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曹源一滴水  蟲禦木偶爾成文  問學人一卷經  蠅鑽紙全無趣向  唯心唯識  石頭城路列千差  無法無人  通玄峯雲橫疊嶂
  盡十方世界皎皎地無一絲頭。到者裏。百法明門只宜収抗。

  天台韶國師

  師諱德韶。嗣法眼。處州龍泉陳氏子。幼依龍歸寺得度。十八受具。去謁龍牙。問。雄雄之尊。因甚麼親近不得。
  牙曰。如火與火。
  師曰。忽遇水來又作麼生。
  牙曰。汝不會我語。
  又問。天不蓋。地不載。此理如何。
  牙曰。合如是。師不諭旨。再請誨。
  牙曰。道者。汝向後自會去。
  師後於通玄峯澡浴。忽省。遂焚香望龍牙禮拜曰。當時若說向我。今日決定罵也。
  見疎山。問。百匝千重是何人境界。
  山曰。左搓芒繩縛鬼子。
  曰。不落古今。請師說。
  曰。不說。
  曰。為甚不說。
  曰。箇中不辨有無。
  曰。師今善說。山駭之。
  如是參五十四員知識。後謁法眼。眼一見。深器之。師倦於參請。但隨眾而已。
  一日。眼上堂。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眼曰。是曹源一滴水。
  師大悟於座下。遂白眼。眼曰。汝向後當為國王所師。致祖道光大。吾不如也。
  自是。諸方異唱。古今玄鍵。與之決擇。不留微跡乾祐元年。忠懿王嗣位。遣使迎之。申弟子禮。
  示眾。古聖方便猶若河沙。祖師道。非風幡動。仁者心動。斯乃無上心印。至妙法門。我輩稱祖師門下客。合作麼生會祖師意。若言風幡不動。汝心妄動。若言不撥風幡。就風幡處通取。若言風幡動處是甚麼。若言附物明心。不須認物。若言色即是空。若言非風幡動。應須妙會。與祖師意旨了沒交涉。既不許如是會。諸上座便合知悉。者裏悟去。何法門而不明。雖百千諸佛方便。一時洞了。若不如此。設經塵劫。空自勞神。無有是處。
  住通玄峯。有偈云。
  通玄峯頂。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眼聞。乃曰。只此一偈。可起吾宗。
  示眾。古人道。若欠一法。不成法身。若剩一法。不成法身。若有一法。不成法身。若無一法。不成法身。此是般若之真宗也。又曰。夫一切問答。如針鋒相投。無絲毫參差。事無不通。理無不備。良由一切語言。一切三昧。橫竪深淺。隱顯去來。是諸佛實相門。只貴如今一時驗取。珍重。又曰。言發非聲。色前不物。始會天下太平。大王長壽。久立。
  僧問。古德道。登天不借梯。遍地無行路。如何是登天不借梯。
  師曰。不遺絲髮地。
  曰。如何是遍地無行路。
  師曰。適來向儞道什麼。
  問。法眼寶印。和尚親傳。未審今日一會。分付何人。
  師曰。鼕鼕鼓。一頭打。兩頭鳴問。古者道。敲打虗空鳴殼殼。石人木人齊應諾。六月降雪落紛紛。此是如來大圓覺。如何是敲打虗空底師曰。崑崙兒著鐵袴。打一棒行一步。
  曰。恁麼則石人木人齊應諾。
  師曰。儞還聞麼。
  問。飲光持釋迦丈六衣。在雞足山待彌勒下生。將丈六之衣。披千尺之身。應量恰好。只如釋迦身長丈六。彌勒身長千尺。為復是身解短耶。衣解長耶。
  師曰。汝却會。明拂袖而出。
  師曰。小兒子。山僧若答汝話不得。當有因果。汝若不是。吾當見之。
  明歸七日嘔血。浮光和尚勸曰。汝速去懺悔明至方丈。悲泣曰。願和尚慈悲。許某甲懺悔。
  曰。如人倒地。因地而起。不曾教汝起倒。
  明又曰。若許某甲懺悔。終身給侍。
  師為出語曰。佛佛道齊。宛爾高低。釋迦彌勒。如印印泥。
  有傳天台教義寂者。乃螺溪是。屢言于師。曰。智者之教。年紀濅遠。慮多散失。今新羅國其本甚備。自非和尚慈力。其孰能致之乎。師聞于王。遣使航海傳寫。備足而回。迄今盛行于世矣。
  贊曰。
  心法雙忘  乾坤獨步  登天不借梯  遍地無行路  機翻石火  爍破石頭城  掌握龍泉  笑出龍歸寺  天蓋地載  苦龍牙疊將餿飯祭閑神  百匝千重  被疎山左搓芒繩縛鬼子  去來隱顯明諸佛實相  要且顢頇  欠剩有無說般若真宗  不妨莽鹵  是曹源一滴水  悟玄機將豌豆作真珠  指通玄滿目山  起吾宗變甜瓜成苦瓠  祖師門下客  辨風幡帶水拖泥  大王長壽人  外聲色拋沙撒土  得法眼親傳寶印  鞔皮鼓兩頭鳴  應木人敲打虗空  崑崙兒著鐵袴  念南嶽天台教乘磨滅  往新羅國繕寫歸  論釋迦彌勒身衣短長  令興教僧嘔血去
  諸方異唱。古今玄鍵。決擇不留蹤。不謬為一國之師。名喧寰宇。

  永明智覺禪師

  師諱延壽。嗣韶國師。餘杭王氏子。自幼知敬佛乘。既冠。不茄葷酒。日惟一食。持法華七行俱下。感羣羊跪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