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72-中国撰述史传部禅宗-八十八祖道影传赞-明-德清-第14页

尋師之意。先至韶州。遇無盡尼。說涅槃義。遂修曹溪寶林寺。以居之。頃即之黃梅。謁大師。一見默識之。遂傳衣法。令隱于懷集。四會之間。獵人隊中。十有六年。至儀鳳元年正月。屇南海法性寺。時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座下有二僧。見風吹旛動。論動義未決。祖曰。非風非旛。仁者心動。印宗聞之。知是異人。問之。祖以實告。遂出示衣鉢。一眾驚歎。乃集眾剃髮于菩提樹下。智光律師。授具足戒。印宗集緇白千人。送歸寶林。開法于曹溪座下。開悟者三十餘人。獨青原思南嶽讓二大師為上首。自此道分兩派。祖一日告眾曰。吾忝受忍大師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葢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不疑。堪任大事。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是為此土六祖。贊曰。
  樵斧纔拋以石墜腰  靈根久植從此抽條  源出曹溪橫流大地  直至于今無處不是
章安結集灌頂法師傳
章安法師。諱灌頂。臨海章安人。姓吳氏。始生三月。能隨母稱三寶名。有僧過門。謂其母曰。此子非凡。因以為名。七歲依攝靜寺慧極出家。日記萬言。年二十受具戒。天縱慧解。一聞不忘。陳至德初。謁天台智者于修禪寺。稟受觀法。研繹既久。頓蒙印可。因為侍者。隨所住處。所說法門。悉能領解。隨智者大師。聽講法華于金陵光澤。受法華玄義及圓頓止觀于江陵玉泉。至于餘處。講說聽受之次。悉與結集。大小部袠百有餘部。傳諸未聞。天台一家教觀。師大有功焉。智者亡後。師應皇太子。令入京講法華玄義。復送還山。著涅槃玄義二卷疏二十卷。時隋末。兵興宼盜羣起。師自序曰。推度聖文。凡歷五載。何年不見兵火。何月不見干戈。菜食水齋。氷床雪被。其勞苦有若此焉。疏成。烈火焚之。不爇。壽七十二。入滅。是為台宗九祖之一。先是同學智晞。臨終曰。吾生兜率。見先師智者寶座。行列皆已有人。惟虗一座。彼天人曰。却後六年。頂法師來升此座。計歲論期。晞言不謬。贊曰。
  影響法化雲龍風虎  凡立幟者必有其伍  一家教觀至師大昌  入多聞海源遠流長
附錄台宗十七祖
高祖龍樹尊者  二祖北齊尊者(慧文)  三祖南岳尊者(慧思)  四祖天台智者(智顗)  五祖章安尊者(灌頂)  六祖法華尊者(智威)  七祖天宮尊者(慧威)  八祖左溪尊者(玄朗)  九祖荊溪尊者(湛然)  十祖興道尊者(道[邃-八])  十一祖至行尊者(廣修)  十二祖正定尊者(物外)  十三祖玅說尊者(元琇)  十四祖高論尊者(清竦)  十五祖淨光尊者(羲寂)  十六祖寶雲尊者(義通)  十七祖法智尊者(知禮傳見後)
慈恩玄奘法師傳
慈恩玄奘法師。洛陽陳氏子。幼出家授具。年十一即能誦通維摩法華。及長負笈西遊。謁道基法師。受阿毗曇婆沙雜心等論。基讚之曰。予遊講肆多矣。未見少年神悟若此。貞觀三年。詣闕上表。往西域取經。帝不許。師私遁出玉關。抵高昌葉護等國而去。途歷四載。至中印度。即遇大乘居士。授瑜珈師地論。入王舍城。止那蘭陁寺。從戒賢論師。受瑜珈唯識相宗之旨。周遊西域。十有餘年。閱百三十國。凡如來所化之地。諸所遺跡。無處不至。總得梵本諸經論。六百五十七部。五時之教。大小乘論。與外道六家七宗異執之計。及五明六釋之義。靡不該練。收羅研究。悉得其文。以貞觀十九年。歸自西域。至京師。留守房玄齡表聞。詔見于儀殿。帝曰。師去何不相報。師曰。去時表三上。不蒙諒許。乃輙私行。帝曰。師能委命求法。惠利蒼生。朕甚嘉焉。勅就弘福寺。翻譯諸經論。命玄齡監護。資備所須。一從天府。譯完。帝為製大唐三藏聖教序。皇太子撰述聖記。賜金磨衲寶剃刀。後于慈恩寺。建大塔安奉新經。是為慈恩宗二祖。贊曰。
  大教東流其法未普  爰有應真委命往取  般若流光相宗大啟  苦海舟航利濟無已
附錄慈恩三祖
初祖西天戒賢法師  二祖三藏玄奘法師  三祖慈恩窺基法師(傳見後)
南山宣律師傳
律師諱道宣。京兆人。姓錢氏。吏部尚書申之子。母夢月輪貫懷而孕。生時母夢。梵僧語之曰。所孕者。梁之佑律師也。及長出家。以律自持。感天送供。天童為給使。行道心勞疾作。忽毗沙門天王。授以補心之方。即今之補心丹也。師以戒壇未合律。躬自負土。準律新之。師行道中夜。臨砌蹶仆。有少年介冑擁衛之。師問。汝為誰。神曰。弟子博叉天王子。張瓊也。以師戒德。故給侍耳。師問。以世尊在世及滅度之事。瓊一一言之。計三千八百事。隨問隨錄。為感通傳。神又以所寶佛牙授之。靈異之事甚多。師撰有內典錄。感通錄。釋迦譜。四分羯磨。戒本律疏。續高僧傳。廣弘明集等書。八十一卷。並行於世。是為南山律宗第九祖。贊曰。
  如來設教三學為師  定慧所發以戒為基  大法東流此教未光  南山杰出一振其綱
附錄律宗九祖
始祖曇無德尊者  二祖曇摩迦羅尊者  三祖北臺法聰律師  四祖雲中道覆律師  五祖大覺慧光律師  六祖北齊道雲律師  七祖河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