帝虛無玉晨大道君,一號靈寶丈人。經八億八千八百八十億劫,次結百千萬道氣化生混沌聖君,紀號至真大帝萬變混沌玄元老君,一號神寶丈人。又按《老君聖紀經》,太上老君居太清境,乃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於至寐至虛之內,太初太始之先,惟數御運布氣,融精開化,天地所歷成壤三儀不可量計。其化身周遍塵沙世界,亦非算數紀極。
開闢之後,觀世代之澆流,隨時立教代為帝師,達立法度。或流九天,或傳四海,自三皇而上,歷代帝王咸宗奉焉。是知天上天下道氣之內皆老君之化也。垂億萬之法無不濟度,蓋百姓日用而不知也。老子曰:吾乃生乎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乎太素之元,立於太渺之端,浮游幽虛之中,出入杳冥之門。故葛玄序《道德經》云:老子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始終不可稱載。又云,世人謂老子降於殷代,老子之號始於無數劫,甚杳杳冥冥渺邈久遠矣。開闢已前,復下為帝師,代代不絕,人莫能知之。按老子傳記,自開闢之前下至殷湯,代代為王者師,皆化身降世。當殷湯四十七年庚申,始示誕生之跡,自太清常道境乘太陽日精化五色玄黃大如彈丸,時玉女晝寂流入口中,吞之有孕,懷八十一歲至武丁九年庚辰剖玉女左腋而生。生而色白,號曰老子。生於李樹之下,指樹曰:此吾姓也。名耳,字伯陽。自殷武丁九年庚辰,下至秦昭王九年西昇昆崙,計九百九十六年矣。
按李石《續博物志》云:唐高祖武德三年,晉州人吉善行於羊角山見白衣父老呼善行曰:為吾語唐天子,吾為老君,即汝祖也。高祖因立廟,高宗追尊玄元皇帝,明皇註《道德真經》。今學者約之,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京師號玄元宮,諸州號紫極宮,尋改西京為太清官,束京為太微宮,皆置學生。尊號曰: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宋《國朝會要》曰:宋真宗太平祥符六年八月十一日制,謹奉上尊號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聖母尊號
唐武后光宅三年九月甲寅,追尊聖母曰:先天太后。
祖殿在亳州太清宮是也。
玉皇上帝正月初九日聖生
號光嚴妙藥,其國王者名日爭德。時王有后名寶月光,王乃無嗣,常因一日作是思,惟我今將老而無太子,身或崩滅社稷九廟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勃下詔諸道眾於諸宮殿依諸科教懸諸磨蓋,清今嚴潔廣陳供養,六時行道偏禱真聖,已經半載不退初心。忽夜寶月光皇后夢太上道君與諸至真,金姿玉質清爭之儔,駕五色龍輿,擁不景旌蔭明霞蓋。是時太上道君安坐龍輿抱一嬰兒,身諸毛孔放百億光,照諸宮殿作百寶色,幢節前道,浮空而來。是時皇后心生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白道君言令王無嗣,願乞此子為社稷主,伏願慈悲哀愍聽許。爾時道君答皇后言,願特賜汝。是時皇后禮謝道君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從夢歸覺而有孕,懷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宮。當生之時,身寶光穆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無厭。幼而敏慧,長而願善,於其國中所有庫藏一切則寶盡皆散施,窮之困苦,鰥寡孤獨,無所依估‘,飢饉癥殘,一切眾生,亡愛和遜,歌謠有□,化及遐方,天下仰從歸仁,太子父王加慶。當爾之後,王忽告崩,太子治政俯金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逐捨其國,於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過是劫已歷八百劫。身常捨其國為郡生,故割愛學道於此,後經八百劫行藥治病拯救眾生,令其安樂,此劫盡已又歷八百劫。廣行方便,啟諸道藏,演說靈章,恢宣正化,敷揚神功,助國救人,自幽及顯,過此已後再歷八百劫亡身隕命,行忍辱故捨己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淨自然覺王如來。
《宋真宗實錄》曰:大中祥符七年九月,上對侍臣曰:自元符之降,朕欲與天下臣庶同上王皇聖號。至天僖元年正月辛丑朔,帝詣大初殿,恭上玉皇大天帝聖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
敬啟
聖祖尊號
御製《靈遇記》曰:景德初,王中正遇司命真君傳藥金法,上之四年十一月降劉承規之真舍,五年始奉上徽號曰:九天司命天尊。《宋真宗實錄》曰:大中祥符五年十月十七日,上景德四年先降神人傳玉皇命云,今汝祖趙有名此月二十四日降,如庚真元事。至日,天尊降延恩殿,閏十月己巳加號:聖祖上靈高道九天赦命保生天尊
聖母尊號
《國朝會要》曰:天禧元年三月六日冊上聖母尊號曰:元天大聖后。先是大中祥符五年制加上聖祖母號,候充州太極觀成,擇日奉上至是韶王旦等行冊禮。
后土皇地祇三月十八日聖生
天地未分,混而為一,二儀憂判,陰陽定位,故清氣騰而為陽天,濁氣降而為陰地。為陽天者五太相傳,五夫定位,上施日月,參著玄象。為陰地者五行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一宇,故日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世界日后土者,乃天地初判黃土也,故謂土母。正廟在分陰,宋真宗朝大中祥符其年七月二十三日,詔封后土皇地祇。其年駕幸華陰親祀之,今楊州蕃釐觀后土祠也,殿前瓊花一株,香色柯葉絕異,非世之常品。
東華帝君
東華帝君絕習在道氣,疑寂湛體無為將欲,殷迪玄功生化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王公焉。與金母皆挺質太元毓神玄奧,於東方俱津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而成形,與王母共理二氣,而育養天地陶鈞萬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子之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居方諸之上,按《塵外記》方諸山在東海之內,其諸司命三十五所,以隸天上人間罪福,帝君為大司命,總統之山有東華臺,帝君常以丁卯日登臺四望。學道之人凡仙有九品,一日九天真王,二日三天真皇,三日太上真人,四日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日真人,七日靈人,八曰飛仙,九日仙人。凡此品次昇天之時,先拜木公後謁金母,受事既訖,方得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而觀元始。故漢初有四五小兒戲於路中,一兒詩曰:著青裙,上天門,揖金母,拜木#4公。時人皆莫之知,唯子房往拜焉。曰:此東王公之玉童也。昔元始告十方天人曰:吾自造言混沌化生,二儀役御陰陽始封。皇上元君與東華扶桑大帝等,校量水火定平劫數。中皇元年,太上於玉清瓊房金闕上官授帝寶經花圖玉訣,使傳後學,玉名合真之人。故玄綱云:東華不秘於真訣是也。紫府者,帝君校功行之所,夫海內有三島,而十洲列其中。上島三洲謂蓬萊、方丈、瀛洲也,中島三洲謂芙蓉、闆苑、瑤池也,下島三洲謂赤城、玄關、桃源也。三島九州鼎峙混一之中,又有洲日紫府,踞三島之問,乃帝君之別理,遷轉靈官職位,較量群仙功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轉真聖入虛無洞天,凡三遷也,皆帝君主之。釋之名也,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紫府者,職居紫府,統三十五司命,遷轉虛官較品真仙也。陽者主東方,少陽九氣生化方彙也。帝君者位東方,諸天之尊,君牧眾聖為生物之王。《易》曰:帝出乎震是也。故日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又《真教元符經》云:昔二儀未分媒津濛洪,如鸚子玄黃之中也。自然有盤古真人,移古就今是日盤古,乃是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行虛空之中。又有太元聖母化生天脊脈中,經一劫天王行施聖母遂生,天皇·號上皇元年始世主萬六千歲,受元始上帝符命為東宮大帝扶桑大君。東皇公號日元陽父,考之仙經或號東王公,或號青童君,或號方諸君,或號青提君,名號雖殊,即一東華也。聖朝至元六年正月日上尊號曰:東華紫府少陽帝君。
西王母七月十八日生
西王母者,乃九靈大妙龜山金母也,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焉。吾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贊助玄功生化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主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日東王公焉。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神於伊川厥姓縱氏,生而飛翔,以主元毓玄奧於眇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而成形,與東王公共理二氣,而養育天地陶鈞萬物矣。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咸所隸焉。所居崑崙之圃,闆風之苑,玉揚玄臺九層,左帶瑤池,右環翠水。女五,華林、娟蘭、青娥、瑤姬、玉卮。周穆王三十五年,命八駿使西巡狩至崑崙賓謁祠見之,持白璧重錦以為王母壽焉。時王母以瑤池珍饗,紫府瓊漿,九天仙藥於穆王燕於瑤池。七月七日降漢武帝殿,母進蟠桃七,校於帝自食其二,帝欲留校,母曰:此桃非世問所有,三千年一實。忽東方朔於牖問窺之,母指之曰:此兒已三偷吾桃矣。是日命侍女董雙成吹雲和之笛,王子登彈入琅之傲,許飛瓊鼓靈虛之簧,安法興歌玄,以為武帝壽焉。
東王公
相傳東王公與玉女投壺,裊而脫誤不接者,天為之笑開口,流光今電是也。
上元一品帝
上元一品九氣天宮紫薇大帝,即延生之符始陽之氣結成,至真處玄都元陽七寶紫薇上宮,總主上宮諸天帝王上聖高真參羅萬象星君。每至正月十五日上元月日,天官考籍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上至諸大神仙升臨之籍,星宿照臨國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魚龍變化飛走港動生化之期,並俟天官集聖之日錄奏,分別隨業改形,隨福受報,隨劫轉輸,隨業生死,善惡隨綠,無復差別。
中元二品大帝七月十五日聖生
中元二品七氣地官清虛大帝,九土無極世工界洞空清虛之宮,總主五岳帝君並二十四治山九地土皇四維八極神。每至十月十五日中元月日,地官考籍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上至諸大神仙升臨之籍,星宿照臨國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魚龍變化飛走潛動生化之期,並俟地官集聖之日錄奏,分別隨業改形,隨福受報,隨劫轉輸,隨業生死,善惡隨綠,無復差別。
下元三品大帝
下元三品五氣水官洞陰大帝,洞元風澤之黑,晨潔之精,金靈長樂之宮。總主九江水帝四漬神君十二溪真三河四海神君,每至十月十五日下元月日,水官考籍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上至諸大神仙升臨之籍,星宿照臨國土分野之薄,中至人品孝限之期,下至魚龍變化飛走潛動生化之期,並俟水官集聖之日錄奏,分別隨生改形隨福受報隨劫轉輪,隨業生死善惡隨綠無復差別,宜悉知之。
東嶽三月二十八日生
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地之神,神靈之府也。在兗州奉符縣,今太安州是也。以梁父山為儲副。東方朔《神異經》曰:昔盤古氏五世之苗裔日赫天氏,赫天氏日胥勃氏,胥勃氏日玄英氏,玄英氏子日金輸王,金輪王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彌輪仙女也。彌輪仙女夜夢吞二日,覺而有娠生二子,長曰金蟬氏,次日金虹氏。金虹氏者,即東岳帝君也,金蟬氏即東華帝君也。金虹氏有功在長白山中,至伏羲氏封為古歲,為太華真人掌天仙六籍,遂以歲為姓,諱崇。其古歲者,乃五岳之前無上天尊所都之地,今之奉高是也。其后乃水一天尊之女也。至神農朝賜天符都官,號名府君。至漢明帝封太山元帥,掌人世居民貴賤高下之分,祿枓長短之事,十八地獄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聖帝自堯、舜、禹、湯、周、秦、漢、魏之世,只有天都府君之較,按《唐會要》曰:武后垂拱二年七月初一日封東岳為神岳天中王,武后萬歲通天元年四月初一日尊為天齊君。玄宗開元十三年加封天齊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十五日詔封東岳天齊仁聖王,至祥符四年五月日尊為帝號:東岳天齊仁聖帝。淑明皇后,聖朝加封大生二字,餘封如故。帝五子,宣靈侯,惠靈侯,和惠夫人,至聖炳靈王,永泰夫人,居仁盡鑒尊師,佑靈侯,淑惠夫人。帝一女,玉女大仙。即岱岳太平頂玉女娘娘是也。
南嶽
南嶽衡山,衡州衡山縣是也,以霍山為儲副。東方朔《神異經》云:姓崇,諱覃。南嶽主於世界星辰分野之地,兼麟甲水族龍魚之事。大中祥符四年五月二十五日追尊帝號:司天昭聖帝,景明皇后。聖朝加封大化二字,餘封如故。
西嶽
西嶽華山,在華州華陰縣是也,以太白山為儲副。東方朔《神異經》云:神姓善,諱里。西岳者主管世界金銀銅鐵五金之屬,陶鑄坑冶,兼羽毛飛烏之事。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日追尊帝號:金天順聖帝,肅明皇后。聖朝加封大利二字,餘封如故。
北嶽
北嶽恆山,在定州曲陽縣是也。以略峒山為儲副。東方朔《神異經》云:神姓晨,諱鍔。北嶽者主於世界江河淮濟,兼虎豹走獸之類,蛇虺昆蟲等屬。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日追尊帝號:安天玄聖帝。靜明皇后。聖朝加封大貞二字,餘封如故。
中嶽
中嶽嵩山,在西京河南府登封縣是也。以少室山為儲副。東方朔《神異經》云:神姓憚,諱善。中岳者主於世界地澤川谷溝渠山林樹木之屬。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日追尊帝號:中天崇聖帝。正明皇后。聖朝加封大寧二字,餘封如故。
四瀆神
江瀆神,即楚屈原大夫也。唐始封二字公,宋加四字公。本朝加封四字王,號廣源順濟王。
河瀆神,即漢陳平也。唐始封二字公,宋加四字公。本朝加封四字王,號靈源弘濟王。
淮瀆神,即唐裴度也。唐始封二字公,宋加四字公。本朝加封四字王,號長源候濟王。
濟瀆神,即楚作大夫也。唐始封一字公,宋加四字公。本朝加封四字王,號清源漢濟王。
五方之神
武王伐紂都洛邑,天大雨雪,甲子朔五神車騎止王門之外,欲謁武王。王曰:諸神各有名乎?師尚父曰:南海神名祝融,北海神名玄冥,東海神名勾芒,西海神名募收,河泊名馮修。使謁者以名召之,神皆警而見武王。王曰:何以教之?神曰:天伐殷立周,謹來受命,各奉其使。武王曰:子歲時無廢禮焉。按傳共工氏子日龍主社為后土神,少昊子日重主木為勾芒神,顓頊子黎喜火為祝融神,少昊第二子該主金為募收神,少昊第三子熙王水為玄冥神。
太乙
天神也,按《漢書》:劉向校書天祿閣,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華而進見,向在暗中,遂出杖端火照向讀書。向問其姓名,答曰:我太乙之精。
肩吾
按《山海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人面虎身虎爪九尾,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莊子所謂肩吾得之以處太山是也。
燭陰
海外鍾山之神名曰燭陰,即燭龍也。其神視為書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氣息為風,身長千里,人面蛇身,一足赤色,在無昔之國。
雷神六月二十四日生
廟在雷州之西南八里,昔鄉人嘗造雷鼓雷車置廟中。有以魚亂肉同食者,立為霆震。舊記云:陳天建初州民,陳氏者因獵獲一卵,圍及尺餘,擁歸家。忽一日霹靂而開,生一子,有文在手,日雷州,後養成,名文玉,鄉俗呼為雷種。後為本州刺史,歿而有靈,鄉人廟祀之,陰雨則有電光吼聲自廟而出。宋元累封王爵,廟號顯震,德祐中更名威化。《國史補》:雷州春夏多雷,秋日則伏地中,其狀如負,人取而食之。又雅州瓦屋山有雷洞,投以瓦石應手電震。
電神
相傳東王公與玉女投壺最而脫誤不接者,天為之笑,開口流光,今之閃電是也。
風伯
飛廉是也,應助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身似鹿,頭似爵,有角,尾似蛇,大如豹。
雨師
商羊是也。商羊神烏,能小,吸則淇渤可枯。
搜神記卷之一竟
#1『卷之一』原無,據體例補。
#2『黃』原為『皇』,據文義改。
#3『常』原為『當』,據文義改。
#4『木』原為『人』,據文義改。
搜神記卷之二#1
目錄
玄天上帝 北極驅邪院左判官
梓潼帝君 吳客三真君 許真君
張天師 三茅真君
祠山張大帝 五聖 至聖炳靈王
佑聖真君 王侍宸 袁千里
張果老 西嶽真人 太素真人
薩真人 壽春真人 負局先生
律呂神劉師
玄天上帝三月初三日生
按《混洞赤文》所載,玄帝乃元始化身,太極別體。上三皇時下降為太始真人,中三皇時下降為太朴真人#2,下三皇時下降為太素真人。至黃帝時下降為當上天,開皇初劫下世,紫雲元年建甲午,三月甲寅庚午時符太陽之精,托胎化生序樂國王善勝夫人之腹,孕秀一十四月,則太上八十二化也。爭樂國者,乃奎婁之下海外國,上應龍變梵度天。玄帝產母左臉,當生之時瑞雲覆國異香芬然,地上變金玉瑞應之祥。生而神靈,舉措隱顯,年及十歲,經典一覽悉皆默會,仰觀俯察靡所不通,潛心念道志氣太虛,願輔上帝普福兆民。父王不能抑志,年十五,辭父母欲尋幽谷內煉元真,遂感玉清聖祖紫虛元君,傳授無極上道。元君告玄帝曰:子可越海東遊,歷於翼翰之下,有山自乾兌起跡,盤旋五萬里,水出震宮,自有太極便生是山,應顯定極風天太安皇崖二天。子可入是山,擇眾峰之中沖高紫霄者居之。當契太和昇舉之後五百歲,當龍漢二劫中,披髮銑足攝離坎真精歸根復位,上為三境輔臣,下作十方大聖,方得顯名億劫,與天地日月齊並,是其果滿也。告畢,元君昇雲而去。玄帝乃如師語,越東海遊,步至翼翰之下,果見師告之山,山水藏沒,皆符師言。乃入觀覽,果有七十二峰,中有一峰聳翠上凌紫霄,下有一岔當陽虛寂,於是玄帝採師之誠,目山曰太和山,峰曰紫霄峰,岔日紫霄岔,因卜居焉。潛虛玄一,默會萬真。四十九年,大得上道,於黃帝紫雲。五十七年,歲次甲子九月初九日丙寅清晨,忽有祥雲.天花自空而下,迷漫山谷,去山四方各三百里林巒震響,自作步虛仙樂之音,是時玄帝身長九尺,面如滿·月,龍眉鳳目,鉗髮美髯,顏如冰清,頂九氣玉冠,身披松羅之服,跌足拱手,立於紫霄峰上。須臾雲散,有五真群仙降於玄帝之前,導從甚盛,非凡見聞。玄帝稽首,祇奉迎拜,五真曰:予奉三清王帝詔,以子功滿道備昇舉,今聞子之聖父聖母已在九霄矣。玄帝跪伏恭韶,五真乃宣詔畢,可特拜太玄元一帥,領元和遷校府公事,賜九德偃月金一晨玉冠,瓊華玉簪,碧瑤寶圭,素銷飛一雲金霞之被,紫銷龍兗丹裳羽屬絳綵一之裙,七寶銖衣,元光朱履,飛紅雲烏,一佩太玄元帥玉冊,乾元寶印,南北二一斗、三台龍劍,飛雲玉轄,丹舉綠輦,羽一益瓊輪九色之節,十絕靈膳,前踞九鳳,後次八鸞,天下玉女億乘萬騎,上赴九清詔至奉行。玄帝再拜授詔,易服訖,飛昇金闕。按《元洞玉曆記》云:殷紂日造罪愆惡毒自橫,遂感六大魔王,引諸鬼眾傷害眾生。元始乃命玉皇上帝降詔紫薇,陽則以周武伐紂,陰以玄帝收魔。斯時,上賜玄帝披髮胱足金甲玄袍皂盡玄旗,統領丁甲下降凡世。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魔王以坎離二氣化蒼龜巨蛇,變現方成,玄帝神力攝於足下,鎖鬼眾於鄧都大洞。宇宙肅清,玄帝凱還,特賜尊號,拜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領九天採訪使。聖父曰:摩樂天君明真大帝,聖母曰:善勝太后瓊真上仙。下蔭天關曰:太玄火精命陰將軍赤靈尊神。地軸曰:太玄水精育陽將軍魚靈尊神,並居天一。
北極驅邪院左判官
左判官者,唐顏真卿。德宗命真卿問罪李希烈親族餞於長樂坡,公醉跳躑前楹曰:吾早遇道士云陶八,八授以刀圭碧霞丹,至今不衰。又曰:七十有厄即吉,他日待我於羅浮山,得非今日之厄乎。公至大梁,希烈命縊殺之,葬於城南。希烈敗家,人殷柩見貌狀如生遍身金色,爪甲出手背鬚髮長數尺,歸葬偃師北山。後有商人至羅浮山。有二道士弈棋樹下,一曰何人至此?答曰:小客洛陽人。道士笑曰:願寄一書達吾家。遣童子取紙筆作書,客還至北山,顏家子孫得書驚曰:先太師親筆。發塚開棺已空矣。後白玉蟾云:顏真卿為北極驅邪左判官。
梓撞帝君二月初三日生
州按《清河內傳》:余本昊會問人,生於周初,後七十三化為士大夫,未嘗酷民虐吏,性烈而行察,同秋霜白日之不可犯。後西晉末,降生於越之西,雋之南,兩郡之問。是時丁未年二月三日誕生,祥光罩戶黃雲迷野。居處地俯近海里,人請清河叟曰:君令六十而獲貴嗣,童稚時不喜嬉戲,每慕山澤,往往語言若有隱顯,盡誦群書,喪避眾子,自笑自樂,身體光射,居民祈檮則余嗤訕,長嘯曰:土木而能衣人之衣,食人之食,享之而有應,謗之而有禍,我為人而焉無靈乎。自後夜夢或為龍,或為王者天符,或為水符,漕自怪而不甚信為吉兆。三農愆旱嘉禾無甦,舞雩祝神括然無驗,余思曰:寐中夢治水府,今夕當驗。夜往水際,以夢中官函牒河伯,而驚魂尤恐忸怩不能,忽爾之問陰雲四合風飛雷震。一吏稽首余前曰:運判徒居。余曰:非我也,我乃張戶老之子,名亞。綠水府得達,故字需美。吏曰:奉命從子。余曰:家人如何。吏曰:先到治所。余惶懼未庾,吏揖上一白驢而去。倪首里閘風雨聲中頓失鄉地,到一山,連劍嶺而撐參宮星也,若鳳凰之偃,下有舌揪引余入一巨穴。門有一石,荀吏曰:民之檮雨祝此石而有應,名日雷柱。吾方寨衣入穴,吏又曰:君記周室為人七十三化,陰德傳家而迄今否?余方大悟,若夢覺也。吏曰:君在天譜得神之品,於人世界有知之者。晉不日有中興之兆,君可尋方而顯化。余曰:謝天使響報也。入穴則若墮千仞之壑,近地而足不沾,若騰身虛空。有王者之'官中有禁衛,余入遂見家人,悉都其問。改日作儒士往咸陽,講姚慕之故事。廟在劍州梓潼縣九曲之北,其殿有降筆亭,中以金索懸一五色飛鸞,鸞口銜筆用金花棧數百番,常留筆下,筆墨皆具亭門,本府差官封鎖甚嚴,以防欺偽之弊。降等訖,其亭內有銅鍾自嗚,廟吏聞於本府,本府差官啟鑰取書以觀報應,其降筆多勸人以忠孝為本。昨逆曦僭為蜀王,具犧牲設姐豆潔集盛親詣帝君廟設祭,甫欲行禮,黑風驟起滅燭撒香,逆曦震懼俯伏殿下,須臾開明,視祝板已碎作兩片矣。帝君奉唐玄宗追封左丞相。僖宗加封順濟王。宋太祖加封聖號忠烈仁武孝德聖烈王,聖后協應德惠妃,聖父顯慶慈祐仁裕王,聖母昭德積慶慈淑妃,聖子嗣德王,聖子婦善助顯懿夫人,聖子昌德王,聖子婦順助惠懿夫人,聖孫紹應昭靈侯,聖孫婦淑應夫人,聖孫承應宣靈侯,聖孫婦惠應夫人。
佐神英惠忠烈翼濟福安王卿報喜太尉也,左右桂祿二籍仙官。延祐三月七日加封聖號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
吳客三真君
昔周厲王有三諫官,唐、葛、周也。王好畋獵失政,三官諫曰:先王以仁義守國,以道德化民,而天下咸服,未聞禽荒也。疊諫弗聽,三官棄職南遊於昊,昊王大悅。會楚兵侵昊,王甚憂之,三官進曰:臣等致身以死事大王自有安邦之謀,大王無慮。三官迎敵各用神策,楚降,昊王遷賞三官,拜辭奏曰:臣等客臣也,不敢受賜。後知厲王薨,宣王立,復歸周國。宣王錫責甚厚,仍其爵位。後救太子靖王降五方使者,及非災橫禍,宣王遷三官於東衰,撫治安慰民受其賜,商請其資所至無乏,其國大治,三官既昇加封侯號。唐宏字文明孚靈侯,七月二十一日誕。葛雍字文度威靈侯,二月十三日誕。周武#3字文剛浹靈侯,十月初二日誕。宋祥符元年真宗東封岱岳,至天門忽見三仙自空而下,帝敬問之。三仙曰:臣奉天命護衛聖駕。帝封三仙曰:上元道化真君,中元護正真君,下元定志真君,同判岱岳冥司。讚曰:應變之聖,道德之君。辭周寄昊,濟世救民。周而烈極,昊封客臣。宋遇真宗,天門顯身。帝親問之,方得其因。唐葛周氏,天地水神。上奉王詔,保駕聖明。御製妙讚,敕載姓名。祠封太頂,號建三靈。
許真君八月初一日
許真君名遜,字敬之,汝南人也。祖父世慕至道,真君弱冠師大洞真君昊猛傳三清法。舉孝廉,拜蜀旌陽令。以晉亂棄官,與昊君問遊江左。會王敦作亂,二君乃假符咒謁敦,欲止敦而存晉也。一日同郭璞候敦,敦蓄怒而見,曰:孤昨夢將一木上破其天,禪帝位果十全乎?請先生圓之。許曰:此夢非吉矣。日木上破天是宋字,明公未可妄動。又令璞筮之,曰事無成。問壽,曰:若起事禍將不久,若住武昌壽不可測。敦怒曰:卿壽幾何?曰:予壽盡今日。敦令武士執璞赴刑,二君同敦飲席問乃隱形去。至盧江口召舟過鍾陵,舟師以無人力駕紅。二君曰:但載我,我自行紅。仍戒舟師曰:汝宜堅閉戶隱,若聞舟行聲慎勿潛窺,於是入舟,頃刻問舟師聞舟搖撼木葉聲,遂潛窺。見二龍駕舟在紫霄峰頂。龍知其窺,委舟而去。二君曰:汝不信吾教,今至此,奈何。遂令舟師舟隱此峰頂,教服靈草,授以神仙術,舟之遺跡今尚存。真君後在豫章遇一少年,客儀修整自稱慎郎,真君與之話知非人類。既去謂門人曰:適少年即蛟蜃精,吾念江西累遭洪水為害,若不剪除恐致逃遁。遂舉道眼一觀,見蜃精化一黃牛於洲壯,真君謂弟子施太玉曰:彼黃牛,我今化黑牛,仍以白巾與鬥,汝訊之當以劍截彼。俄頃二牛奔逐,大玉以劍中黃牛之左股。因投入城西井中,黑牛亦入井,蜃精徑走。蜃精先在潭州化一聰明少年人,多珍寶,娶刺史賈玉女,常旅遊江湖必多獲寶貨而歸,至是空歸,且云被盜所傷。須臾典客報云:有道流許敬之見使君,賈出接坐。真君曰:聞君得佳婿#4,略請見之。慎即托疾不出。真君厲聲曰:蛟精老魅焉敢遁形。蛟乃化本形至堂下#5,命空中神殺之。又令將二兒來真君,以水嚶之,即成小蜃。妻賈氏幾變,父母力懇乃止。令穿屋下丈餘,地皆無水際,又令急移,俄頃官舍沉沒。為渾綜跡皆宛然旨蜃。後於東晉太康二年八月一日於洪洲西山舉家白日上昇,真君自飛昇之後,里人與真君族人就其地立祠。以所遺詩一百二十首寫竹簡之上,載之竹莆,令人探取以央休咎,名日聖籤。宋徽宗政和二年五月十七日上尊號曰:神功妙濟真君。改觀為官,賜額日玉隆萬壽。帝因看書於崇政,恍然似夢見東華門北有一道士,戴九華冠披絳童服,導從者甚眾,至丹墀起簡揖帝。帝因問曰:卿是何人,不詔而至。對曰:吾為許旌陽,權掌九天司職,上帝韶往按察西瞿耶國,經由故國。復問曰:朕患安息瘡,諸藥不能愈,真君有藥否?即取小瓢子傾藥一粒,如綠豆大,呵咒抹於瘡上,覺如流酥灌體,入骨清凍。遂揖而去,行數步隨迴顧曰:吾弊舍已久寥落,願聖皇舉眼一看為幸。帝豁然而覺,韶畫像如夢中所見,祥賜上清儲祥宮崇奉,詔真君遺邇去處,未有宮觀即取本屬官職建造,如宮觀只因損壞如法修換,無常住即撥近便官田供辨。聖朝崇奉加至道玄應四字,餘封如故。
張天師
天師者,漢張道陵也。子房八世孫,光武建武問生於昊天目山,學長生之衛隱北郁山,章帝和帝累召不起,久之褊遊名山。東抵興安雲錦溪,升高而望曰:是有異境。遂沂流而之雲錦洞,有岩焉,煉丹其中。三年青龍白虎旋遠於上,丹成餌之。時年六十,容#6貌益少。又得秘書,通神變化驅除妖鬼。後於蜀之雲臺峰升天,所遺經錄符章並印劍以授子孫。其四代日盛,復居此山,歷代重之。今其子孫世襲真人居於江西廣信府貴溪縣之龍虎山。
三茅真君三月十八日生
茅盈字叔申,濛玄孫。弟固,字季偉。次弟衷,字思和。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少秉異操獨味清虛,年十八遂棄家入怛山修道餌木。後師王君,因西至龜山得見王母,授以太極玄真之經,歸入恆山北谷,時年四十九也。盈父母尚存,父惡其久出遠遊欲杖之,盈長跪曰:盈已受聖師符錄常有天兵侍衛,杖盈恐天兵相阻,盈罪愈加重也。父欲驗其語,故杖之,杖輒折成數十段。如弓矢之發,中壁則壁穿,中柱則柱陷。父母始知其道成,乃止。盈曰:向所啟正慮如此。後二弟俱貴,衷為西河太守,固為執金吾。當並之官,鄉里送者數百人。時盈亦在座,笑謂賓曰:吾雖不作二千石,來年四月三日送僕登仙,當亦不臧於今日也。眾皆不之許,時宣帝初元四年也。至期門前數頃地,忽自平治無寸草,皆施青縑喔屋,下盡鋪白氈,可容數百人。眾賓並集,大作宴會,杳無使從,但見金盤玉杯自至筵前,美酒奇般異果不可名狀,復有妓樂絲竹金石之音滿耳,蘭麝之香達數里外。少頃迎官來至,朱衣玉帶者數百人,旌旗甲仗光釆耀日。盈乃與家人親友辭別,登車乘雲冉冉而去。時二弟在官,聞盈飛昇皆棄,還家求兄於東山。盈乃與相見,謂二弟曰:悟何晚矣。今年已俱老難可補復,縱得真訣但可成地仙耳。於是初教二弟延年不死之法,令長齋三年,授以上道,使存明堂玄真之氣,又各贈九轉還丹一劑,並神方一首。各佩服之,遂亦成仙。後人謂之三茅真君,令祠廟鼎列於句容之茅山三峰,靈應奇驗禮拜者價江以南云。
祠山張大帝
大帝姓張,諱渤,字伯奇。武陵龍陽人也。父龍陽君,母日張媼。龍陽君與媼遊於太湖之陂,忽風雨晦冥雷電並起失媼處,俄頃開霽,媼言見天神賜以金丹,已而有娠。西漢神爵#7三年二月十一日夜半生,長而奇偉隆準修髯有神,告以地荒僻不足建家。命行有獸前導,遂與李夫人東遊昊會,渡浙江至曹雲山白鶴山,山有四水會流其下,公止而居焉。於白鶴得柳氏,於烏程桑址得趙氏為侍人。王九弟五子一女八孫,始於昊與郡長興縣順靈鄉,役陰兵自長興荊溪疏鑿聖漬長三十里,志欲通津於廣德也。王□ 鼓壇為烏所誤,王見夫人變形未及遂不與夫人相見,化於廣德縣西五里橫山之頂,居民思之立廟祀焉。夫人亦至縣東二里而化,時人亦為立廟。聖漬之河湮為民田,即浴兵池,為湖灌溉,瀕湖之田僅萬頃,掛鼓之壇,禽不敢柄,蟻不敢聚。云唐大寶中檮雨感應,初贈水部員外郎,橫山改為祠山。昭宗贈司農少卿,賜金紫。景宗封廣德侯。南唐封為司徒,封廣德公。後晉封為廣德王。宋仁宗封為靈濟王。至寧宗朝累加至八字王,至理宗淳祐五年改封正祐聖烈真君。至感淳二年加封正祐聖烈昭德
昌福真君。二月十一日誕生。
封正寧昭助靈惠順聖妃。李氏二月初二日誕生。
封協應濟惠慈昭廣懿夫人。趙氏。
封協順承濟慈佑廣助夫人。
王祖顯慶垂休昭遠靈惠侯。
祖母顯應起家昭靈夫人。
王父慈應港光儲祉衍靈侯。
王母慈惠嗣徽聖善夫人。
九弟
靈既普濟昭助侯,靈德昭惠嘉懿夫人。
善利通既靈助侯,善德助惠正懿夫人。
順成孚應顯助侯,順德衍惠昭懿夫人。
康衛昭應廣助侯,康德順惠顯懿夫人。
靖鎮登利宏助侯,靖德淑惠靈懿夫人。
休應曹澤孚助侯,休德敷惠靖懿夫人。
明濟福謙善助侯,濟德緩惠昌懿夫人。
昭祐通濟信助侯,昭德靖惠明懿夫人。
嘉惠予直順助侯,嘉德柔惠光懿夫人。
王子
承烈顯濟啟佑王,五月十五日生。
承祀贊福元穆協應夫人。
嗣應昭佑公,正月初四日誕生。嗣嬪斕福昭穆夫人。
濟美崇佑公,三月十五日誕生。濟順保福恭穆夫人。
紹休廣佑公十二月十二日誕生。紹姒崇福交穆夫人
善繼孚佑公,正月十一日誕生。善行敷福瑞穆夫人。
王女
淑顯柔嘉令儀夫人。
王婿李夫人本廣無像位醮筵及祠祭呼云。
王孫
第一位永福侯。第二位衍社侯。
第三位衍佑侯。第四位衍澤侯。
第五位衍瑞侯。第六位衍渥侯。
第七位衍慶侯。第八位衍惠侯。
佐神丁壬三聖者,打供方使者,封協靈住。
五聖始末九月二+八生
按《祖殿靈應集》云:五顯公之神在天地問相與為本始,至唐光啟中乃降於玆邑,圖籍莫有登載,故後來者無所考據。惟邑耆耄口以相傳,言邑民王瑜有園在城北偏,一夕園中紅光燭天,邑人麋王觀之,見神五人自天而下,道從威儀如王侯狀,黃衣皂絲坐胡床,呼瑜而言曰:吾授天命當食此方,福佑斯人,什勝尋幽而來至止,我廟食此則佑汝亦無窮。瑜拜首曰:惟命。言訖,祥雲四合,神昇天矣。明日邑人來相宅,方山在其東,佩山在其西,左環杳墩,右繞蛇城,南壯兩潭,而前坐後大溪,北來縈紆,西下兩峰,特秀巉然,水口良然,佳處也。乃相與子來斬竹蘿草作為華屋,立像肖貌揭虔安靈,四遠聞之鱗集輻輳。自是神降,格有功於國,福佑斯民,無時不顯。先是廟號止名五通,大中中始賜廟額日靈順,宣和年問封兩字侯,紹興中加四字侯,乾道中加八字侯,淳熙初封兩字公,甲辰問封四字公,十一年加六字公,慶元六年加八字公,喜泰二年封兩字王,喜定元年封四字王,累有陰助于江左,封六字王,六年十一月誥下封八字王,理宗改封八字王號:
打供胡百二檢察。
都打供胡靖一總管。
打供黃太保。打供王太保。
金吾二大使。掌善罰惡判官。
《周禮小宗伯》祀五帝於四郊,漢儀祠五祀,宋朝明堂圖五方帝位於昊天之側,從之以五人帝,五官神皆五行直氣也。蓋五行為天地閒至大,化叉有為之主宰者,故日玄冥,日祝融,日勾芒,曰神專,曰后土,皆指水火金木土而言之。則今五神之降於此,豈非默助五行之造化,以福生民乎。或以五聖為五通,謂其非正神,名實不辨甚矣。每歲四月八日本縣啟建大齋,士民輻奏。
本朝有褒封勅誥:
第一位顯聰昭應靈格廣濟王,顯慶協惠昭助夫人。
第二位顯明昭列靈護廣祐王,顯惠協慶善助夫人。
第三位顯正昭順靈衛廣惠王,顯齊協佑正助夫人。
第四位顯直昭佑靈既廣澤王,顯佑協齊喜助夫人。
第五位顯德昭利靈助廣成王,顯福協愛靜助夫人。
王祖父啟佑喜應敷澤侯,祖母衍慶助順慈既夫人。
王父廣惠慈濟方義侯,母崇福慈齊慶善夫人。
長妹喜應贊惠淑顯夫人,次妹懿順福淑靖顯夫人。
至有吏下二神者,蓋五公,既貴不欲以禍福驚動人之耳目,而委是二神司之歟。
黃衣道士,紫衣員覺大帥。
輔靈斕善史侯,輔順斕惠下侯。
斕應助順周侯,令狐寺丞。
王念二元師,打供高太保。
至聖炳靈王五月十二日生
至聖炳靈王者,即東嶽天齊仁聖帝第三子也。唐太宗加威雄將軍,至宋太宗封上昊炳靈公,大中祥符元年一月十五日封至聖炳靈王。
佑聖真君
佑聖真君者,真.君姓茅,諱盈,本長安咸陽人也。自幼出家,參訪名山洞府,遇王君賜長生之術,得道稱為天仙。至漢明帝朝儀朔三年,天書忽降,皆玉篆龍文,云大帝保命真君與東岳天齊仁聖帝同鑒死生共管陰府之事。宋太宗封佑聖真君,至真宗加封九天司命上卿賜福佑聖真君。
王侍宸
侍宸姓王,名文卿,宋時臨川人。侍宸,其官也。主有骨相,有道者器之。長而遊四方,履歷幾遍宇宙,嘗遇異人授以道法,能召風雷。宋徽宗號為金門羽客凝神殿侍宸,寵冠當時,賜責一無所受。時揚州大旱,詔求雨,侍宸為父劍噗水曰:借黃河水三尺。後數日揚州奏得雨水皆黃濁。屢見顯異。元時始建祠,今祠在建昌之府城內是也。靈應益者,執牲帛而乞靈者絡繹於道。
袁千里
袁勝,字千里,南豐人,王侍宸甥生氏子也。有斬勘雷法髻髭舅氏,端平問寓戴顛家,一日謂戴顛曰:吾逝矣,可焚我。言畢而卒,戴焚之及及屍煙焰中有旗,現金字曰:雷雲第二判官袁千里也。
張果老
姓張,名果,隱於恆州中條山,往來汾晉。聞得長生秘術,耆老云:為兒童時見之,已言數百歲。嘗騎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息時乃折疊之,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中。乘則以水異之,復成一驢。唐太宗高宗徵之不出,則天皇后召之出山,佯死於拓女廟前。後有人於恆州山中復見之,明皇寶璽書迎里隨至,安置於集賢院。問以神仙,不答,累試仙術不可窮紀。
西嶽真人
西岳真人姓馮,名長,驪山人。周宣王時為柱下史,睹天文之變乃退隱攝生,遇鄧真人授以靈書,功行垂成,復遇彭真人授以太上隱書,遂得仙用術活人。平王二十年春昇化而去。
太素真人九月二十三日生
太素真人姓周,名亮,字太真,太原人。母宵寢見五色流霞覆其宅因感有孕,經十五月而生。長而師事姚坦授《五千文》及#8《八素真經》,能治鬼怪,各復真形。周靈王太子晉聞之,召與相見,賜以九光七明芝。亮修服之,遂能變化,或如七十髮白齒落經宿不出,復為少年姿容如花,或被兇人侮之,其人不覺自縛,困於拷擊叫號口中流血,求哀乃釋之。年一百九十餘歲,威烈王十四年上帝遣天官下迎,授為秦隴真人,出入太清。
薩真人
薩真人名守堅,蜀西河人也。嘗學醫,誤用藥殺人,遂棄醫。聞虛靖張天師,及建昌王侍宸、福州林靈素三人道法高,遂來學法。至蜀中,其行囊已盡,坐於石大憂。忽見三道人來,真人問此去信州遠近,道人問所欲。真人曰:欲訪虛靖天師學法。道人曰:天師死矣。復問王侍宸,曰亦死矣。復問林靈素,曰亦死矣。真人方悵恨,一道人曰:今天師道法亦高,吾與之有舊,當為作字,可往訪之。吾有一法相授,日問可以自給。遂授以吮棗之術,日呎一棗可取七文,一日但呎十棗得七十文,則有一日之資矣。一道人曰:吾亦有一法相授,與之棕扇一柄,曰有病者則扇之即愈。一道人曰:吾亦有一法相授,乃雷法也。真人受之,辭去。用之皆驗。一日凡呎百餘棗,止授七十文為日用,餘者復以濟貧。及至信州見天師,投書,舉家皆哭,乃虛靖天師親筆也。書中言,吾與王侍宸、林天師遇薩君,各以一法授之矣。可為參錄奏名真人,後法愈大顯。嘗經潭州,人聞神語曰:真人提刑來日至。次日,人同之,只見真人攜甕笠至,有提點刑獄之牌,人異之。繼至湘陰縣浮梁,見人用童男童女生祀本處廟神,真人曰:此等淫神,好焚其廟。言訖雷火飛空,廟立焚矣。真人至龍興府江邊濯足,見水有神影,方面黃巾金甲,左手拽袖右手執鞭,真人曰:爾何神也?答曰:吾乃湘陰廟神王善,被真人焚吾廟後今相隨一十二載,只候有過則復前佛。今真人功行已高,職隸天樞,望保奏以為部將。真人曰:汝凶惡之神,坐吾法中必損吾法。廟神即立誓不敢背盟,真人遂奏帝授職。至漳州,忽一日諸將現形環侍,天詔召真人君天樞領位,真人方起身而即立化。
壽春真人
真人姓梅,名福,字子真,壽春人。仕漢為南昌尉,見王莽專政乃棄家求仙。遍遊瘍蕩南閩諸山,後入仙霞山,遇空同仙君授以內外丹法。入雞籠山修煉不成,乃至劍江西嶺。再遇空同仙君。謂福曰:汝之綠在飛鴻山也。福遂往飛鴻山結菴修煉,丹成趣裝復還壽春。一日,紫雲浮空仙樂紛紛,金童玉女捧詔控鸞從空而下,福拜詔辭家乘青鸞飛昇而去。宋元豐問,封壽春真人。今廟在金陵聚寶門外,靈應神異,俗呼曰梅將軍廟。
負局先生
負局先生,語似燕代問人,因磨鏡輒問主人得無有疾苦者否,若有輒出紫丸赤藥與之,莫不愈。時大疫,每列戶與藥愈者萬計,不取一錢。後止昊山絕崖,世世懸藥與人。曰:吾欲還蓬萊山為汝曹下神水,崖頭一旦有水白色從石崖流‘下,服者多所愈。鄉人乃立祠杞之。
律呂神
祠在大同府渾源州之北五里神谿狐石上,建於元魏,元重修。相傳泰初元年六月,弘州人有張珪者,晚憩於狐石之上,忽一神人丰姿飄灑清瑩絕塵自空而下,顧珪謂曰:律呂律呂,上天勃汝,此月二十日行硬雨。語畢即騰空而去,珪會其意,歸家遍以語鄰村人使速‘收麥,未及收者至日為雨所傷盡空。事聞朝廷,遣使祭焉。
劉師
《寰宇記》師姓劉,字摩訶,洞曉經律深入禪要,占記吉凶無有不驗,沮渠蒙遜時曰:求仙學道經肅州衛止治南小草菴。上合掌皈依而入涅槃,其徒茶毗之骨化為珠,血化為丹,更為立祠於示寂之所。相傳祈禱者,往往獲珠丹焉。自是禳火火滅,祈雨雨霪,禱病病痠,遠近爭崇奉之。
搜神記卷之二竟
#1『卷之二』原無,據體例補。
#2『真』原為『直』,據文義改。
#3『周』原為『同』,據文義改。
#4『佳』原為『住』,據文義改。
#5『下』原為『不』,據文義改。
#6『容』原為『客』,據文義改。
#7『爵』原為『雀』據文義改。
#8『及』原為『乃』,據文義改。
搜神記卷之三#1
目錄
觀世音 天王 地藏王
金剛 十大明王 十地閻君
十八羅漢 寶誌公 盧六祖
達磨 普庵 泗州大聖
傅大士 二郎神 蕭公
晏公 宗三舍人 楊四將軍
水府 沿江遊奕神 洞庭君
湘君 巢湖太姥 宮亭湖神
海神潮神水神諫神泉神俱附廬山神
蘇嶺山神 新羅山神 射木山神
觀世音二月十九日生
昔有一國王號日妙莊王,三女,長妙音,次妙綠,又次妙善,善即菩薩也。王令其贅,不從,逐之後花園,居之白雀寺,尼僧苦以搬茶運水,鬼使代之。王怒,命焚寺,寺僧俱毀於燄,而菩薩無恙如初。命斬之,刀三折。命縊以白練帶,忽黑霧遮天,一白虎背之而去屍多林。青衣童子侍立,遂歷地府過奈河橋,救諸苦難,還魂再至屍多林。太白星君化一老人,指與香山脩行。後莊王病惡,剜目斷臂救王,王往禮之。爾時道成,空中現千手千眼靈感觀世音菩薩奇妙之相,永為香山顯跡云。
天王
按《釋氏源流》有毗留勒義天王,有毗留博義天王。有提頭賴吒天王,有毗沙門天王,昔唐太宗從高祖起義兵,有神降於前,自稱毗沙門天王,願同力定亂。其手將有堵首象鼻者,故所向成功。及即位,詔天下公府皆杞之。天聖初詔諸郡置祠,仍建佛寺,俱以天王為額,此天王之所由普建也。
地藏王七月三十日生
職掌幽冥,教主十地,閻君率朝,賀成禮相。傳王舍城傳羅卜法,名目鍵連。嘗師事如來,救母於餓鬼群叢,作盂蘭勝會,歿而為地藏王。以七月三十日為所生之辰,士人禮拜。或日今青陽之九華山地藏是也。按傳新羅國僧,唐時渡海居九華山,年九十九,忽召徒眾告別,但聞山嗚石隕,俄分跌坐於亟中,泊三稔開將入塔,顏貌如生,昇之動骨節若金鎖焉。故曰金地藏,以是知傳者之誤。
金剛
金剛密跡是也。按《三昧經》,如來到那乾訶羅國降五羅魔時,金剛神手把大杵,杵頭出火,燒諸惡龍,龍王驚怖走入佛影。又嘗揮大利劍擬鬼王額,鬼王驚怖抱持小兒,長跪上佛。又嘗白佛垂意小食化鬼神眾。及世尊滅度,金剛悲哀懊惱作如是言,如來捨我入於寂滅,我從今日無歸無依無覆無護,一反惱災患一旦頓集,憂愁毒箭深入我心。此金剛杵當用護誰,即便棄擲自今以往當奉侍誰,說種種言,戀慕如來,此金剛之所自顯化也。
十大明王
一焰變得迦忿怒大明王。二無能勝大忿怒明王。三缽訥豐得迦大忿怒明王。四尾覲難得迦大忿怒明王。五不動尊大忿怒明王。六吒根大忿怒明王。七你羅難挈忿怒明王。八大力大忿怒明王。九送婆大忿怒明王。十囀日羅播多羅大忿怒明王。
此十大忿怒明王,各有三面,面各三目,皆頭上頂佛,以虎皮為衣,髑髏為冠,髮髻堅立。
十地閣君
一殿閣君秦廣王蕭。二殿閻君楚江王曹。三殿閻君宋帝王廉。四殿間君五官王黃。五殿問君閻羅王韓,六殿閻君變成王石。七殿間君泰山王畢。八殿問君平等王子。九殿閻君都市王薛。十殿閻君轉輪王薛。
十八尊阿羅漢
第一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第二迦諾迦跋蹉尊者。第三迦諾跋釐墮閣尊者。第四蘇頻陀尊者。第五諾距羅尊者。第六跋陀羅尊者,第七迦哩迦尊者。第八伐閣弗多羅尊者。第九戍博迦尊者。第十半託迦尊者。第十一羅估羅尊者。第十二那伽牟那羅尊者。第十三因竭陀尊者。第十四代那跛斯尊者。第十五阿氏多尊者。第十六注茶半託尊者。第十七慶友尊者。第十八賓頭盧尊者。
寶誌禪師
寶誌禪師朱元嘉中見形於東陽鎮古木鷹巢中,朱氏聞巢中兒啼,遂收育之。因以朱為姓,施宅為寺焉。公自少出家,依於鍾山道林寺。常持一錫杖,懸刀尺及鏡拂之類,或掛一兩尺帛,數日不食無饑容。時或歌昤,詞多讖記,士庶皆共事之,齊建元中,武帝謂師惑眾收付建康獄。既旦,人見其入市,及檢獄如故。建康尹以事聞帝,延於宮中之後堂,師在華林園,忽一日重著三布帽亦不知於何所得之。俄豫章王文惠太子相繼薨,齊亦以此貴矣,由是禁師出入。梁高祖即位,下詔曰:誌公邇拘塵垢神遊冥寂,水火不能燃濡蛇虎不能侵懼,語其佛理則聲聞以上,談其隱淪則遲仙高著,豈以俗士常情空相拘根,何其愚陋,至於此自今勿得復禁。師或一日對帝食繪,帝曰:一人知味二十餘年,師何為爾?師乃吐出小魚,麟尾依然。今建康尚有繪殘魚是也。皇后都氏崩,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則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騷寧聲,視之乃見一蟒盤璧上殿,啖晴呀口以向於帝。帝大驚駭無所逃遁,不得已瞰然而起,謂蛇曰:朕宮殿嚴警,非爾蛇類所生之處,必其妖孽,欲崇朕耶。蛇為人語啟帝曰:蟒則昔之都氏也,妾以生存嫉拓六宮,其性慘毒,恕一叢則火熾矢射損物害人死,以是罪陷為蟒耳。無飲食可實口,無窟穴可庇身,飢窘困迫力不自勝。又麟申有蟲嗤噙肌肉,痛若其劇若加錐刀焉。蟒非常蛇,亦復變化而至,不以皇居深重為阻耳。感帝平昔眷戀之厚,故托醜形骸陳露於帝,祈一功德以見拯救也。帝聞之,嗚呼感激,既而求蟒不復見。帝明日大集妙門於殿庭,宣其由,問善之最,以贖其言。師對曰:非禮佛懺滌捆款不可。帝乃然其言,搜索佛經錄其名號,兼親杼睿思灑聖翰撰悔文,共成十卷。皆梂摭佛語削法閑詞為其懺禮,又一日,聞宮室內異香馥郁,良久轉美。初不知所來,帝因仰視,乃見一天人容儀端麗,謂帝曰:此則蟒后身也,蒙帝功德已得生仞利天,今呈本身以為明驗也。慇蔥致謝,言訖而去。此見梁武懺序。師於梁天監十三年冬將卒,忽告眾僧令移寺金剛神像出置於外,乃密謂人曰:菩薩將去矣。未及旬日無疾而終,舉體香而化,在世九十七年。帝以錢二十萬易定林寺前岡獨龍阜以葬師,永定公主以湯沐之資造浮圖七級於其上,帝命陸捶製銘,賜玻辦珠以飾塔表。南唐保太七年加號妙覺,塔名應世。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舒民柯萼遇老僧往萬歲山,指古松下掘之得石篆,乃《寶公記》聖祚綿遠之文。於是遣使致謝,謐日寶公妙覺。治平初,更謐道林真覺大師。按《建康寶錄》開善寺有誌公履,唐神龍初鄭克俊取之以歸。長安今洗缽池尚在,塔西二里法雲寺基方池是也。
盧六祖
盧六祖,名能,廣東新州人。唐宣宗朝學佛見曹溪水香,遂於其地擇一道場,求之地主,但云:只得一袈裟地足矣。地主從之,遂以袈裟鋪設,方圓八十里,今南華山六祖道場是也。肉身俱存,香姻薰其面如漆。至元丙子年,漢軍以利刃鑽其腹,見心肝如生人,於是不敢犯。衣缽盡載之,有宣宗御賜袈裟織成淡山水,有西天缽,非銅鐵非木石,有西天履,非革非木,有《其華經》十六七葉,有佛齒,以利銀合載之,元有一孽龍,據深潭為民害,六祖曰:只怕爾變小。其龍果小,遂以缽盂載之,在寺中乾枯歸附。
達摩十月初五日生
二十八祖達摩,自天竺國泛海見梁帝不契,潛上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端居而逝葬熊耳山。魏宋雲奉使西域迴,過師子蔥嶺,見手攜隻履翩翩而逝。雲問,師曰:西天去。又謂雲曰:汝王已厭世。雲聞之茫然,別師東還,暨復命,則明帝已登遐矣。迨孝莊即位,雲具奏其事,帝令起壙,惟空棺一隻,革履存焉。
普庵禪師十一月二十七日生
普庵禪師名印,肅袁州宜春縣余氏子也。當宋徽宗政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辰時生,年六歲,夢一僧點其心曰:汝他日當自省。既覺以意白母,視之當心有一點紅瑩,大倡世之櫻珠。父母因此許從壽隆院賢和尚出家,年二十七歲落髮,越明年受戒。師容貌魁奇,智性巧慧。賢師器之,勉令誦經。師曰:嘗聞佛祖元旨,必貴了悟於心,數墨巡行無益於事。遂辭師,遊湖湘,謁牧庵忠公。因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忠公堅起佛子,師遂有悟。后歸受業院。癸酉歲,有鄰寺慈化者,眾請住持,寺無常住。師衣裊紙衣,晨粥暮食,禪定外,唯閱《 華嚴經》 論。一日大悟,遍體汗流,喜曰:我今親契華嚴境,遂述頌曰:
提不成團撥不開,何須南岳又天台。
六根門首無人到,惹得胡僧特地來。
一日,忽有僧名道存冒雪至,師目擊而喜曰:此乃吾不請友矣。遂相與寂坐,交相問答,師乃庵隱南嶺,號曰:普庵。後營募重為慈化修建佛殿,慕道向風者眾,師乃隨宜為說,或書頌與之。有病患者,折草為藥與之,或有疫毒,人跡不相往來者,師與之頌。咸得十全,至於祈睛伐怪、木毀淫祠,靈應非一。由是工投大興,富者施財,貧者施力,巧者施藝,寺宇鼎新,延以數千里之問闢路建橋,樂為善事,皆師之化。忽一日索筆書頌於方丈西壁云:
乍雨乍晴寶象明,束西南北亂雲深。
失珠無限人遭劫,幻應權機為汝清。
頌畢,示眾曰:諸佛不出世亦無有涅槃,入吾室者.必能元契矣。善自護持無令退失,索裕更衣踟跌而寂,時則乾道五年者七月二十一日。動封普庵寂感妙濟真覺昭既禪師。
泗州大聖
泗州僧伽大師者,唐高宗時至長安洛陽行化,歷昊楚問,手執楊枝,混於緇流,或問師何姓。答曰:我姓何。又問師是何國人,曰:我何國人。尋於泗上欲搆伽藍,因宿州民賀跋氏捨所居。師曰:此本為佛宇。令掘地,果得古牌。云香積寺即齊禁龍建所創,又獲金像,眾謂燃燈如來。師曰:普光王佛也。因以為寺額,景龍二年中宗遣使迎大師至,輩轂深加禮異,命住大薦福寺。三月三日大師示滅,敕令就薦福寺漆身起塔,忽臭氣滿城。帝祝送師歸臨淮,言訖異香騰沸。帝問方迴曰:僧伽大師是何人邪?曰:觀音化身耳。乾符中謐證聖大師。
傅大士
傅大士名翕,委州義烏人也。自幼聰慧,通三教之書,自號善慧八士。梁晉通元年,遇天竺僧嵩頭佗語曰:爾彌勒化身。遂令自鑒於水,乃見圓光寶蓋,即悟前因。因問修道之地,頭佗指松山下雙檮木曰:此可矣。大士於此創庵,大通三年置寺,雙檮問即今雙林寺。有《法華經》,梁武帝所賜鐵犁餅缽水晶數珠七佛銅冠至今尚存。初大士學道難,不家者流而不髡,世以為先知先覺,可免釋子冠服云。時有餘虎岩在義烏之南二十五里,又雲黃山頂多猛獸搏害居民,大士齋竟每持餘飯飼之,自玆虎獸伏匿。又化石成青紫色,瑩然可愛,堪琢以為數珠。有陶姓者,居嘗資給大士,大士因指石祝之曰:此石青紫可琢數珠。且戒之曰:木汝商相傳到今,惟此一家能之。他家倣效石輒碎裂,後忠獻王往委州發大士之塔,取骨殖丕龍山,舉之不動,即其地建龍華寺,以骨殖塑大士像於塔。《一統志》稱,傅大士墓在雲黃山石,晉開運初昊越錢元佐遣使取其遺骨歸葬錢唐,啟痙之日有兩虎據牆而吼,是夕大雨雷電震動山谷,及行虎隨至,蝦蛛江阻水而返。
灌口二郎神六月二十六日生
二郎神者,姓趙,名昱,從道士李玨隱青城山,隋煬帝知其賢,起為嘉州太守。郡左有玲源二河,內有老蛟為害,春夏水漲漂滇傷民。昱大怒,特設舟船率壯士及居民夾江鼓譟,昱持刃入水,有頃其水赤,石崖奔吼如雷。昱右手持刃,左手持蛟首,奮波而出。時有佐昱入水者七人,即七聖是也。隋末世亂,棄官隱去,不知所終。後江水服溢,蜀人見昱於青霧中,感其德立廟於灌江口奉祀焉。唐太宗封為神舅大將軍,明皇加封赤城王,宋真宗封清源妙道真君。
蕭公
公姓蕭,諱伯軒,龐眉蛟髮美髭髯面如童少年,為人剛正自持言笑不苟,善善惡惡里閉咸為之質平。歿於宋咸淳問,遂為神,附童子先事言禍福中若發機,鄉民相率為立廟于新淦縣之太洋洲,福.澤一方。元時以其子祥叔死而有靈,合杞於廟。本朝洪武初,嘗遣官諭祭,永樂十七年其孫天任卒,屢著靈異,亦祀于此。詔封為水府靈通廣濟顯應英佑俠,大著威靈于九江入河之上。
晏公
公姓晏,名戍仔,臨江府之清江鎮人也。濃眉此髯面如黑漆,平生疾惡如探湯,人少有不善必日,晏公得無知乎。其為人敬憚如此。元初以人材應選入官為文錦局堂長,因病歸登舟,即奄然而逝。從人斂具一如禮,未抵家里人先見其暢驪導於曠野之問,衣冠如故,咸重稱之。月余以死至,且駭且愕,語見之日則即其死之日也。啟棺視之,一無所有,蓋尸解云。父老知其為神,立廟祀之,有靈顯于江湖。本朝詔封平浪侯。
洋子江三水府
《五代史》楊氏據江封馬當為上水府,廟在山之陽。釆石為中水府,廟在釆石山下,封王,宋加顯靈順聖忠佐平江王。金山為下水府,廟在金山寺內。三廟本朝俱稱水府之神,水面江心一呼即應,舟人過者必具牲帛以禱,今有司歲時致祭。
沿江遊奕神
陳堯咨泊舟三山磯,有老叟曰:來日午時有大風,舟行必覆,宜避之。來日天晴萬里無片雲,舟人請解摔,公曰:更待之。同行舟一時離岸,忽然黑雲起於西北,大風暴至,折木飛沙,怒濤若山,同行舟多沉溺。公驚嘆,又見前叟曰:某乃江之遊奕神也。以公他日當位宰相,故奉告。公曰:何以報德?叟曰:吾不求報。貴人所至,龍神禮當護衛,願得《金光明經》一部,乘其力稍可遷職。公許之,至京以《金光明經》三部遣人詣三山磯投之。叟曰:本祈一,公賜三,連陞數秩。拜去。
洞庭君
君洞庭湖神也,有廟在龍堆。按傳有柳生者,名毅,唐中宗時下第歸至涇陽,見一婦人牧羊,謂生曰:妾洞庭君小女,嫁涇川次子,為婢所惑,毀黜至此,敢煩寄尺牘歸。生謝不知所向,婦曰:洞庭之陰有大橘樹,擊樹三當有應者。生如其言,有武大揭水引入,至靈虛殿取書以進。洞君泣曰:老夫之罪,使孺弱罹害。須之有赤龍飛去,俄紅粒擁一人回,即寄書女也。宴生碧雲宮,君第號錢塘君,謂生曰:涇陽委婦欲託高義為親。生不敢當,辭而去。後再娶盧氏,即龍女也,協同歸洞庭。
湘君
按《山海經》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蓋舜南巡崩葬於蒼梧之野,二妃從之不及溺死沅湘之問,人為立廟,世稱湘君。湖口及君山俱有廟,昔秦始皇南遊浮江遇大風,因問湘君何神。博士對曰:堯女舜妃。始皇怒,命赭其山,即此。唐韓愈有碑。李白詩: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問。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劉禹錫詩:
湖光秋水兩相和,潭面無風鏡乍磨。
遙望洞庭山擁翠,白銀堆裹一青螺。
巢湖太姥
按青瑣高諜云,古巢一日江水暴漲,尋復故道,溝有巨魚萬斤,三日乃死。合郡皆食之,獨一姥好善不食。忽有老叟告之曰:此吾子也,不幸罹此禍,汝不食其肉,吾將厚報之。東門石龜目赤,城當陷。姥日往視,有稚子欺之以朱傳龜目二姥見急走,登山而城陷為湖,是為巢湖。後人立廟於湖之姑山上,以祀太姥。舟行者罔不祭焉。羅隱詩有借問當年沉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之句。
官亭湖神
神無姓名,顯應於南康府束之宮一予湖上,神來則陰霾蔽日其聲澎湃,若潮汐奔騰,能分風令一南一北上下各不順帆,能擘浪如持靈犀而入海。守郡者重其神,且防其為舟行之硬也,立祠宮亭湖上,歲時享祀。有呼必應,遠近行者賴之。宋秦觀宿湖邊惜竹軒,夢湖神贈詩曰:
不知水宿分風浦,何似秋眠惜竹軒。
聞道文章妙天下,廬山封面可無言。
九鯉湖仙
何氏,莫詳其世代,兄弟九人修道於仙遊縣東北山中,故山名九仙。又居湖側煉丹,丹成各乘赤鯉而去,故湖名九鯉。廟在湖上,最靈驗。每大比歲,郡中士子祈夢於此,信若曹蔡。本朝黃孟良感其事,賦詩一律以紀之云:人已登仙鯉化龍,伊誰湖上搆仙宮。石遺丹鼇潺湲裹,雲鎖瓊樓縹緲中。青烏去來猶夜月,碧桃開落自春風。此行不為那鄧夢,擬向那橋遇石公。
海神
即海若是也,相傳秦始皇造石橋欲渡海觀日,海神為驅石。始皇求神相見,神曰莫圖我形。始皇從之,及見,左右巧者描盡神形,神怒曰:帝負約可速去。今廟在文登縣。
潮神。即子胥,人見其素車白馬乘潮而出。
水神。謂禺強河伯。
波神。謂川后。
廬山匡阜先生
先生者,姓匡,名續,字君平,南楚人,號匡阜先生。生而神靈,兒時便有物外志。周武王時師老聘,得長生之道,結茅南障山虎溪之上隱焉。室中無所有,惟置一榻簡書數篇而已。武王屢徵不起,遇少年傳以仙訣得道。漢武帝南巡狩,登祀天柱,嘗望秩焉。繼而射蛟潯陽江中,復封先生為南極大明公,更命立祠於虎溪舊隱。郡守恆伊遷先生祠於山口,凡水旱癘疫,檮之皆應焉。
蘇嶺山神
廟在襄陽府之束南鹿門山。按漢光武幸犁丘,夢一神人縞衣羽裳素巾皂帶來謁。帝問曰:汝何神?斯神曰:臣蘇嶺山神也。更條數事,語竟而去。時習郁以侍中從行,明日帝以語郁,郁夢亦如之,毫髮不爽。后光武封郁襄陽侯,使立蘇山神祠,刻二石鹿夾祠前神道。百姓謂之鹿門廟,靈異顯著。唐孟浩然詩:
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昔聞龐德公,釆藥遂不返。
隱跡今尚存,高風邈以遠。
新羅山神
廟在福之汀州,蓋汀本晉之新羅縣,唐始有汀名。按《寰宇記》:開元末,新羅縣令孫奉先晝坐所事,見神曰:吾新羅山神也,今從府主求一牛為食,奉先請以羊豕代牛,神怒,於是疫癘大起。奉先亦病亡。后人有詩云:
卓絕新羅百尺崖,神魔相倚洞天開。
窪樽相伴先羊豕,不惜浮雲入夢來。
射木山神
肇慶府之陽春縣有射木山,山有雲靈,雲罩其上必雨,開則霽。山南有祠日射木山祠,漢封其神曰儲休侯,靈顯最著。廟食一方,水旱疾疫有檮必應。舊傳江南有李氏者無子,一夕夢神託生為嗣,因名符,後登第,歷官知春州。啟行辭其母曰:兒往必不歸矣。逮抵官來射木山謁祠下,顧瞻門應若舊所睹,未几卒。自符之生而廟食廢,及其卒而廟復靈,以是知符之生祠神之現世也。按唐之春州,即今之陽春縣是已。
搜神記卷之三竟
#1『卷之三』原無,據體例補。
搜神記卷之四
目錄
蔣莊武帝 常州武烈帝 揚州五司徒
西楚霸王 義勇武安王關公 零陵王#1
惠應王 威惠顯聖王伍子胥 金山大王
萬迴號國公 趙元帥 彭元帥
潤澤侯 威濟侯 靈振侯
崔府君 伏波將軍 密都統
宋刺史 甘大夫 陸大夫
杭州蔣相公 蒿里相公 祖將軍
花卿 華山之神 聶家香火
蔣莊武帝
建康府將莊武帝,諱子文,楊州人也。漢末時為秣陵尉,逐賊至鍾山下,擊傷額而死焉。及昊先生之初,其故吏見子文於道,乘白馬執白羽扇,侍從如平生,故吏見而驚走。子文追謂之曰:我當為土地神,以福爾下民為吾立廟,不爾使虫入人耳為災。昊主以為妖言,後果有虫入人耳,死者甚眾,監巫不能治。又云,不祀我當有大火。是歲數有火災。又云,不祀我當有大疫。昊主患之,封中都侯,加印綬,立廟於鍾山下,更名山日蔣山,表其靈異。晉蘇峻之難,帝夢蔣侯曰:蘇峻為逆,當助共誅之。後果斬峻,加封相國。大元中符堅入寇,望見王師部陣齊整,又見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憮然有懼色。初會稽王道聞堅入寇,以威儀鼓吹求助於蔣山神,及堅望之若有助焉。宋高帝永初二年,詔禁淫祠,自蔣子文以下皆絕之,加至相國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封蔣王。齊永明中,崔彗景之難,迎神還臺以求福助,事平乃進帝號。復新□宇以廟門為靈光門,中門為興善門,外殿曰帝山,內殿日神居。梁武帝常祠而不應,遣使以焚其廟,未及中途忽風雨大作振動宮殿。帝懼,祠之乃止。南唐鎰曰莊武帝,更修廟宇。徐鉉奉勃撰碑,備成其事。因朱朝會妻日,開寶八年廟火,雍熙四年重建,景祐二年陳公執中增修,請於朝賜廟額曰惠烈。本朝洪武二十年改建於鸚嗚山之陽,劉三吾奉動撰記,土人曰十廟此其一也
常州武烈帝
忠祐武烈大帝,姓陳,諱果仁,字芷威,常州晉陵人也。聖祖嵩,仕陳為羽林郎,父季明,拜給事中。帝於梁太清二年己巳三月望日午時誕生,英姿照人,有鼎角匿犀之異,眾皆奇之。八歲能屬文,十三褊讀諸史。陳太帝天康元年舉進士第,對策玉階,年甫十有八,授監察御史,遷江西道巡察大使。帝智勇絕人,精探韜略,仕陳二十有五載,以孝以忠德惠萬民,威名滿天下。入隋不仕,煬帝南遊江都,群盜並起,帝聞其名詔令討盜。俾除民害,義不可辭,奉命而起。大業五年授秉義尉,平長白叛寇,進朝請大夫,平江寧樂伯通叛徒十萬,授銀青光祿大夫,平東陽婁世幹賊眾二十萬,召入拜大司徒。大業末,沈法興起兵昊興,謀據常郡,包藏禍心。陽為依附。時賊帥李子通集眾數萬屯江北,與法興陰為應援,懼帝威勇不敢渡。至唐高祖武德二年庚辰五月十八日,法興詐稱疾,亟走告於帝。不得已往問疾,飲酒中毒,馳歸時有高僧凜禪師以醫名,亟召之治療。其法當於《閒寂》無人處水滌腸去毒,帝室沈氏至池上潛窺而觸之,帝知不可為,遂囑附凜禪師及翰張二妃,俾施所居第並南帑為精舍,東第為崇釋觀。言訖而薨,享年七十有二。法興聞之,自謂得志,豈知帝英爽如在忠節愈勵,一日黑雲蔽空風雨晦冥,忽見形威發一神矢射薨法興,寇眾四清。其護國威靈有如此者,唐天子《封忠烈公碑》封福順武烈王,后周加以帝號,宋宣和四年賜廟額曰福順。
武烈顯靈昭德大帝。武烈沈后。翰后贊幽張夫人。神父啟靈侯,神母懿德段夫人。神繼母嘉德伊夫人。神子贊惠濟美侯。次子協應濟順侯。神孫處士。
佐神紫大尉,名克宏,封斕靈將軍。
揚州五司徒
揚州英顯司徒茅、許、祝、蔣、昊五神,居揚州日結為兄弟,好畋獵。其地舊多虎狼,人罹其害。山溪畔遇一老婦,五神詢問,孑然無親,饑食溪泉。五神請於所居之廬,拜呼為母。侍養未久,或出獵而歸不見其母,五神日多被虎瞰。俱奮身逐捕山問有虎迎前伏地就降,由此虎患始息。後人思其德義,立廟祀之,凡所祈檮隨求隨應。廟今在江都縣束興鄉金匱山之束。至隋煬帝時曾護駕有功,封號司徒。唐加侯號。宋至紹定辛卯逆賊李全數來寇境,檮於神,不吉。以神像割破之,不三日,全被戮於新塘,肢體散落,猶全之施於神者。賊平,帥守趙公范親率僚屬致享祠下,以答神既。撒其廟而增廣之,錄其陰助之功奏請於朝,賜廟額日英顯,加封至八字侯。後平章賈公似道來守是邦,有禱於神者,遇旱嘆則飛雨,憂霖潦則返照,救焚則焰滅,欲雪則瑞應。其獲國祐民無時不顯,復為奏請加封王號:第一位靈威忠惠斕順王。第二位靈應忠利輔順王。第三位靈助忠衛佐順王。第四位靈佑忠濟助順王。第五位靈勇忠烈楚項王。
西楚霸王
西楚霸王,項王羽也。廟在和州束北四十里,即其所不渡之烏江也。山不高而草木蓊憐玲然殺氣奪人,雖守者結茅山之麓不敢近焉。舊傳廟面江,覆舟為梗。有過客以漢家今已屬他人之句慰之,廟為易向。宋紹興金主亮欲渡江,乞杯玫不從,亮怒令焚廟。俄有大蛇遠出,屋梁殿後林木鼓噪發聲若數千兵,亮大驚,左右駭散去。許表詩:
千載興亡莫浪愁,漢家功業亦荒址。
空餘原上虞姬草,舞盡春風未肯休。
義勇武安王五月十三日生
義勇武安王,姓關,名羽,字雲長,蒲州解良人也。當漢末,與琢郡張飛,佐劉先主起義兵。後於南陽臥龍岡三謁茅廬,聘諸葛孔明,宰割山河三分天下,國號為蜀。先主命關公為荊州牧,不幸呂蒙設計,公乃不屈節而亡。追贈大將軍,葬於玉泉山,土人感其德歲時奉杞焉。護國祚民,廟額日義勇武安王。宋徽宗加封尊號日崇寧至道真君。
零陵王
王姓唐,諱世昱,字昌圖,本零陵人也。世居永州府西南之龍洞,唐昭宗時盜起,世昱結鄉兵保里閒。劉建鋒舉為永州刺史,光化初馬復攻之,不屈而死。後或聞釭鼓聲且數晝見,嘗有一木自洞流出止於石刻峰,人送之中流,誥旦復還,如是者數四。適天旱檮而雨,遂取其木像而祀之。今府城南及石荊岸俱有廟,甚靈應,湖南馬氏享以王爵,後宋亦累封焉。
惠應王
王姓歐陽,名祐,溫陵太守也。舟次邵武之大乾河溺死,後人立廟大乾,祀之極為神異。水旱祈檮,其應如響。按《謁夢錄》宋李綱嘗謁廟,夢神延接,讓以主位,綱固辭,神曰:他日更仗主盟。及為相,值神加封,果與署名葉祖洽赴省試,夢神將犬肉一片置几土,命食之。又指殿下竹一束示之。莫曉其義。明年作大魁,方悟一片犬肉置几上乃狀元二字,前者廷對皆出賦題,至是始問策竹一束者策字也,如此類者不可勝紀。今廟曰惠應。
威惠顯聖王
神姓伍,名員,字子胥,楚大夫奢之子也。平王听讒殺員父奢兄尚,子胥奔昊,言伐楚之利。昊與楚戰果勝焉,昊遂入郢,員掘平王屍鞭之三百。昊伐越,勾踐棲于會稽,求為臣妾。昊王許之,子胥諫不聽。太宰豁讚員,王使賜之屬鏤以死,將死曰:昊其亡乎。昊王聞之怒,乃取員屍盛以鷓夷革浮之江中。昊人憐之,為立祠江上,廟號曰威惠顯聖王。
金山大王
大王姓霍,諱光,即漢之大將軍也。《耆舊傳》云:昊主皓染病,甚煩燥,不自禁,勃百官遍禮靈祠顯廟,罔應。忽一日五更,夜色將闌晨光欲燦,有神咐小黃門云:病愈病愈。司巫者曰:汝何神,執何事,而報是吉凶也。神曰:臣漢之霍光也,金山鹹海風潮為害,當統部屬鎮之,來為陛下報吉。翌日,皓疾果愈,遂為立廟於嘉興之海鹹縣治束,賜廟額日顯忠,俗呼日金山大王。
萬迥就國公
萬迴公者,號州闋鄉人也。姓張氏,唐貞觀六年五月五日生,生而癡愚,至八九歲方能語。嘯傲如狂,鄉黨莫測。一日令家人灑掃,云有勝客至。是日三藏玄奘#2自西國還訪之,公問印度風境,了如所見。壯作禮稱是。菩薩有兄萬年,父征遼左,母程氏思其音信。公曰:此甚易爾。乃告母而往,至暮而還。及持書,鄰里驚異,左右神兵侍衛崇儼。咸亨四年,高宗召不應,武后賜錦袍玉帶。景雲二年十二月八日,師卒於長安,壽年八十,時異香氤氳。宋贈司徒號國公。
趙元帥三月十五日生
姓趙,諱公明,中南山人也。自秦時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成奉玉帝旨召為神霄副帥。按元帥乃皓廷霄度天慧覺昏梵黑化生,其位在乾,金水合黑之象也。其服色,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者,金遘水黑也。面色黑而鬍鬚者,北黑也。跨虎者,金象也。故此水中金之蒙體,則為道用,則為法法則,非雷霆無以彰其威,泰華西臺其府,乃元帥之主掌,而帥以金輪稱,亦西方金象也。元帥士奉天門之令,東役三界,巡察五方,提點九州,為直殿大將軍,為北極將御史一。漢祖天師修煉大丹,龍神奏帝請元猛神吏為之守護,由是元帥士奉玉旨授正一玄壇趙元帥。正則萬邪不干,一則純一不二。是職至重,天師#3昇之後,永鎮龍虎名山,厥今三元開壇傳度其趁善建功謝過之人,及頑冥不化者,皆元帥掌之。故有龍虎玄壇實賞罰之一司,部下有八王猛將者,以應八卦也。有六毒大神者,以應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時煞也。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以應五行。二十八將,以應二十八宿。天和地合二將,所以象天門地戶之闔闢。水火二營,將所以象春生秋殺之往來。驅雷役雷,致雨呼風,除瘟剪祟,保病攘災,元帥之功莫大焉。至如公訟寬抑,神能使之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對神檮,無不如意。一士天聖號,一高上神霄玉府大都督,五方之巡察使,九州社令都大提點,直殿大將軍。主領雷霆,副元帥北極侍御史,三界大都督,應元昭烈侯,掌士定命,帳設使二十八宿都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輸勃法趙元帥。
彭元帥
元帥姓彭氏,諱廷堅。嘗尹崇安縣,平詣寇盜如摧枯拉圬。有功,元至正中累官福建宣慰司副都元帥,時群寇竊發,彭一一削平。後以馬蹶遇害,群盜創之,屍僵立不仆,雙目上指鬚髮偃動,如風颺颺,盜不敢近逼者。移時事息,故吏奉其柩還崇安,民哀慕如喪父母,立祠肖像以永其祀,歲時祭享。凡水旱疾疫趨走祈檮,神為降靈如響。俗呼之日彭元帥。延及傍邑祠像,靈應兩如之。
潤濟侯
侯神,後魏賀虜將軍也,諱原。嘗師行屯汾州之白彪山,苦燥渴不得水,軍心徇洶。侯為皈處下馬禮天顯神,以死自誓,忽馬跑地出泉。自是靈源融液灌溉者,資之功利及物,久而不磨。邑人為立廟於白彪山之前,靈應特異。宋賜廟額日水澤,封神為潤濟侯。本朝洪武十一年號日白彪山馬跑泉之神,有司春秋致祭。
威濟侯
侯姓李,諱祿安,吉州長興縣童莊人也。於宋徽宗崇寧三年正月十八日甲申生,長而異稟,性質顓重,語不妄發。鄉社之人遇有休咎禍福之將至,輒能前知而告戒之。年十八,當宣和三年三月忽預告鄰里鄉社云,吾將往山東膠西為國家幹事,恐須數年方歸。遂端坐而逝,其後數有靈跡見於本鄉,如年穀之豐凶,蚤麥之得失,皆以傳之巫現,殆若印卷契鑰不差毫座。於是父老相率為立香火之地,而祠祭之,寧宗賜廟額日顯應,理宗封威濟侯。
靈派侯
李珊,本衛州三用人也。周世宗朝為將,善騎射,於國有功。後因病至重,有問疾者甚眾,公無別語,告眾曰:我授山束漆河將軍也。言訖,公卒焉。後人立祠於此,至唐玄宗開元年封為靈派將軍。至宋真#4大中祥符八年,封為靈派侯。
崔府君
崔府君者,乃祁州鼓城人也。父讓,與妻虔誠禱於往岳祈嗣。是夜,夫妻夢一仙童手擎一合,崔讓問之,童曰:帝賜合中之物,令君夫妻吞之。言訖舉合蓋視之,見美玉二枚。夫妻各吞其一。覺后有娠,十月滿足,於隋大業二年六月六日降生一子,神彩秀異於常人。幼而從學,日誦千言不窺群子之戲,因名子玉。時唐太宗貞觀七年,韶舉天下賢良赴都,朝廷任用。府君亦在內焉,各賜縣令出身,府君除滌州長子縣令。正直無私,察同秋毫,郡人皆言知縣晝理陽問,夜斷陰府。時五月初問知縣示諭邑人,此月望日及望後一日無得殺生及獵射,如犯者官中庾折陰府理問。時有潛出廓外射得兔一隻,入城門吏搜住,執於庭下。問之曰:爾等故犯,欲以縣庭受罰,陰府受罰?其人云:乞於陰府受罰。以為陰理將遠。言訖,各放還家。是夜方就枕,俄有一黃衣吏喚二人,至於公庭一所廳上。卻見崔知縣王者冠服,檢諸人罪狀,或促其壽,或墮其子孫,或臧其食祿。汝輩善惡自當裁之,令還本家,遂驚而覺。其人乃異之,忽一日門吏報曰:鵬黃嶺有猛虎攔路傷人。公遣首吏孟完責符牒至山廟勾虎,其虎出,自啣符牒隨吏而至公所。崔公責之曰:汝乃異類,食啖人命,罪當如何?其虎聞之觸階而死。邑人立生祠祀之。貞觀十七年遷磁州淦陽縣令,整太宗陰府君在之事,決楊叟二子負債之冤。後遷衛州衛縣令,與弈暮人楊叟同赴任所。西南五里有河,時夏月水汎漂滄民田,公於河上設壇,以詞奏於上帝,少頃問有一巨蛇浮於水面而卒。水漸散去,郡人亦立生祠祀焉。一日公與楊叟弈暮,忽有黃衣數輩執符而言曰:吾奉上帝命云云,次有玉珪玉帶紫服冠簪秀衣五岳衛旗。又有百餘人,皆拜畢而立,奏簫韶絲竹之音樂,復有一神取白馬至,府君曰:汝輩少待。遂呼二子曰:吾將去世,無得大慟。取紙筆寫百字銘以訓其子,二子泣拜而授命。言訖而卒,在世六十四年。后玄有功,拜豫章太守,察民所欲惡而聚之去之,政通民和,大著治績。後領兵萍鄉束,死於王敦之難。廟食於萍鄉縣之束五十里,蓋即其死所也。靈應顯著,赫耀一方。宋時嘗苦旱魑屢月不雨,有司遍檮無驗。父老有以甘大夫為言者,時郡守祖無擇從之。沐浴齋戒,往謁祠下,大雨如霪,賴以有秋。代加封號,本朝重建祠宇,有司春秋祭祀。
陸大夫
廟在德慶州之綿石山下,有靈應,為鄉民福區。按《夷堅志》漢陸賈使南越,尉陀與之泛舟,至此賈嘿檮曰:我若說越王肯稱臣,當以錦裹石為山靈報。使還,遂暮人植花卉以代錦,後人因立廟祀之。宋故道問梁汰入都,織舟石下,夜夢一客,自稱陸大夫云:我抑鬱於此千餘歲矣。君幸見臨,願留一詩。汰覺異之,遂禮其廟,題詩於壁上而去。父老相傳錦石山因陸賈使南越時,設錦繡帳於此而得名,姑記此以附。
杭州蔣相公
神姓蔣,世為杭州人。生宋建炎問#5樂振#6,每秋成耀穀預儲,貴則賤耀如元價,歲歉或損以予饑者。死時祝其二弟曰:須存仁心,力行好事。里人相與塑其像,以報仁心所趁,靈應如響。祈卜者,肩相摩。咸淳初,賜廟額日廣福。六年安撫潛說友請於朝,封神及二弟皆列侯,曰第一位孚順侯,第二位孚應侯,第三位孚祐侯。
蒿里相公
蒿里趙相公者,乃長安蒿里村人也。世本農乘耕鋤為公業,習科舉登第。為人硬直無私,累陳諫事不聽,公乃觸階而死。郡人立其祠,今在長安西二十里,有墳亦在左道。睿宗延和年封公為直列侯,俗呼為相公也。
祖將軍
將軍不知何許人,亦未詳其姓字,廟獨立於九江之景星湖,塑像儼然,代著靈驗,居民及舟行者禮拜必慎。按唐《歐陽詹集》云:魯國顏公頃為湖州牧州產碑材,公載石還次江州,蛟奔蠣引直至湖心,則茂林峭石勢環氣勝,有神祠曰:祖將軍廟。公捐舍逕亭,名日祖亭。製文勒碑以紀其事。昔人過其廟有詩云:
青山出沒無還有,綠水浮沉去亦來。
為問將軍當月事,卻憐埋骨洞庭限。
花卿
卿姓花,名敬定,本長安人也。廟在眉州之束館鎮。按傳花敬定唐至德問從崔光遠入蜀,討段子璋有功,封嘉祥縣公。後又與巨寇相特#7力,戰疾呼,從辰入酉部伍已潰落殆盡,單騎麋戰已喪其元,猶騎馬荷戈。至鎮下馬沃盥,適院紗女語曰:無頭何以盥為?遂僵仆,居民葬之溪上。歷代廟祀之,靈跡顯赫。杜甫歌:
成都猛將有花卿,學語小兒知姓名。
用如鷹鵲風火生,見賊惟多身始輕。
華山之神
神有三,一晉浮丘翕,一其徒王褒,一其徒郭姒,時稱華蓋三仙。道場在撫州之崇仁仙華山,傑搆為祠,高聳雲表,大著靈邊,士庶之災異疾疫咸趨檮祠下。檮者先期齋戒,至期執香帛行如胃珠,來則馳道,去者但拱立道左,無敢僭越,阿彌之聲連聞四野,頗類泰岳太和山之檮謁者然。昔人有詩云:
蹋翻碧澗泉中石,水透丹霞洞裹天。
更問浮丘何所事,好來東去看蒼田。
聶家香火
香火姓聶,族于南昌之王家渡。相傳聶上甘一老媼甚賢,時有精風鑑者往來止宿其家,媼禮之,始終不倦怠。其人嘗謂媼曰:當厚報汝家。後果指點一穴授之葬,且祝曰:願代代陰官。自是聶家每代出一靈神顯化感應,鄉人爭祀之。有聶大官,冠服如生,聶二官聶三官聶四官聶五官聶六官俱戎裝擬甲。又有聶九舍人,最·幼小為神,時人槃呼曰聶家香火。
搜神記卷之四竟
#1『王』原為『土』,據文義改。
#2『奘』原為『壯』,據文義改。
#3『師』原為『帥』,據文義改。
#4『真』原為『直』,據文義改。
#5『問』原為『閣』,據文義改。
#6『振』疑應為『賑』。
#7『特』原文為『詩』,據文義改。
搜神記卷之五#1
目錄
廣平呂神翁 黃陵神 黃仙師
江東靈籤 協濟公 靈義侯
張昭烈 張七相公 耿七公
孫將軍 張將軍 順濟王
橫浦龍君 道州五龍神 昭靈侯龍神
仰山龍神 黃石公 石神
楚雄神石 石龜 鍾神
馬神 青蛇神 金馬碧雞
金精 火精 陳寶雞神
黑水將軍 木居士 磨嵯神
黃魔神 向王 竹王
槃瓠
目錄畢
廣平呂神翁
唐開元中有道士呂翁,嘗息于郡鄂縣北之農家,遇少年盧生自嘆貧困。時主人方炊黃梁,舫以枕授生曰:枕吾枕當令榮適如意。生枕之,夢自枕竅中入,至其家娶崔氏女甚麗。明年舉進士,歷官中書令,年八十卒。及寤顧翁在傍,主人炊黃梁猶未熟,生起而謝曰: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後人為立廟祀之,水旱疾疫有檮必應。
黃陵神
廟在荊州府夷陵州之西黃牛峽,相傳神嘗佐禹治水有功屢有靈驗。至蜀漢諸葛亮治蜀,老父以其事請亮重其功,且異其有神應福庇之及斯民也。為建祠于此,一名黃牛廟。宋蘇軾詩:
江邊石壁高無路,上有黃牛不服箱。
廟前行客拜且舞,擊鼓吹簫屠白羊。
山下耕牛苦曉碗,兩角磨崖四蹄脫。
青芻半束長苦飢,仰看黃牛邈難及。
黃仙師
仙師姓黃,行七,上杭人也。業巫衛,能鞭撻鬼魔驅逐妖怪。師廟在上杭縣治之西南,舊在鍾寮場石峽中,後遷於此。相傳昔有山精石妖為害,巫者黃七公以符法治之,因隱身入於其石不出,石壁隱映有人影,望之儼若仙師像。昔人有詩云:
非是神利非鬼劃,解生姻霧解生雲。
仙師一入山頭石,草木蒙茸度幾春。
江東靈籤正月初八生
籤神姓石,名固,秦時贛縣人也。歿而為神,或陰雨霾霧,或夜深淡月微明,鄉人往往見其出入勝從如達官長者。蓋受職陰司而有事於綜理云。人為立廟,設以玨玫,往問吉凶受命如嚮,人益驗其靈應,為著韻語百首第以為籤。神乘之以應,人卜愈益無不切中。廟在贛州府城外貢水東五里,因名日江東靈籤,世傳以為美名云。本朝宋濂為文以記其事。
協濟公
協濟者,二神也。神姓曾氏,兄弟二人,平生重氣節輕財樂施,至於友愛尤篤。當三國時兵戈擾攘,相與隱邇於青陽之九子山,即今之九華山是也。既歿,顯靈發聖為民災。災捍患,大著功績。邑人異而德之,為立二廟分祀二神,一在九華山之束,一在九華山之西。宋大觀間賜額日協濟祠。至今祀之益虔祈檮累應。
靈義侯
侯姓苟氏,未詳其名,鳳翔府之隴州人也。有祠在隴州治左,其碑刻云,唐大曆二年故郡壘艱,於得水苟氏獻地為城,因遷其城於此,軍吏稱便故立祠杞之。神益著靈顯,凡有禱輒應驗如嚮。宋封靈義侯,賜廟額曰安佑。本朝益新其制而充拓之,執祀者愈至。
張昭烈
昭烈姓張氏,五代時滑臺人也。歿而為神,有顯應,廟在浪州府之黔陽縣。宋時有賊潘宗岩領眾來攻城,未及至濠望見出城諸軍,或青臉撩牙,或紅鬚絳績,或牛頸馬面四手雙叉,長者丈餘,矮者不滿二三尺,跳叫蜂湧噴火騰姻,千態萬狀鬼魅妖魔。賊驚急走,自相踐踏,遂解散遠去。後黃安俊曹成俱來攻城,竟不失守,皆神之力也。詔封為王,廟號照烈。本朝益崇杞之。
張七相公
相公姓張,行七,宋時麻城縣人也。嘗就異人學道術,得其要領,能呼役鬼神知幽冥事,故以毀沿江諸廟擊獄。適城束南隅有火災蔓延什百家,一城騷動,相公出自獄中騎白馬執短棍,指東束滅,指西西滅,南北各然,火患立息。遂長行至城西北五腦山,人馬俱化。聞於官,檢獄吏視之,則獄戶密肩如故咸驚異之,乃即其化所為建廟。相傳禮拜士人衣物隨委於道無敢拾之者,問有奸頑則迷道不知所出,顯
應一方為最云。
耿七公
公廟在揚州府高郵州之西北一十五里,耆相傳,公為束平梁山泊之里人,生負俠氣撫劍一呼髮直上指,有古賁育風。泊里最號英雄藪澤,而公衝擲其問,渠魁且下風而北面之矣。按戎馬南下,病歿於州境,大著靈異,凡有檮輒應。宋賜號曰康澤俠,迄今居民暨舟行者皆致祭。
孫將軍
將軍姓孫氏,名山,五代時人也。廟在寧化之縣治西,凡遇疾旱禱之即應。相傳昔有盜民首飾若干者,慮無以自擒,乃匿其物於神之座下。尋往視之,首飾忽不見。往復者再四,杳無所覓,疑其為他人之所得也。浹旬失主之家互相維併,乃質誓於神,甫稽顆見磚縫有黃白色,開視之則故物也。多著靈蹟,宋李綱詩:
不愁芒履長南謫,滿願靈旗助北征。
酪徹一杯揩淚眼,姻雲何處是二京。
張將軍
將軍姓張,名孝忠,淮士也。廟在饒州府安仁縣之玉真山。按元兵至安仁,提刑謝枋得調忠孝禦之,陣於團湖,坪相持數日,大戰者屢矢盡,忠孝揮雙刀擊殺百余人,尋中流矢死。賊入安仁,忽夜半城束南角鼓角齊喧喊哮騰湧,若千軍萬馬狀,賊將急起視之,時微月淡星,見將軍騎白馬舞雙刀雲霧中往來衝突,賊將拜而謝焉。事定,土人時見其持刀走馬長恨不平,乃為立祠於死所祀之,數著靈異。元歐陽言有記。
順濟王
廟在新建縣之昊城山,世號小龍云,相傳即昊、許二真人所誅大蛇子。宋封順濟王,有真宗御製戒蛟石刻熙寧中遣太常林希逸致祭,即有異蛇墜祝上。翌旦行禮,蛇引首望。禮畢出循几案,俄循入帳中。及希逸還,蛇復尾軸鱸送至彭蠡而沒。後蘇軾自檐耳北歸,鐵舟祠下,忽得古石奢矢於岸側,傳觀左右,失手墜江中。乃檮於神,許留廟中,使人役水求之,一探而獲,因為之記。
橫浦龍君
龍君姓字未祥,廟在江西之南安府治。稱橫浦者,古郡名也。按《言行錄》橫浦,炎方,雖窮冬無雪,故疫癘為
多,有龍君廟,所祈必應。張九成曰:吾無職隸而歲耗凜祿。盍思所以惠之,因檮焉。朝曦杲然而陰雲倏起,哺時雪已寸積,邦人咸駭異之。時九成為禮部侍郎,秦檜惡其言事,謫守郡州。又諷言者論其謗訕朝廷,再謫南安軍,故其致祝於龍君者如此云。本朝重建其廟,祀事益祟。
道州五龍神
廟在道州五龍井側,按晏殊《類要》云,唐陽城出守道州,至襄陽有五老人來近,自云舂陵人。城與之帛,問其所居,曰:居城西北五里。至則訪焉,惟有五龍井帛猶存。因為立廟,屢顯靈異。廟額日崇應,昔人嘗題其壁云:
山寒墊龍眠忽醒,黃衣老人岩下行。
手持屈曲千歲藤,慮驚世人藏姓名。
昭靈侯
昭靈侯,南陽張公,諱路斯。隋初家於頻上縣百社村,年十六中明經第。唐景龍中為宣城令,以才能稱。夫人石氏生九子。自宣城罷歸,常釣於焦氏臺之陰。一日顧見釣處有宮室樓殿,遂入居之,自是夜出旦歸。一朝體寒溫,夫人問之,公曰:我龍也,寥人鄭祥遠者亦龍也,與我爭此居,明日當占,使九子助我。領有絳銷者我也,青絳者鄭也。明日九子以弓矢射青銷者,中之怒而去,公亦逐之。所過為谿谷,以達於淮,而青銷者投於合氾之西山以死,日龍穴山。九子皆化為龍,而石氏葬關洲。公之兄為馬步使者,子孫散居頻山,其墓皆存焉。事見於唐布衣趙耕之文,而傳於淮頻問父老之口。載於歐陽文忠公之《集古錄》云。自景龍以來,頻人世祀之於焦氏臺。乾寧#2,刺史王敬堯始大其廟。有宋乾德中,蔡州大旱,其刺史司超聞公之靈,築祠於蔡。既雨,翰林學士承昔陶穀為記其事。蓋自淮南至於陳蔡許汝皆奔走奉祀。景德中諫議大夫張秉奉詔益新頻上祠宇,而熙寧中司封郎中張徽奏乞爵號,詔封公昭靈侯,石氏柔應夫人。廟有穴五,往往見靈異,出雲雨,或投器穴中則見於地,而近歲有得蛻骨於池者,金聲王質輕重不常,今藏廟中。元祐六年秋旱甚,郡守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蘇軾,迎致其骨於西湖之行祠,與吏民檮焉,其應如嚮。乃益治其廟。
仰山龍神
神二龍也,廟在袁州府之仰山。相傳昔有邑人徐墦舟行過大孤山,有二蕭生云居宜春仰山,遂同載而歸。至浦東告別,期至石橋相訪。後徐至其處見二龍,乃知為仰山神。唐會昌中,一夕雷雨,移廟於郡南文明卿。宋賜祠額曰孚惠。元重修,表人事二神至謹檮無不應。本朝封大仰山之神,春秋祀之。又分宜之鈴岡亦有行祠,相傳即神維舟處。
黃石公
神祠在東阿縣穀城山之陽。昔漢張良於下那圯橋遇老父箕踞,令良進履,良強事之。老父喜曰:孺子可教,授良書一編,且謂曰:後十三年齊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也。後良讀其書用其略,佐漢高帝誅秦滅項#3,天下大定,封留侯。果於穀城山而得之,良寶而立祠以禮焉。本朝益充拓其廟,令有司歲以三月十八日致祭。
石神
神廟在廉州之府城東,相傳昔人有漁于海者,見一磐石浮潮而至,心知其為神,因祝日:若得魚副所祈,當立祠以報。果如所祝,遂昇石而歸,議立廟所。至楊梅山繩忽斷,石亦不可復移。即其繩斷處誅茅立柱,壯以祠焉。丸水旱札痠檮之輒應。昔人過其廟,題詩於壁問云:
巨鼇手擘混沌開,靈石屹向蒼俱立。
太陰六月飛雪寒,蛟蠣夜舞波濤泣。
楚雄神石
在楚雄者有二,一在南安州西五里,巨石高十余丈。蒙氏號為南嶽社靈安邊之神,土人每歲以金貽其頂,有檮輒應。一在楚雄縣西南三十里碌摩山頂,屹立似人,高八尺許,頂突出如斜戴笠之狀,土人以金貼其面,事之甚謹。昔人有詩云:
安知金馬碧雞外,別有鬱籌盤荒陬。
陰崖猶遺太古雪,神石一立千萬秋。
石龜
在興國縣之儒林鄉,石圓如龜,項背俱備,彷彿八卦形,象逐月隨,斗杓旋轉。土人疑其怪,移置他所,翌日復歸其處,累驗皆然,因時祀之。
鍾神
廉州之城南七里有水飛激成深廣,接江通海,歲旱鄉人多祈雨於此。相傳宋政和問靈覺寺鍾一夕飛去,寺僧舉知雷雨聲震,不知鍾之所之。請旦鍾忽懸空而下,視之鍾猶淄濕,自是灣傍居民言灣中每夜有鍾聲,知其必與龍戰。寺僧為鑿去頂上龍角乃止,後人遂名其灣曰鍾灣。至今灣中颶風迅疾,則有一物大如車輸藍黑色湧出波心亭,亭自在,識者謂其為鍾神云。
馬神
神名步,主為災害馬,人為立廟祀之。按《周禮》,校人冬祭馬步,即此。故其註云:馬步,神之為災害馬者,有廟在武昌縣南之梁子湖上,舊俗以仲月祭於大澤用剛日,今縣人率以五月五日競渡時祭享於廟,蓋亦吳之故俗云。昔人有詩:
吳王宮殿作飛塵,野烏幽花各自春。
梁子湖邊餘戰馬,也曾咆哮武昌人。
青蛇神
有祠在慶陽府之環縣,初廟志云,唐節度使楊朝晨下次方渠築城,合道木波以遏吐蕃路,苦乏水,有青蛇降險下走,視其蹟水從而流。朝晨因命築防環之,遂為停淵,士飲仰足。吐蕃果悉眾引去,朝最大異之,上其事於朝。韶立祠以祀之,仍命泉日應聖。神著顯應,士民爭奉牲帛,遠近水旱疾疫多賴之。
金馬碧雞
二神也,金馬神廟在金馬山西,碧雞神廟在碧雞山束。按漢宣帝時,方士言益州有金馬碧雞,可祭祀而致,遣王裒往祀之,至蜀而卒。顏師古謂金形如馬,碧形如雞,蓋金馬碧雞二山對峙#4中隔滇池,蒼崖萬丈綠水千尋,月印波澄雲橫絕頂,雲南一佳景也。故二神依之,以靈化顯應。元張雄飛詩:
北闕辭丹鳳,南雲看碧雞。
紫台移玉座,瑤草濕金泥。
雨霽龍歸洞,風生虎渡溪。
尋梅穿竹逕,採藥躡松梯。
金精
金精,金星之精也。相傳漢時寧都縣張姓者,名金華,生女日麗英。生稟瑞相,能先事言民問休咎。去縣之西北十五里有山幸律鬼然一方,年十五入山修煉遂得道。長沙王吳茵聞而聘焉,麗英弗許,乃昇山之高處,始曰:山有石室中通洞天,若能鑿之當相見也。茵大發兵攻鑿既通,見女乘紫雲在半空語曰:吾為金星之精,特降治此山耳。言訖而去,後人因名其山日金精山。道家以是山為第三十五福地。
火精六月三十二日生
神姓宋,名無忌,漢時人也。生有神異皮而為火精。唐牛僧孺立廟祀之,以禳火災。廟在武昌府之城東七里,本日宋大夫,楊昊避·諱改稱大憲。按唐韋建除武昌軍節度使,將行,夢一朱衣達者導從數十輩叩叩然諸韋,曰:公將鎮鄂渚,僕所居頑毀,非公不能茸治。及至,訪無忌廟,其像即夢中所見,遂撒而新之。宋紹興中,知州王信復充拓其制。本朝重建,俗云火星堂,今江東各所之火星廟皆其神也。
陳寶
有祠在鳳翔府寶雞縣之東二十里。史記秦文公獲若石於陳倉北阪城,祠之,其神來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從東南來集於祠,城則若雄雞,其聲殷殷云。野雞夜雊,祀以一山牛,命曰陳寶。唐人有詩云:
一水悠悠去似妍,兩山如畫翠眉橫。
扶風野渡歸昊嶽,陳寶斜陽入渭城。
黑水將軍
鳳陽府城之北門外,逼近淮河,數崩央,為民患。宋嘉定問,郡守柴將軍者,鑄鐵將軍像,刻云:濠州之北淮何之邊,干汝鎮守億千萬年。自是河患寧息,於是立廟覆其上,居民爭先杞之,有禱必應。
木居士
神無姓名,不記其朝,伐刻木為像,廟在來腸縣之東二十里。相傳昔有火穿木類人形,坼水而來。寺僧遂祠以奉之。唐韓愈詩:
火透波穿不計春,根如頭面幹如身。
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宋時縣令因析雨無應,議欲折而薪之,不移時大雨霑足,賴之有年。令為重其杞而新其廟,神益感應如嚮。本朝重建。
磨嵯神
廟在施州衛之西。按衛城西南與洛浦蠻接壤,洛浦蠻猶桀驚數為邊患。有將孟蜀者,率兵討之,累戰弗捷。蜀抱煩悶從中軍枕戈而寢,忽夢一神人自陳我磨嵯大王是也,知公戰未利願效一臂之勞。蜀亦朦朧禮謝,既覺急視之,猶聞有刀馬聲。明日臨陣,洛浦蠻東披西靡如前後受敵狀,遂解散稽首降附。神自是靈跡顯著,施民所在杞之無不感應。
黃魔神
神亦未詳朝代姓字,廟在刑州府之歸州峽,靈通顯應一方瞻依攸係。按《寰宇記》,唐咸通中簫遘自右史竄黔南沂三峽秣歸,夢神人曰:我黃魔神也,居紫極宮西北隅,將佑助公出此境。又廟記載李吉甫自忠州除替峽漲洶怒,忽有神人湧出水上為之扶舟,李問是何神。答曰:我黃魔神也。又宋寇準經從叱灘亦有神扶船而下,準問之,神自號黃魔,蓋其神通顯化屢有著績,不能具舉,姑記其大者如此云云。
向王
王姓向,名輔,歸州之東陽人也。王母依氏夜夢一巨星入手,燦燦有光口而吞之,覺後有孕,懷二十六月而生。王初生不能言,七八週見一道士書符,即搴其衣疾呼之日我我我。自是語言如成人,長益有道術,咒水符法不襲人舊,而自無不驗。歿而為神於所生之地,穿山鑿石,或沒入于山之東即出于山之西,無問其高與厚之若何。或時而擘石隱身其內,顯著靈異不可枚舉,鄉人立祠祀之,有檮即應。
竹王
王,即夜郎侯也,廟在施州衛城東南之東問山下,按《華陽國志》,初有女子院于逐水,有三節竹流入足問,中有嬰兒聲,剖竹得男,收養之。及長材武自立為夜郎王,以竹為姓,漢武平西南夷,王被夷撩請立,後天子乃封其三子為侯。死後配食於父之廟。宋崇寧中,賜廟額曰…靈惠。後其子孫蔓延,崇祀益謹。本朝正祀典止稱日夜郎王之神。
槃瓠
槃瓠,狗神。今長沙武陵蠻之祖,廟在盧溪縣#5武山。按高辛氏有犬戎患,募能得犬戎昊將軍頭者,妻以少女。時帝有畜狗名曰槃瓠,遂入山銜人首赴闕下,果昊將軍頭也。帝大喜,然槃瓠畜類不可妻,敬他報之。女聞以為信不可失,請行。帝不得已,從之,槃瓠得女負入南山石室中,逾三年生六男六女。槃瓠死,男女自相婚配,母歸以狀白帝,使迎置諸子,衣裳爛斑言語侏偶付後滋蔓,今武陵蠻是也。至今土俗不食犬肉,廟有威靈。
搜神記卷之五竟
#1『卷之五』原無,據體例補。
#2『寧』原『盒』,據文義改。
#3『項』原為『頂』,據文義改。
#4『峙』原為『時』,據文義改。
#5『縣』原為『孫』,據文義改。
搜神記卷之六#1
目錄
天妃 蝅女 青衣神
神女 白水素女 馬大仙
聖母 溫孝通 孝烈將軍
靈澤夫人俗呼為蝶磯娘娘 順懿夫人
寨將夫人 誠敬夫人 姚娘
曹娥 二孝女 五瘟使者
五盜將軍 掠刷使 增福相公
福祿財門 門神 神荼鬱壘
鍾道 司命鼇神 廁神
開路神律令附 翁仲二神
目錄畢
天妃三月三十二日生
妃,莆人,宋都巡檢林愿之女。生而神靈,能言人禍福,歿後鄉人立廟于湄州之嶼,嶼有興化之東南海中與琉球國相望。宋宣和中,路允迪浮海使高麗中流風大作,諸船皆溺,獨充迪所乘舟,神降於檣遂獲安濟。歷代累封至天妃。本朝洪武永樂中,几兩加封號今府城中有行祠,有司春秋祭焉。昔人詩:
星斗斜連北,蓬瀛直指東。
秋高洲嶼白,日出海波紅。
蝅女
高辛時,蜀有蚤女,不知姓氏。父為人所掠,惟所乘焉在。女念父不食,其母因誓於眾曰:有得父還者以女嫁之。馬聞其言驚躍絕疆而去,數日父乃乘馬而歸。自此馬嘶不止,母以誓眾之言告父。父曰:誓於人不誓於馬,脫我之難固大功,所誓之言不可行也。馬跑,父怒欲殺之,馬愈跑,父射殺之。曝其皮於庭,皮蹶然而起卷女飛去,旬日皮棲於桑上,女化為蚤,食桑葉吐絲成苗,以衣被於人。一日蝅女乘雲駕此馬,謂父母曰:上帝以我心不忘義,授以天仙嬪。
青衣神
青衣神,即蠶叢氏也。按傳蠶叢氏初為蜀侯,後稱蜀王,嘗服青衣巡行郊野,教氏蠶事,鄉人感其德,因為立祠祀之。祠廟遍於西土,罔不靈驗,俗槃呼之日青衣神。青神縣亦以此得名云。宋謝枋得蠶詩:
養口資身賴以桑,終成王道澤流長。
吐絲不羨蜘蛛巧,飼葉頻催織女忙
三起三眠時化運,一生一死命天常。
待看獻繭盆繅后,先與君王作袞裳。
白水素女
素女,天神也。昔閩人謝端有淑行居室寒素,一日出江邊見一大螺偃仰狀如斗,異而愛之,因載之以歸,畜且珍焉。每外肩鑰嚴蜜,返則盤飧羅具如賓筵。端甚疑懼,偵諸長老,或告之曰:此必若而有異畜也。端乃悟其為螺,為密伺見一妹麗甚,端前禮問其故,神亦不隱,遂應之曰:我天漢中白水素女也。天帝遣我為君具食,今限滿當去,故為君所窺。我去留殼與君。端用以居糧,其米常溢。今福州西北三十里有螺江,其得名由此云。
馬大仙
大仙姓馬氏,衢州府景陵縣人也。家貧養姑孝傭身以資薪米,恆苦不給艱險備嘗咯無倦息。一日遇異人授以仙術,祝之曰:感汝孝養,持此代菽水之懼母輕語。大仙如其衛,日給膳養不勞餘力,自是姑得所養善所終。未幾而大仙亦隨之以示寂矣。鄉人重之,為立祠以永其祀,凡檮多應,水旱疾疫如轉園然。有李陽冰所撰碑記,及本朝誠意伯劉基重脩馬大仙廟記
聖母
聖母海陵人,長適杜氏子,性好善,師劉綱學仙衛,道成,杜氏子不之信,告官拘以團圄,頃之聖母已從寒隙中出去,高入雲中。人為立廟奉祭,每表靈驗,當有一青烏在祭所,人有所祭烏為飛遠嗚,嗚若鑒受狀。有所失問其所在,烏即集盜物之處。以此道不拾遺,元大德初更立廟於揚州江都縣之東六十里,應嚮愈著。本朝加動封焉。
溫孝通
孝通,姓溫氏,秦女也。廟在臨江府之新淦縣南八十里峽江鎮,相傳秦時有溫媼,經程溪得巨儿藏於家,生七龍放之江。媼或時至江口,龍輒獻嘉魚若祭養然。後媼死,葬於程溪之側,將圯,一夕雷電風雨交作走石飛沙。請旦,人見墓遷於岸北之高岡,鄉人異之,為立祠堂。唐賜廟額孝通,元揭斯有記,又云溫媼閱城人。唐太和問盧鍔嘗夢媼謂曰:君將為江西縣令。後果宰分宜更為立廟,盧肇記。
孝烈將軍
將軍名木蘭,楚朱氏女也。代父西征,頗著勞勣,既歿人為立廟。唐封孝烈將軍,今黃陂縣之木蘭山,及保定完縣俱有廟在,靈應如嚮,蓋黃本桑梓而完即其西征所云。按古樂府詞: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杵聲,唯聞女嘆息。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二十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靈澤夫人
夫人姓孫氏,昊王權之妹,蜀漢昭烈帝之后也。相傳權用周瑜,詐計迎后於荊州,舟次荻港,后乃識其詐,遂自沉江。又云聞昭烈帝崩,一及毀投江自盡。後人立廟於嬝磯山之上,蓋其藏所即今蕪湖縣西是也。歷著靈異,我太祖高皇帝龍飛波江陰兵冥助,既登極動封靈澤夫人,益新廟貌,有御製律詩刻於廟額。騷人墨客遞有嗤味,至今為大江中一奇跡,而神逾應嚮云。
順懿夫人
按《楓涇雜錄》云,唐大曆中,閩古田縣有陳氏女者,生而穎異,能先事言有無輒驗。嬉戲每剪鳶蝶之類,嚶之以水即飛舞上下。噴木為尺許牛馬,呼呵以令其行止,一如其令。飲食遇喜升斗輒盡,或辟穀數日自若也。人咸異之,父母亦不能禁,未字而歿,附童子言事。鄉人以水旱禍福叩之,言無不驗,遂立廟祀焉。宋封順懿夫人,代多靈跡,今八閩人多祀之者。
寨將夫人
夫人姓虞,有廟在英德縣之麻寨岡。舊傳唐末黃巢破西衡州,虞氏躬披甲冑率兄弟及鄉兵戰禦,巢賊遂北,虞氏亦死。鄉人即其死所立廟杞之,大有靈應。宋嘉泰問有賊將統眾道經麻寨岡,忽有風雷雨雹自廟而出,賊大懼,棄甲曳兵而去,鄉里賴以無恐,事聞賜廟額日冥助。嘉定問又小有警,鄉兵檮于廟而與戰,一日三捷,賊為解散。加封正順顯佑夫人,林子升作記。及宋末之亂,元兵殘破惟英德遠近安堵,說者謂皆神之功。
誠敬夫人
夫人洗氏,高凍人,陳高州太守馮寶妻。隋初平陳嶺南共推洗氏為主,保境拒守既而降隋。厥后高州刺史李遷仕及番禺夷王仲宣等反,夫人又皆討平之。累封至譙國夫人,卒謐誠敬,廟在今電白之縣治東,旁邑俱有行祠,無不嚮應。宋蘇軾詩:
馮洗古烈婦,聶媼國于玆。
策勳梁武后,開府隋文時。
三世更險夷,一心無磷緇。
錦徽平積亂,犀渠破余疑。
本朝洪武初封為高凍郡夫人,歲以仲冬月祭之。
姚娘
姚氏名貞淑,漢河平問居民女也。廟在博羅縣束莫村,歿而有神,故祠於此。宋陳堯佐權守惠州,攜潮士許申偕行,蟻舟於岸俄有介冑百輩指呼甚嚴,云:今夕丞相漕使會宿於此。少有疏虞不肩,堯佐異之。明日訪其地,有姚娘神廟在焉。后堯佐拜相,申任本路轉運使,一如其言。又博羅之西,梁時陳氏女父應志年八十卒,獨一女,女哀毀過甚亦卒。鄉人像而祠之,漢封昌福夫人,其神頗靈,禱雨有應。
曹娥
娥,上虞人,父名吁,能弦歌為巫祝。漢安初五月五日於縣江浙潮迎神溺死,不得屍。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
元嘉中立廟於紹興之府城東,郡鄂子作碑文,蔡邕題云:黃絹幼婦外孫壟臼,即此廟。著靈應鄉,人崇杞之不置。
又邑有朱娥者,育於祖媼,里人有欲殺媼者,娥年十歲突前持救,被刀十餘以死,肖像配享曹娥云。
二孝女
孝女,唐時人,金谿葛祐女也。邑有銀場典其事者,即祐銀耗竭產不能償,二女不忍其父荼毒,赴冶而死,父得釋,場亦為罷。後有一少年讀書於邑之翠雲寺,時漏下三更月明雲淡,聞有笙鑰聲來自西北,推戶視之,見祥雲瑞靄掩映迴環,道從旌蓋一一如昭儀然,有二女仙端坐其上。少年急避之,二女呼謂之曰:毋恐,我葛氏女也。上帝嘉我孝行,授以玉清官正乙之職,今將歷十洲謁王母,善為我語家人。少年異之,人為立廟,最靈應云。
五瘟使者九月初三日生
隋文帝見五力士次空三五丈長,身披五方袍,一人執杓子觀子,一人執皮袋並劍,一人執扇,一人執鎚,一人執火壺。帝問太史居仁曰:此何神?注何災福?張居仁奏曰:此五方力士,乃天之五鬼,名日五瘟使者。現之則民有瘟疫。帝曰:可治而免乎?居仁曰:無法可治。於是國人病死者眾,帝乃立祠,詔青袍力士封顯聖將軍,紅袍力士封顯應將軍,白袍力士封感應將軍,黑袍力士封感成將軍,黃袍力士封感威將軍。隋唐皆用五月五日祭之。
五盜將軍
五盜將軍者,即宋廢帝永光年問五盜寇也。於本地方作亂為盜,後景和三年帝遣大將張洪破而殺之於新封縣之北,後五人又作怪降祟於死之鄉。祭之者皆呼為五盜將軍,即今時之所謂賊神是也。一杜平,二李思,三任安,四孫立,五耿彥正。
掠刷使
掠刷使者姓裴,名璞,杜陵韋元方外兄也。璞任郃州新平縣尉,元和五年璞卒於官。長慶初元方下第,將客於隴右,出開-遠門數十里抵偏店將甜。見前武吏躍馬而來,騎從數十而貌似璞,見元方若識而急下馬避之。入茶邸垂簾於小室中,其徒御散坐簾外,元方疑之,亦入其邸,及寨簾入見,真裴璞也。元方驚喜拜之曰:兄去人問,復效武職何也?陰吏之犀犀如此乎。璞曰:吾為陰官,職掌武士,故武飾耳。元方曰:何官?日隴右西川掠刷使耳。曰:何所典耶?曰:吾職司人剩財而掠之。元方曰:何謂剩財?璞曰:人之轉貨求丐也,命當得此忽遇物之稍稀,或主人深顧所得,乃瑜數外,數外之財即謂之剩,故掠之焉。元方曰:安知其剩而掠之?璞曰:主人一飲一酌無非前定,瓦財寶乎?陰司所籍其獲有限,獲而瑜數陰吏乃刷而掠之也。元方曰:所謂掠者,奪之於囊耶,竊之於懷耶?璞曰:非也,當數而得一一有成數外之財為吾所運,或令虛耗,或索橫事,或買賣不及常份,殊不關身爾,始吾之生也。嘗謂商勤得財,農勤得穀,士勤得祿,只歎其不勤而不得也。然則覆舟之商,旱歲之農,屢空之士,豈不勤乎?而今乃知勤者德之基,學者善之本,德與善乃理身之道耳。亦未足以邀財而求祿也。子之逢吾亦是前定,合得白金二斤,遇此遺子又當復掠,故不敢厚子之是行也。故甚厚而分甚薄於涇,殊無所得諸鎮平平爾。人生有命,時不參差,以道靜觀無復躁撓,勉之哉。璞以公事須入城中,陰冥幽密不及多言,乃冉冉而別。
增福相公九月十七日生
李相公諱詭祖,在魏文帝朝治相府事。白日管陽問央斷邦國冤滯不平之事,夜判陰府是非狂錯文案,兼管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飲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至後唐明宗朝天成元年贈為油號增福相公。
福祿財門
福祿者,本道州刺史楊公,諱成,字昔。漢武帝愛道州矮民以為宮奴玩戲,其道州民生男選揀侏儒好者,每歲不下數百人,使公孫父母與子生別。自刺史楊公守郡以表奏聞天子云:臣按部典,本土只有矮民,無矮奴也。武帝感悟省之,自後更不復選。郡人德之,立祠繪像供養,以為本州福神。後天下士庶皆繪像敬之,以為福祿財門之神。
門神
神即唐之秦叔保、胡敬德二將軍也。按傳唐太宗不豫寢門外拋磚弄瓦、鬼魅號呼,六院三宮夜無寧刻。太宗懼,以告群臣。叔保奏曰:臣平生殺人如摧枯,積屍如聚蟻,何懼小鬼乎,願同敬德戎裝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無警。太宗嘉之,謂二人守夜無眠,因命畫工圖二人之像全裝怒髮一如平時,懸于宮掖之左右門,邪祟以息。後世沿襲遂永為門神云。《西遊記》小詞有本是英雄豪傑舊勳臣,只落得千年稱戶尉,萬古作門神之句。
神荼鬱壘
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向東北日鬼門,萬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日神荼,一日鬱壘,主閱領眾鬼之出入者,執以飼虎。於是黃帝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之制也。蓋其起自黃帝,故後世盡神像於枝上,猶於其下書左神荼右鬱壘,以元日置之門戶。
鍾道
唐明皇開元中,講武驪山,還宮疾作。晝夢一小鬼,絳衣犢鼻胱一足履一足,盜大直繡香囊及上玉笛,繞殿奔戲。上叱問之,小鬼曰:臣乃虛耗也。上曰何謂虛耗?小鬼曰:望空虛中盜人物,耗人家喜事。上怒欲呼武士,忽一大鬼破帽藍袍角帶朝靴,先刺小鬼目,後擘而啖之。上問何人,奏曰:臣終南山進士鍾道,應舉不捷羞歸故里觸殿階而死,奉旨賜綠袍葬我,感恩祭祀,與王除天下虛耗妖孽。言訖#2夢覺疾廖,韶昊道子圖其像。
司命寵神八月初三日生
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狀如美女。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即六癸女也。白人罪狀,大者奪紀二三百日,小者奪籌一二百日,故為天地督使。凡治寵於屋中央#3,口向西,鼇四邊令去釜九寸,以博及細土搆之,勿令穿折。鼇神以壬子日死,不可用此日治寵。五月辰日,猜頭祭鼇,令人治生萬倍利益。雞毛入鼇有非禍,犬骨入鼇出狂子。正月己巳日,白雞祭鼇宜蚤。五月己丑祭鼇,吉。四月丁巳日祭鼇,吉。神衣黃披髮,從鼇中出,知其名,呼之可除凶惡云。
廁神
廁神者,萊陽縣何氏女,名婿,字麗卿,自幼讀書辨利。唐垂拱三年,壽陽刺史李景納為妾,其妻拓之,遂陰殺之,置其屍於廁中。魂遠不散,如廁每聞啼哭聲,時隱隱出現,且有兵力呵喝狀。自是大著靈異,人為屍祝之,懸箕而降,能知禍福。神死於正月十五,故獨顯靈於正月也。
開路神
神即《周禮》之方相氏是也,相傳軒轅皇帝周遊九垓,元妃螺祖死於道,令次妃好如監護,因買相以防夜,蓋其始也。俗名險道神,一名阡陌將軍,一名開路神。
律令令平聲
雷部健兒,善走,與雷相疾速,符咒云急急如律令,謂此。
翁仲二神
魏明帝鑄銅為二神人,號翕仲,置司馬門外。按古長人見為國亡,長秋見臨洮為秦亡之禍,始皇反以為祥,鑄銅象之。
大明萬曆三十五年歲次丁未上元吉日,正一嗣教凝誠至道闡玄弘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張國祥,奉旨校梓。
搜神記卷之六竟
#1『卷之六』原無,據體例補。
#2『訖』原為『記』,據文義改。
#3『央』原為『央』,據文義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