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道及天下。秋無疾而化。
禪師洪諲隱迹南嶽。
諲襄水扈氏子。遊方禮祖。言下大悟。乃入南嶽山。隱於三生藏。
辛卯二年。
禪師雲門下第四世南安巖尊者自嚴寂。
嚴契心法於西峯雲豁。頗著異跡。有沙彌無慧而事嚴謹愿。嚴愍之作偈。使誦。偈曰。大智發於心。於心何處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久之。世間章句。吾伊上口。正月六日集眾曰。吾此日生。今正是時。右脇而化。
壬辰三年。
祖上堂示眾。
十二月四日。上堂示眾曰。今年六十七。老病隨緣且遣日。今年記却來年事。來年記却今朝日。
祖示綱宗偈(汾州昭注)。
偈曰。咄哉拙郎君(昭注曰。素潔條然)。巧妙無人識(運機非耳目)。打破鳳林關(蕩盡玲瓏性)。著靴水上立(塵泥自異)。咄哉巧女兒(妙智理圓融)。攛梭不解織(無間功不立)。看他鬥雞人(旁觀審騰距。貪功不自傷)。水牛也不識(全力能負。不露頭角)。背陰山子向陽多(葉縣省曰。逈無背面)。南來北住意如何(不墮有無邊)。若人問我西來意(從來無間斷)。東海東面有新羅(大地不奈何)。
安隱忍曰。汾州葉縣注綱宗三偈。徹法源底。惟雪竇得其體裁。後世未有繼之者。或曰。達摩不立文字。豈有禪宗加註釋乎。譬如愚人傲慢王憲。曰我欲法羲皇耳。
蘊聰來參領悟。
聰參祖。問學人親到寶山。空手回時如何。祖曰。家家門前火把子。聰言下大悟。
禪師智嵩住并州承天。
癸巳四年。
臨濟第五世汝州首山祖示寂。
十二月四日。上堂示眾曰。白銀世界金色身。情與無情共一真。明暗盡時俱不照。日輪午後是全身。言訖安坐。日將昳而逝。闍維。舍利五色。
臨濟第六世祖
諱善昭。太原俞氏子。
甲午淳化五年。
臨濟第六世汾州祖嗣宗統(三十年)。
祖至汾州沙門契聰排闥請之 發明(削牘者。道俗千人。排闥而起之者。聰也。故書法如此)。
首山祖寂。西河道俗千餘人。協心削牘。遣沙門契聰。迎請住持汾州太平寺太子院。祖閉關高枕。聰排闥而入。讓之曰。佛法大事。靜退小節。風穴懼應讖。憂宗旨墜滅。幸而有先師。先師已棄世。汝有力荷擔如來大法者。今何時而欲安眠哉。祖矍起握聰手曰。非公不聞此語。促辦嚴。吾行矣。既至。宴坐一榻。足不越閫者三十年。天下道俗。仰慕不敢名。同曰汾州。
安隱忍曰。生死之大事不了。不容不遍參。生死之大事覷破。不容不休去。惟師匠。而後我之生死根株頓斷。不容不起荷法之心。此昭祖八辭住持。而末上欣然肯來也。祖接人下刃處。有大方便。故得慈明等大士出其門。皆氣宇如王。至楊岐白雲五祖。而濟上宗風益振。今而知汾陽為中興也。
祖示十智同真。
上堂示眾曰。夫說法者。須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緇素不分。不能與人天為眼目。決斷是非。如鳥飛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斷絃。絃斷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飛。絃壯翼牢。空的俱徹。作麼生是十智同真。與諸上座一一點出。一同一質。二同大事。三總同參。四同真志。五同徧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殺。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又曰。與甚麼人同得入。與阿誰同音吼。作麼生是同生殺。甚麼物同得失。阿那個同具足。是甚麼同徧普。何人同真志。孰能總同參。那個同大事。何物同一質。有點得出的麼。點得出者。不吝慈悲。點不出來。未有參學眼在。切須辨取。要識是非。面目見在。
徑山杲曰。汾陽老子末後若無個面目見在。一場敗闕。雖然如是。未免喪我見孫。喝一喝。頌曰。兔角龜毛眼裏栽。鐵山當面勢崔嵬。東西南北無門入。曠劫無明當下灰。
祥符蔭曰。臨濟六傳而至汾州。百二十餘年。大綱要旨。流播彰彰。在人耳目。若非汾州祖密提樞紐。括剔玄微。主賓玄要。蚤同土籠瓦鼓。供人描邈矣。是以祖嘗有頌曰。三玄三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菊花新。故善提挈變化臨濟氏之道者。莫如我汾州祖也。
乙未至道元年。
禪師警玄至梁山領旨。
玄江夏張氏子。十九為大僧。聽圓覺了義。問何名圓覺。曰圓以圓融有漏為義。覺以覺盡無餘為義。玄笑曰。空諸有無。何名圓覺。講者嘆曰。是兒齒少。識卓如此。我所有何足以益之。政如以穢食置寶器。其可哉。遊方謁梁山。問如何是無相道場。祖指觀音曰。這個是吳處士畫。玄擬進語。祖急索曰。這個是有相底。那個是無相底。玄遂有省。便禮拜。祖曰。何不道取一句。玄曰。道即不辭。恐上紙筆。祖笑曰。此語上碑去在。玄呈偈曰。我昔初機學道迷。萬水千山覓見知。明今辨古終難會。直說無心轉更疑。蒙師點出秦時鏡。照見父母未生時。如今覺了何所得。夜放烏雞帶雪飛。祖稱謂可興洞上之宗。
禪師法眼下第三世溫州瑞鹿寺遇安寂。
安嗣天台韶。破句讀楞嚴經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