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敲床竪拂時。釋迦老子.孔夫子都齊立在下風。有舉此語似佛海遠禪師。遠曰。此覺老語也。我此間即不恁麼。
成都府昭覺徹庵道元禪師
綿之巴以人。族鄧氏。幼於降寂寺圓具。東游。謁大別心道禪師。因看廓然無聖之語。忽失笑曰。達磨元來在這裏。道譽之。往參佛鑒.佛眼。蒙賞識。後依圓悟於金山。以所見告悟。弗之許。 高宗皇帝駕幸維揚。 召悟說法。 賜號圓悟。又 賜侍僧十人.紫衣。師與焉。圓悟 詔住雲居。師從之。雖有信入。終以梗胸之物未去為疑。會悟問參徒。生死到來時如何。僧云。香臺子笑和尚。次問師。汝作麼生。云。草賊大敗。悟曰。有人問你時如何。師擬答。悟憑陵曰。草賊大敗。師即徹證。圓悟以拳擊之。師拊掌大笑。悟曰。汝見甚麼便如此。云。毒拳未報。永劫不忘。悟歸照。親命首眾。悟將順世。以師繼席(機語未見)。
平江府虎丘紹隆禪師
和之含山人也。九歲謝覩。居佛慧院。踰六年。得度受具。又五年。荷包謁長蘆淨照信禪師。得其大略。有傳圓悟語至者。師讀之。嘆曰。想酢生液。雖未澆腸沃胃。要且使人慶快。第恨未聆謦欬耳。遂由寶峰依湛堂。客黃龍。叩死心。其機語妙出一時。即至夾山。聞悟移道林。師隨往。一日。入室。悟問曰。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舉拳曰。還見麼。云。見。曰。頭上安頭。師聞。脫然契證。悟叱曰。見箇甚麼。云。竹密不妨流水過。悟肯之。自此且且不忘。二十年盡圓悟之妙。歸邑。繼住城西開聖。建炎之擾。乃結廬銅峰之下。郡守尚書李公光延居彰教。四年。徙虎丘。道化益盛。 上堂曰。凡有展托。盡落今時。不展不托。墮坑落壍。直饒風吹不入。雨灑不著。檢點將來。自救不了。豈不見道。直似澄潭月影。靜夜鍾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此猶是生死岸頭事。拈拄杖。畫一畫。曰。盡斷賢沙老漢許多葛藤。點頭石不覺拊掌大笑。且道笑箇甚麼。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上堂。百鳥不來春又暄。凭欄溢目水連天。無心還似今宵月。照見三千與大千。 上堂。摩竭陀國親行此令。拈拄杖。卓一下。曰。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 上堂。眼裏不著砂。耳裏不著水。堪笑老俱胝。無端竪一指。諸禪德。且道誰是解笑者。還會麼。閙市拶出憍尸迦。吃嘹舌頭三千里。 上堂。不犯之令。明古今風月。靈機常獨耀。萬象悉澄徹。更說甚麼正法眼藏瞎驢邊滅。無計較中翻成計較。無途轍中翻成途轍。一時與你截斷。秤鎚硬似鐵。別。別。八月秋。何處熱。 上堂。有佛處不得住。上無攀仰。無佛處急走過。下絕己躬。從來無向背。本自絕羅籠。出門撞著須菩提。寸草不生千萬里。自是長觜鳥。休言芳樹不棲。謾自說禪說道。摩斯吒直饒心挂樹頭。未免身沉海底。莫動著。動著三十棒且置。休夏自恣一句作麼生道。青山淥水元依舊。明月清風共一家。 僧問。為國開堂一句作麼生道。曰。一願 皇帝萬歲。二願重臣千秋。云。只如生佛未興時一著落在甚麼處。曰。吾常於此切。云。官不容針。更借一問時如何。曰。據虎頭。收虎尾。云。中間事作麼生。曰。草繩自縛漢。云。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曰。幾行巖下路。少見白頭人。 問。九旬禁足。意旨如何。曰。理長即就。云。只如六根不具底人。還禁得也無。曰。穿過鼻孔。云。學人今日小出大遇。曰。降將不斬。云。恁麼則和尚放某逐便也。曰。停囚長智。問。雪峰道。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拋向而前。漆桶不快。打鼓普請看。未審此意如何。曰。一畆之地。三虵九鼠。云。乞師再垂指示。曰。海口難宣。 問。如何是大道真源。曰。和泥合水。云。便恁麼去時如何。曰。截斷草鞋跟。 問。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曰。虵頭生角。 問。古人到這裏。因甚麼不肯住。曰。老僧也恁麼。云。忽然一刀兩段時如何。曰。平地神仙。 問。萬機休罷。千聖不携時如何。曰。未足觀光。云。還有奇特事也無。曰。獨坐大雄峰。紹興丙辰。感微疾。白眾曰。當以首座宗達承院事。請於郡從之。乃書偈而逝。五月八日也。塔全軀於寺之西南隅。住世六十有五。坐夏四十有五。
眉州中巖華嚴祖覺禪師
嘉之龍游人。族楊氏。世業儒。父洪有大名。後居眉。師生而偉異。少為書生。志齊昌黎。嘗著文大排釋教。忽患贅瘡。毉莫愈。乃自悔。從彌勒慧目能禪師。疾瘳。然右膝不舉。師因手書華嚴合論畢。夜感異夢。且即捨杖步趨。心意快然。因習誦。一日。誦至現相品。曰。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虗空。諸佛於中住。遂悟旨趣。四眾命講不輟。大觀庚寅。師佐慧目。來居中巖。政和乙未春得度。明年。成都師周公燾俾朝請李隲制疏。以照覺寺命師大敞講筵。師詞辯橫放。若決江河。眾所歆歎。適南堂靜禪師過門。謂師曰。觀公講說。獨步西南。惜未解離文字相耳。儻問道方外。即今之周金剛也。師欣然罷講。南至荊渚。會丞相張公商英撰峩眉寺記。證辨舊文。誤以賢首位等普賢。修書破之。復著三聖圓融論四篇。公讀之。撫几稱善。乃曰。師果不爾負。可往蔣山依佛果老。發明向上關棙。他日豈易量哉。師如其言。徑至鍾阜。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