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王聞偈已。心即開悟。乃悔謝前非。咨詢法要。
  師一日曰。吾觀赤縣神州有大根器。遂踰海越漠。為法求人。
  初至。見梁武帝。帝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師曰。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師曰。不識。帝不契。
  遂折蘆渡江。至少林。面壁九年。得二祖於深雪中。曾謂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後傳衣。付偈曰。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流支.光統數加藥害。至第六度遂不救。讖曰江槎分玉浪。管炬開金鎻。
  五口相共行。九十無彼我師知緣盡。欲返天竺。令弟子各言其志。道副得皮。總持得肉。道育得骨。二祖得髓。師入滅後。葬于熊耳。
  後宋雲使西域還。遇師於葱嶺。見師手携隻履而返。歸奏帝。開壙。果見空棺隻履存焉。
  贊曰。
  隆準龍顏  碧瞳天相  棄金輪為聖道出家  辨寶珠與阿師相抗  足生雲  驅弟子除異見之邪  舌翻瀾  聽合國起六宗之謗  神洲赤縣接大乘根  東土西天示衲僧樣  廓然無聖  逆龍鱗一葦橫江  寂爾觀心  坐鬼窟九年摸象  一花開五葉  放庭雪沒人腰  毒藥作醍醐  笑江槎分玉浪  如墻如壁  幾曾當教外別傳  分髓分皮  正好喫手中痛棒
  詐死忙携隻履歸。惜大唐國一時人。開眼被胡兒欺誑。

  曹溪六祖大鑑禪師

  師諱慧能。新州人。俗姓盧。家貧。樵釆以給。一日。負樵至市。聞客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悚然問客曰。此何法也。得於何人。
  客曰。此名金剛經。得於黃梅忍大師。
  師遂白其母。至黃梅。謁五祖。祖曰。汝自何來。
  曰。嶺南。
  祖曰。欲須何事。
  曰。惟求作佛。
  祖曰。嶺南人無佛性。若為作佛。
  曰。人有南北。佛性豈然。
  祖異之。乃曰。著槽廠去。師禮而退。遂負石舂米。
  後聞人舉北秀頌曰。
  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師即倩人書偈其傍。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祖因付衣鉢。潛至大庾嶺。明上座逐之。師以衣置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
  明曰。我來求法。非為衣也。
  師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如何是明上座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明大悟。
  師於儀鳳元年丙子正月八日屆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講經。聞二僧辨風幡。一云風動。一云幡動。爭之不已。師曰。可容俗流輙預高論否。直以風幡非動。動自心耳。印宗聞之。遂與披剃。
  韶州刺史韋據請於大梵寺轉法輪。并受無相心地戒。門人紀錄。目為壇經。
  南嶽讓和尚因嵩山安和尚啟發之。乃直詣參師。師問曰。什麼處來。
  岳曰。嵩山來。
  師曰。什麼物恁麼來。
  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師曰。還假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師曰。即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青原和尚參師。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師曰。汝曾作什麼來。
  原曰。聖諦亦不為。
  師曰。落何階級。
  原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師深肯之。
  師將順寂。欲往新州。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却回。
  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說偈曰。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生。
  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贊曰。
  震旦心宗  嶺南蠻種  一字不識書  採薪勤母奉  黃梅碓頭和糠搗出  石墜覺腰輕  新州市上平地顛翻  擔折知柴重  鱷魚眼睛光轆轆  嗔明上座為衣鉢爭  毒虵口氣冷氷氷  斥印宗僧非風幡動  污染即不得  蕩南岳家財一物無  聖諦尚不為  鼓青原波浪千尋湧  開作家爐鞴  村獦獠收幾塊精金  說成帙壇經  臭皮囊盛許多骨董  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死欵難翻  地含諸種普雨皆生  開眼說夢
  千古曹溪鏡樣清。非劈箭截流機。浸殺底堪作何用。

  江西馬祖禪師

  師諱道一。漢州什邡人。姓馬氏。容皃奇異。虎視牛行。得法南岳。後歸蜀鄉。人喧迎之。溪邊婆子云。將謂有何奇特。元是馬簸箕家小子。
  師遂曰。勸君莫還鄉。還鄉道不成。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再返江西。
  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讖云。金鷄解[口*(銜-金+缶)]一粒粟。供養十方羅漢僧。
  六祖謂南嶽云。爾後出一馬駒。蹈殺天下人去在。
  石鞏為獵時。從師菴前過。師見。問曰。汝是何人。
  曰。獵者。
  師曰。汝解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