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問。撥塵見佛時如何。師曰。莫眼華。問和尚幾時成佛。師曰。且莫壓良為賤。曰為甚麼不肯承當。師曰。好事不如無。師頌魯祖面壁曰。魯祖三昧最省力。纔見僧來便面壁。若是知心達道人。不在揚眉便相悉。

  大鑒下第十二世
  琅琊覺法嗣
  江州歸宗可宣禪師

  漢州人。壯為僧。即出峽依琅琊。一語忽投。羣疑頓息。琅琊可之。未幾令分座。淨空居士郭功甫。過門問道。與厚。及師領歸宗時。功甫任南昌尉。俄郡守恚師不為禮。窘甚。遂作書寄功甫曰。某世緣尚有六年。奈州主抑逼。當棄餘喘。託生公家。願無見阻。功甫閱書驚喜。且頷之。中夜其妻夢間。見師入其寢。失聲曰。此不是和尚來處。功甫撼而問之。妻詳以告。呼燈取書示之。相笑不已。遂孕。及生乃名宣老。期年記問如昔。至三歲。白雲端禪師抵其家。始見之曰。吾姪來也。雲曰。與和尚相別幾年。宣倒指曰。四年矣。雲曰。甚處相別。曰白蓮莊上。雲曰。以何為驗。曰爹爹媽媽明日請和尚齋。忽聞推車聲。雲問。門外是甚麼聲。宣以手作推車勢。雲曰。過後如何。曰平地兩條渠。果六周無疾而逝。

  浮山遠法嗣
  荊門軍玉泉謂芳禪師

  僧問。從上諸聖。以何法示人。師拈起拄杖。僧曰。學人不會。師曰。兩手分付。僧擬議。師便打。

  稱心倧法嗣
  彭州慧日堯禪師

  僧問。古者道。我有一句。待無舌人解語。却向汝道。未審意旨如何。師曰。無影樹下好商量。僧禮拜。師曰。瓦解冰消。

  大鑒下第十三世
  雙峰回法嗣
  閬州光國文贊禪師

  僧問。不二之法。請師速道。師曰領。曰恁麼則人人有分也。師曰了。曰錦屏天下少。光國世間稀。師曰退。

  玉泉謂芳法嗣
  安州延福智興禪師

  西川人。出家受具後。即造玉泉芳禪師法席。發明心地。初住漸源。次遷黃梅龍華。晚住延福。師語不談玄。行不修潔。身不稟儀。眾不喜見。逝後靈異不測。報應如響。緇素追仰遺體塐餙。祈禱尤盛。

  芙蓉楷法嗣
  鄧州丹霞子淳禪師

  劍州賈氏子。弱冠為僧。徹證於芙蓉之室。上堂。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肇法師恁麼道。祇解指蹤話跡。且不能拈示於人。丹霞今日擘開宇宙。打破形山。為諸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還見麼。鷺鷥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花不似他。上堂。舉德山示眾曰。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德山恁麼說話。可謂是祇知入艸求人。不覺通身泥水。子細觀來。祇具一隻眼。若是丹霞則不然。我宗有語句。金刀剪不開。深深玄妙旨。玉女夜懷胎。上堂。亭亭日午猶虧半。寂寂三更尚未圓。六戶不曾知暖意。往來常在月明前。上堂。寶月流輝。澄潭布影。水無蘸月之意。月無分照之心。水月兩忘。方可稱斷。所以道。昇天底事直須颺却。十成底事直須去却。擲地金聲。不須回顧。若能如是。始解向異類中行。諸人到者裏。還相委悉麼。良久曰。常行不舉人間步。披毛戴角混塵泥。僧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金菊乍開蜂競採。曰見後如何。師曰。苗枯花謝了無依。宣和己亥春示寂。塔全身於洪山之南。

  洪州寶峰闡提惟照禪師

  簡州李氏子。幼超邁而惡俗。一日授書。至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遽曰。凡聖本一體。以習故差別。我知之矣。即趯成都。師鹿苑清泰處。年十九剃染登具。泰令聽起信於大慈。師輒歸臥。泰詰之。師曰。既稱正信大乘。豈言說所能了。乃虗心游方。謁芙蓉於大洪。甞夜坐閣道。適風雪震薄。聞警盜者傳呼過之。隨有所得辭去。大觀中。芙蓉嬰難。師自三吳欲趨沂水。僕夫迷道。師舉杖擊之。忽大悟。嘆曰。是地非鰲山也邪。比至沂。芙蓉望而喜曰。紹隆吾宗。必子數輩矣。因留躬耕湖上累年。智證成就。出領招提。遷甘露三祖。宣知壬寅。詔補圓通。棄去。復居泐潭。上堂。古佛道。我初成正覺。親見大地眾生悉皆成正覺。又道。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囗@力]。沒見識漢。好龍頭蛇尾。便下座。上堂。過去諸佛已入涅槃了也。汝等諸人不應追念。未來諸佛未出於世。汝等諸人不要妄想。正當今日。你是何人。參。上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君子不由也。二邊不立。中道不安時作麼生。拈拄杖曰。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上堂。大陽門下妙唱彌高。明月堂前知音葢寡。不免舟橫江渚。櫂舉清波。唱慶堯年。和清平樂。如斯告報。普請承當。擬議之間。白雲萬里。上堂。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是死不得底樣子。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是活生受底規模。大丈夫漢。直須處生死流。臥荊棘林。俯仰屈伸。隨機施設。能如是也。無量方便。莊嚴三昧。大解脫門。蕩然頓開。其或未然。無量煩惱。一切塵勞。嶽立面前。塞却古路。上堂。古人道。惰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于大通。正當恁麼時。且道是甚麼人。刪詩書。定禮樂。還委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