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要郭大李二鄧四張三。知得江南兩浙春寒秋熱。雖然如是。黃河三千年一度清。上堂。若論箇事。直是省要易會。多是諸人自作艱難。自作障礙。所以有時東廊西廊。見諸人和南問訊。山僧便乃低頭相接。其實無他。只要諸人識得長老是西川隆慶府人氏。若識得去。便與諸人打些鄉談。說些鄉話。如今且未說。你識得長老。且各自知得。自家鄉貫也得。還知麼。明州六縣。奉化八鄉。上堂。名不得。狀不得。取不得。捨不得。只麼得。且道得箇甚麼。三人證龜成鼈。理宗召入脩政殿。奏對詳明。賜金襴僧伽衣。又宣詔慈明殿。陞座說法。帝垂簾而聽。賜號佛鑑。淳祐己酉三月旦日疾作。遂陞座謂眾曰。山僧既老且病。無力與諸人東語西話。今勉強出來。將從前說不到的。盡情向諸人抖擻去也。遂起身抖衣曰。是多少。便歸方丈。十五日集眾遺囑。至夜書偈曰。來時空索索。去也赤條條。更要問端的。天台有石橋。擲筆而逝。墖全身於圓照菴。

  臨安府霛隱石田法薰禪師

  眉山彭氏子。初遊石霜。禮雷遷墖。述偈曰。一念慈容元不隔。何須特地賜乖張。平高就下婆心切。惱得雷公一夜忙。師名因是大著。聞穹窿破菴道望。遂往依焉。室中舉世尊拈華迦葉微笑。師曰。焦磚打著連底凍。赤眼撞著火柴頭。菴陰奇之。初住蘇之高峰。遷楓橋鍾山淨慈霛隱。示眾。但得本。莫愁末。喚甚麼作本。喚甚麼作末。松栢千年青。不入時人意。牡丹一日紅。滿城公子醉。山僧恁麼道。若有不肻底。是我同參。弟子師俊。繪師像求贊。有曰。末後一句分付廚山。眾頷訝之。明日忽示疾。退歸保壽。趣辦終焉計。窆全身於院之後山。

  南康府雲居即菴慈覺禪師

  蜀人。舉僧問葉縣。如何是學人密用心處。縣曰閙市輥毬子。曰意旨如何。縣曰普請眾人看。師頌曰。輥毬閙市眾人看。一陣清風吹面寒。定亂不須雙刃劍。活人何必九還丹。師始登雲居時。先一夕宿瑤田庄。夢伽藍安樂公謂曰。汝與北山。祇有一粥緣。明日午後至寺。晚參罷。會同袍二僧鬥狠。聞於司。凡新到例遭斥逐。師深切疑訝。後數年。蜀士有宦達於朝。以雲居虗席。請師補處。師欣然承命。且復徵往夢。竟至瑤田庄而寂。

  淨慈仲頴法嗣
  溫州江心一山了萬禪師

  族臨川金氏。貌瘠而弱。年十五。業程文有聲。然素志出家莫奪去。從金溪常樂院思仁祝髮。俄有霛芝產戶樞。占者曰。吉徵也。及遊方。謁偃溪聞公。荊叟珏公。簡翁敬公。皆相語合。柬叟領南屏。擇師掌記。師偶經神祠。見紙灰隨風旋起。師脫然忘所證。亟以白叟。詰之終無凝滯。遂蒙印可。未幾江淮總統。以開先迎居之。師蒞事。叢林鼎新。又十年升住江心。少不適意。輒棄去。寺眾數百懇留。隨至馮公嶺。不從。泣別散去。師恬然如脫桎梏焉。

  大鑒下第二十一世
  無準範法嗣
  明州天童別山祖智禪師

  蜀之順慶楊氏子。十四得度。聞僧誦六巖語悅之。時巖住蘇之穹窿。亟往從焉。因閱華嚴經。彌勒樓閣入已還閉之語。恍如夢覺。遂頌霛雲見桃花曰。萬緣叢中紅一點。幾人歡喜幾人嗔。巖頷之。最後見無準於雪竇。準知是法器。待之彌峻。時或棒喝交下。一語不少貸。師擬對。輒噤不能發。由是知解都喪。久之作而言曰。吾生平伎倆皆死法。今見此翁。始行活路。既而準移徑山。命師分座。寶祐丙辰。被旨住天童。一囊一鉢。縛茅以居。庚辰九月旦示眾曰。雲淡月華新。木脫山骨露。有天有地來。幾箇眼睛活。有省問者。師曰。不及相見。各自努力。越十日。夜分呼侍者。囑後事。珍重大眾。叉手而寂。

  金山開法嗣
  臨安府徑山石溪心月禪師

  眉州人。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矮子看戲。

  大鑒下第二十二世
  無用寬法嗣
  重慶府縉雲山如海真禪師

  碧峰參。師於地上畵一圓相。峰以袖拂之。師復畵一圓相。峰於中增一畵。又拂之。師再畵如前。峰又增一畵成十字。又拂之。師復畵如前。峰於十字加四隅成卍文。又拂之。師乃總畵二十圓相。峰一一具答。師曰。汝今方知佛法宏勝如此。宜往朔方。其道大行。

  大鑒下第二十五世
  少林裕法嗣
  昭覺仲慶禪師

  上堂。喫鹽添得渴。下座。僧問。喫鹽添得渴旹如何。師曰。齩影狗子無屎喫。

  後菴照法嗣
  [障-音]邡進禪師

  僧問。逢橋折橋旹如何。師曰。那討者般人。進云。師意如何。師曰。從來好手不彰名。

  大鑒下第二十六世
  古拙俊法嗣
  普州東林無際悟禪師

  二十出纏。縛竹為菴。研勵無懈。四指大書帖亦不看。只是拍盲做鈍工夫。後得大徹大悟。師有偈曰。無念即著空。有念即著執。有無兩相忘。非空亦非執。又曰。寂照無上下。光明處處通。本來無皂白。何處不含容。楚山參。師問。數年